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5 16: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美国的繁荣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1929年为48.5%
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一、德莱赛:《美国的悲剧》一个国家的悲剧“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材料一: 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或在这一水平之下。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市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贫富的差距和供求的矛盾;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
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
却增长了55%。农业工人的工资
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二、经济大危机
1.时间:
2.首先开始的国家和行业:
3.导火线:1929~1933年美国、金融业1929.10.24. 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晴雨表 股市是:4.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
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5.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与人民购买力相对低下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私有制)的基本矛盾)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金融危机时低价出售汽车民谣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简陋栖息场所称胡佛村,要饭袋称为胡佛袋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6.影响:经济:激化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
政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国际: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惊恐万状的各国为转嫁和摆脱危机,
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1932年英国决定在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法国采取限额输入的办法,保护本国的商品市场。德意日三国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7.对策:1.苏联: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2.德国、意大利、日本 :建立法西斯专政;
3.美国:罗斯福新政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
美国第32任总统(1933—1945),1933年开始推行“新政”。三、罗斯福新政1.背景:
2.时间、人物: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罗斯福3.目的: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①金融业: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首先开始的行业4.内容:②工业: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核心和基础:内容:“蓝鹰运动”《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人工资。2.保障就业,刺激消费1.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③农业: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④促进就业: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工程提供了4.4万个就业机会。这里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了9倍 田纳西河上的胡佛水坝⑤社会保障: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5.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新”) 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政”会不会把美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7.实质: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调节。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6.前提:8.影响(评价)?(1)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维持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直接)
(2)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实质),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特点)
(3)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深远)9.探究:“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不可能;
因为它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不足)10启示:要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及时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计划和市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同时适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经济大危机
1.根本原因: 2.时间: 3.开始的国家与行业:
4.特点: 5.影响: 6.对策: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目的: 3.前提:
4.内容:
⑴整顿金融业
⑵恢复工业
⑶调整农业
⑷兴办公共工程
⑸进行社会救济
5.实质: 6.特点: 7.评价:
8.启示: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929~1933年。美国、金融业。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国内:激化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国际: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日本、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消除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计划和市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它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同时适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及时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⑴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⑵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⑶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⑷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⑸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A巩固练习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的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D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
C.日本轰炸珍珠港
D.美国宣布参加世界大战A“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下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用措施与史实不符的是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C“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C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罗斯福所说的八年前美国曾处于“恐惧之中”指的是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什么事件?
为摆脱“恐惧”,他采取的行动是什么?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实行新政(或实行罗斯福新政)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1.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2.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 1.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2.目的是保住商品的价格和市场,保住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