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01
单元整体分析
02
03
学情分析
04
05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种子课课例展示
01
单元整体分析
01
输入标题
单元内容本质分析
02
输入标题
相关内容分析
03
输入标题
确定关键内容
单元内容本质分析
“内容要求”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什么?)
从课标角度看,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这部分的内容。
单元内容本质分析
“学业要求”中提出“能直观描述分数,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学到什么程度?)
从课标角度看,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这部分的内容。
单元内容本质分析
“教学提示”中提出“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分数。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有机结合,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通过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与整数运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算的一致性。”(怎么学?)
从课标角度看,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这部分的内容。
分数的意义
1.“比率”:是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2.“度量”:是指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加。
3.“运作”:是指将对分数的认识转化为运算的过程。
4.“商”:是指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所得的商,
相关内容分析
三上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五下
分数的意义
五下
分数的加减法
六上
分数的乘法
六上
分数的除法
六上
比
六上
百分数(一)
六下
百分数(二)
相关内容分析
人教版
确定关键内容
课时1: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时2:认识几分之几
课时3:两个同分母分数的
大小比较
课时4:分数的简单计算
课时5:体会“1”是群体时
分数的意义
课时6:解决问题
0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有平均分的知识经验,关于平均分,学生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3.学生在生活中有过折纸的经验,把一张纸对折一次或者多次,其实就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或者多份,但不知道还可以用分数来表述。
2.学生对于“一半”含义的理解比较到位:从表象水平来看,“一半”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半;从抽象的关系角度看,学生知道5是10的一半,10是20的一半,50是100 的一半等等。
03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形成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
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
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符号意识;体会分数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形成应用意识、模型意识。
单元学习目标
1. 2. 3.
04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第1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1.通过平均分月饼的情境,每人得到“半块”月饼,如何表示这半块的月饼呢?引出分数,帮助他们理解一人一半就是每人分得这块儿月饼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辨一辨,体会二分之一不仅可以表示半块月饼,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
2.让学生动手折出其它的分数,使学生明确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都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1份。
3.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让学生感受折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4.在刚才的正方形纸对折2次的基础再对折一次,还能找到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发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明平均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第2课时:几分之几
1.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四分之几。引导学生与四分之一建立联系,理解:四分之几是有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所不同的只是取得份数不同。
2.通过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分,说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小数作准备。
第3课时: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给出两组同分母分数,涂一涂、比一比。感悟比大小的方法。
2.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找到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三,比较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三。
3.把一张纸任意平均分,涂色表示出两个分数再比较。体会:分母相同的分数,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子越大,表示取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也就越大。
第4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借助直观图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帮助学生从分数的含义上理解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其实就是分数单位的相加、减。
2.迁移学习1减几分之几。
第5课时:体会“1”是群体时分数的意义
1.把1个正方形剪成4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是4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1份苹果是总数的,2份苹果是总数的。理解分数概念的“集合模型”,即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第6课时:解决问题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12名学生,其中是女生,是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联系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05
种子课课例展示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分物品
①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
②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
③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你还能拍手表示吗?
第1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2)引发矛盾冲突,导入新课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的结果。
生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一半。
生2:我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月饼平均分成2份的结果,每人一半。
生3:我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
②教师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并与学生一起梳理核心问题,
1.分数是什么?2.怎么书写和读分数?3.分数有什么作用?
环节二:多元表征,探究新知
1.认识
现场体验分月饼,认识,请学生用圆片代替月饼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问这个学生是怎么分得,学生得出是“平均分”的。
得出结论要想每人都得到半个月饼,必须把月饼“平均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对1/2的理解。
让学生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另一半月饼也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2.辨一辨,强化认识
下面涂色部分,哪些能表示整个物体的?
根据自己对的认识,选出能表示的图片,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让学生思考:上述物体不同,但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让学生感受的本质。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个物体的。
针对第4个图形,判断后提问: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这个图表示的是,因为把圆形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都是它的。
针对第6个图形,学生判读出不是,先让他估计可能是几分之一,然后课件演示: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接着数有几个。
3.动手折几分之一
同学们通过对的学习,迁移认识了,,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几分之一?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动手折一个几分之一。
总结: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4.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方法。
环节三:用“形”表“数”,深入认识
1.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 。
学生独立折纸、涂色,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集中汇报,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各自的方法。
观察对比学生的作品,提出问题: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交流后得出:只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任意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2.比大小。
在刚才的正方形纸对折2次的基础再对折一次,还能找到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对比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还能找到、,对比、、这3个分数,哪个分数最大,哪个分数最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发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明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一份反而越小。
环节四:巩固练习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呢?哪个部分大一些?
环节五: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开始提出的问题,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