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诗选》的内容,认识艾青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特点。
2.把握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3.学会读诗,感受艾青诗的抒情美、理性美、色彩美与线条美。
【重点难点】
1.认识艾青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特点,感受其抒情美、理性美、色彩美与线条美。
2.学会读诗,把握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读评论,识作者
1.名家评论
读名家评论,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艾青及其诗歌给你的初读印象。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 —— 铁凝
2.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 ,号 ,浙江金华人,诗人。1933年第一次以“艾青”为笔名发表的长诗《 》,是他的成名作。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抗战时期,他的诗作主要抒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倾诉民族的苦难,表达对光明的向往,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3.人生经历
了解艾青的人生经历,说说你的感悟。
191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但由于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算命先生就说他克父克母,因此他被送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抚养。他的养母是大堰河。
1915年,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7年,卢沟桥事变,艾青辗转各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战争的爆发影响了艾青的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
1941年,奔赴延安,延安时期让他的文风发生了大转变。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辗转在北大荒和新疆劳动改造,创作沉寂长达21年。
1979年,复出后重返诗坛,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外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第一人。
1996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三、活动二:看目录,知背景
1.仔细研究诗集的目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2.举例说说艾青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及其风格
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高峰:20世纪30年代
第二个高峰:1978 年以后。
活动三:明诗体,习方法
1.诗歌形式
选择《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与《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比较,说说你感受到艾青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角度揭示:语言、诗行、诗节等
请从下面的诗中选择一首或一首中的几段进行朗读,感受艾青诗歌的自由,感受艾青诗歌自由中情感的丰沛。
备选篇目:
《大堰河,我的保姆》《复活的土地》《北方》
《刈草的孩子》《火把》《黎明的通知》《向太阳》
2.如何读诗
3.制定计划
请制定阅读规划表,在3周内完成《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
阅读时间 阅读篇目 阅读感受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受诗中情
1.诗歌选编
下面是从《艾青诗选》中选取的部分篇目,试以“土地”与“太阳”意象为选编标准,将诗歌选编为两组,并阐述选编理由。
备选诗歌:《我爱这土地》《火把》《吹号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向太阳》《北方》《黎明》《旷野》《春》《黎明的通知》
诗集名 选编篇目
《土地集》
《太阳集》
2.赏读“土地”
(1)联读《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北方》《旷野》几首诗歌的全诗或选段,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土地”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3.赏读“太阳”
(1)联读《向太阳》《火把》《春》《黎明》几首诗歌的全诗或选段,思考:诗人笔下的“太阳”意象群有什么含义?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探寻诗中理
联读《鱼化石》《镜子》,思考:诗人借助鱼化石和镜子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哲理?
活动三:描绘诗中画
1.请你阅读《生命》一诗,圈画出具有色彩美和线条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有时
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
平放在壁上
让一片白垩的颜色
衬出那赭黄的健康
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
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
五个手指
是五支新鲜的红色
里面旋流着
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2.请为下面这首诗配一幅图或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
刈(yì)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提示:
①你可以描述你想在画面中画出什么事物;
②你可以描述你想用怎样的线条展现画面;
③你可以描述你想用什么样的色彩来使画面富有冲击力。
3.联系原著,简要分析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归纳总结
1.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接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很多人都觉得这短短的三句话不足以概括艾青诗歌的“好”,艾青的诗歌还好在哪呢?请为聂华苓做补充。
艾青的诗,好在
艾青的诗,好在
2.艾青诗歌特色
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猜猜下面哪一首是艾青的诗?
(甲)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乙)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诗选》的内容,认识艾青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特点。
2.把握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3.学会读诗,感受艾青诗的抒情美、理性美、色彩美与线条美。
【重点难点】
1.认识艾青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特点,感受其抒情美、理性美、色彩美与线条美。
2.学会读诗,把握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读评论,识作者
1.名家评论
读名家评论,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艾青及其诗歌给你的初读印象。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 —— 铁凝
2.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1933年第一次以“艾青”为笔名发表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抗战时期,他的诗作主要抒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倾诉民族的苦难,表达对光明的向往,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土地的歌者”“‘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3.人生经历
了解艾青的人生经历,说说你的感悟。
191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但由于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算命先生就说他克父克母,因此他被送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抚养。他的养母是大堰河。
1915年,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7年,卢沟桥事变,艾青辗转各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战争的爆发影响了艾青的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
1941年,奔赴延安,延安时期让他的文风发生了大转变。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辗转在北大荒和新疆劳动改造,创作沉寂长达21年。
1979年,复出后重返诗坛,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外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第一人。
1996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三、活动二:看目录,知背景
1.仔细研究诗集的目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1)分了四个阶段,三四十年代的诗歌最多;
(2)诗歌题目许多都是意象,太阳、土地意象最多;
(3)七十年代诗歌最少,意象与之前不同。“光”的意象是一直都出现的;
2.举例说说艾青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及其风格
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高峰:20世纪30年代
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举例:
初期的创作(1938年以前)——忧郁与悲哀的笼罩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背景探寻】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克”双亲,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到家人歧视,还被送到大堰河家里寄养。养母大堰河给了艾青温暖的母爱。艾青于1932年被捕入狱,次年1月的一场大雪,让他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写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借以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
【主旨赏析】诗里反复铺陈“她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一方面突出了大堰河勤劳、宽厚、乐观的品格,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为自己的家付出的艰辛,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用具体可视的紫色来表达自己对大堰河的灵魂的主观感受,使抽象的主观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拓展了诗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背景探寻】20世纪30年代,艾青离开浙江老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都市武汉,却没有看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流浪者,于是深夜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主旨赏析】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火把》
【背景探寻】1940年春末,艾青离开湘南前往重庆任教。他想到了无数青年儿女投身到抗日斗争中,于是他以一场显示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火炬大游行为背景,写下这首长诗。
【主旨赏析】主要通过对唐尼和李茵的形象刻画,把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青年姑娘们的日常生活和斗争鲜明地展现出来,表现了她们内心的苦闷、追求与憧憬。
《黎明的通知》
【背景探寻】诗人从重庆来到延安以后,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诗人清晰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处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之后,人们所祈盼的黎明就要到来了。诗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向人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主旨赏析】诗歌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村庄和城市”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黎明的到来,将给所有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以安慰,把黎明到来的意义,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来了。“黎明”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全国的解放。
第二个高峰:1978 年以后。
写作背景: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旋律。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主要篇目: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的本质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其中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了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
①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了对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和对祖国命运的忧伤,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②抗战时期,其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表现出对旧社会的痛恨及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③1978年以后,其诗歌多是警策现实,充满哲思,但也有部分继续歌颂光明。
活动三:明诗体,习方法
1.诗歌形式
选择《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与《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比较,说说你感受到艾青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角度揭示:语言、诗行、诗节等
语言散文化、口语化;诗行长短错落;诗节自由随意。
请从下面的诗中选择一首或一首中的几段进行朗读,感受艾青诗歌的自由,感受艾青诗歌自由中情感的丰沛。
备选篇目:
《大堰河,我的保姆》《复活的土地》《北方》
《刈草的孩子》《火把》《黎明的通知》《向太阳》
2.如何读诗
(1)注意诗歌的形式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使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也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2)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艾青的诗歌语言特色是他对光与色的捕捉、渲染。这似乎与艾青是个画家分不开联系。如《旷野》中出现的那“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灰白而混浊、茫然而莫测……”诗中运用的“模糊”“灰黄”“曲折”“灰白”“土黄”“暗赭”“焦茶”“混浊”“茫然”等词语,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色的敏锐感受,也暗示、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沉重”“困顿”和“倦怠”,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命运、气氛等的总体把握和思索。
(3)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据统计,《艾青选集》的406首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黎明的通知》等著名诗篇。
(4)体味诗歌的情感
“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诗歌除了语言美、意象美、形式美、情感美之外,往往还有理性美。在艾青的后期也有不少哲理诗,如《礁石》《鱼化石》《镜子》等。
3.制定计划
请制定阅读规划表,在3周内完成《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
阅读时间 阅读篇目 阅读感受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受诗中情
1.诗歌选编
下面是从《艾青诗选》中选取的部分篇目,试以“土地”与“太阳”意象为选编标准,将诗歌选编为两组,并阐述选编理由。
备选诗歌:《我爱这土地》《火把》《吹号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向太阳》《北方》《黎明》《旷野》《春》《黎明的通知》
诗集名 选编篇目
《土地集》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北方》《旷野》
《太阳集》 《春》《黎明》《火把》《黎明的通知》《吹号者》《向太阳》
2.赏读“土地”
(1)联读《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北方》《旷野》几首诗歌的全诗或选段,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土地”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爱这土地》中写的被暴风雨打击的(日军侵犯的)土地,从“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腐烂在泥土里”可以看出诗人愿意为国捐躯。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土地是“大雪覆盖的”“被寒冷封锁着的”“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可以看出这片土地是受到重创的、毫无生机的,作者为此感到沉重和悲痛。
《复活的土地》中的土地是“曾经死了的”,可见是支离破碎、伤痕累累的,从“拂去往日的忧郁”可以看出诗人对这篇土地充满希望,并有为之战斗的豪情。
《北方》中的土地是“悲哀的”“波涛巨浪翻滚着的”“广大而瘦贫瘠的”,诗人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爱,并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
《旷野》中的土地是“薄雾迷蒙着的”,是静止、寒冷、寂寞的,诗人对此感到悲痛。
3.赏读“太阳”
(1)联读《向太阳》《火把》《春》《黎明》几首诗歌的全诗或选段,思考:诗人笔下的“太阳”意象群有什么含义?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几首诗中“太阳”意象群的特点:无比温柔的黎明;初升的太阳照在一切荒芜之上(希望);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来自郊外的墓窟(春天的到来要经历黑暗:春天是用无数的牺牲换来的);延迟到来(等待着、期盼着)
艾青诗歌中的“太阳”意象群象征驱除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是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活动二:探寻诗中理
联读《鱼化石》《镜子》,思考:诗人借助鱼化石和镜子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哲理?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艾青的哲理小诗,常以生活中的事物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活动三:描绘诗中画
1.请你阅读《生命》一诗,圈画出具有色彩美和线条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有时
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
平放在壁上
让一片白垩的颜色
衬出那赭黄的健康
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
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
五个手指
是五支新鲜的红色
里面旋流着
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批注示例:“伸出一只赤裸的臂”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上画出了肢体伸展的线条。
批注示例:“白垩”“赭黄”两种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富有画面感。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的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2.请为下面这首诗配一幅图或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
刈(yì)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提示:
①你可以描述你想在画面中画出什么事物;
②你可以描述你想用怎样的线条展现画面;
③你可以描述你想用什么样的色彩来使画面富有冲击力。
3.联系原著,简要分析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①艾青的诗作具有明暗两种鲜明的色调,如在表现“土地”的意象和主题时,多用灰黄紫的色调和暗淡的光,使现实的苦难更加沉凝;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他常常用红黄浅蓝的色调和强烈、温柔、明洁的光,使人想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
②艾青的很多诗作都注重选择典型的意象组成画面的生动感,如《礁石》中海浪、大海、礁石构成了坚定与辽远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
归纳总结
1.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接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很多人都觉得这短短的三句话不足以概括艾青诗歌的“好”,艾青的诗歌还好在哪呢?请为聂华苓做补充。
艾青的诗,好在
艾青的诗,好在
艾青的诗,好在宏大的主题;艾青的诗,好在深沉的情感;艾青的诗,好在意蕴深长的哲理;艾青的诗,好在独特的画面感;艾青的诗,好在自由诗体的独特风格……
2.艾青诗歌特色
(1)独特的意象,深刻的主题。
(2)忧郁的诗绪,深沉的思索。
(3)不拘形式,追求内在的旋律。
(4)诗中有画,讲究色彩、线条。
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猜猜下面哪一首是艾青的诗?
(甲)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乙)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乙)诗意象鲜明;有描写颜色的词语;不重押韵;句式长短相间(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重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