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草原
六年级语文上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一课时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
作者简介
词语解释
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洒脱)
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迂回)
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拘束)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草原描写了哪些画面?尝试运用小标题概括画面。
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
第四、五自然段
齐读第1自然段。
自由交流:“这种境界”具体指什么?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本段中心句
碧:形容青草很绿。
注释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读句子,说一说这段话哪一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根据读的内容你想象到了什么?哪一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前一句写的是草原景色,后一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对比朗读:
如果去掉后一句,表达上会有什么不同呢?读一读,说一说。
作者的感受是作者看到美景后自然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去掉后表达效果没有原文好。
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感同身受
从上到下
1.认清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
2.熟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离开这美丽的草原时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找到原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导入新课
第二课时
歌曲欣赏《赛马》
读一读第2—5自然段,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从这些加色的字词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马上的男女老少(表示人很多)穿着各色的衣裳(节日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道彩虹向我们飞(说明蒙古同胞们迎客的心情非常急切)。
都是让民族团结互助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话别,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一:古诗《敕勒歌》
拓展延伸二:草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四大草原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近4亿公顷。中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分别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新疆伊犁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拓展延伸三:中国四大草原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本文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的,语气是喜悦欢畅的,语调是活泼上扬的,语速稍快。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部分时,语气清新而陶醉,语调舒缓流畅。朗读蒙古族同胞欢迎远客和款待客人的部分时,语气欢快奔放,语调热情上扬,语速轻快,充分体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这段话中第一句直接描写了草原的碧绿辽阔,第二句写出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是:可以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情由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其他类似的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1)从课文第2~5自然段中“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人民远道欢迎;主客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绵绵,难舍难分,可以体会出“蒙汉情深”。 (2)示例: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我们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可是有一天,他们家要搬走了,我们都很难过,甚至哭了一场。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坐在公园的长廊上,互相倾诉着离愁别绪。说着说着,所有人都哭了。夕阳静静地照着长廊,鲜红鲜红的,仿佛也透着不舍。太阳早就落山了,我们还是不肯回去,多希望那一刻就此停住。
1、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下来。
2、推荐阅读艾平的新作《聆听草原》,说说作者艾平又用怎样的笔触介绍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3、听写本课生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