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程金英
电话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安丘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笔墨丹青
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颜色、表现手法、审美情 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的无价之宝。本节课主要概述了不同时期绘画艺术的主要成就、绘画特点以及各自特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学生除了识记不同时 代绘画艺术的成就外,还要深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的线索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能被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所吸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教会学生运用”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这一规律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材料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进一步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内容:
1.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文人画与风俗画的基本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作用:
1. 主要利用ppt呈现相关史料,充分利用幻灯片容量大的特点,将文字史料与绘画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分析问题时有直观的感受,避免枯燥,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2. 分展厅展示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绘画艺术这一无价之宝,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以材料的形式对在上节课“书法艺术”中就涉及到的“世俗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增强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
学生观看课件展示,引起共鸣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讲授
?
展示魏晋时期的绘画成就,提出问题
学生带问题观看课件,进行思考
课件、计量史学图表
讲授
展示唐朝展厅的有关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带问题观看课件,进行思考
课件
讲授
宋元展厅的绘画作品,花开两支
学生带问题观看课件,进行思考,分组讨论
多媒体
讲授
明清展厅的绘画作品展示,提出问题
学生带问题观看课件,进行思考,分组讨论
多媒体
训练
在线检测试题
学生竞答
电子检测、多媒体
小结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自主构建
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是凝固历史的无声语言,承 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奥运会开模式上的中国画画卷,尽显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厚重,以此截取的视频导入,使学生在情感上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产 生强烈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运用这一视频,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
课件19张PPT。笔墨丹青第 8课名画欣赏《黑山岩画狩猎图》 贺兰山岩画——舞蹈图像人面鱼纹盆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西汉)洛阳卜千秋墓壁画(局部)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送子天王图》(摹本·局部)夏圭《山水十二景》《鲶鱼图》《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明万历年间刊本《全像三国演义》民间风情——布贴画笔墨丹青第 8课
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材料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求:
(1)自己独立完成、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完成学案上的两组探究问题;
(2)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整理好讨论提纲,并确定需进行成果展示的同学。
(3)活动时间: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思考展览三 魏晋展厅
三国两晋南北朝处于长期分裂混乱之中,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但却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绘画艺术仍在曲折中得到发展。问题一:如果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介绍该时期的绘画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出现最早的绘画理论。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古代绘画艺术展览。下面是部分展厅的材料。读后回答。
思考展览四 唐朝展厅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唐代绘画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问题二: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展览四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特点、原因(从材料概括),不超过50字)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绘化的发展。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思考展览五 宋元展厅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宋代绘画题材较唐代有很大扩展,其中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等;另一方面山水画家辈出,马远、夏圭的绘画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体现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问题三:展览五反映了宋代绘画哪些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马远《山径春行图》(宋朝)特点: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盛行。原因:理学的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清明上河图》思考明清时期文人画明显不同于以往。特别是八大山人笔法简括、造形夸张,意境冷寂。他画鱼、鸭子等,都很倔强,都是昂着头,特别是眼睛更是夸张奇特, 顶在眼眶的近上角,显出白眼看天下的神情。展览六 明清展厅问题四:明清时期文人画与以往相比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特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风格奇特 。
反映:反映了社会的动荡,政治的专制等时代特征。思考展览 结束语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绘画反映了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问题五 据上述展览你认为中国古代绘画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与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
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请在我国古代绘画方面举两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
(2)试分析呈现上述世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答案:(1)表现: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原因:①城市经济的繁荣;②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③印刷术的不断提高;④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合作探究二 知识构建有效训练 1.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是在 (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两宋时期画坛流派纷呈,其中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
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CD 3.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画家的性格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统治者的提倡
4.在全运会期间,潍坊杨家埠版年画成为重点推介的文化产品。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 (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5.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个时期的绘画都打着时代的烙印。简述我国魏晋、隋唐、两宋和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CB课后延伸探究活动请同学们搜集古代不同时期的名家绘画作品,并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幅进行鉴赏之,写一篇800左右的文章,下一节课进行汇报交流。谢谢指导
安丘补习学校历史组 程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