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练习
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
A.“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023 抚顺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 )
方案 照射光源的颜色 背景板的颜色 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 白 红 蓝
② 红 蓝 黄
③ 蓝 白 红
④ 绿 黄 蓝
A.方案① B.方案②
C.方案③ D.方案④
《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该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要让室内墙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较 .当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时,他在墙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变
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 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
如图是小童用手机拍摄的瀑布下的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手机屏幕上呈现出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多彩画面.
如图是一个便携式可折叠镜子,它由三个小平面镜组成.小霞距离平面镜0.5m,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当她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 (填“变大”或“不变”).
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图中A 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B'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B.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 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的路径.
(1)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 EO 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 EO 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 与 (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图甲中,当光沿 FO 的方向射向 O 点时,光会沿着 OE 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纸板时,ON右侧纸板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纸板沿ON 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纸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4)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则反射角大小应为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 放置在方格纸上.
(2)实验时,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 B 放到玻璃板后,使棋子 B 与棋子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此时,棋子 B 的位置就是棋子A 的像的位置.将光屏竖直放在棋子 B 的位置,从光屏上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并记录棋子A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每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5.50 8.00 10.20 12.00 15.10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5.50 8.10 10.20 12.10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