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 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C. 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2.坐在甲火车的小明在车窗里看见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他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的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他们运动的情况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的运动较慢 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3.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高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枚网球,观测到网球上升后回落,最后落回地面。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为,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
B. 网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
C. 网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
D. 网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B. 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
C. 的速度比的速度小
D. 矢量和标量没有严格的区别,同一个物理量有时是矢量,有时是标量
5.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B.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一定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6.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运动的图像,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末速度方向改变 B. 两物体在第末相遇
C. 物体在时间内位移为 D. 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7.如图所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图像,下列几条叙述中,不符合图像所示的是( )
A. 在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
B. 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末
C. 在之前,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为
D. 在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
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9.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时指的是物体在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内指的是物体在末到末这的时间
C. 物体在第内指的是物体在末到末这的时间
D. 第末就是第初,指的是时刻
10.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运动
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1.一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与的单位分别是和,则该汽车( )
A. 初速度大小为 B. 加速度大小为
C. 第末时速度大小为 D. 可能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2.质点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意一秒内质点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B. 任意内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倍
C. 第秒的初速度一定比第秒的末速度大
D. 第秒的末速度一定比第秒的初速度大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3.如图为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时,每隔______打一次点。
在用该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个点取个计数点,得到了、、、、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用刻度尺量得,,,。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1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共个计数点。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图甲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所用实验器材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盘、一端附有定滑轮的导轨、小车、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还必须需要的器材有( )
A.交流电源 节干电池 刻度尺 秒表 天平
关于此实验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B.小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的连线平行
C.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以便让点迹清晰不重复
D.处理纸带时,可以舍弃点迹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
计算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以点为计时起点,请在坐标图丙中画出小车的图线。__________
位置
速度 ___________
图乙
根据所画出的小车的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5.某质点从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向东运动了到达点,在点停了后又向西运动,又经过前进了到达点西侧的点,如图所示求:
总路程;
全程的位移;
全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率。
16.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速行驶,经速度从增大到。
沿光滑水平地面以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
17.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从某时刻起,它以的加速度加速,末因故突然紧急刹车,随后汽车停了下来。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求:
汽车在末的速度是多少?
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用了多长时间?结果可用分数形式
18.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某质点的图像,请分析:
质点在、、、内分别做什么运动?
在、、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解析
1.
【解析】A.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作质点,关键要看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能否忽略.故A错误;
B.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不能把飞船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故C正确。
D.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引入质点后对问题的研究大有好处.故D错误; 故选C。
2.
【解析】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车尾,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情况:
如果甲车静止,乙车是向前运动的;
如果甲车向前行驶,乙车也向前运动,乙车的运动速度比甲车大;
如果甲车是向后倒车,乙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向后倒车但是乙车比甲车的倒车速度小,即甲车的倒车速度较大。
故选C
3.
【解析】A、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从高出地面的位置开始抛出小球,所以落地点的坐标为;网球上升后回落,则最高点的坐标为,故A错误;
B、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方向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网球上升后回落,则上升过程的位移为,故B错误;
C、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落地点的坐标为,网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故C正确;
D、网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落地点的坐标为,所以网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位移为,故D错误。
故选:。
4.
【解析】A.时间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A错误;
B.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故B正确;
C.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 的速度比 的速度大,故C错误;
D.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守代数和法则,同一个物理量只能是矢量或者标量,不可能有时是矢量,有时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B。
5.
【解析】解:瞬时速度是指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位移内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某时刻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大小叫做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本题主要考查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理解,掌握它们之间区别。
6.
【解析】A、图像的运动方向可以通过斜率的正负来反映,图像斜向下,所以时间内物体一直向负方向运动,所以末速度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
B、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两物体在第末相遇,故B正确;
C、物体第末处于位置,第末处于位置,此过程的位移
,故C错误;
D、过程中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
7.
【解析】A.由图知,在秒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B.根据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秒末,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C.在 之前,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为
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在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
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D。
8.
【解析】解:、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故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故D正确。
故选:。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要明确物体做加速和减速。
9.
【解析】A.物体在时,为时刻,即第末,故A正确;
B.物体在内,指的是从零时刻到第末这一段时间,故B错误;
C.物体在第内指的是物体在末到末这的时间,故C正确;
D.第末即为第初,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
故选ACD。
10.
【解析】A.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大或变小,故A错误;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故B正确;
C.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D正确。
11.
【解析】据速度公式
可得,,故A正确,B错误;
C.将带入可得第末时速度大小为,故 C正确;
D.由于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2.
【解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知在任意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知某末的速度比该初的速度总是大,不一定是初速度的倍,故A正确,B错误;
C.第秒的初速度和第秒的末速度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C错误;
D.第秒的末速度和第秒的初速度,时间间隔是,所以速度的差值,故D正确。
故选AD。
13.交流 加速
【解析】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时,它每隔打一次点。
按打点先后顺序每个点取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距离在增大,而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纸带运动的速度在逐渐增大,所以纸带做加速运动。
故答案为:交流 加速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纸带上相邻点的距离间隔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对于基础实验要从实验原理出发去理解,要亲自动手实验,深刻体会实验的具体操作,不能单凭记忆去理解实验。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4.
【解析】需要用交流电源为打点计时器供电而不是干电池,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不需要天平测质量,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工具,故也不需要秒表。
故选AC。
在释放小车前,为充分利用纸带,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的连线平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充分利用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处理纸带时,可以舍弃点迹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根据数据,绘图如下
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15.解:全过程中的总路程为:
设向西为正方向,初位置为点,末位置为点,则位移,向西;
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用的总时间,
平均速度,向西;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全程的平均速率。
【解析】路程为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由题意可求得总路程
位移是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之间的有向线段,由题意可求;
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全程的平均速率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16.解: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经 速度从增大到,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沿光滑水平地面以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加速度大小是,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加速度大小是,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已知时间、初速度和末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加速度。
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特别注意速度的方向,要用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
17.解:
末的速度为: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用时间为,则有:
答:汽车在末的速度是;
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用了。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8.在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均匀增大,且方向始终沿正方向,则质点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内,质点的速度始终为,则质点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在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均匀减小,且方向始终为正,则质点做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均匀增大,且方向始终为负,则质点做负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 得,内的加速度
内的加速度
内的加速度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