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等改革。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指向战国时期,是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变革和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重要一课。战国时期延续了春秋时期的剧烈动荡和社会转型,是大变革时代;同时也是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时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包含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三部分内容均围绕“变”字展开。第一部分讲述战国七雄的形成和著名的兼并战争,展现出大国形势之变;第二部分介绍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的代表商鞅变法,展现出政治制度之变;第三子目介绍了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体现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现出经济生产之变。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秦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并最终统一全国。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了解东周时期的社会特点,知道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等历史现象;也初步具备了史料阅读、识读历史地图等的方法和能力。 战国时期有很多成语典故和著名战役,学生对此兴趣较大。本课围绕“变”字展开,涉及的变化、变革较多,而且有的变化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变化、变革的表现和影响有一定难度。 可以通过阅读史料、对比地图,提取信息,以具象的方式认识战国时期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的变化,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如战争)及其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识读地图、故事分享和阅读教材等方式,了解战国七雄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认识战争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战国时期的兼并。 2.结合可信史料,多角度分析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了解商鞅变法基本内容,在战国社会变革的特定进程中理解其积极成果以及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3.了解战国时期的农业进步、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和城市繁荣等经济现象,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树立唯物史观;结合史料,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构造、基本功能及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与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战国七雄与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 分析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和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战国策》书影,介绍“战国”名词由来,设问:书中说的“万乘之国七”是哪七国呢?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呢? 阅读材料,了解本课内容概要。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战国时期”的由来。
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战国七雄 学习任务一 了解战国七雄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活动1 出示上节课的《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本课的《战国形势图》,组织学生活动:对比诸侯国的变化,了解战国七雄。 活动2 出示并介绍《战国铜壶及纹饰展开图》,设问:《战国铜壶》图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活动3 出示《战国形势图》,设问:说说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你能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战役吗?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其本质是什么? 活动4 结合《想一想》栏目,设问: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当时的人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活动5 出示正文中孟子的话语,结合春秋到战国的形势变化,设问:这些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 对比、识读历史地图,了解战国七雄名称和相对位置,了解战国基本形势。 了解文物,思考后回答: 反映出战国时期的兵战场面,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 1.识读地图,回答问题: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讲述自己知道的战争故事。 3.思考、分析兼并战争特点: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4.认识兼并战争本质:通过军事手段兼并他国,以兼并土地、增强国力。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感受: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重建秩序,和平、安定地生活。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影响:第一,负面影响。大规模兼并战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第二,客观作用。兼并战争促进了政治改革、民族交融和局部统一。 通过地图对比、识记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为学习兼并战争做准备,同时培养时空观念。 识读图片,学会从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战国时期的一些时代特征。 1.识读地图,提取信息,了解战国时期著名的兼并战争。 2.交流讲述,充分表达。 3.分析材料,归纳概括兼并战争的特点。 4.分析兼并战争结果,认识兼并战争本质。 理解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民渴望和平生活,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1.通过综合所学知识、阅读史料,能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战争),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2.理解由分裂到统一的时代趋势。
二、商鞅变法 学习任务二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活动1 教师出示《相关史事》,简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目的、情况。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改革? 活动2 结合《人物扫描》并借助徒木立信历史故事,介绍商鞅其人。 活动3 出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表格,布置任务:阅读教材,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活动4 设问:结合变法内容,思考变法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活动5 设问:从下列材料中可以看出,面对困难,商鞅是怎么做的? 活动6 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表格,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设问:这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有什么作用?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活动7 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布置任务:推测秦国统治者不废新法的原因。 1.聆听教师讲述,了解各国变法; 2.了解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知道变法是大势所趋。 阅读材料,聆听故事,了解商鞅。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分析变法内容,回答问题:因为变法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可能会遭到旧贵族的阻挠。 分析史料,回答问题:在变法过程中,商鞅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使得变法得以推行。 分析材料,回答作用和影响: 政治:加强国君对人民的管理; 经济:鼓励人民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军事:奖励军功,提升军队战斗力; 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结合所学,思考后回答: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成功。商鞅变法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符合秦国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变法措施在商鞅死后没有被废除。 1.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通过了解各国变法情况,知道变法是时代趋势,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 了解商鞅和相关历史典故,知道其个人品质。 能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分析变法内容,认识改革的不易。 阅读史料,概括提取信息,理解商鞅克服重重困难、向前推进变法;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 分析材料,认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结合所学,思考分析,认识改革是时代趋势。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学习任务三 了解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 活动1 了解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设问:阅读教材内容,概括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活动2 出示教材中丝织物、青铜冰鉴文物,设问:这两件文物体现出战国时期手工业什么特点? 活动3 出示《史记·苏秦列传》材料,布置任务:分析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活动4 布置任务:结合《人物扫描》找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时间、修建者、修建地点。了解李冰父子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背景。 活动5 布置任务:结合教材《今日都江堰》图片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活动6 出示《材料研读》,布置任务: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阅读教材,概括回答: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提高,铁器使用日趋普遍;牛耕推广,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观察图片,分析回答: 丝织物和青铜冰鉴都造型精美,做工精细,体现出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高超,制作水平先进。 阅读、分析材料,思考后回答:大城市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商业繁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山上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结合图片理解都江堰的作用,和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古今影响,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感受都江堰展现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阅读材料,回答影响:它既消除了岷江水患,控制了洪涝的发生;又灌溉了成都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通过鉴赏文物,分析、概括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感受这一时期手工业制作技术的先进。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了解战国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和作用,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小结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出示本课三个子目,结合导言内容,设问:从不同角度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回忆本课所学,思考后回答: 经济上:农工商业发展,水利造福千秋。 军事上:兼并战争。 政治上:变法求强。 理解战国时期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理解中国开始了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板书设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作业与评价
1.作业内容: 基础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拓展作业:在教材《课后活动》2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完成。 我与文物对话 文物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载体,战国时期的文物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选取一件战国时期的文物,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文物所属时代正确,语言准确、易懂,符合史实,不少于200字。 【示例】商鞅方升 (以下文字内容节选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十二集《战国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它的容量只有一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隐约可见的铭文却暗示着它并非寻常之辈。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升,既是容量单位,又是测量粮食的器具。青铜铸造,呈长方形,直壁,后有短柄。在它的外侧刻有32字铭文,犹如一份出生证明,列出了它的出生时间、体格大小和设计者的名字。大良造鞅,就是商鞅,大良造是他主持变法时所担任的职务,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商鞅明确规定1升的大小,并制作出1升的标准器。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2.评价量规: 基础作业:见答案(略) 拓展作业:在教材《课后活动》2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完成。 作业评价1.教材课后活动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编排成历史小短剧进行表演。故事情节清晰、完整,符合历史事实,时长建议5分钟左右。故事情节清晰、完整,遵循历史事实;服化道精良,人物刻画生动,台词清晰,准确演绎该成语典故。A故事情节较完整,基本遵循历史事实;服化道简单,有对人物的刻画研究,较准确演绎该成语典故。B故事情节不够完整,缺少部分历史事实;有基本的服化道,人物演绎无特点,台词不清晰,不能准确演绎该成语典故。C2.我与文物对话 选取一件战国时期的文物,为其撰写解说词,语言准确、易懂,符合史实,不少于200字。文物选取适当,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符合史实,富有文采。A文物选取适当,逻辑比较严谨,语言比较准确,基本符合史实,较有文采。B文物选取适当,史实不清,逻辑不清,语言不准确。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