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6 09:17: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场智与智斗的较量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学习过程】
1.了解文体知识——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是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以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大多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辱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世俗精神风貌。
_________堪称中国白话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使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完全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2.作家作品
施耐庵,_________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据说施耐庵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述,最终写成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白话文_________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反映_________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北宋末年_________为题材,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发生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的主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3.故事背景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然而命运多舛,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受到梁中书赏识,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但生辰纲还未出发,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劫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阮氏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几条好汉齐心协力准备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课文所选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生辰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古白话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整理自己觉得差异大的词语,进行课堂交流。
5.阅读《水浒传》第十二回——第十六回。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根据这段文字,你能找出对应的课文及原著名称吗?
有的讲述英雄传奇——《 》——《水浒传》(明 施耐庵)
有的描绘儒林世相——《范进中举》——《 》( )
有的演绎历史故事——《 》——《 》( )
有的展现封建大家族的生活——《 》——《 》( )
2.简介《水浒传》,了解故事背景。
(1)《水浒传》知识知多少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 体长篇小说。
《水浒传》记述了 的全过程。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 ”的主题。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 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能对号入座吗?
及时雨 吴用
花和尚 李逵
豹子头 宋江
行者 杨志
黑旋风 鲁智深
青面兽 武松
智多星 林冲
托塔天王 阮小七
赤发鬼 阮小五
立地太岁 白胜
短命二郎 晁盖
活阎王 公孙胜
入云龙 刘唐
白日鼠 阮小二
(2)故事背景
(自读课文课下注释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任务一:检查预习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 。今:动词,拿,拿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古: 。今:难堪。
这厮不直得便骂人。古: 。今:作某事有意义。
都叹气吹嘘。古: 。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
强人 古: 。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去处 古: 。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古: ,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 古: 。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 古: 。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 。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 古: 。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古: 。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古: 。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2.理解文中疑难词句。
“杨志提了朴刀……自去赶那担子”中的“担子”是什么意思
“杨志拿了藤条打将来”中“打将”是什么意思
“这干系须是俺的!”句中的“须”是什么意思
三、任务二:梳理故事情节,品叙事之妙
活动(一):默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时间】
【地点】
【人物】
押送一方:
智取一方:
活动(二):快速浏览课文,选择押送方杨志或智取方晁盖、吴用等好汉作为叙述角度,结合传统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①智押——从杨志角度叙述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②智取——从吴用角度叙述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根据同学生的讲述,我们按照“人物十事件”的格式,将情节再梳理一遍。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结: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来展开情节,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明线是 ,暗线是 ,明、暗双线交织点在 ,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情节。
活动(三):小组交流讨论,施耐庵为何不单选一个角度来叙述故事而要采用“双线叙事”模式来写这个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活动(四):删去文章结尾段,与原文进行对比,探究结尾段“补叙”之妙。
四、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第二课时
一、任务三:说“智”,析生辰纲丢失原因
活动(一):说说双方的“智”体现在哪
1.快速阅读课文第10-13段,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智取”的过程。
挑酒唱歌上冈 → →杨志阻止→贩枣客买酒→ →贩枣客吃酒→ →机智下药→ →杨志同意买酒→ 智取成功
2.从好汉们“智取”的过程中,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智”
“智”体现在 :贩卖红枣的人要喝酒,卖酒的人不卖;杨志一伙人要买酒,卖酒人也不卖。正是这 之间的配合,才使杨志最终放松了警惕。 的配合,刘唐、吴用与白胜配合的天衣无缝,将蒙汗药神不知鬼不觉的下到酒里。正是好汉们的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才完成如此妙计,最终得以智取。
3.“智”除了体现在计谋的相互配合上,还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结合课文说一说。
之“智”:
延伸:文中多处直接、间接描写“热”,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这么写的用意。
之“智”:
之“智”:
延伸:矛盾冲突
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作用:
5.能让吴用等人精心布局来“智取”,可见对手一定不弱,那杨志的“智”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课文说一说。
6.从上述杨志的言行可见杨志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探生辰纲丢失原因
1.读下列资料,结合课文中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分析杨志的形象。
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杨志自我介绍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
——王伦劝林冲与杨志上梁山时,杨志的心理活动
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杨志受命之时推脱的语言
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杨志押送的计划
杨志形象:
2.杨志谨慎、精明,一路上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但为什么他最后还是中计丢失了生辰纲呢?
3.结合课文,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二、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同样是聪明人,吴用等人最终智取生辰纲,而杨志却误失生辰纲,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思考?
2.探主题意蕴:丢失生辰纲的杨志将何去何从?
众人道:“是我们不是了。古人有言‘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若还杨提辖在这里,我们都说不过;如今他自去不得不知去向,我们回去见梁中书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只说:‘他一路上凌辱打骂众人,逼迫我们都动不得。他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汁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老都管道:“这话也说得是。我们等天明先去官司首告;太师得知,着落济州追获这伙强盗了。”
——《水浒传》第17回
3.结合杨志的之前经历,说说丢失生辰纲对杨志的影响。
4.《水浒传》实则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同身世、不同遭遇的人因为同样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而被 。深刻反映了“ ”的主题。
5.“生辰纲”是哪里来的?作者称“智取”而不是“智夺”,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三、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水浒传》有关杨志的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场智与智斗的较量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学习过程】
1.了解文体知识——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是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以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大多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辱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世俗精神风貌。
《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使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完全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
2.作家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据说施耐庵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述,最终写成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白话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发生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3.故事背景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然而命运多舛,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受到梁中书赏识,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但生辰纲还未出发,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劫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阮氏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几条好汉齐心协力准备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课文所选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4.注意古白话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整理自己觉得差异大的词语,进行课堂交流。
5.阅读《水浒传》第十二回——第十六回。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根据这段文字,你能找出对应的课文及原著名称吗?
有的讲述英雄传奇——《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明 施耐庵)
有的描绘儒林世相——《范进中举》——《儒林外史》(清 吴敬梓)
有的演绎历史故事——《三顾茅庐》——《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
有的展现封建大家族的生活——《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清 曹雪芹)
2.简介《水浒传》,了解故事背景。
(1)《水浒传》知识知多少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冬失败的全过程。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能对号入座吗?
及时雨 吴用
花和尚 李逵
豹子头 宋江
行者 杨志
黑旋风 鲁智深
青面兽 武松
智多星 林冲
托塔天王 阮小七
赤发鬼 阮小五
立地太岁 白胜
短命二郎 晁盖
活阎王 公孙胜
入云龙 刘唐
白日鼠 阮小二
及时雨——宋江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智多星——吴用 青面兽——杨志 赤发鬼——刘唐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王——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 白日鼠——白胜
(2)故事背景
(自读课文课下注释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补充: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杨志押送的生辰纲价值十万贯的金银,折算人民币约二三千万。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花石纲,后又盛气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后得大名府留守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并把押运生辰纲的任务交托给他。只要杨志完成这个任务,他前途就会一片光明,他的命运也将“柳暗花明”,所以杨志特别重视这次押运生辰纲的任务。
二、任务一:检查预习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动词,拿,拿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古:麻烦。今:难堪。
这厮不直得便骂人。古:应该。今:作某事有意义。
都叹气吹嘘。古:急促喘气。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
强人 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去处 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影: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 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 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 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古:被。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2.理解文中疑难词句。
“杨志提了朴刀……自去赶那担子”中的“担子”是什么意思
就是挑担子的人,这里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杨志拿了藤条打将来”中“打将”是什么意思
就是打,“将”是个语气词。
“这干系须是俺的!”句中的“须”是什么意思
不是“应该”的意思,而相当于“难道只是”。
这是杨志反问责怪虞候的,意思是:“你们不替我打这夫子却在背后慢慢挨,这责任难道只是我的 ”这样更合理。
三、任务二:梳理故事情节,品叙事之妙
活动(一):默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地点】黄泥冈松树林
【人物】
押送一方: 杨志 谢都管、虞侯2名、厢禁军11名。
智取一方:吴用、晁盖、白胜、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活动(二):快速浏览课文,选择押送方杨志或智取方晁盖、吴用等好汉作为叙述角度,结合传统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①智押——从杨志角度叙述
开端:我,杨志,受命押送生辰纲,深知责任重大,一路上小心谨慎,严加防范。
发展:然而,在途中,我遭遇了晁盖等人的精心布局。他们伪装成普通贩枣商客,让我放松了警惕。
高潮:未料,他们暗中下毒,我与部下们纷纷被蒙汗药所迷倒。
结局:生辰纲被劫,我深感悔恨与不甘,却也只能无奈接受失败。
②智取——从吴用角度叙述
开端:得知生辰纲押运的消息,我吴用心中便萌生了智取的念头,我与晁盖等人商议,决定利用军汉们贪恋酒水的心理,设计一个巧妙的陷阱。
发展:我们伪装成普通贩枣商客,在黄泥岗松树林以逸待劳,坐等杨志等人上当。
高潮:当杨志等人放松警惕,我按照计划行事,成功地将蒙汗药下到了酒中。看着杨志等人喝下酒水后一个个倒下,我心中暗自得意。
结局:我们成功劫取了生辰纲。
根据同学生的讲述,我们按照“人物十事件”的格式,将情节再梳理一遍。
开端:杨志慎押生辰纲
发展:黄泥冈松树林,七雄贩枣蒙杨志
高潮: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杨志等人中计饮酒被麻翻
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英雄智取生辰纲
小结: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来展开情节,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吴用等英雄智取生辰纲,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情节。
活动(三):小组交流讨论,施耐庵为何不单选一个角度来叙述故事而要采用“双线叙事”模式来写这个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若单从杨志角度来写,处处提防、处处谨慎,结果失了生辰纲,使读者也不明所以;若单选择吴用等人角度,把他们的行动和计谋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施耐庵选择运用双线结构,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作者的会讲故事,不光体现在采用“双线叙事”模式来讲这个故事,还体现在结尾段的“补叙”。
活动(四):删去文章结尾段,与原文进行对比,探究结尾段“补叙”之妙。
展示: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明确:交代智取生辰纲妙计的实施。使整个故事的前面充满悬念,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更吸引读者。
四、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第二课时
一、任务三:说“智”,析生辰纲丢失原因
活动(一):说说双方的“智”体现在哪
1.快速阅读课文第10-13段,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智取”的过程。
挑酒唱歌上冈 →军汉急于买酒解渴→杨志阻止→贩枣客买酒→贩枣客拿出两个瓢→贩枣客吃酒→饶酒引争执→机智下药→军汉眼馋急于买酒→杨志同意买酒→最终上当被麻翻→智取成功
2.从好汉们“智取”的过程中,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智”
“智”体现在相互配合:贩卖红枣的人要喝酒,卖酒的人不卖;杨志一伙人要买酒,卖酒人也不卖。正是这卖与不卖之间的配合,才使杨志最终放松了警惕。半瓢酒之争的配合,刘唐、吴用与白胜配合的天衣无缝,将蒙汗药神不知鬼不觉的下到酒里。正是好汉们的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才完成如此妙计,最终得以智取。
3.“智”除了体现在计谋的相互配合上,还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结合课文说一说。
天时利用之“智”:
正如兵书所云,天时、地利、人和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劫取生辰纲这样的事情,更要巧妙地运用天时。吴用更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天时。文中说“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这样炎热的天气,这一行押运生辰纲的军卒怎能不想喝一口酒来解渴,更何况此时杨志为了保险起见,还偏偏选择在正午的时候前行呢?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拓展:文中多处直接、间接描写“热”,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这么写的用意。
明确:天热是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天气酷热引出杨志与厢禁军、虞候、老都管等人的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地点选择之“智”:
晁盖、吴用等人选择在黄泥冈的松林动手,这个地点的选择充分体现了“智”。黄泥冈地处偏僻,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利用松树林的遮挡观察杨志等人的一举一动,做到知己知彼,后面也正是借着这松树林,遮掩了取药、下药的过程。
矛盾利用之“智”: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在松林中休息,杨志又来打,但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老都管也来干涉,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老都管干涉杨志为什么不回击 杨志虽是押送首领,但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杨志与老都管相互掣肘,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时,无人会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也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延伸: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
主要矛盾: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
次要矛盾:杨志与众军汉、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要快与要慢、要走与要停的矛盾。
作用: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发生、发展,以致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有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着重写次要矛盾,是为后一部分写主要矛盾做铺垫。这些不同的矛盾互相勾连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小说构思精巧,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和凸显人物性格。
4.能让吴用等人精心布局来“智取”,可见对手一定不弱,那杨志的“智”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课文说一说。
智变时间: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说明他小心谨慎,怕在晨光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光大亮、热不可当,强盗不容易藏身偷袭。
智选路径。杨志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或许,强盗想不到杨志会走这样的路。
智藏行踪。他不多带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他不让军士进入林中歇息,是希望趁着正午时分把那些容易藏匿强盗的危险之地赶快走过去,以免多生事端。
5.从上述杨志的言行可见杨志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精明能干、小心谨慎。
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探生辰纲丢失原因
1.读下列资料,结合课文中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分析杨志的形象。
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杨志自我介绍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
——王伦劝林冲与杨志上梁山时,杨志的心理活动
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杨志受命之时推脱的语言
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杨志押送的计划
杨志形象:杨志出身名门、自带清高、有报国之壮志、江湖经验丰富,是一个精明能干、小心谨慎人,但他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2.杨志谨慎、精明,一路上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但为什么他最后还是中计丢失了生辰纲呢?
一方面固然是吴用他们“技高一筹”“棋高一着”,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3.结合课文,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客观原因:
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民脂,不义之财。并且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生辰纲被江湖人盯着打劫实属正常。另外,根据盖、吴用智取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很充分,团队协作好。所以客观上基本决定了杨志失败的结局。
主观原因:
杨志尽管精明、谨慎,但自视武艺高强,使他至少有以下几点失误:一是过于相信依靠自己的武功即可打遍天下,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二是不作沟通,听取意见。三是不讲策略,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都管和虞候。四是不坚持行事原则,盲目从众。
二、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同样是聪明人,吴用等人最终智取生辰纲,而杨志却误失生辰纲,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思考?
(1)在一个团队中要处理好团队的内部关系。
(2)在生活中要学会和身边人和谐交流,以同理心尊重、理解对方,相互体谅。
(3)面对目标有平和的心态,不可急功近利。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
(4)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的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
2.探主题意蕴:丢失生辰纲的杨志将何去何从?
众人道:“是我们不是了。古人有言‘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若还杨提辖在这里,我们都说不过;如今他自去不得不知去向,我们回去见梁中书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只说:‘他一路上凌辱打骂众人,逼迫我们都动不得。他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汁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老都管道:“这话也说得是。我们等天明先去官司首告;太师得知,着落济州追获这伙强盗了。”
——《水浒传》第17回
后续情节:杨志丢失生辰纲,不敢回北京复命,只得逃走。众军士担心梁中书问罪,将过失全推到杨志身上,并诬陷他勾结强盗劫走生辰纲。杨志被迫落草,与鲁智深夺取了二龙山,一同做了山寨寨主,之后加入梁山。
3.结合杨志的之前经历,说说丢失生辰纲对杨志的影响。
心怀抱负的杨志经历失意(失陷花石纲、汴京卖刀、充军)—得志(得大名府梁中书赏识提拔)—幻灭(丢失生辰纲)。失意、得志、幻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滑铁卢。他抱负幻灭,落草为寇,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4.《水浒传》实则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同身世、不同遭遇的人因为同样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而被逼上梁山。深刻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生辰纲”是哪里来的?作者称“智取”而不是“智夺”,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是梁中书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是民脂民膏。“智取生辰纲”的说法表明作者对晁盖、吴用等人劫取蔡太师和梁中书的不义之财的行为是赞赏、肯定的,好汉们是向贪官伸手拿回不义之财,是敢于向官府的宣战,所以作者要让它被好汉们劫走。这也是水浒英雄第一次集体反抗,他们的反抗之路从此正式开始。这也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官逼民反”。
三、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水浒传》有关杨志的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