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专项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1.(2024黑龙江哈尔滨九中期中)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际工作中除酸碱中和滴定外,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
滴定分析。下列有关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利用反应,用溶液测定样品中 的百分含量时可用淀
粉溶液作指示剂
B.用酸性标准溶液测定 溶液的浓度时,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C.用标准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D.利用反应,用标准溶液测定 溶液的浓度时可用
溶液作指示剂
【解析】 A(×)利用反应,一开始就生成了 ,用淀粉溶
液作指示剂时,淀粉溶液遇 立即呈蓝色,无法判断终点。
B(√)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反应完全后,再加入酸性
标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C(√) 是一元弱碱,用强酸溶液滴定弱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酸弱
碱盐,溶液显酸性,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D(√)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反应完全后,再加入 标准溶液,
和 反应,溶液呈红色。
2.(2024山东菏泽东明一中月考)一种测定水样中溴离子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处理后的水样,加入几滴 溶液。
②加入 溶液(过量),充分摇匀。
③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 。
已知:,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红色
B.该水样中
C.的平衡常数
D.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水样的,若 过高则测定结果将偏高
【解析】 A(√)加入几滴,滴定终点时,过量的 会与铁离子反应,
因此溶液变为红色。
B(√)与加入的反应生成沉淀,过量的与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
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为
,
。
C(√) 。
D(×)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水样的,若过高,、会与 反应,无法指
示滴定终点。
3.(2024四川成都七中月考)某研究小组为了准确检测香菇中
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夹持装置省略):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香菇样品和 。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 淀粉溶液和
的碘标准溶液,充分搅拌。
③以流速通入,然后加入过量浓 ,加热
(1) 装置图中仪器的进水方向___(填“”或“ ”)口。
【解析】 仪器为球形冷凝管,冷凝水下进上出,因此从 口进水。
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 碘标准溶液。
④做空白实验,消耗了 碘标准溶液。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2) 装置图中仪器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
【解析】 的头部为旋塞,是酸式滴定管。
(3) 通入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通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亚硫酸盐被氧化;反应后继续通氮气将产生的全部赶入右侧的吸收装置,使其被吸收完全
【解析】 开始通入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中的 将亚硫酸盐氧化影响实
验;反应后生成,继续通入可以将装置中的 赶入右侧的吸收装置,以便于将
全部吸收,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浓能够生成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
相差不大, 与亚硫酸盐反应存在平衡:
、,加热使 不断逸出,促进反
应向生成 的方向进行
(5) 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
量(以计)为_____ 。
当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时,无色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7.2
【解析】 锥形瓶中含有淀粉和 ,加入碘标准液滴定,将
消耗完全后, 过量,与淀粉反应使溶液显蓝色,故滴定
终点时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时,无色溶液变为
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反应中消耗的体积为 ,
,根据关系式 可知,
,
,样品中 的含
量为 。
4.(2023广东广州期末)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菠菜、黑木耳等食品中富含铁
元素,其中菠菜中的铁元素主要以草酸亚铁 的形式存在,草酸亚铁粉末难溶于
水。某小组设计实验检验和测定菠菜中的铁元素。
(1) 草酸亚铁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草酸亚铁溶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草酸,化学方程式为
。
(2) 菠菜的预处理
上述预处理流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图中选
择,写出名称)。
坩埚、漏斗、容量瓶
【解析】 预处理流程中通过灼烧得到菠菜灰,加入硫酸溶解后过滤,滤液配成
待测液,涉及的操作有灼烧、溶解、过滤、配制 溶液;灼烧需要用酒精灯、坩
埚、泥三角、铁架台或三脚架、玻璃棒,溶解需要用烧杯和玻璃棒,过滤需要用漏斗、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配制溶液需要用 容量瓶、烧杯、玻璃
棒、量筒、胶头滴管等,故填坩埚、漏斗、 容量瓶。
(3) 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
检验试剂 现象 结论
①__________ 溶液变为红色 滤液中含有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
溶液
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 铁离子和溶液反应得到红色溶液,故检验试剂为 溶液;亚铁离子
和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检验试剂为 。
(4) 利用 标准溶液测定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
步骤Ⅰ: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 溶液至溶液显紫色。
步骤Ⅱ:向步骤Ⅰ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
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步骤Ⅲ:向步骤Ⅱ所得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稀溶液,用的 标准溶液
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
① 步骤Ⅰ滴加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并除去草酸
【解析】 待测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草酸,两者均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步骤Ⅰ滴加
溶液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并除去草酸。
② 步骤Ⅲ滴加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步骤Ⅲ滴加 溶液时发生反应为亚铁离子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铁离子和
锰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
③ 菠菜中铁的含量为_________(即每 菠菜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解析】 由离子方程式可知, 菠菜中铁的质量为
,菠菜中
铁的含量为 。
5.(2023辽宁模拟)实验探究:测某工业废水中铬的含量。
步骤Ⅰ.取废水(含有一定量和)于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移取 稀释后的废水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
步骤Ⅱ.加入稍过量的碘化钾溶液,滴入几滴指示剂。
步骤Ⅲ.用溶液滴定 ,记录
滴定前和滴定终点数据。
步骤Ⅳ.……
步骤Ⅴ.处理数据;并将上述反应后溶液进行处理(防止铬的污染并对资源回收利用)。
(1) 步骤Ⅰ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为步骤Ⅱ提供了酸性环境;步骤Ⅱ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步骤Ⅲ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解析】 步骤Ⅰ加入适量稀硫酸发生离子反应 ,步骤Ⅱ
加入,步骤Ⅲ发生反应 ,加入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
步骤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 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 溶液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滴
定终点时消耗溶液体积为 。计算工业废水中铬元素
的含量约为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碱式
3.47
【解析】 溶液显碱性,应盛在碱式滴定管中;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
,则 废水中铬元素的质量为
,该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
为 。
(3) 误差分析:若盛装 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测定结果会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Ⅰ加入的稀硫酸过量(溶液 过低),测
定结果会______。
偏大
偏大
【解析】 盛装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会造成 溶液浓度偏低,滴定时
消耗的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稀硫酸过多, 与硫酸反应,消
耗的 偏多,测定结果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