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第1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题型觉醒
角度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2024河南南阳期中)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
“中国汞都”;后因长期过度开采和粗放式生产,资源锐减,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
竭型城市。近年来,万山区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将旧矿区打
造成“朱砂古镇”。据此完成1—2题。
1.万山区产业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C
①新产业层次低 ②环境破坏严重 ③基础设施落后 ④土地资源短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汞是重金属,开发和加工汞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破坏,②正确;万山区曾
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其基础设施老化,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必须完善基础设施,③
正确;万山区依托山水资源和旧矿区,发展文旅产业,新产业层次低、土地资源短缺不
是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因此①④错误。C正确。
2.[大招10]万山区产业转型的路径可以概括为( )
D
A.夯实传统部门,巩固“汞都”地位 B.突破封闭经济,实现开放发展
C.重视现代服务,替代传统工业 D.培育多元产业,延伸资源价值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A(×)由材料可知,该地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所以夯实传统部门,
巩固“汞都”地位不符合实际情况。
B(×)当地经济并不封闭。
C(×)当地第三产业基础薄弱,所以重视现代服务,替代传统工业不符合当地的实际
情况。
D(√)近年来,万山区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将旧矿区变废为宝,打造成“朱砂古镇
(朱砂主要成分为HgS(硫化汞))”,可知其转型的方向是培育多元产业,延伸资源
价值。
马上归纳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少都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露天采矿时大规模
剥离岩土,人为造成了水土流失;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易产生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地
下水的自流循环;废矿石的堆积,占用了大面积土地;矿区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粉尘、废
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2024山东青岛期末)某市“因煤而兴、缘煤而建”,现已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
市名单。该市前期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煤炭产业进行,2000年后产业开始转型升级,发展
方式随之发生改变。在发展过程中,该市城乡聚落经历了下图所示的演变。据此完成
3—4题。
3.该市城乡聚落演变的阶段二中( )
B
A.以煤炭产业为主 B.主城区快速扩张
C.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D.形成多组团格局
【解析】 阶段二,主城区周边矿业城镇衰落,矿区萎缩,煤炭产业不再是主导产业,
A错误。该市在阶段一时以矿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阶段二时主城区城镇空间面
积明显扩大,说明主城区急速扩张,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形成以主城区为主的格局,B
正确,C、D错误。
4.[大招10]矿业城镇是该市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采空塌陷区多,但矿业城镇也是
当地大型工业园区聚集地。这些矿业城镇转型发展可采取的策略是( )
A
A.恢复生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大投入,发展现代化农业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煤化工产业 D.填埋复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当地环境受破坏严重,可以恢复生态(三、生态方面),并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一、经济方面),A正确;矿业城镇是该市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采空塌陷
区多,不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不适合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因此B、D错误;当地环境
受破坏严重,不能继续发展煤化工产业,C错误。
马上拓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较高,传统产业衰落。
转型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3)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
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4)治理环境污染、绿化美化环境;(5)发展交通,
完善交通运输网。
(2024江苏盐城期中)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玉石资源储存量较大,有“中国南玉之
都”的称号。但经过数十年的开采,信宜玉石资源逐渐枯竭。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
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信宜玉石产业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
为( )
C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①—④时间段是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从
开始到繁荣的阶段;④—⑤阶段开始由繁荣
走向衰退,此时为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
构调整时间段;⑤—⑥阶段为衰退阶段,故C
正确。
6.[大招10]下列措施中,不适合在信宜产
业转型中采用的是( )
D
A.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提高附加
值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
竞争力
C.依托资源开采的悠久历史,大力发展旅游业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
削弱第三产业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
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信宜玉石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可
以提高附加值,A不符合题意;增加科技投
入,改造传统工业,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B不符合题意;依托资源开采的悠久历史文
化,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C不符合题意;
应该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而不是削弱第三产
业,D符合题意。
(2024广东清远期末)双鸭山市位于
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
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常住人口约121万人,
耕地面积约112万公顷,农业结构中种植业
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双鸭山市
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
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双鸭山市以前是黑龙
江省著名的“煤城”,但2011年被国家列入第
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如图示意2010—2020年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读图完成7—9题。
7.2011年双鸭山市被国家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A.煤、铁等矿产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C.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小 D.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解析】 2011年双鸭山市被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主要是煤、铁等矿产资
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和经济总量关系不大,A正确,C错误;本地区产业结构并不
单一,排除B;题中没有体现该地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排除D。
马上拓展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市场压力:发达国家钢铁业几十年前就已经历了这样的阶段,而我们发展钢铁
工业的思维方式还没有从市场持续扩张的环境中真正跳出来,加上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
依然明显偏低,这对我国钢铁工业高效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制约。
二、环境压力:全球钢铁工业都在大力推进低碳转型,但我国钢铁业是减污降碳双
重任务同步实施。
三、成本压力:尽管我国钢铁工业通过持续改革不断提升效率、改善成本,但人工
成本和环境成本的逐渐增高是必然趋势,成本压力仍旧很大。
8.下列关于2010—2020年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第二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B.第一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2010—2020年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中,第一产业比重
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只有2016年、
2017年和2018年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B正确。
9.[大招10]双鸭山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D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煤、铁资源的利用价值
②依托耕地、湿地等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③依托中俄边境贸易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世界级港口
④依托中俄边境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进出口加工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双鸭山市未来发展中可以延长产业链,提升煤、铁资源的利用价值;依托耕地、湿地等
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依托
中俄边境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进出口加工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①
②④正确。双鸭山市并不临海,无法发展成为世界级港口,排除③。故选D。
(2024山东威海期中)2009年,云南东川
(如图)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
东川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挥河谷优势,推进
花椒产业园、大洋芋产业园、小江干热河谷果蔬产
业园、优质大蒜产业园、高山药材产业园、畜禽养
殖产业园的建设,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
发展。读图完成10—11题。
10.过去东川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给当地人们生存带
来的最大威胁可能是( )
A.产业结构单一 B.大气污染严重
C.滑坡、泥石流多发 D.火山活动频发
C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
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A(×)产业结构单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影响较小。
B(×)大气污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但
不是当地人们生存最大的威胁。
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喀
斯特地貌广布;且附近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过
度开采矿产资源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D(×)开采矿山不会诱发火山活动。
11.[大招10]与鲁尔区相比,东川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更
注重( )
B
A.发展高新技术 B.发展特色农业
C.调整工业布局 D.建设城市新区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
型
一、经济方面
A(×)东川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不高,不适宜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B(√)根据材料信息“推进花椒产业园、大洋芋产业园、小
江干热河谷果蔬产业园、优质大蒜产业园、高山药材产业园、畜禽养殖产业园的建设
(全为农业产业园)”可知,东川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C(×)调整工业布局在鲁尔区产业转型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D(×)建设城市新区不是产业转型发展应该注重的。
能力觉醒
(2024山西太原期末,10分)阅读图文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80年代,太原市经济发展严
重依赖煤、铁资源,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
的中心城市。20世纪末,太原市从优化调整
产业结构入手,先后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锈钢产业园区等。2
017年起,太原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
业结构进行总体规划。目前,太原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
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基地,太原经济圈正在形成。如图示意太原经济圈范围。
(1) 说明20世纪70—80年代太原市经济发展严重
依赖煤、铁资源的弊端。(4分)
【答案】 煤、铁为非可再生资源,经济发展严重依
赖煤、铁资源会产生资源枯竭的问题;(2分)产业
结构较为单一,当资源枯竭、市场变化时,会出现
经济衰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才外流等现象,
制约经济发展。(2分)
【解析】 煤、铁为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采会产生资源枯竭的问题。依托煤、铁资源发展
经济,易导致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现象的出现。当资源枯竭、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就会出
现经济衰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才外流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2) [大招10]说明太原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分)煤、铁等资源丰富,形成大量相关产业集
群,工业基础雄厚;(2分)为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强,政策支持力度大。(2分)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二、社会方面
由材料“太原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
基地”可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地处山西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有南北和东西向铁路经过,交通便利;煤、铁等资源丰富,形成大量相关产业集群,工
业基础雄厚;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由材料“2017年起,太原市瞄准战略
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可知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素养觉醒
(2024重庆七校联考,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中段西坡。它是伴随着大兴
安岭林区开发而兴起的一座典型的林木资源型城市,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的美誉。
近年,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牙克石市依靠“林海雪原”,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广
冰雪旅游,将“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走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
材料二 下图示意牙克石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分布。
(1) (区域认知)简述牙克石市推广冰雪旅游的
自然地理优势。(6分)
【答案】 位于大兴安岭冬季风迎风坡,降雪丰富;
纬度高,地势高,冬季寒冷漫长,冰雪活动持续时
间长;地形多样,适宜开展各种冰雪活动。(6分)
【解析】 读图可知,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西坡,
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雪资源丰富。
牙克石市纬度高,地形多为山地,因此冬季寒冷漫
长,冰雪保存时间长,为冰雪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时间保障。由牙克石市地形图,可知
该地地形多样,适宜开展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
(2)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简析牙克石市选择冰雪
旅游业作为转型路子的原因。(6分)
【答案】 冬奥会后,冰雪旅游氛围浓厚,冰雪旅游市
场需求大增;牙克石市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牙克石市作
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困境,迫切需要转型。(6分)
【解析】 冬奥会后,我国冰雪旅游氛围浓厚,消费者
对冰雪旅游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由上题分析可知,牙克
石市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可以充分挖掘冰雪旅游资源。根据材料可知,牙克石市
是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产业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冰雪旅
游产业,是该市进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3)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说明互联网技术
对牙克石市冰雪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答案】 通过网络促进文旅融合,扩大当地冰雪旅游知名
度;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联通,从而提高当地冰
雪旅游服务效率,丰富消费者冰雪旅游体验,实现冰雪旅
游消费收益的增加。(4分)
【解析】 牙克石市利用互联网可以大力推广冰雪旅游产业,扩大当地冰雪旅游知名度。
牙克石市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搭建游客、旅游企业、景区景点无障碍的连接通
道,创造多元化的冰雪旅游产品,扩大当地冰雪旅游知名度。牙克石市通过发布网络视
频,建设冰雪文旅产业的大数据中心,挖掘各类旅游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处
理,丰富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实现冰雪旅游消费收益的增加。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第2课时 焦作市的产业兴衰及转型之路
题型觉醒
角度 焦作市的产业兴衰与转型
(2024湖南娄底涟源期末)河南省焦作市煤炭资源丰富,在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
曾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煤炭储量的减少,焦作市传统产业发展受限,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焦作市交通便利;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近年
来,焦作市从传统工矿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人们脑海中“黑色煤城”逐渐褪去,
“美丽焦作”初现雏形。完成1—2题。
1.焦作市早期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是( )
A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政策支持 D.市场广阔
【解析】 焦作市煤炭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传统工矿城市,因此煤炭资源丰
富是其早期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A正确。
2.焦作市传统产业发展受限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A.失业人口增多 B.环境污染严重 C.财政收入减少 D.交通压力增大
【解析】 焦作市传统产业发展受限主要表现为煤炭工业的衰落。焦作市煤炭工业衰落
使城市发展受阻,失业人口增多,A正确;环境污染严重属于环境问题,财政收入减少
属于经济问题,排除B、C;煤炭工业衰落,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会减少,一定程度上可
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错误。
(2024江苏连云港期中)2008年焦作市
被国家确认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此焦
作市开启转型发展之路,昔日煤城变成了今
天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如图为焦作市位置简
图。据此完成3—5题。
3.焦作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因是 ( )
B
A.产品附加值低 B.产业结构单一 C.环境污染严重 D.劳动力成本上升
【解析】 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在资源枯竭后走向衰落,而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
因大多是过度依赖当地现有的资源,对其他的产业发展缺乏投入,产业结构单一。资源
一旦出现枯竭,将会导致整个地区经济衰退,B正确;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
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
4.焦作市在转型过程中可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 )
C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资源充足
C.交通条件便利 D.科技较发达
【解析】 A(×)焦作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故煤炭资源已不丰富。
B(×)焦作市位于华北地区,受温带季风气
候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再加上水资源需求大,水资源相对短缺。
C(√)焦作市有多条铁路、公路穿过,是该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条件便利。
D(×)焦作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科技实力不足。
5.[大招10]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中可
借鉴的“焦作经验”有( )
D
A.吸引外资,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
B.利用人才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D.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新型替代产业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
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A(×)材料中没有提到吸引外资,发展进出
口加工贸易。
B(×)我国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
水平不高,引进人才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对该类型城市来说较为困难,且焦作市产业
转型后大力发展的产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
C(×)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像焦
作市一样山水资源丰富,不一定能发展山水
旅游业。
D(√)焦作市有诸多优势资源,依据优势资
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成功实现转型。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可以
借鉴“焦作经验”,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
转型发展。
能力觉醒
(2024河南部分学校期末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2011
年,鹤岗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常住人口不断流失。2023年第一季度,
鹤岗市GDP为74.6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位列黑龙江省第一。石墨产品广泛应用于
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鹤岗市已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产业已发展
成为其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产业。
(1) 简述鹤岗市常住人口不断流失的原因。(6分)
【答案】 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减少;(2分)以煤炭产业为主,环
境污染严重;(2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2分)
【解析】 鹤岗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就业机会较少,这是导致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
另外,煤炭产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生活环境差;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人口流失。
(2) [大招10]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鹤岗市摆脱对资源依赖的方法。(6分)
【答案】 进行石墨深加工,延长石墨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因地制宜,利用石墨
发展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6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大招10 通盘思考,三方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一、经济方面
摆脱对基础资源的依赖,可以加强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进行资源
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如利用石墨发展电子、新能源汽车等
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缓解环境污
染问题。
马上拓展
淄博烧烤“出圈”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启示
(1)创新与特色
①强化地方特色
淄博烧烤成功出圈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餐饮文化,其他地区应挖掘和提
升自身独有的文化和产品特色。
②创新营销策略
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型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扩大影响力。
(2)品质与服务
①重视产品品质
重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建立良好的口碑。
②优化顾客体验
创造正面的消费体验,促使顾客进行复购及推荐。
(3)政策与环境
①政策扶持
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强吸引力。
②打造特色商圈
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商圈,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本进入。
(4)教育与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联合与合作
①推动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更广阔的市场。
②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