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洨 (xiáo)河 轩榭(xiè) 矗 (chù)立 河堤(tī)
B.匀称(chèng) 肃穆(mù) 和谐(xié) 蟠(fān)龙
C.依傍(páng) 擅 (shàn)长 湛(shèn)蓝 点缀(zhuì)
D.池沼(zhǎo) 斟酌 (zhuó) 镂(lòu)空 藻(zǎo)井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下面画横线并在方格内写出正确的字。(4分)
重峦叠障 错综相连 巧夺天功 迥然不同
惟妙惟肖 珠光宝器 自出新栽 再接再厉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 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 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 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 时尚 观察 B.维护 时尚 观赏
C,保护 潮流 观看 D.维护 潮流 观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6.名著知识:(5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
7.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你仿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黑板”、“家”(任选一题)。(6分)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8、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11分)
(1) ,恨别鸟惊心。
(2)会当凌绝顶, 。
(3)天明登前途, 。
(4)霜落熊升树, 。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6)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7)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8)《秋词》中诗人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
(9)高峰入云, 。
(10)晴空一鹤排云上, 。
9.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陶后鲜有闻 (2)晓雾将歇
(3)念无与为乐者 (4)略无阙处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古诗文阅读(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则素湍绿潭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吴广素爱人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属予作文以记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13、诗词鉴赏(7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改”与 “迷”妙在哪里?(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理解(38分)
(一)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4.本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 (3分)
15.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3分)
A.由高到低 B.由外到内 C.由具体到抽象D.由总说到分说
16.“一年四季不寂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7.写出了事物的动感和层次感的一项是:( )(3分)
A.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B.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C.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D.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18.“这是不足取的”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 (3 分)
19.写出这段说明文字中的议论句。(3分)
(二)
北极熊是依靠海洋生存的。确切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它是依靠北极的大浮冰生存的。它目前尚可生活的这片海洋在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在无情地缩小,而像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之一。
从11月份开始,随着极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临,又到了大型哺乳动物进食的时候了。尽管它们也吃草、磨菇和浆果,但它们首先是食肉动物。它们必须吃一定量的海豹和小海象,可以给它们足够的脂肪储备以抵御严寒。它们搜寻猎物的活动只在极地的冬天里进行,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海豹要经常到浮冰上的“通气口”换气,它们像极地里所有哺乳动物一样都要浮到水面上呼吸。这些冰窟窿会被雪或者一层薄冰及盖。即便北极熊离这些冰窟窿有一公里的距离,但凭看极灵敏的嗅觉,北极熊仍可以找到这些“通气口”。它们埋伏在其中一个冰窟窿附近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出现,只要海豹一落头,它们就会冲上去抓住它。
但一旦冰雪融化了,它们的打猎期也就结束了!尽管北极熊这类动物可以在水里游数公里,尽管它们可以在水下呆上1分钟以上,但由于海豹动作特别敏捷,所以北极熊在水里很难抓住它们。
从春天到夏末,北极熊就得靠它们储存的脂肪来生存了。②但随着极地气候的变化,这些浮
冰结冰的时间越来越晚了,这种情况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得到证实。③通过对1978-1996年卫星图像的分析表明.极地的夏天已经延长了6天。④自那时以来,这种情况在加剧。⑤原来北极熊从10月中旬就可以在冰上捕猎了,可现在,它们的捕猎时间就要往后推几周了。
除了上述威胁外,还有一种威胁是更潜在的:化学污染。通过对用麻醉剂捕获的北极熊进行的分析表明,它们身体组织内杀虫剂和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处在海洋食物链最高端的这种食肉动物吃进了极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都是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的残留物,长期毒化着北极的环境。加拿大已经把北极熊列为“脆弱动物”。但为了拯救北极熊这种极特殊的动物,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因为生活条件的任何变化对这种动物都可能是致命的。
20.“也就是说,它们对大浮冰的依赖性是多么大啊!”是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把它放到该段的哪一句话前最合适呢?( )(3分)
A.①句前 B.②句前 C.③句前 D.④句前 E.⑤句前
21.说说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各有什么作用。 (4分)
(1)它目前尚可生活的这片海洋在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乍在无情地缩小、而像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之一。
(2)尽管它们也吃草、落菇和浆果,但它们首先是食肉动物。
22.这篇短文的结构方式是( 〕(3分)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3.给这篇短文加一个比较恰当的标题。(4分)
24.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类应该为拯救北极熊做些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1. D
2.障一嶂 功一工 器一气 新一心
3. B
4. B
5. B
6.《骆驼祥子》、三、三、祥子与车、虎妞
7. 略
8.(1)感时花溅泪 (2)一览众山小 (3)独与老翁别
(4)林空鹿饮溪 (5)芳草萋萋鹦鹉洲 (6)出淤泥而不染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9)清流见底 (10)便引诗情到碧霄
9、(1)少 (2)消散 (3)想到 (4)通“缺” (5) 只是
二、古诗文阅读
10、C
11、(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2)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
12、B
13、(1)“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作者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阅读理解
(一)
1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15、 D
16、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17. A
18.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19.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二)
20. B
21.(1)说明北极熊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2)强调肉类食物对北极熊的重要性,从而突出“大浮冰”的重要作用。
22. A
23.北极熊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符合文意、语言简练即可)
24.控制温室效应,控制化学污染,保护环境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