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学习目标: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了解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第 14 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明
印刷书的诞生—书本中探寻文化魅力
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博物馆的建设—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1、古代
官学
私学
先秦——“学在官府”
汉代——太学(最高学府)
西晋——国子监(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春秋——孔子创办私学
唐朝——学塾、村学、蒙学
宋——书院制度
材料1: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闾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以道德一而理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程、朱、吕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彝之统纪,恃以不坠。——(南宋)王应麟《慈湖书院记》
材料2: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①有利于保存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化
②有利于传承儒家经典
③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2、近代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2、近代
(1)京师大学堂——
(2)北京大学——
(3)“兼容并包”——
(4)清华学堂——
(5)派遣留学生——
戊戌维新时兴办,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改名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确立的教育方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1911年创办,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栋梁之才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材料2: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1: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史料实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留学教育作用的认识。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①有利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中坚力量 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
③留学人才回国后,为了救亡图存,大都从事革命活动,推动政治运动发展。
④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
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6)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3、新中国成立后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1)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1、发展历程
牛津大学
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1)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1、发展历程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2:大学区制的生命力。即使是两百多年前的旧制度,依然在今天闪耀着光辉。当然在这两百年的时间里,大学区制也经历了许多,不再是初时的样子。但是大学区制的基本框架还是沿用拿破仑时代设置的。尽管帝国大学后来逐渐被架空,由教育部取代,但作为地方一级的大学区制还是顺利沿用下来的。直到今天还是法国区域式教育管理的特色。 ——摘编自章佳梅《法国大学区制历史沿革研究》
2、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讲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材料1:中世纪晚期时,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学计算知识和商业经营技能,但以宗教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商人集中的城镇逐渐打破宗教垄断教育的局面。13世纪,西欧出现了很多新创建的大学,既有规模较小的专业学校,如法学学校、医学学校,也有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学校。大学教授也逐步摆脱宗教束缚,可以讲授希腊、罗马古典名著或是物理学、天文学等课程。 ———摘编自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①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②大学中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
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③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软实力”。
④综上,大学在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书本中探寻文化魅力
1、发展历程
公元前30世纪 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公元前5世纪 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
11世纪中叶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15世纪中叶 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
二、印刷书的诞生—书本中探寻文化魅力
1、发展历程
二、印刷书的诞生—书本中探寻文化魅力
2、历史作用
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激发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儒家典籍和科举考试用书的大量印刷,当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此,印刷术乃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维护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一个基础工具。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①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②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③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
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三、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1、发展历程
①亚述帝国巴尼拔图书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
③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②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保存了文化遗产。
①中国图书文献保存:源于史官,以及府、阁、堂、室等藏书所。
②私家藏书在明清两代突出发展,如天一阁。
③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西 方
中 国
三、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2、图书馆的作用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
韩国海印寺藏经板殿藏有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大藏经版本
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北大图书馆馆藏800万册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
三、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2、图书馆的作用
古籍文学作品永不衰老。
——布尔维尔利顿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1)保存古籍——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3)培养人才——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 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4)教育功能——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 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 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 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2)文献开发——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 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 读者更好利用。如今,图书 馆更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 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三、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图书馆出现的原因
材料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2: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
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
材料3: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材料4: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三、图书馆的成长——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图书馆出现的原因
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社会变革的推动
四、博物馆的建设——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
1、世界
①约公元前290年,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最早的“博物馆”
②1683年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
2、中国
四、博物馆的建设——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
2、中国
④1933年,蔡元培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现为南京博物院
③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②1905年,张謇建立南通博物苑——国人自建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①1868年,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我国最早近代意义上博物馆
⑤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现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
★历史理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结合博物馆的作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冯骥才说:“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的文物,唯有中国博物馆不收藏外国文物,中国人在博物馆里看来看去全是自己。造成这种现象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封闭观念;不看别人的,便认为自己最好。”
提示:可以从现实的视角去想:从个人的进步谈到国家的发展,由小到大,写视窗窄造成的局限,视野宽带来的丰富。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去想:为什么“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文物”?为什么中国的许多人总“认为自己最好”?更应从封闭与开放的对比中去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也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去想:为什么有些人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快餐文化”不要精品阅读?要提高自己的品位,应该有怎样的视野?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于公众
大大有助于文化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进行国民教育等公共服务
印刷书
博物馆
图书馆
学校教育
【课堂小结】
【素养提升】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孕育而来,是中华民族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植根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累累硕果,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根植中国文化、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传承中华文化,可以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课堂练习】
1、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D
2、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博物馆1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277座。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这表明
A.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
B.国家政策左右百姓精神生活
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价
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
A
3、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C
4、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