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6 23:1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 6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新课导入
  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
为右,兵革不休。
    ——《战国策书录》
《战国策》书影
  一、战国七雄
  学习任务一
了解战国七雄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 1
对比春秋和战国的形势图,分析诸侯国的变化,了解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齐楚燕韩赵魏秦
史称“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活动 2
观察下图,分析该文物图片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新课学习
战国铜壶及纹饰展开图
壶身刻有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
新课学习
  活动 3
观察《战国形势图》,说一说: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你能讲一讲其
中的一个战役吗?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其本质是什么?
战国形势图 
主要战役 交战双方 相关典故
桂陵之战 齐、魏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魏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新课学习
  活动 3
观察《战国形势图》,说一说: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你能讲一讲其
中的一个战役吗?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其本质是什么?
战国形势图 
主要战役 交战双方 相关典故
桂陵之战 齐、魏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魏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战争结果
魏国遭受重创
齐国实力增强
加速了日后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春秋:争霸战争
特点
战国:兼并战争
本质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通过军事手段兼并他国,以兼并土地、增强国力
新课学习
  活动 4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日趋激烈,当时的人民会有什么样
的感受?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感受: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重建秩序,和平、安定地生活。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 5
阅读材料,结合春秋到战国的形势变化,思考:战国时期的战争带
来了哪些影响?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负面影响:大规模兼并战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
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客观作用:兼并战争促进了政治改革、民族交融和局
部统一。
新课学习
  二、商鞅变法
  学习任务二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新课学习
诸侯国 变革 目的
魏国
楚国 赵国 秦国   活动 1
  阅读材料,了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目的、情况。
新课学习
富国强兵
  为巩固统治、
对外扩张积极创造
条件
胡服骑射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战国形势图 
  活动 2
阅读材料,了解商鞅其人。
新课学习
徙木立信
商鞅(约公元前 390—前 338 年)
“少好刑名之学”,入秦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人物扫描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
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新课学习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时颁行的标准量器。
政治 1. ___________,由 ___________ 派官吏治理
2.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 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 _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 统一 ___________
军事 _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确立县制
国君直接
鼓励耕织
度量衡
奖励军功
  活动 3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政治 1. ___________,由 ___________ 派官吏治理
2.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 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 _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 统一 ___________
军事 _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新课学习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确立县制
国君直接
鼓励耕织
度量衡
奖励军功
  活动 4
结合变法内容,思考变法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新课学习
  活动 5
从下列材料中可以看出,面对困难,商鞅是怎么做的?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活动 6
这三方面的改革措施分别有什么作用?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新课学习
政治 1. ___________,由 ___________ 派官吏治理
2.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 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 _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 统一 ___________
军事 _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确立县制
国君直接
奖励军功
  变法使秦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生活面貌有了
根本变化,综合国
力大为增强,一跃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秦统一
中国奠定了基础。
鼓励耕织
度量衡
  活动 7
  结合教材的《人物扫描》,推测秦国统治者不废新法的原因。
新课学习
商鞅变法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符合秦国富国强兵的
目的,因此变法措施在商鞅死后没有被废除。
新课学习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学习任务三
了解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认识都江堰水利工
程的伟大。
   活动 1
阅读教材,概括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冶铁技术提高,铁器使用日趋普遍;
牛耕推广,耕作技术进步。
  活动 2
这两件文物体现出战国时期手工业什么特点?
新课学习
战国时期楚国龙凤虎纹丝织物
  这是当时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青铜冰鉴表面有非常繁缛的纹饰,堪称青铜器的杰作。
战国时期青铜冰鉴
新课学习
  活动 3
  阅读材料,分析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景象:
  临淄甚富而实……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rèn)成帷,举袂
成幕,挥汗成雨。
——《史记·苏秦列传》
大城市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商业繁荣。
  活动 4
  阅读教材,找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时间、修建者和修建地点。
新课学习
李冰(生卒年不详)石像
修建时间
修建者
修建地点
公元前256年
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岷江
新课学习
今日都江堰
  活动 5
阅读教材,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完成表格。
都江堰水利工程 工作 原理
作用
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
防洪、灌溉、水运等
  活动 6
阅读材料,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新课学习
影响:都江堰的建成既消除了岷江水患,控制了洪涝的发生;又灌
溉了成都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
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政治:变法求强
经济:农工商业发展
水利造福千秋
军事:兼并战争
  依据本课子目和所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
推 动
取 胜
  拓展作业
在教材《课后活动》 2 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并完成。
课后任务
我与文物对话
  文物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载体,战国时期的文物丰富多样,展
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选取一件战国时期的文物,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文物所属时代正确,语言准确、易懂,符合史实,不少于
200 字。
我与文物对话
  【示例】商鞅方升
以下文字节选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十二集《战国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它的容量只有一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隐约可见的铭文却暗示着它并非寻常
之辈。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
升,既是容量单位,又是测量粮食的器具。青铜铸造,呈长方形,直壁,后有短柄。
在它的外侧刻有 32 字铭文,犹如一份出生证明,列出了它的出生时间、体格大小和
设计者的名字。大良造鞅,就是商鞅,大良造是他主持变法时所担任的职务,是当时
秦国最高的官职。商鞅明确规定 1 升的大小,并制作出 1 升的标准器。统一的方升意
味着统一的法度,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
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课后任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