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彭泽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 读 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原始先民看到火山的爆发,喷发的岩浆变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色的石头,毁灭了大片土地上的生态,改变了山川河流的位置和大地的面貌。他们又不断地经历了山崩和泥石流的发生,滚滚的石块象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一样,一次次地给束手无策、应变能力极低的人们造成惨重的悲剧。应变能力低下的人们束手无策,对不了解的东西,就认为是神灵在发火,畏惧雷,就认为有人神在操纵雷,就有了雷神,而同理,人们正是把石当作了神灵,怕触怒石头而对之顶礼膜崇;另一方面,人们最先居住在洞穴里,野兽也常常出入于人类居住的洞穴。原始先民幼稚地认为,人是从山洞里生出来的。于是,原始先民便不自觉地赋予石头以生殖的功能,认为人类的先祖是石头生的,于是,便出现了灵石信仰、神石信仰,即对石头的崇拜。
“禹生于石”和“石破北方而生启”的神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从史籍记载中所能得到的人类关于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的观念的最早的信息。禹生于石头,禹的妻子涂山氏变成石头生了启,启是石头裂开而出生的。
禹是石头生的。但禹是怎样从石头里出生的,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第二种说法是:《遁甲开山图》:禹是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感石受孕而生的。这两种说法,一种是由石头生的,一种是感石头生的,二者虽然都是石头生的,但二者之间是有差异的。石头生禹的象征含义是,石头是生育婴儿的母亲或母体。这种以石头作为生育婴儿的母亲或母体的观念,是相当古老、相当原始、相当幼稚的,说明这种神话生成之时代,人们至少还没有产生人的出生需要男女交配、受精、妊娠的观念,把人和作为自然物体的石头等同起来,人是可以由自然物生出来的。尽管我们今天作父母的还偶尔会以嬉戏的口吻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你是从石头缝里捡回来的”,但毫无疑问,认为石头生人是一种极原始的思维。石头感生说的象征含义是,石头是有魂的,“假如妇女怀了孕,这是因为有某个‘魂’(通常是等待着转生并在现在准备着诞生的某个祖先的魂)进入了她的身体,这当然又必须以这个妇女与这个魂同属于一个氏族、亚族和图腾为前提。”更进一步说,这种观念则把具有生殖功能(当然是氏族始祖的出生)的石头看成是男性神。尽管感生说同样也是说明原始先民不懂得生育的本质原因,认为女人受胎是神秘的,女人不需要男性的参与也能受孕、生育,显示了女性的崇高无匹的地位,但这种观念也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先民毕竟已经能够把人与物区分开,而且懂得有某个“魂”--石珠--进入了女人的身体,从而转生为有形貌和血肉的人(氏族始祖)。
禹是从鲧的身体里分裂出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坼胸也好,坼肋也好,坼(剖)背也好,都不是由父母性交受精,通过红门而出生,而是通过母体的分裂而达到生殖的结果;通过母体的分裂而达到生殖,很可能是石头的破裂而给人类带来的一种联想,并把这种联想不自觉地附会到禹的出生上。禹从鲧的身体中生出,意味着从母系氏族制到父系氏族制的过渡。(摘编自马昌仪、刘锡诚 《石与石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灵石神石信仰”的的表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了灵石信仰、神石信仰之后,人们才去注意到自己是从洞穴中走出,才不自觉地赋予石头以生殖的功能,连自己的祖先也被认为是从石中出来的了。
B.灵石信仰、神石信仰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变成了黑色的石头,毁灭了大片土地上的生态,人们产生了畏惧心理。
C.“禹生于石”和“石破北方而生启”是灵石信仰在神话中的表现,而且是在史籍中能见到的人类最早的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的观念的信息。
D.灵石信仰、神石信仰者认为山和石是有灵性、有神性的,和人一样,是有性格、有脾气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始先民之所以产生石头生人的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与人类住在洞穴里有关,这种思维是幼稚的;认为人会石会生人的思维也是原始的,现代父母只会偶尔以嬉戏口吻逗弄小孩。
B.禹从石头里出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禹是石头生的,一种是感石头而生。这两种说法的相同的点就是都不是父母性交受精而生。
C.禹是男人鲧生出的,没有女人什么事,意味着人类那时早已经进入父系氏族。
D.禹生于石头的方式,有可能是人类受石头的破裂现象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然后把联想附会到禹的出生上。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石头的崇拜,说明原始先民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崇拜对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自然力“火山爆发”而生自然物“石头”。
B.石头生人的神话故事,是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任何事情的,它只能被当作与小孩嬉戏的谈资。
C.禹“坼胸”而生或是“坼肋”而生,与姜嫄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周王朝的始祖)的故事相似,说明原始先民至少还没有产生人的出生需要男女交配、受精、妊娠的观念。
D.感石受孕说的意义在于原始先民已经能够把人与物区分开,需要有“魂”进入女人身体才能转生为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卢询祖,袭祖爵大夏男。有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文学华靡,为后生之俊。举秀才入京。李祖勋尝宴文士,显祖使小黄门敕祖勋曰:“茹茹①既破,何故无贺表?”使者伫立待之。诸宾皆为表,询祖俄顷便成。后朝廷大迁除,同日②催拜。询祖立于东止车门外,为二十余人作表,文不加点,辞理可观。
询祖初袭爵封大夏男,有宿德朝士谓之曰:“大夏初成。”应声答曰:“且得燕雀相贺。”天保末,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③。自负其才,内怀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④。愔曰:“故旧皆有所縻,唯大夏未加处分。”询祖厉声曰:“是谁之咎!”既至役所,作《筑长城赋》,其略曰:“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草则离离靡靡,缘岗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芳,余亦何辞间于荆棘。”邢邵曾戏曰:“卿少年才学富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对曰:“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赡。既有口辩,好臧否人物,尝语人曰:“我昨东方未明,过和氏门外,已见二陆两源,森然与槐柳齐列。”盖谓彦师、仁惠与文宗、那延也。邢邵盛誉卢思道,以询祖为不及。询祖曰:“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逸势冲天者剪其翅翮。”谤毁日至,素论皆薄其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目二卢云:“询祖有规检⑤祢衡,思道无冰棱⑥文举。”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官。有文集十卷,皆致遗逸。尝为赵郡王妃郑氏制挽歌词,其一篇云:“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北齐书》卷二十二)
【注】①茹茹:指茹茹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同日:当天。③筑长城子使:官名。④杨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阴人。父津,魏时累为司空侍中。⑤规检:循规矩,守法度。⑥冰棱:锋芒毕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 文不加点 点:修改
B. 既至役所 所:地方
C. 素论皆薄其为人 素:白白地
D. 皆致遗逸 逸:失,失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并不限于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才成为读书人的通称。
B.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C.男,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周朝已经有了“男”这一爵位,《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D.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章,内容多为有叙有议,叙议都带有感彩,而且作为向皇帝陈述意见的正式文体,只有“表”这一类,其他类别是非正式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卢询祖思维敏捷,在李祖勋的宴会上写贺表,一会儿就写完了;后来在东止门外,帮二十多人写表章,同样一挥而就。
B. 卢询祖是刚刚承袭爵位,所以有位德高望重的官吏说他:“大夏初成。”有自恃资格老之意,故询祖以燕雀相喻,让其脸面无光。
C. 对于担任筑长城子使,卢询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得屈了自己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这可以从其写的赋中看出来:“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D. 邢邵十分赞赏卢思道,认为询祖不如他,对这种看法,卢询祖也有同感,认为卢思道不是凭借别人的帮助而享有盛誉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2)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题惠山寺
【唐】张祜
旧宅人何在,空门①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②。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注]①空门:佛门。②细莎:小草。
全诗虽写景,行迹藏其间,请说出作者的行踪顺序。(5分)
请说出“云水暮钟和”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通过子路,孔子知道了长沮、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溺的想法,孔子说“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明他之所以四处奔波参政,正是因为天下不太平,天下无道。
(2)耶酥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这句话与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一样的。
(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鹏鸟的形象,将夸张用到了极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收成
薛立彬
①顺义站在秋天的田野里,脚下是踩上去软绵绵的被打碎的玉米秸,他忽然就有了一种陌生感。
②他记得小时候,秋收秋种是要忙好长一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的:掰玉米,割玉米秸,运玉米秸,刨玉米根,耕地,整田垄,播种,这一整套程序一环扣一环,没个半月二十天的,是忙不完秋的。可是,现在收割机一弄,把玉米秸打碎,耕地播种一条龙,两三天就忙完了,过去三秋大忙的一点儿影子也看不到了。
③那个时候,玉米秸被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以后,为了便于运输,还要在田野里晾晒几天,目的是除去水分减少重量,在这晾晒的几天内,玉米秸的下面就会成为蛐蛐、蚂蚱、蝗虫等昆虫的天地,拨开玉米秸,抓蚂蚱,捉蛐蛐,逮蝗虫,再找一块空地,生一堆火,烤蝗虫、蚂蚱、蛐蛐吃,那个香啊。
④还有生长着田野里的那些野果,在收了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之后显露出来,他和他的那些小伙伴儿,在田野里疯跑,去寻各种各样的野果,找到野果,装进衣服口袋,装不下的,就在衣服上蹭一蹭,然后放进嘴里,那个甜哟。
⑤顺义这会儿很想找一个人说会儿话,但环视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却没发现一个人。从前却不是这样,到了秋收,田野里都是人,机器轰鸣的声音,乡邻吵嚷的声音,吆喝牲口的声音,街坊四邻边干活边聊天,聊收成,聊家常,那个热闹呀。
⑤可现在,田野里空空旷旷,连个人影也没有。“不一样了。”顺义自言自语地说,“科技进步了,人不受累了,可这人的关系也疏远了。”
⑥顺义想起了刚才那个开着收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收他家玉米的小伙子,人长得倒是怪精神的,可是说起话来噎死个人。这收割费用是四百六二块四,顺义给他四百六,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两块四你也要啊。”
⑦“大哥,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少一分人家也不会卖给你。我加一百块钱的油,给人家99块,能行吗 ”
⑧顺义看了小伙子一眼,又给了他三块,“不用找零钱了。”顺义气呼呼地说。
⑨“那可不行,你不让我吃亏,我也不能让你吃亏不是 ”
⑩顺义踩着这软绵绵的玉米秸在田野里慢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走着,他想过两天他的脚底下就要种上小麦,小麦长出来,天气就慢慢变冷,冷着冷着就要过年了。过了年就是春天,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到了就收麦,收麦后又要种玉米,种了玉米又要收,就这样一年年的过去了。
“张顺义——张顺义——”顺义正乱七八糟地想着呢,田地那头儿,他老婆正挥着手喊他呢。
“啥事 ”
“啥事 猪场里的猪要生了,你在那磨叽 ( http: / / www.21cnjy.com )啥呢 也不带手机,急死个人!”顺义一听,拔腿就跑,跑着跑着,一脚踩空,摔倒了,顺义爬起来接着跑,四十多岁的人了,跑起来还像个小伙子。
(2015年11月16日《农村大众》)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题目为“收成”,可是却看不到主人公顺义忙碌,只看到顺义雇人帮他收割,说明他家人少,忙不过来。
B.收割之际,主人公站在秋天的田野浮想联翩,比较过去和现在收割的场景,有失落之感,对现代科技是有着抵触情绪的。
C.顺义和小伙子议价,为两块四而计较不已,一个斤斤计较的、懒惰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本文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两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写出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农民精神的影响。
E.小说最后这个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像个小伙子”一方面写出他听到老婆的呼唤之后快速反应的动作,一方面也表现看过田野之后愉快的心情,丰收了,跑起来当然轻快。
(2)文中画线处都提到了“踩着软绵绵的玉米秸”,试分析其作用。(6分)
从文章开头四段可以看出顺义是个怎样的人?
(4)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是通过“丰收”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际关系的疏远?有人说,本文是通过“丰收”来写科技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你觉得呢?试分析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从历史深处递过来的灯——史学家郑樵伟大的一生
杨雪帆
在莆田文化史上,郑樵是独一无二的。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品《通志》,使他毫无争议地跻身于中国文化的杰出创造者中间。他著述《通志》时居住的三间草堂,数百年来虽然隐没在广业里的茫茫群山中,然而今天,它却是莆田文化地图上一条不可不提及的记忆之路。
郑樵的父亲是个太学生,家世并不显赫。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樵自幼在家读书,日诵万言,常攀藤到霞溪对岸的溪东书堂与从兄郑厚切磋学问,纵论天下大事。十四岁时,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郑厚一起裹被负粮,到处借书求读。他走的是一条千百年来被车轮轧出来的坎坷土路。一阵雨过后,路就烂了--南北宋时一个读书人的生活就是这么一片泥泞。1119年父亲去世!1127年北宋沦亡!
1128年,南宋朝廷恢复以诗赋经义取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年郑樵25岁,深感入仕如海市蜃楼。他不愿再下山应试。他从普天下排队求仕者的行列中走了出来,回到借书求读的游历路上。对郑樵来说,这是一种生存态度。
当时,莆田是全国藏书最盛之地。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郑樵读遍了十几处藏书,进而搜尽图书。他的全部生活就是阅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路上。他以罕见的热情和高度的献身精神对待自己的信仰。他为书而活,这样的人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
1132年,郑樵在芗林寺旁筑修史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漫长的修史着书生涯。他写出《诗辩妄》等一系列着作,批判当时的儒学、经学,言词尖锐,给沉闷的中世纪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他的影响渐渐超出兴化郡和东南一带。显然他的世界在夹漈山之外。在修史上,郑樵极力反对空言着书,主张从事实出发,让历史事实说话,因为历史是生动的实例和经验。
1138年,他请求朝廷支持他撰写一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史》未准,就以布衣之身在夹漈山中尴尬地活着,“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1143年至1147年间,四十岁的郑樵经历了弟亡妻丧幼子夭的惨痛的人生,仍不辍于著述。
1148年,郑樵四十五岁,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一次出现在行旅上。这回他徒步一千里,打算将140卷自著新书献给宋高宗。他在商贾云集、青楼林立的杭州等了近一年时间,最终希望落空。1150年,修史堂被官方查封。郑樵只好在夹漈山主峰侧一个必须穿过大片荒野林莽才能到达的虚谷中另筑三间茅屋隐居,这就是着名的夹漈草堂。
在草堂的纸灯笼下,他对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架构和纂述体例思忖于心,从漫漫无涯的史料中爬梳剔抉,从林林总总的文本建构中寻找话语的行踪。一切始于寂寞中的思索。山中的生活极其粗糙,装束和饮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1151年,郑樵续娶游氏为妻。
次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一个山林穷儒凭一己之力构筑了中国史学上的一个神话。
1161年,郑樵五十八岁,二百卷《通志》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抄写成书。前后历时三十年。十年为经旨之学,三年为礼乐之学,三年为文字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草木虫鱼之学,八九年为讨论之学、图谱之学。《通志》全书六百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史书。九月,郑樵最后一次离开夹漈草堂,进京献书。他没有再回来。1162年3月,郑樵一病不起,于当月初七宋高宗命进《通志》上殿之日,郁郁病逝于临安馆舍,政治乌托邦破灭了,郑樵归入真理,留下一部巨著和那个时代的一种心碎表情。
“破碎”是郑樵所处时代的特征。但在人生的碎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中,郑樵却奉献了一部完整的着作,并将它置于中华文化的价值中间。郑樵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在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另外,在氏族学,谥法知识乃至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郑樵死后,《通志》书稿被朝廷秘阁搁置,直到一百三十年后才得以刊印流传。
为什么郑樵会成为郑樵?在见证了数百年沧桑的夹 ( http: / / www.21cnjy.com )漈草堂上,对他的研究刚刚开始。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通志》这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发现,这部书籍已被赋予了令人惊诧的长久性,它是不朽的,它和作者将永远活在伟大的历史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14岁立志读遍古今书,十年间他不停地阅读,这些阅读为他以后写《通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B.郑樵是从1132年开始修史的,并且筑了修史堂,由于他志不在求官,所以他有向朝廷请求经济上的支持。
C.郑樵曾经两次进京献书,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献书失败后,郑樵气愤难抑,自己封闭了修史堂;第二次献书,终于获得高宗接见,命进《通志》上殿,但他病逝于临安馆舍。
D.郑樵读书,不是读死书,能给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郑樵著书,同样重在创新,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E.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郑樵伟大的一生,通过时间的跨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为写《通志》的长久而艰难过程。
(2)郑樵“立志读尽古书”,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破碎’是郑樵所处时代的特征”,其中“破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冋答。(6分)
(4)美国的比尔 盖茨在谈到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经验时说: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已。你觉得对吗?请结合材料中郑樵的事迹说说你的道理。(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 值此深秋,又是 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寂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又一阵鼻酸眼胀。
② 张彪和几个卫士跑了过来,架住了司令 的身体。
③ 千百吨永不融化的冰雪堆积在这里,构成一道冰雪屏障,蓝色的冰层张裂着阴森森的大口,奇形怪状的冰块 ,好象随时都可能爆炸。
A.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摇摇欲倒 B.摇摇欲倒 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C.风雨飘摇 摇摇欲倒 摇摇欲坠 D.摇摇欲坠 摇摇欲倒 风雨飘摇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媒体格局的剧烈变革,让传统媒体人出现集体焦虑。这种焦虑总比麻木好,因为它能促进媒体人主动迎接挑战新媒体的冲击。
B.美国海军拉森号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12海里,中国军民船跟踪监视,导致双方关系出现紧张。
C.美国军事专家里克·费舍尔表示,中国在新型“快舟2”运载火箭上使用的固体燃料技术,可以用来提高DF-ZF飞行器,使之具备洲际导弹的射程。
D.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地址绝不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私人午宴场合,而是两岸领导人的正式会面。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如果认为恒大在亚洲俱乐部赛场的成就是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中国足协领导下“中国足球的胜利”,那么 。恒大的成功, 。 , , , ,而且能在激烈竞争中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①也许恰恰证明了以行政管理足球的失败
②执行效率很高
③这就太具有讽刺意义了
④不惧市场激烈竞争
⑤恒大战略目的明确
⑥这就使它不惧高强度的比赛
A.②③⑥⑤①④ B.③①⑤②⑥④ C.④⑤②①③⑥ D.④⑤⑥②①③
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象棋是 ① 的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反映。首先,中国象棋游戏反映了一些哲学原理。它判定胜负的方法,是吃掉对方的帅(或将)为胜者,这就体现了 ② 的哲学原理;再者,象棋棋子也能表现 ③ :有的人似车,行动迅速,所向霹雳;有的人似炮,来回如梭,隔山打石;有的人如马,行走曲折,暗中得利……可以说各种棋子,各有风姿。
17.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来表达吉祥祝福之意。请观察以下吉祥图案,①任选一个图案简单介绍,不超过30字;②说出图案寓意,不超过5个字。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说明:第二幅图下面两个是果实是“杮子”)(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六、写作(60分)
18.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60分)
在“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上,柯洁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问到自己认为对李世石有百分之多少的胜算,柯洁豪言百分之九十五,让外界颇感意外。今天发布会上,柯洁也解释了当时这么说的原因,“当时李世石说自己有5成胜算,我觉得他是想从气势上压倒我。我也想压倒他,因此我说了95的概率。实际上我的信心是95,但是概率应该是50。这位九五后一年内拿下两冠,于12月9日的三星杯刚夺冠。柯洁总共2个冠军,而李世石14个!
对于柯洁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说法,舆论哗然,有说他年少轻狂者,有说他阳刚自信者,都有话要对他说,你想说什么呢?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玖玖”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因果关系颠倒。先有赋予石头以生殖功能,然后才产生灵石信仰。)
2.C 【解析】原文说的是“禹从鲧的身体中生出,意味着从母系氏族制到父系氏族制的过渡”。
3.B 【解析】能反映社会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如石头生人反映了那时的原始先民“至少还没有产生人的出生需要男女交配、受精、妊娠的观念,把人和作为自然物体的石头等同起来”;感石生人反应了“女性的崇高无匹的地位”。
4.C 【解析】素:平常。
5.D 【解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正式文体,不只“表”一种文体,汉代时就有“章、奏、表、议”四种样式。
6.D 【解析】卢询祖是用不能高飞的鸟喻卢思道,说邢邵给他盛誉是帮他飞;而认为自己是冲天的鸟,有人却要剪其羽翼。
7.(1)做板则用紫柏树,做杵则用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瓜树,为什么这些木材可以物尽其用呢?(2)我刚听到这些话,实在是心怀恐惧,可看见丈人您鬓角上长着苍苍白发,聊以自我安慰。
【解析】翻译题按“留”“换”“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词类活用”五个方面来作答,对于人名地名官名等,按原样抄上去即可;对于文言意思与现代不同的,换成现代文字表达,比如第一句中的则“则”,就只能换“就”就来表示。对于可以组词的,则选择恰当的词语组词,如“板”就可以解作“木板”,“见”,就解作“看见”。如果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要翻译。比如“木瓜”就是活用作动词“用木瓜做”。(1)句中关键词:“紫柏”,用紫柏做;“木瓜”,用木瓜做;“斯”,这,各1分,句意2分。(2)句中关键词:“实”,实在;“差”,稍微;“自安”,自我安慰,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卢询祖,承袭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的爵位大夏男,懂术学,文章华美,是后生中的俊杰。被推举为秀才进入京都。李祖勋曾经宴请文士,显祖曾经派小黄门敕问祖勋的母亲说:“茹茹族已经被攻破,为什么你们不上奏贺表?”使者站立一旁等待着他们。各位宾客都开始写表章,询祖片刻功夫就写好了。后来朝廷作用升迁官吏,当时催促朝拜。询祖站在东止车门外,为二十多人写表章,文思敏捷不加修改,文辞修理顺畅可观。
询祖当初承袭爵位被封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男时,有位德高望重的官吏对他说:“大夏初成。”询祖应声回答道:“并且得到燕雀的朝贺。”天保末年,因为职务关系外放担任筑长城子使。自认为怀才不遇,内心郁闷不乐,于是弄破衣服将容貌打扮得像服苦役的人一样去见杨愔。杨愔说:“故交老友都有所约束,只有大夏没有什么改变。”询祖厉声说:“是谁的错!”回到住所以后,写下《筑长城赋》,其中大略是说:“做板则用紫柏树,做杵则用木瓜树,为什么这些木材可以物尽其用呢?青草则分披繁茂,沿着山岗生长繁殖郁郁葱葱,如果十步之内便有一种芳草,我又何必拒绝长在荆棘中?”邢邵曾经开玩笑说:“你如此年轻便才学富盛,长成少年而没有长上牙,恐怕你不会长寿。”询祖回答说:“我刚这话,实在是心怀恐惧,可看见丈人您鬓角上长着苍苍白发,聊以自我安慰。”邢邵非常看重询祖的聪明多智。询祖有口才善辩论,喜欢品评褒贬人物,曾经对人说:“昨天我在东方天不亮时,经过和氏门外,已经看见二陆两源,与繁密直立的槐树柳树并列。”大概是说陆彦思、陆仁惠与源文宗、源那延。邢邵盛赞卢思道,认为询祖不如他。询祖说:“看见不能高飞的借其羽毛,知道有冲天之势的剪其翅膀。”毁谤每日都有,议论向来都是菲薄他的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评论这两人说:“询祖有弥衡的循规守法,思道无文举的锋芒毕露。”后来颇为强自克制。历任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于任上。有文集十集十卷,都有隐士的情趣。曾经为赵郡王妃郑氏制作挽歌辞,其中一篇写道:“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8.诗人的行踪是:缘水而行(2分)--水之尽处惠山寺(1分)--拾级而上登寺内小楼(2分)[对一处给一处的分,错位之处不给分。]
【解析】做这个题目,要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品诗意,景色中已经作者行踪了:“泉声到池尽”,说明作者是沿溪而行,声尽也就到了惠山寺外了;“山色上楼多”,诗句的意思是登上寺内的小楼之后(这个位置是要咀嚼才能得出的),看到的景色就更多了,所以这是个倒装句。前四句已经把行踪说尽了,显然是移步换景。登上楼之后看来时之路,有台阶;远望而有繁华的都市。
9.①以景结情,钟声悠悠,余味无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有尽而意无穷;②“云水暮钟和”中“暮钟”说明观美景时间之长,从登山到日暮不离惠山寺,正说明了景色之美,让诗人依依不舍;③与“殷勤望城市”相呼应,也表现了对所居之地的深情。“殷勤”是深情的意思。(一点2分)
【解析】最后一句是写景句,显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总结的韵味,所以在理解这句诗的作用时,要回到诗题、正文中去品味,这样才能弄清诗意。观美景,沉醉其中;望都市而思悠悠……这些都在远望的云水和耳闻的钟声中有了不同一般的意境,回扣正文之后,②③这两点的意思就了然了。
【赏析】
这首诗开篇即以问句起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句用“空门”与“客过”一动一静两个意象作答,不但轻灵可喜,且把环境的静谧点染得恰到好处。首联还用对仗句式,颇有意趣。
颔联与颈联采用工笔细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江南秀美风光的神韵,十分耐人寻味。泉声、山色、小池、阁楼、小洞、斜竹、重阶、细莎无一不具江南特色,“到池尽”、“上楼多”颇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小洞斜竹、重阶细莎则巧妙地表现出佛寺净土的清幽特征。诗人顺着淙淙的泉流来至惠山寺外,又缓步登上寺内小楼,极目眺望,先西观峰峦峻秀的惠山,然后慢慢转移视线,这时映入眼帘的便是繁华的都市(即今无锡市)了。
诗人殷勤相望,意态恳切。惠山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秀美,居住在相邻在无锡一定十分惬意。诗人曾寓居姑苏,对江南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十分喜爱,故曰“殷勤望城市”。末句写佛寺钟声悠扬而起。在云水之间荡漾。诗人流连于美景秀色,在不知不觉中已时至日暮了。那悠扬的钟声,传达出光阴流逝之感,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诗味愈发醇永,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意境优美,格调淡雅绝俗,语言纯净自然,音韵和谐流畅,诗味似淡实浓,堪称山水佳作
10.(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1(1)D3分,E2分,B1分(B说有抵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绪不准确,“科技进步了,人不受累了,可这人的关系也疏远了”这是今昔比较之后发现的不足,不代表抵触科技,否则他得自己手工收割,他就不会买手机,但是确实对人们因科技而疏远有遗憾。选AC不给分)
【解析】本文前面是对科技造成的热闹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消失和人关系的疏远的描写,但是全文的主题却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科技进步了,人不受累了,可这人的关系也疏远了”,因为后文作者恰恰因为科技才能站在田野里遐想联翩,才能这样轻松愉快感受丰收成果。
(2)①在结构上,“踩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秸”这个细节使小小说层次清晰,以此为标志,写了两个内容,表现了两种心情。(3分)②在内容上,第一次写踩玉米,要表现的是现代科技让农业生产给顺义造了“陌生感”;第二次则让他回到眼前丰收的喜悦上来,而且开始憧憬下一次的丰收。(3分)
【解析】内容的变换,心情的变换,因踩米秸而变得自然,如果注意到这个特点,作用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①是一个熟悉农活的人。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从他喜欢并享受“掰玉米,割玉米秸,运玉米秸,刨玉米根,耕地,整田垄,播种”这一套程序可以看出;②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这可以从“想找人说话”,他回忆大家一起劳动场面可以看出;③也是一个挺会享受生活的人,在小孩时“烤蝗虫、蚂蚱、蛐蛐吃,那个香啊”等等可以看出。
【解析】人物形象是从动作、语言、心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中显示出来的,本文开头几段属于心理描写,有劳动的一整套程式,有吃果子和虫子的描写,有找人说话的心理。正是从这些心理活动中,可以揣摩他的人物性格。
(4)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主题。
第一种:赞成写人际关系的疏远。①科技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之间亲身接触的场合减少了,只有“声声”的交流,通过手机;但却少了集体劳作或是说合作的现场带来的亲切感。本文作者站在田野中的感受,那陌生感就是这种原因而产生的。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界限分明的来往,正如文中的“两块四”,精确而少了人情味。③杀猪、猪生仔等乡村常事原本是邻里邻舍互相帮忙的,现在是都变成了“各家事”,小说的最后一个情节揭示的正是这样一种现实。
第二种看法:赞成生产方式的改变给农村带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深刻变化。①“陌生感”是先进生产方式带来的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他给人们带来了轻松的生活。这样顺义才能站在田野中去感悟人生,这恰是进步的表现。②人际关系方面,看似人与们的直接疏远,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更加简单了,虽说小伙子一定要“两块四”,但他也不多要那“三块”。劳动方式变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有偿的互助,小伙子可以得报酬,顺义可以得轻松。人际关系简单了。③劳动工具先进化,合作关系有偿化,使家庭能的独立自主性更强了,各管自家事,恰是进步的表现。
【解析】本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是顺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忆思考过去劳动场面,二是顺义与小伙子的议价,三是回家让猪生仔,从这三个情节入手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11.(1)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B项,他向朝廷请求了支持,但这种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明说是“经济”上的,而且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朝廷是不准个人修史的,所以才会有查封“修史堂”的行为,那么这种支持就包括开放个人修史的政策许可;C项,不是自己封闭的修史堂,1150年,修史堂被官方查封;D项,“究天人之际”这句是司马迁说的,不是郑樵的志向。
①从时间的跨度来表现,14岁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一直到25岁仍没有中断;②从读书的数量来表现,读遍十几处读书楼,还不断扩大读书的内容,这才做到了在众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甚至在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③求仕与读书有矛盾时,退出求仕者的行列,走回读书路,可见其对读书的热爱。(每点2分)【解析】题目问的是“立志读尽古书”,就要把他如何读“尽”古书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概括,选文中不断地标出年份,自然是强调“时间”;文章中强调去了多少个藏书楼,又是在强调另一个方面--游历广,知识面宽,涉及领域多;他中途不做官重回读书路,则表明其对读书的热爱,也是“立志读尽古书”的具体实践。
①国家的“破碎”,他经历国家沦亡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痛,但没有中断他读书与修史之路;(3分)②家庭“破碎”,他经历了父逝妻丧幼子夭的惨痛人生。③亲自向朝廷进献《通志》之梦破碎,政治乌托邦破灭。(3分)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碎”是筛选信息的标准。围绕这个点,找到“破碎”的原文语句即可。如“1127年北宋沦亡”,国家破碎;“1143年至1147年间,四十岁的郑樵经历了弟亡妻丧幼子夭的惨痛的人生”,家庭破碎;“1162年3月,郑樵一病不起,于当月初七宋高宗命进《通志》上殿之日,郁郁病逝于临安馆舍,政治乌托邦破灭了”,政治理想破碎。
(4)我赞成比尔·盖茨的说法。一.一生一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郑樵一生完成了《通志》一书,从14岁(1117年)到到25岁(1128年),花了十年时间读书,为以后写《通志》打下坚实的基础:②从1128年到1162年,他一直在为《通志》奋斗着,终于完成巨著。二.完美做好:①他对史学架构和纂述体例思忖于心,从漫漫无涯的史料中爬梳剔抉,从林林总总的文本建构中寻找话语的行踪。②郑樵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在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另外,在氏族学,谥法知识乃至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把比尔·盖茨的话理解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句话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一生一事,一是完美做好。确定好了这两个意思,就有了筛选信息的标准,然后在文中筛选出表现郑樵在这两方面的信息,分点概括即可。所以做这个题目上的难点,就在于标准的选择!
13.C 【解析】本题为近义成语辨析题,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境,本题可选用排除方法作答。“风雨飘摇”指大风大雨,动荡不定的意思。“深夜”不能和“摇摇欲倒 摇摇欲坠”,排除B、D;身体不能“摇摇欲坠”,排除A;故选C。当然考生在平日的练习中需要多加积累 。
B 【解析】
A 句式杂糅。改为“促进媒体人主动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或“促进媒体人主动应对新媒体造成的冲击”。 ×
C 成分残缺,“提高DF-ZF飞行器”后面加“飞行性能”。 ×
D 搭配不当,“地址”不是“正式会面”。 ×
15.B 【解析】作答语句衔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首先要归类,①和③显然应该归于与“中国足协领导下的中国足球胜利”有关的内容,且③应该是排在前,①与横线前面的“成功”相对,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一个句号,显然有对比之意。剩下的②④⑤⑥则是恒大成功的秘诀,而④“激烈竞争”与横线后面的“能在激烈竞争中”衔接,故而④在最后。只能选B项。
16.①中国文化(中国社会) ②处理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③人的性格特点(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解析】第一句是总写,而后面的内容是以象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中国社会或是中国文化作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作概括,就可以填对第①空;第二句,对“吃帅为胜”这个规律概括哲学原理,自然是“抓主要矛盾”了。第三句,要对“似炮”显然是直筒子,“如马”曲折,显然是阴沉型,而这些比喻,体现的则是人物的性格了。
17.示例:第一个图案:①图案:下方是一个盒子,盒子上面有五只蝙蝠(谐音“福”)。(3分)②寓意:五福和合。(3分)
第二个图案:①图案:由一只如意和两个“杮”子构成,其中两个“杮”子,谐音“事”。(3分)②寓意:万事如意(或事事如意)。(3分)
【解析】民间吉祥多以双关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来表示祝福之意,所以,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双关”。“蝠”谐音“福”,“盒”谐音“和”“合”,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和合”这个词语中“和”表示和谐,“合”表示“融合”;“杮”谐音“事”;“如意”是古代的器物,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双关之意,即符合心意。掌握了这些知识,本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18、 对年少轻狂与阳刚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的全面、辩证认识:【年少轻狂】古意:指年轻的人看待事物、处理事情比较轻浮、狂妄,不会深思熟虑,总是想当然,自以为是。也用作,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老虎,总觉得自己能撑起一切来.做事情不够沉稳,看点什么都觉得可有可无,也指青春少年,意气风发,单纯阳光,敢闯敢做敢言敢当的精神风貌,褒贬都可用.一般来说都做感叹用。阳刚之气多用来形容男士的行为举止,那么怎么才能提高阳刚之气呢?阳刚不能单纯理解为像男性一样,而应该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阳刚之气,是中国男子的正直性格的表率,也是中国从古到表现出中国脊梁的精神,而绝非仅仅肌肉块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