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收集资料,简要了解作者生平及为人处世态度。
2、学习议论文知识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答题技巧。
2、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谈他们眼中最苦与最乐的事情,由此导入到梁启超眼中的“最苦与?最乐”。??
二、走进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
三、预习检测:
1、字音:
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
??2、词义??①失意:不得志。??②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③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④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⑤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说出课文中印象最深的句子、段落,并简要分析,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分小组进行分析。??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答疑)??明确:??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二)“价值观”探究??梁启超在本文中列举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的事?例,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乐观”?你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谈。??明确:(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五、合作探究:?? 第1自然段: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六、精读品析:?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2、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3、?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4、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5、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小结: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七、拓展延伸:
1、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2、句型练习——仿写:学生可以根据示例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例: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_______________若能______________,虽?__________________。??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生__________________,莫若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最苦????????????????????? 最乐?????贫?失意?老、死??????????????知足、安分、达观(不苦)?现象??????????????欠钱没还??????????????????????如释重负?????????负??恩惠未报??????????????????尽???心安理得?????????责???得罪人没赔礼?????????????责???吃苦——真乐?????????任???该做没做?????????????????任??(苦乐循环)???????????????本质???????????????????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梁启超名言:
1、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3、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 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
4、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5、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6、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7、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8、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课件23张PPT。最苦与最乐梁 启 超 痛苦与快乐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现在我告诉你们:放假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来分担,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新课导入 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二、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
人,广东新会人。作者简介 三、预习检测字词积累★生字注音悲天悯( )人 mǐn契( )约qì★多音字得(dé)罪 过得(de)去 得(děi)亏
答(dā)应 答(dá)案 ★形近字 A.抵(dǐ)押 砥(dǐ)砺
诋(dǐ)毁 官邸(dǐ)
B.愉(yú)快 坚贞不渝(yú) 榆(yú)树
C.卸(xiè)车 抵御(yù)
解释词语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读完后告诉老师: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⑶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⑷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 5 )(1— 2 ) (3— 4 )(分--总 )逐层分析首先看最苦的部分(即1、2自然段)① 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吗?[不是]② 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 a.为什么说贫困不苦?b .为什么说失意不苦?
c.为什么老、死也不算最苦呢?
d.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是源于什么?(找出相关语句)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 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 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知足安分达观责任 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① 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②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真可畏不可言喻。]③ 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么?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五、合作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看第四自然段: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温馨提示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勇于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什么?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悄悄话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你有什么方法和措施六、精读品析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A.对他人的责任:
B.对 事 的 责任:
C.对自己的责任: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③.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
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④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考考你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 人 的 责任:
对 事 的 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②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原文回答: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③相符合的句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④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答应的事、欠人的钱、受人的恩惠、得罪人没赔礼对比论证:负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呢?
1.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2.当下正是“甲流”肆虐之时,据悉:会同一中、三中校内已有几位同学感染了“甲流”病毒,因这些同学自觉上报和及时接受隔离,才使病毒没有继续扩散。
七、拓展延伸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潜
结束语《最苦与最乐》节选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希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拉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的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责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已立了一种契约,使走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郡良@u使时时刘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使走过的苦疙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n;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走真乐。人生须知逝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人问的一种趣味。却定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翱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走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长成,郡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任,就是小快乐。你若走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②“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①未尽责任,丢开不管廿推卸责任"和"逃避贡任"亦可)
②尽了贡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5、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6、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