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重庆市荣昌中学校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碰石头,虽然鸡蛋碎了而石头完好无损,但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完全相同的
B. 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不是由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
C. “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可以存在的
D.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2.如图所示,歼沿曲线向上爬升,图中画出表示歼在点速度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机器人通过磁铁吸附在船舷外壁面检测船体。外壁面可视为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船和机器人保持静止时,机器人仅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磁力的作用,磁力垂直于壁面。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年月日,杭州第届亚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现将某次训练中场地上四辆车的运动记录为如图所示的和图像。已知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C. 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 t2时刻,丙、丁两车的加速度相等
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形支架上,一根长度不变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小滑轮悬挂一重物。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点,另一端从点沿支架缓慢地向点靠近点与点等高。在此过程中绳中拉力大小( )
A. 先变大后不变 B. 先变大后变小 C. 先变小后不变 D. 先不变后变小
6.如图甲所示的发光弹弓飞箭是夏季广场常见的玩具,其利用弹弓将飞箭射向高空。假设质量为的飞箭从地面以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出,若运动过程中飞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其关系为。飞箭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其在时刻到达最高点后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且落地前飞箭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取,下列关于飞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值为
B. 飞箭在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
C. 飞箭射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D. 飞箭的加速度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都在逐渐增大
7.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一煤块以初速度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其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煤块到传送带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取,则( )
A. 煤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为米
B.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摩擦力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D. 传送带转动的速率越大,物块到达传送带顶端时的速度就会越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如图所示,、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放在水平旋转的圆盘上,的质量为,的质量为,离轴距离为,离轴距离为,两物体始终相对盘静止,则( )
A. 与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 与的角速度之比为
C. 与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 在转盘转速增加时,与一起滑动
9.如图所示,物块甲和乙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两个轻小光滑定滑轮连接,乙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直杆上。现将甲、乙由静止同时释放,释放时,水平直杆足够长,乙不脱落,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刚开始释放时,甲处于失重状态
B. 当时,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C. 当时,乙的速度最大
D. 当向增大的过程中绳子对甲的拉力始终小于其重力
1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视为质点用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连接,放置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与垂直斜面的挡板之间,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甲、乙间的距离为;现用外力使乙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当甲、乙间的距离变为时撤出外力,乙获得沿斜面向上的速度,此时乙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挡板对甲的弹力的大小是甲的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原长为
B. 乙与甲的质量之差为
C. 当甲刚要离开挡板,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D. 当甲刚要离开挡板,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某同学用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
将弹簧上端均固定在铁架台上相同高度的横杆上,甲装置用一根弹簧挂物块,乙装置用另外两根弹簧挂大小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物块,在物块正下方的距离传感器可以测出物块到传感器的距离,此时刚好均为,如图所示,则是的_____倍。
只交换两物块的位置,此时甲装置的距离传感器显示为,弹簧相对原长的形变量为;乙装置中的每根弹簧相对原长的形变量为,则是的_____倍。
已知物块质量,当地重力加速度为,该同学测得、,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
12.实验小组用甲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按图甲装配好器材:跨过轻滑轮的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两端分别与钩码和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的拉力。重物用轻绳挂在动滑轮上,其下端与纸带相连,让纸带穿过固定好的打点计时器上的限位孔;
接通电源,释放钩码后重物上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记下此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此次实验打点时重物的速度______________,重物的加速度______________;
改变钩码的质量,多次重复实验步骤,得到多组、数据;
实验得到重物的加速度与力传感器示数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用图丙中、表示的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___,重物和动滑轮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3.如图所示,一质量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从开始,物块受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的恒定拉力,沿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的加速度;
若经过后撤去,求撤去后物块滑行的距离。
14.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标准足球场长,宽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路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试求:
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15.如图所示,木板质量初始时刻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右端与墙壁相距,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以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物块或木板与墙壁相碰,碰撞时间极短且都以原速率反弹,物块始终没有从木板右端掉落。求:
物块滑上木板时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若木板第一次与墙壁碰撞时,物块未与木板共速,木板第一次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要保证物块与木板始终不共速,某次物块和木板同时与墙壁相碰,木板长度的可能值。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解:对物块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又,得
第末,物块速度的大小为
撤去后物块的加速度为
撤去后物块滑行的距离为
14.解:已知足球的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
足球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位移为:
前锋队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 ,
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
其位移为,
由于,故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前锋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
根据,解得,
故前锋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为.
答: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
前锋队员至少经过能追上足球.
15.解:对物块,
解得:,
对木板,
解得:;
木板第一次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为,,
解得,
木板第一次向左减为零时木板运动的距离最大,
解得:,
根据,
解得;
木板第一次向右加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一次向左减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一个来回用时,
木板第二次向右加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二次向左减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二个来回用时,
木板第三次向右加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二次向左减速的时间设为,则,
解得:,
木板第一个来回用时,
同理得:,
设木板第次与墙壁碰撞时与物块同时撞上墙壁,所用时间为,
解得:,
物块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可得当时,板长为,
当时,板长为,
当时,物块的速度,故不满足题意,舍掉。
答:物块滑上木板时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木板第一次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木板长度的可能值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