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2015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陕西省渭南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2015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陕西省渭南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15 20: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2015年单元测试卷(陕西省渭南市)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
C.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对着手心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人,要垂直向上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能紧挨试管口
C.用试管夹夹试管时要夹在距试管口约处
D.洗涤烧杯时,要洗到看不见脏东西为止
3.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探究实验中,可确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B.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C.
镁条燃烧 D.
蜡烛燃烧
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胆矾的研碎 B.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沸腾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碘的受热和冷却
8.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石灰沙浆用来砌砖、抹墙
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
9.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
10.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1.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
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③比空气稍轻的气体,④氮气在1标准大气压,﹣159.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⑤在﹣209.86℃时,变成雪花状的固体,⑥内燃机燃油管爆裂时,空气中的氮气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中就含有此种物质,⑦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合物,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氢气化合生成氮气,故氮气可用于合成氮.据此分析,属于物理性质的叙述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叙述是__________.
12.酒精是一种、具有的,,,并等多种物质.酒精,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按下列要求回答各问(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2015年单元测试卷(陕西省渭南市)
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
C.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对着手心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从防止腐蚀胶头分析;
B、根据滴加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
【解答】解: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故错误;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防止腐蚀药品,故正确;
C、倾倒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标签要对着手心,故正确;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可俯视或仰视,故正确.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例如量筒读数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人,要垂直向上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能紧挨试管口
C.用试管夹夹试管时要夹在距试管口约处
D.洗涤烧杯时,要洗到看不见脏东西为止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液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人,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故A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故B错误.
C、用试管夹夹试管时要夹在距试管口约处.故C正确.
D、洗涤烧杯时,当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说明洗涤干净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是最基本的操作,应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的能力.
3.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水汽化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脂肪酸败说明脂肪已经变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下列探究实验中,可确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B.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C.
镁条燃烧 D.
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属于化学变化.
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时,水蒸气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
B、铜是通过化学变化冶炼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21世纪教育网
C、塑料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
D、石器是通过石头打磨出来的,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过程中只是能量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杯内壁有水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胆矾的研碎 B.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沸腾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碘的受热和冷却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的沸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8.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石灰沙浆用来砌砖、抹墙
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解答】解:A、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石灰沙浆用来砌砖、抹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利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是利用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
A、酒精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
B、白糖可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白糖的物理性质;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1.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
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气味,③比空气稍轻的气体,④氮气在1标准大气压,﹣159.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⑤在﹣209.86℃时,变成雪花状的固体,⑥内燃机燃油管爆裂时,空气中的氮气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中就含有此种物质,⑦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合物,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氢气化合生成氮气,故氮气可用于合成氮.据此分析,属于物理性质的叙述是①②③④⑤,属于化学性质的叙述是⑥⑦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氮气的物理性质: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③比空气稍轻的气体,④氮气在1标准大气压,﹣159.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⑤在﹣209.86℃时,变成雪花状的固体;化学性质有:⑥内燃机燃油管爆裂时,空气中的氮气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中就含有此种物质,⑦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合物,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氢气化合生成氮气,故氮气可用于合成氮.
【解答】解:氮气的物理性质: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③比空气稍轻的气体,④氮气在1标准大气压,﹣159.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⑤在﹣209.86℃时,变成雪花状的固体;化学性质有:⑥内燃机燃油管爆裂时,空气中的氮气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中就含有此种物质,⑦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合物,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氢气化合生成氮气,故氮气可用于合成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酒精是一种、具有的,,,并等多种物质.酒精,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按下列要求回答各问(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①②③④⑤⑥;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⑦;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⑧;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此类题型是一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境题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辨析(探究性考点),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或变化)和化学性质(或变化),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解答】解:(1)根据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质(如可以燃烧、能发生腐败、能生锈等)的特点可以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涉及物质的颜色、挥发性、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而⑦涉及物质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又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物理变化如:酒精汽化;化学变化如:酒精燃烧.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⑤⑥;(2)⑦;(3)⑧;(4)⑨.
【点评】题中不仅要求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要区分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异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所学概念不要混淆.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