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7种子的传播
教学内容 (四年级) 课时安排 第课时 (共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植物生长过程中,花凋谢后会结出果实。 2.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3.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衍后代,使得其种群得以延续。 4.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5.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关,包括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和弹力传播等方式。 科学思维. 1.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3.能依据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 探究实践 1.能通过制作种子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方式。 2.能够有依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责任: 1.能持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尊重事实,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观点。 3.对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5.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6.意识到植物的生存与繁殖后代与环境息息相关,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1.观察并掌握植物传播种子的几种不同方式。2.掌握植物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明白果皮的作用在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教学难点】 难点:1.掌握植物生长变化规律,能够预测植物下一阶段的变化情况。2. 能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具学具 油菜花、镊子、记录单、放大镜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一、聚焦:凤仙花长出了果实(预设5分钟) 师:凤仙花开了,然后凋谢了,凋谢的凤仙花有什么变化? 预设:凤仙花开的很茂盛,有的花正在慢慢枯萎,有的花已经凋谢了,凋谢的花里还有果实 揭示课题:果实 二、探索: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预设30分钟) (一)探究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特点,描述果实生长变化过程 [材料准备:上中下不同部位果实成熟度明显不同的凤仙花植株、学生记录单] 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预设:有点像梭子;椭圆形的;看上去毛茸茸的;是嫩绿色的;是有点偏黄的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阶段的果实,请你将它们按照成熟度排序。 预设:学生观察,并且排序 师:刚结出的凤仙花果实果皮鲜嫩呈绿色;之后会变黄变干;最后会自己开裂,将里面的种子弹出去。 (二)数种子,感受自然界物种延续的神秘与伟大 师:凤仙花种子外面包裹着的这些是什么?( 预设:果皮 师:这些果皮有什么作用? 预设…… 得出结论:果皮可以保护种子,避免受到外界的敌害;果皮被其它动物吃了后,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师:数种子:这一颗小小的果实中,有几颗种子呢?大家来数一数。 预设:统计,交流,得出结论:一颗凤仙花果实中一般有10几粒种子。 师:研讨:一株凤仙花有这么多的种子,这对凤仙花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预设:…… 得出结论:种子可以帮助植物繁衍后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种下一颗凤仙花种子,又收获了许多种子!这些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长出许多株凤仙花。这些凤仙花又会结出更多的种子。凤仙花的种族就是这样延续并壮大的。 (三)观察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寻找相同与不同 师:生活中除了凤仙花,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会长出果实,结出种子呢? 预设:苹果、油菜花、桃子...... 师:教师出示图片:苹果、花生、豌豆。这是植物的果实还是种子呢?它们的果实结构都一样吗? 预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师:总结:果实的结构不一样,种子的数量也不一样。但都有果实和种子。 三、研讨:(预设5分钟) 师: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 预设:苹果是果实,豌豆是种子,花生是种子,梨是果实,桃子是果实.....学生开小火车回答。 (设计意图:用小火车轮流回答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知识巩固。) 四、聚焦引入(预设1分钟) 师:出示图片:墙缝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种子是怎样进入墙缝的? 预设:…… 师:讨论:这些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来的? 预设:风、动物 师:揭示课题:哪些植物的种子能传播到这儿呢 又会以怎样的方式传播呢 今天咱们就当回生物学家,一起研究植物传播种子的奥秘。(板书课题) 五、探索:种子的传播方式(预设30分钟) (一)探究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 [材料准备: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活动记录单二] 师:推测:凤仙花的果实非常干扁脆弱,它是怎样将种子传播出去的?为什么? 预设:…… 师:播放有关视频。 师:PPT:了解油菜果荚和种子,在成熟时也是能够爆裂开,通过弹力传播种子。 (二)探究苍耳种子的传播方式 [材料准备:苍耳果实模型,活动记录单一] 分组观察苍耳果实,学生观察并描述、记录苍耳的形态特征: (1)看一看:果实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想一想:这样的结构对于种子传播有什么用处? 师:苍耳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预设:…… 师:得出结论:苍耳通过动物传播种子。 (三)探究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师:分组观察记录:选择其中1-2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进行观察,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推测这种植物是靠什么方式传播的种子的? 预设:学生理解 师:研讨交流:它们的果实和种子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种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师:研讨:PPT展示有关图片,了解这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预设:…… 师:总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莲蓬和莲子、椰子等通过水传播种子,番茄、樱桃等通过动物吃了后传播,枫杨、蒲公英等通过风传播,苍耳、牛蒡等有刺、钩的通过动物传播。 六、研讨:种子传播的意义(预设2分钟) 师:研讨:植物将种子传播出去有什么意义? 预设:小结:植物将种子传播出去就是为了它的种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育成新的植株,有助于植物种群的延续。 (设计意图: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所以无法让学生观察实物,用视频进行替代,尽量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板书设计: 1.6+1.7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弹力传播 种子的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 动物传播
教 学 反 思 种子的传播这节课的内容也不是很多,正好能够空出时间来弥补之前花这节课没能完整阐述的内容。 在这节课中,最难的难点应该是学生理解果实、种子、果皮之间的关系,以及种子的传播方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利用了实际上的油菜果实和种子,以及苍耳的种子模型,对这节课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在7班上课的时候学生的上课效果不是很好,希望在其他班级能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