初中八下语文24《石壕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八下语文24《石壕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5 13:49: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八下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感受诗中记叙的现实,体会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2.体会诗人悲天悯人的反思和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的现实主义。
难点:体悟诗人悲天悯人的反思和情怀。
教 学 过 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我们的旧识诗人杜甫,走进一个叫石壕的小村庄,与他一起借宿在一位老妇人家中,重现《石壕吏》这首诗歌所写之事。
初读感知
朗读诗歌,用一句话概括诗歌所写的事情。
预设:石壕的差吏乘夜到老妇家捉人服役。
追问:捉什么样的人?
预设:年轻力壮的男子。
追问:捉到了吗?为什么?
预设:没有。因为这户人家“三男邺城戍”,三个儿子都已经被征走去防守邺城了。他们通过什么来和家里联系呢?书信。
学习任务一:来信内容
杜甫曾在《春望》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书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可是非常珍贵。今天我们在这首诗里也能看到一封信:“一男附书至”。这封书信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你调动想象,撰写来信内容。
①二男新战死。告知家中兄弟们亡故的噩耗,
②邺城戍,而注释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于759年,唐军收复邺城失败,全线崩溃,局势动荡。这个儿子现在在沦陷的地方守城,这是一封劝慰家人的信。
③挂念亲人:老翁、老妇、孙母(是嫂子或弟媳)和家里的新生儿,希望保重,期待团聚……
我们来看看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诗句:
链接资料:回顾旧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当时的社会正遭受着安史之乱,唐军和叛军争斗不休,战争惨烈、无情,可以随意剥夺人的生命。从来信里我们能看见一个熟悉的征人形象。战争让他苦思家乡,战争让他失去亲人,战争让他身陷囹圄。诗人借这一封来信便折射出现实战争的残酷。(板书)
学习任务二:代笔去信
天明了,在杜甫与老翁分别之际,老翁请求杜甫这个读书人代笔给儿子写封信,以道明家中近况。请你根据诗歌内容,以老翁的口吻撰写一封家信。
预设:
①有差吏晚上又来捉人了,我一听见又立马越墙跑了。(明确:“逾”是翻过、越过,说明动作敏捷、娴熟,捉人强征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如果说爬墙,可以追问“逾”和“攀”之间的区别。“走”是逃跑)——强制征兵
追问1:如果我是收到信的儿子,我会疑惑,为什么老父亲你要翻墙逃跑呀?征兵是有制度的,而且你已经年纪大了呀!
资料链接:
《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按唐代兵制,最初定男子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丁”,要被征入伍。到天宝初年,情况尚安定,便改为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
杜甫《新安吏》:“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预设:说明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兵源不够,为了堵住叛军威胁长安的缺口,唐朝便不顾一切,四处抓人补充兵源,连中男也得入伍,连老翁都要抓。
追问2:即使要扩征,为何差吏要晚上找上门来,还来捉人?
预设:附近已无兵可征,只能去抓人来充数!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难定,谁也不想丢命呀,我现在是家里的惟一支撑,更不能离开啊!差吏白天已抓不到人,只好趁晚上在家的时候,突击“捉人”。
评价:真是混乱、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啊!
②可怜你母亲一人来应对这凶狠的差吏呀!后来听儿媳说,他句句紧逼要人,丝毫不顾及你母亲的乞求。——差吏凶狠
③如今你们兄弟三人只剩下你一个,我与你母亲已经年老体衰,干不了几年活啦!你兄弟的孩子还太小,若不是有他,定要叫他母亲改嫁啊,不必在我家受苦啊!你必须得保重自己呀!期待我们团聚的那一天。——年老力微,幼儿寡母
④这次捉人的差吏实在不近人情,竟然要捉走衣不蔽体的儿媳啊!——家庭贫苦
⑤哎!你的母亲啊!为了这个家牺牲太多了太多了!为了不让这个家彻底离散,不曾向那酷吏透露半分我的消息。也为了保全儿媳,她最后自请跟从差吏去了河阳,连告别都不曾有,当晚就出发了。不知河阳战场上现在如何了?哪有战场不可怕的?我真后悔让她顶替了我去呀!——老妇应役
小结:从大家代写的家书里,我们仿佛就能看见759年,石壕村所发生的这样一件事,能看见这一家人是怎么活着的……
我们可以看到民生的艰苦:强制征兵、差吏凶狠、人少力微、幼儿寡母、家庭贫苦、老妇应役,从书信的倾诉里,我们能够看见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战乱之下百姓的无可奈何。酷吏就是统治阶级力量的具化,老妇一家就是苦民的典型代表。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不禁让我们感叹民生何其艰!(板书)
杜甫将现实中的压迫和苦难真实地写进了诗里,这就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是诗史的魅力!
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对民生苦难情感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齐读两遍,你就是杜甫,写到此处,不再抑制自己的情感了!
这种情感是对民生疾苦的怜悯,是对统治阶级的批判,是悲天悯人的圣哲情怀。(板书)
学习任务三:信后附言
杜甫代笔好后,和老翁交流了一下,动笔在信后介绍了自己,并附上了赠言。除了介绍自己的身份,你觉得他会写些什么?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结合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思考诗人在这一夜,面对这民生之苦怎么做的?
背景资料: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率众围攻叛军。胜利在望时,却由于指挥不统一,终兵败邺城,损兵无数。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拯救国家于水火,他们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赶往任所。当时,为了及时补充兵力,唐王朝实行毫无章法的拉夫政策,不管老少,甚至无论男女都要抓去服兵役。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分析:从这段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民生之苦和国家之难。这些现实的遭遇虽然残酷,但都是建立在为国平乱的基础之上的,对于爱国诗人杜甫来说,就会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忠君,爱民,孰轻孰重?(板书)
预设:①道明自己的明哲保身;②为自己的沉默、无能为力道歉;③反思自己的挣扎与矛盾;④倾诉自己在新安的所见所闻;⑤希望战争胜利,征人早日归来,为这个家庭重新带来希望。
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杜甫对于忠君和爱国思想冲突的高明就在于不下定论、不做掩饰,他深知自己无奈和不能,从而真实呈现出来。他的沉默是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对穷苦百姓的祝愿。书写现实之事、忠实记录自己的无奈,容纳了他对个人命运、百姓民生和国家走向的思考,这是诗人的博大胸怀。(板书)
宋代的秦观说:“杜子美之于诗,实习众家之所长,适其时而已。”(《淮海集》)杜甫的诗作能“适其时”,准确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抒发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的心声。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样的思考去欣赏杜甫更多的诗篇,去欣赏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圣哲情怀。
作业设计
任选其一完成
作业A:课后阅读《新安吏》《潼关吏》,比较“三吏”差吏形象和作者写作手法的不同点。
作业B:课后阅读杜甫的“三别”,“三别”是以普通劳动人民的口吻进行抒写,倘若《石壕吏》的老妇有时间与家人告别,请你以她的口吻写一篇“别”,不少于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