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0-06 11: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教学内容
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与舞蹈韵律的关系。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能够积极主动的随音乐参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与舞蹈韵律的关系。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歌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
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曲?正像这歌曲中所唱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一样盛开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学生发言,我知道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傣族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了解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的羌族,学习一首跟羌族有关的歌曲。
(二)初步感知歌曲
1、了解羌族
聆听歌曲,歌词中有一种乐器,你听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 羌笛 (板书 羌笛)
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羌笛是什么样的?
出示羌笛图片,听羌笛吹奏视频,谁来说说羌笛的音色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歌词中有一种舞蹈,你听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锅庄 (板书 锅庄)
那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锅庄舞是什么样的吗?
出示锅庄图片,看锅庄舞蹈视频,谁来说说锅庄舞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
这节课让我们也唱起来跳起来吧。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板书 吹起)
2、聆听三遍歌曲
(1)学生聆听歌曲第1遍,老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和速度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速度是中速稍快。
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
(2)学生聆听歌曲第2遍,这首歌曲是四二拍,请同学们用符合四二拍节奏特点的声势动作来参与聆听歌曲。
(3)学生聆听歌曲第3遍,这一遍请同学们用老师创编的声势动作来参与聆听歌曲。
第一遍坐下做动作,第二遍站起来做动作。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2、学唱歌曲,模唱,用lu来轻声唱,
3、把歌词放进旋律中来唱一唱
4、师生接龙唱第一段和第二段
学生找难点,不熟练的,不通顺的句子,分别练习
老师讲解难点
歌曲很活泼、欢快,为什么?板书 十六分音符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曲中起什么作用呢?
小结:十六分音符节秦使歌曲欢快活泼
学生听琴感受5.6.7.8.小节与13.14.15.16小节旋律完全重复的特点
教师分别演唱1.2.3.4小节与9.10.11.22小节的旋律让学生聆听旋律大部分重复,略有不同的特点
小结: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使歌曲更欢快活泼)
观察,唱到重音记号时应该怎么演唱
老师讲解重音记号:带重音记号的音唱时要突出出来。
老师范唱最后两句,提醒学生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饱满,声音一下弹出来,学生跟唱练习
5、学生聆听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回答:2个,
对比两个乐段,分别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学生回答
理解歌词“我们怎能不跳舞,怎能不歌唱”表现了羌族人民喜悦的高兴的幸福的心情,用表情和声音把情绪表现出来
最后一句的高音要把声音弹出来,站起来唱,试一试。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用乐器给歌曲伴奏
刚才同学们用歌唱的方式演唱歌曲,情绪还不够饱满,下面加入演奏乐器来试一试,把欢乐的情绪表达出来吧!
1、同学们手中都有乐器,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学生试着敲打,感受乐器不同的音色
碰钟 沙锤 串铃 铃鼓
歌曲的情绪有变化,有强有重,有激烈有舒缓,乐器的效果也应该随着旋律有变化,所以,铃鼓应该用在强拍上,用在哪一句上?用在最后一句,有重音记号,好,其他乐器呢?应该怎么用?学生发言我们来试一试,
2、 师生一边演唱,一边用伴奏来给歌曲伴奏。
(五)、学生参与跳锅庄舞
同学们,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爱跳锅庄舞,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跳锅庄舞的快乐,看视频
来,孩子们,围成一圈,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吧!师生一起跳锅庄舞。
重点动作讲解,学生自己跟音乐跳。
(六)回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民族歌曲,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同时也感受了这首歌曲的两大特色,即多次使用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变化重复作曲手法的运用。我们也在看、听、唱、跳等活动中感受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优秀民族音乐与文化吧,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