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5.《七律·长征》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作者简介
七律是诗的一种形式,一般有四联八句,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资料袋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
生字学习
词语认读
1.小组内每人说一联诗句的意思,互相补充,再连起来说说。
2.小组派代表说诗句的意思,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更完整。
小组合作
要求: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中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历经千山万水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浪花;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泥丸在脚下滚过。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全军都喜笑颜开。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坚决、充满信心
平淡的语气
欢快的心情
低沉
欢欣鼓舞
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划分诗歌节奏
岷山
磅礴
千里雪
逶迤
磅礴
金沙江
五岭山脉
岷山
乌蒙山
岷山
岷山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腾细浪
走泥丸
云崖暖
铁索寒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