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应变
新课导入:中国向何处去?
国变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列强瓜分中国
半殖民地半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呼唤新的领导阶级、新的变革方式
民族资产阶级
概念解释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地主阶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康有为
孙中山
变法改良
君主立宪
学制度
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程标准: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蓄势:戊戌变法的背景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三、落幕:戊戌变法的影响
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
2.戊戌变法的过程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戊戌六君子)
3.戊戌变法的影响
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一)政治
一、蓄势:戊戌变法的背景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阅读图片和材料发动戊戌变法的原因?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二)经济、思想文化
一、蓄势:戊戌变法的背景
观说到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运动。一些同志从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社会进 步的根本道路出发,认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因而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
阅读图片和材料发动戊戌变法的原因?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 郑观应《盛世危言》
王韬
郑观应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思想:维新思想兴起并传播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一)戊戌变法的序幕
阅读p30页找到公车上书相关的信息?
(1)背景:
(2)时间:
(3)领导者:
《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4)在位皇帝:
光绪帝
(5)诉求:
拒和、迁都、变法
(6)结果:
没有上达光绪帝,轰动京沪
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
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7)意义: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知识拓展: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1858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官僚地主家庭,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遭到顽固派的阻挖。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学生有梁启超等。
梁启超:广东人。自幼聪好学,有“神主”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7岁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思想。24岁时,到长沙时务学堂任中文总教习。
读书游历→钻研西学→宣传变法→实践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阅读31页结合图片思考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又进行了哪些活动?
①组织学会
②创办报刊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知识拓展:《时务报》、《国闻报》
《国闻报》
1897年创刊于天津,严复主笔
《时务报》
1896年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
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
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居南北舆论领导地位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观点:变法图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梁启超《变法通议》
《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严复《国闻报》
阅读材料思考维新派主要宣传什么观点?有何影响?
1896年,维新派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每月出版3期,几个内发行量飙升至1.7万份,遍布全国70多个县市。以当时人的文化程度和交通状况而言,这样的发行数字非常惊人。 ——《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为后续变法储备了人才,
维新变法运动也逐渐高涨起来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三)戊戌变法的高潮——①背景
列强瓜分狂潮漫画
1897年11月13日,三艘德国军舰突然驶进往日平静的胶州湾,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舰上官兵竟顺利登陆并占领了青岛。这就是震动中外的胶州湾事件。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8.1)
康有为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变法图强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
不甘做亡国之君。 ——光绪帝
戊戌变法的导火索(直接原因)
情景剧:变法论战
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hé)等大臣。问话一开始,荣禄就气势汹汹地训斥康有为,一场激烈的论战由此开始。
荣禄(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变则违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康有为(镇定万分):荣大人此言差矣!世间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
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的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
李鸿章(拍桌子):住嘴!如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荣禄(气势汹汹):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
康有为(据理力争):今天祖宗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拿总理衙门来说,
祖宗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
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荣禄(无言以对):这……哼!告辞!(生气地拂袖而去。)
翁同穌(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你引荐给皇上的。
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欣赏。
封建专制制度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三)戊戌变法的高潮——②概况
《明定国是诏》
阅读32页回答有关戊戌变法的问题?
(3)目的:
(1)导火索:
(2)时间:
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6月11日
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4)开始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主持皇帝:
光绪帝
(6)参与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
故称为“戊戌变法”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三)戊戌变法的高潮——③具体内容
戊戌变法内容 类别 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割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lù)营,
训练新式军队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打击了封建旧官僚,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传播维新思想
培养新式人才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除旧
布新
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戊戌变法“新政”措施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
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北大)
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
戊戌变法性质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三)戊戌变法的高潮——③具体内容
戊戌变法内容 类别 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lù)营,
训练新式军队
思考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资产阶级
农民
读书人
绿营八旗兵
官僚、贵族
全国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
威胁顽固派利益
(旧官僚、旧文人、旧贵族)
根据材料指出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主要区别?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器物)
知识拓展:洋务派与维新派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严复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四)戊戌变法的落幕
阅读32页结合视频总结戊戌变法的结果?
时间:
“戊戌政变”
发动者:
结果: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
光绪帝被囚,变法诏令被废除;
康有为、梁启超出逃;戊戌六君子遇害;
囚禁光绪的瀛台
囚
逃
杀
”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知识拓展: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杨锐
林旭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从谭嗣同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什么精神?
变法图强的决心和爱国情怀
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
(五)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局限)
二、展开:戊戌变法的过程
阅读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光绪皇帝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出:他们把几年吃的东西不顾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无兵无权
人少势微
维新派
大权在握
势力强大
顽固派
①维新派势力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软弱性)
②守旧势力强大;
③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④未发动广大群众;
⑤变法操之过急
根本原因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落幕:戊戌变法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天足会”奖章
北洋师范女学堂成立纪念
京师大学堂牌匾
阅读材料思考戊戌变法的影响?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①冲击了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
②解放了国人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性质②: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思想启蒙运动!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课堂小结
影响:思想解放作用
戊戌回响
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在1901年之后却采取了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1901年1月
在慈禧太后默许下,实行新政。
1905年9月
宣布科举制废除
1908年8月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7年9月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
1911年5月
宣布“采取各国君主立宪之制”
“组织内阁”
对比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比较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领导阶级
目的
性质
学习层次
结果
意义
启示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挽救民族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西方先进技术(器物)
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近代化开端
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失败
封建统治阶级自救道路走不通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失败
1.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的技术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的结果是中国要进行
A.深入的技术探索 B.政治制度探索 C.思想文化探索 D.军事强国探索
A
B
课堂小练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国开始“谋求制度的变革”的尝试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B
C
5.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6.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是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D
课堂小练
7.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D
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狱中题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谭嗣同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兴
9.右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
C.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D.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9.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该出版物译著者()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严复
A
C
D
10.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B
课堂小练
11.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12.有人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B.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13.在中国近代早期探索中,洋务运动和戊成变法先后发生。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由地主阶级领导 D.都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了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