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6 23: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 7 课 百家争鸣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局部)
  下图为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
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新课导入
新课学习
  一、老子和《道德经》
  学习任务一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成就。
  活动 1
  阅读教材,为老子设计一张名片。  
老子(生卒年不详)
姓名:______________
时代:______________
出生地:____________
著作:______________
身份:______________
新课学习
李耳
春秋
楚国
《道德经》
周朝的史官
  活动 2
  阅读材料,指出:老子如何看待宇宙万物?
新课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道德经》
  宇宙万物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
道生万物
道法自然
新课学习
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活动 3
  阅读教材,指出老子的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新课学习
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人物 生平 成就 相关著作
孔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任务二
  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成就。
  活动 1
  阅读教材,梳理孔子生平、成就及相关著作。
少年学习礼乐,
中年短暂从政、
周游列国,晚
年从事文教
思想家、教育家,整理和编订典籍,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新课学习
  活动 2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
  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新课学习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
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反对苛
政,提出“为政以德”。
  活动 3
  面对当时动荡的社会,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新课学习
  活动 4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
爱护百姓,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有利于减轻
压迫,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新课学习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总结了一系列教育规律和方法
  活动 5
  阅读教材,概括孔子在教育上的伟大成就。
新课学习
——学思结合
——诚实求学
——复习旧知
——虚心请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活动 6
  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新课学习
  三、百家争鸣
  学习任务三
  了解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活动 1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旧的社会制度瓦解,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诸侯兼并战争 王室衰微
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生产力发展
“学在官府”被打破 私学勃兴
需要解决社会矛盾的新理论
  活动 2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填写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和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新课学习
  活动 2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填写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和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孟子》
荀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墨子》
道家 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新课学习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
家,提倡节俭
“仁政”“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活动 3
  概括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焦点。
学派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孟子》
荀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墨子》
道家 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新课学习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
家,提倡节俭
“仁政”“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治国策略、人际关系……
新课学习
春秋末期
孙武
《孙子兵法》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战国时期
吴起、孙膑等
军事理论
进一步发展,
兵家著述丰硕
  活动 4
  结合所学,说出战国时期兵家学派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战国时期,战争持续不断,推动了军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活动 5
  概括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墨子
(约公元前 468
—前 376 )
孟子
(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韩非子》书影
学派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仁政”“民贵君轻”
拥护正义之战
“兼爱”
“非攻”
礼治
礼法并用
新课学习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儒家
荀子
法家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
以法治国
新课学习
  活动 6
  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
  (1)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各学派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策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
  百家争鸣中形成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学术的发展。
  (2)结合以下史实谈谈:为什么说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深远?
新课学习
秦始皇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高祖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
……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
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
战国
儒家:孟子  
荀子
道家: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
兵家:孙武
兵家:孙膑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
“仁政”“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拓展作业  
  撰写导游词。
  曲阜是孔子诞生地。作为学生研学团的负责人,请你为大家介绍一
下孔子,要求如下:
  (1)讲述孔子的生平与成就。
  (2)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3)语言流畅,文笔优美。
课后任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