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单元小测(第一、二、三单元)(共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5分)
一、(9小题,29分)
1.加点字拼音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亘古 断壁残垣 B.默契 锲而不舍
C.妇孺皆知 宿儒 D.荒谬 杀戮
2.加点字拼音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哽咽 咽喉 B.校补 学校
C.攒成 积攒 D.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3.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典籍 狼籍 B.澜语 斑斓
C.潜心贯注 娇生贯养 D. 桑葚 凌乱不堪
4.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筹划 更胜一筹 B.一拍即合 既使
C. 扑朔迷离 朔流而上 D. 峰芒毕露 登峰造极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吸引力。
C.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在区"明珠杯"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凭借别具匠心的构思夺得一等奖。
B. 传世的书法艺术品,往往是完美无缺的,任何的败笔,都可能影响其价值。
C.近阶段,毒黄瓜、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令人惴惴不安。
D. 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也谈不拢。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近年来,广州市开展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旨在提高中学生学习文化的风气。
B. 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针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数量,有人主张增加,有人主张减少,我同意后者。
D. 《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众多文学名著对今天的中学生是并不陌生的。
8. 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大衣?( )(3分)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 ”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A.你错穿了我的衣服,快脱下来还给我。 B.我以为你是他,因为你穿了他的衣服。
C.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你错穿了他的大衣。D.那是他的大衣,怎么会在你的身上?
9.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名著人物”推荐栏。(写出一个典型人物的名字)(1 分)
人物:
“读后一得”交流台。(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你对此人物的评价)(4 分)
评价:
10.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B.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 著我旧时裳,脱我战时袍,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女亦无所忆,女亦无所思。
E.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f.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②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⑤旦辞爷娘去, 。(《木兰诗》)
⑥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10小题不超过10分。]
你们班要举行“走进李白”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让你负责搜集李白的诗歌,你能用李白的诗句填空吗?
李白,你是一个重朋友的人。“① , ”,这是你对渝州朋友的真挚思念;“② , ”,这是你为王昌龄远离的无限伤感。朋友是你排遣忧愁、倾诉心声的对象,你把他们看得很重。
1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6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伤仲永》)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伤仲永》)
(3)世隶耕. ( ) (《伤仲永》)
(4)赏赐百千强 ( ) (《木兰诗》)
(5)稍稍宾客其父 ( ) (《伤仲永》)
(6)愿为市鞍马 ( ) (《木兰诗》)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3.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4分)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
(2)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
14.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3分)
1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传语”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8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8题。(18分)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 幸福从哪里来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 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挫伤。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本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②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
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
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17.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5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18.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28分)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她在作文里这样写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我的生,我的死,都与这薄凉的世界无关”。没有人明白,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为何会溢满那么多不可名状的哀伤和绝望。
当然,她的老师也一样。
那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头,言语不多,虽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经验极为丰富,但这一刻却不知道如何与这个年龄相差将近40年的女孩倾心交流。 他在陈旧的教案本背面上打了很多遍草稿,把明日要说的话——罗列出来,整理,像研究一部旷世巨著。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白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雨丝。 春天的阳光依旧透过窗台,照耀在每个孩子纯真的脸上。所有人之中,她离阳台最近,可还是心如冰冻。她没有朋友,没有疼她爱她的母亲,就连唯一对她稍好的可依靠的外婆,也在前些日子病故了。她的生活一片狼藉。有同学说,她暂住了孤儿院,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她得继续生活下去,得为远去的母亲和外婆坚强活着。可有什么理由让她继续活下去呢 她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温暖 他站在宽大的讲台上,以最平和的语调讲完了课,宣布下午外出游玩。所有的孩子都欢呼不已。只有她,静静地眯眼歪靠在窗台上,对着窗外发呆。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一起游戏,分享自己的快乐。她坐在绿草之中,看着天际变幻的流云,怒放的花朵,簌簌的落起泪来。
沿着小路,他来到她的身前。她侧脸擦泪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定地叫到: “老师好!”“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 ”他一边喘气一边说。“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值得快乐的理由,而我没有。” 他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拉着她的手,走进花园深处。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远处缓缓涌来,包围了她前行的路。他问:这些花你认识多少 “大都认识。那是迎春、 那是瑞香、那是玉兰”,她对这些花名如数家珍。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她从小受了熏陶。
他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时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
沉浸于百花争艳的美景中。
当她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一句:“你能把此时没开的花
点出几种吗 ”
她顿时被难住了。园中之花,大大小小,不下百种,却没有一种隐藏着身形,躲避
阳光。他说:“明天告诉我,为什么他们都会竞相开放 ”
当夜,她想了许久,从外婆遗留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次日,她从季节、温度等客观存
在的因素,向他解说了为何花朵都会竞相开放的原因。他微笑着听完,递给了她一张纸片。
之后,她回到教室,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主动和同学搭话,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组织班里的课外活动,维持课堂秩序……
很多年后,她站在明媚的讲台上,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也带她的学生去看花,点花名。也曾问过一个忧郁的孩子,为什么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
次日,当那个孩子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她答案之时,她将当年老师给她的那张纸片递给了那个孩子。
泛黄的纸片上,坚定地写着:“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1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6分)
20.文章开头由小女孩的作文写起,有何作用 (5分)
21.文中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2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的理解。(5分)
23.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评价。(6分)
七下语文单元小测(第一、二、三单元)答案
1.C 2.D 3.D 4.A 5.A 6.C 7.C 8.C
9.答案示例:祥子(1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狠命拉车,备受煎熬。他是一个勤劳正直,吃苦耐劳,处于社会最 底层的劳动者。(4 分)
10(1)E F(2)略(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1)……的地方 (2)通“攀”,牵,引 (3) 属于
(4) 有余 (5)以宾客之礼相待 (6)买
12.C
13.略
14.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2分,共3分)
15. (1)沾湿 捎口信 (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6.D(3分)
17.第④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1分)不丹相对
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由于心里守常和
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
的观点。(4分)
18.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
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会觉得甜蜜、幸福";(2分)
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缺乏信任,争强
好胜,所以"会感到失落、痛苦"。(2分)
19.一个孤独、忧伤、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女孩,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走向阳光、走向自信、走向成功。(意思对即可)(6分)
20.文章开头女孩的作文表现出深深的忧郁和悲伤,为下文女孩的转变作铺垫(或引出下文)。通过女孩 前后变化的对比,突出文章的主旨。(意思对即可)(5分)
21.描写春天的生机、明媚,渲染气氛;与她“心如冰冻”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意思对即可)(6分)
22.一是指自然之花都会在春天开放,二是指花季少年,谁也不会错过生命的春天,都应该绽放出生命的 花朵。(言之成理即可)(4分)
23.可围绕“具有爱心,关爱学生”或“教育上充满智慧,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评价。也 允许有不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