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
(1)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其理由是 .
(2)照片上A 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 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
速度的实验中:
(1)测量原理: .
(2)设计思路:
①测路程
a.全段路程s :用 测量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b.上半段路程s :将 移到斜面中间位置,用刻度尺测量此时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c.下半段路程s :用 减去 就是下半段的路程.
②测时间
a.全段时间和上半段时间:用 测出小车通过全段和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下半段时间:用 减去 就是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3)收集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空白处.
次数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m·s )
1 s =1.6 l =5.0 v =______
2 s =0.8 t =2.8 v =_______
3 S =______ l =______ v =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 ,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5)金属片的作用是 .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
为测量某同学完成30 m步行的速度,5位同学组成了实验小组,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测量原理是 ,主要测量工具是 和 .
(2)同学们互换角色进行了测量,数据表格如表所示,请补充记录项目的一处空白.
s/m t/s
10
20
30
放学回家路上,小明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滑行时速度会越来越快.为验证这一发现是否正确,小明用小车、带刻度的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测量的物理量 AB 段 BC段
路程s/ cm 40.0 40.0
时间t/s 3 2
平均速度v/(m·s ) 0.13
(1)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小明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小红建议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 (填“快”或“慢”)一些,其目的是减小测量 所带来的误差.
(3)小明正确采纳同学们合理建议后,进行实验得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算出 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某同学根据 计算 AC段的平均速度,这种计算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4)若小明在小车已经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他测得的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将 (填“偏大”或“偏小”).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证明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滚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滚尺主要由计数器和滚轮组成.当滚轮沿着路径滚动时,通过记录的圈数可以得到路径的长度.小华想利用滚尺和手机秒表,测量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
(1)将滚尺示数清零后,推动滚尺,手机同时计时,测出某次步行距离13.8m,对应的时间为11.5s,则这段时间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2)已知该滚尺滚轮直径为D,用s表示滚尺测出的距离,则上述测量中轮子滚过的圈数n = (用字母表示).
(3)长期使用后,滚轮的轮胎磨损严重,这将导致测量出的步行速度偏 .
人正常步行时,步长变化不大.
(1)小明想测量一下人的步行速度,他想到了以下方法:他首先走一步,如图甲所示,用卷尺测出自己走一步的距离是 cm,再用停表测出他走这一步的时间,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s.
(2)小雯认为小明这样测量步行速度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请利用现有的器材写出你认为更好的办法来减少误差:
(3)小羽发现还可以通过手机某 APP 知道自己的步行速度,如图是她步行一段距离后APP上的部分信息.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羽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步长为 m(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