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资料: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三、背景资料: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四、注意以下字词读音:
函胡(hánhu)磬(qìng)桴(fú)铿(kēng)硿(kōng)
鹘(hú)磔(zhé)噌(chēng)吰(hóng)罅(xià)
窾(kuǎn)镗(tāng)鞳(tà)射(yì)
五、文言基础知识:
1.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2.词类活用:
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自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 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 介词)
焉
崆崆焉(相当于“然” 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
始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是
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遗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4.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
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
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苏轼面临高考选科,而你也仅仅读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你认为他会选物理类还是历史类?(预设:大多数学生认为会选历史类)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学习之后你认为苏轼的选科会不会改变?
二、新授:
任务一:找切入点,搞清“二疑”。
活动1:请找出文章开篇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及理由。
预设:
1、先疑郦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供钟。”
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再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画胡,北音清越,稃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教师点拨:正是这两疑激发了作者夜访石钟山的决心,为下文作了铺垫。
任务二:请找出作者的"三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活动1.找出第一“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预设:(1)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固笑面不信”。
(2)苏轼为什么笑
石钟山在江西省鄱阳湖(古称彭湖)湖口,系石灰岩质。下部山体,由于风浪的侵蚀,形成溶洞,形如履钟,水涨浪激,发出洪钟般的响声。这就是该山以“钟”命名的缘由。但这是后人探索得出的。
教师补充分析:在苏轼之前,对石钟山命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说,一是唐人李渤的“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说。
苏轼“不信”郦论,“尤疑”李说。他在公元1084年,趁赴汝州之机,携子(苏近)亲来实地考察。而小童却以斧击石,以示命名之由,于是苏轼“笑”而对之。
小结:这一“笑”,表示了作者对前人之说的怀疑有坚定的信心,也表明了作者善于思考,敢于怀疑的可贵品质。同时,为下面写深入考察作了铺垫。
活动2.找出第二“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预设:(1)夜游石钟山。
作者夜游石钟山,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鹊、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精彩描写,突出渲染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
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在“将人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竅坎镗鞘”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竅坎镗鞘之声,与向之噌肱者相应,如乐作焉。”作者的确是不虚此行。
(2)“笑”语苏迈。
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告诉苏迈:“汝知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竅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为何而笑?
预设:这次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是历险求实,如愿以偿的满意的笑,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教师点拨:这个“笑”,承接前面的写景,引起后面对儿子的谈话,既照应“余固笑而不信”的“笑”,又为即将发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议论作疏通,更为文末写第三“笑”--评郦元、李渤之说作开拓。
活动3.找出第三“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预设:第三笑为“而笑李渤之陋也”。
为何而笑?
预设:郦道元目见耳闻,但“言之不详”,故作者叹其简略;李渤“斧斤考击”,肤浅鄙陋,失其真实。治学严谨的苏轼安能不“笑” 那些学问是容不得丝毫含糊和虚假的。
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并对于在自己看来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给予了尖锐批评,用第三“笑”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个“笑”,显示了批判的锋芒:这个“笑”,呼应第一“笑”所存之“疑”,开拓第二“笑”所寓之理,融叙事、评人、论理于一体,使文旨朗然显现,使意境粲然升华,使结构珠圆玉润。
任务三:总结探究。
活动1:三次笑有何不同?
预设:“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同样的观点,属于“否定的笑”;“笑谓迈曰”的笑,表现了作者探知原因后的高兴心情,属于“开心的笑”;“而笑李渤之陋”,这个笑是嘲笑李渤,属于“嘲讽的笑”。
活动2:李渤真的可笑吗 (可分成双方辩论)
提示:李渤应该被笑见原文。
李渤不应该被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教师点拨:作者妙写“笑”态,一二连三,并以此串联事件,组织结构,抒发胸臆,颇具匠心。透过三“笑”,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不拘旧说,不迷信古人,不主观臆断,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领略到了他那旷达、开朗的胸襟,更为他娴熟地驾驭语言,布局谋篇的技巧所折服。当然,苏轼的观点有其偏颇之处,是值得商榷的。
任务四:领悟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主要由教师解读。)
(1)联系相关背景,联系作者身世,做到知人论世。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因他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弹劾他讥刺新法。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
(2)《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任务五:深度探究。
活动1: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预设: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活动2: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三、延伸拓展。
任务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试概括本文观点。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有删改)
明确:(1)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2)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四、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课后撰写随笔《读<石钟山记>的启示》。
示例: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苏轼的另一面: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究,在探究中更强调亲自实践。这是苏轼的一贯主张。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苏轼3+1+2选科,结合苏轼作品阐释理由。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石钟山记>:苏轼的愤懑与期许》
附:
《石钟山记》:苏轼的愤懑与期许(节选)
文心全
苏轼对郦道元的简和李渤的陋提出了批评。在苏轼之后,也有人对苏轼的见解也提出看法。明朝章潢在《游石钟山记》写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文中称苏轼没有游尽南钟山,“目见耳闻”不彻底。明朝的罗洪先在《游石钟山记》写到: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婴卣,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婴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罗洪先指出“中虚外窾”与形制大小不一,声音也不一样的事实。罗认为东坡驾船停靠在水边,没能看到山脚的景象,所以他的文章还留有遗憾。其后,清代蔡士瑛的《重修石钟山大士阁记》,清代周准、曾国藩、俞樾等人也有所考证,并表达了和苏东坡不一样的观点。从认识的时代性来看,苏轼确实不应该过度的指责李渤。
那么,这篇游记苏轼有更深层的旨归吗?苏轼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顺便送长子苏迈到饶州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下此文。虽然“乌台诗案”已过五年,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仕途渺茫,沉疴难愈,苏轼不可能感觉不到这种隐痛。在乌台诗案中,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用语暗藏讥刺朝政。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监察御史举的例子,“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御史李定也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以上摘句诬陷伎俩,实属望文生义,浅陋至极。
官场失意,期许后辈。苏轼在文中也表达了对苏迈的教导之意。在苏迈上任之际,父苏轼现身说法,与儿子夜游石钟山,实地考察真伪,希冀儿子做个体察民情的地方官;告诫苏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勇于质疑,不偏执一方,广开言路,不可盲信成说;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不做“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的陋者。苏迈在日后的仕途中,谨记父亲教诲,任上卓有成就。康熙版《德兴县志》载苏迈事迹“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宋时在银城枕山西麓建景苏迈堂,以示怀念。
因此,苏轼借《石钟山记》一方面表达对“陋者”的愤懑之情,也以真实的实践为苏迈的为学之路和为官之道指明了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