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结合生活实例,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实践—验证”的活动过程,感受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发展随机观念。
3.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难点:
1.结合生活实例,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实践—验证”的活动过程,感受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发展随机观念。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老师手里这枚硬币,如果我把这枚硬币抛上去,大家猜一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生1:正面
生2:反面
师:大家说的都有可能,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种可能性事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师:大家知道十月一号是什么节日?
生:国庆节
师:今年也是我们祖国建国70周年,举国欢庆。我们五班准备举行个联欢会,有跳舞、唱歌、朗诵,咱们班的孩子都是多才多艺,老师实在不知道谁表演哪一个,所以班长给老师提议找几位同学抽签,谁愿意上来?
师:咱们班才艺小明星可真不少。(三位学生分别抽取)
师:抽到后先不要打开,大家来猜一猜这位同学抽到的是什么?
生1:可能是唱歌。
生2:可能是跳舞。
生3:也可能是朗诵。
板书:可能
师:打开让大家看看(跳舞)。还有几天的时间,好好准备到时候让大家一睹你的风采。
师:(第二位同学抽)大家来猜一猜这位同学抽到的是什么?
生1:唱歌
生2:朗诵
师:为什么没人说跳舞呢?
生:因为跳舞被抽走了,所以不可能有跳舞。
师:所以,对于跳舞来说是不可能的。(板书:不可能)
师:那么第三位同学会抽到什么?
生:朗诵。
师:一定是朗诵吗?
生:一定,因为就剩朗诵。(板书:一定)
师:来,给大家揭晓答案吧,要不要现在朗诵一段呢?
生:十一来。
师:那下去好好准备吧,十一来这三位同学每人为大家表演节目吧。我们就先把掌声送给这三位同学。
师:刚才我们通过抽签的过程用到了判断可能性发生的词语,分别是可能、不可能、一定。那么老师要问你,“可能”是代表事件确定发生还是不确定发生?
生:不确定发生。(板书:不确定)
师:那“不可能”和“一定”是不是确定发生的?
生:确定。
师:有几位同学也因为可能性产生了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两个盒子里分别有8个红色的棋子和8个不同颜色的棋子,请同学们两人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出示)
教师巡视
师: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旗子?
生:1号
师:这位女同学在第二个盒子里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师: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生:1号盒子
师: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
生:2号盒子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其实“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太阳从东边升起是不是一定的?
生:是。
师:谁还能像老师这样列举一些其他的例子?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小能手,发现了这么多。刚才大家是看其他同学摸的,下边我们也动手做做实验,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盒子,四个颜色一样的棋子和一个颜色不一样的棋子。看一下活动要求。
师:现在开始动手吧。
(教师巡视)
师:各个小组都已经完成,我们找一个小组上来展示。
师:通过小组的探索,我们发现颜色多的棋子摸出来的次数就多,而数量少的棋子摸出来的次数就少。
师:同学们,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师:老师来检验一下,我们来个大闯关。(出示练习)
练习1:判断
练习2:连线
练习3:涂一涂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或不可能发生的,同时还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和可能性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