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1《小石潭记》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6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小石潭记》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6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16 11:31:58

文档简介

课件6张PPT。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有《柳河东集》传世。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荒远偏僻的永州呆了十年,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情。
21、?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如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的乐与忧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二、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1、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2、《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3、“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
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4、检查字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④以其境过清,小可久居(????)(????)
⑤明灭可见(????)??⑥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卷石底以出??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往来翕忽????⑤佁然不动??????????⑥凄神寒骨
5、齐读课文后,让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景物蕴含的感情。
五、合作探究 :
1、出示总问题:本文描写的景与作者的情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预备子问题:??(1)围绕小石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写景用了什么写法?(2)作者抒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文章开头写“心乐之”,结尾又写“悄怆幽邃”,前乐后忧怎样理解?
2、试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本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精读品析:
1、整体赏析法示例:文中描绘的景物、作者的心境都与石紧密关联,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找出相关语句,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明写了“石”,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闻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这些句子暗写“石”,“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不同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依附岩石生长的优美形态,“其岸势犬牙差互”侧面写出溪岸的形状曲曲折折,全是石岸,“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写出石的冰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2、围绕一个“石”字,我们从各个角度品味到小石潭优美的景致,这种方法叫做整体赏析法;请同学们依照这种方法,寻找、发现、品味美,扣紧小石潭优美的景致中某一个美点,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表看法,教师适度点拨。)
如:“水”、“清”、“动”与“静”、“景”与“情”、“乐”与“凄”等。
3、本文以游览为序写景,条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者)
4、自由朗读课文。
5、总结全文: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以写景取胜。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文章先写所见景物,再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后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被贬谪的心常常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小石潭气氛恰当地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全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往往寥寥几笔,神形兼备,各尽其妙。
七、拓展延伸:
小石潭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请你结合柳宗元的描述为小石潭写一篇导导游词。
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小石潭记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交代同游者
《小石潭记》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二、写作背景:
? 《小石潭记》是作者柳宗元众多作品中的名篇,作者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
课件32张PPT。小石潭记柳 宗 元一、新课导入小石潭记柳宗元二、认识作者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有《柳河东集》传世。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荒远偏僻的永州呆了十年,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情。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预习检测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嵁 蒙 络 摇 缀 参差披拂 佁然不动 yǐ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xī犬牙差互 quánchíkānluò cēn cīchùcī 悄怆幽邃 qiǎo suì 我会读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
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林向下,往下特别清澄而寒冷把 | 作为遮掩、缠绕、
摇动、连结译文: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 ,听见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使我 心中快乐。砍掉竹子,开出道路,往下 走就看见了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澄而寒冷。(潭)把整块的石 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翻卷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向西以……为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大约在空中愣住的样子忽然轻快疾速的样子译文: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太阳光向下一直照射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 敏捷,好像和游览的人相互取乐。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曲折看见译文: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隐或现,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那岸 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向下指示代词,那能像狗的牙齿一样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环绕合抱寂静连词,因为凄清,冷清停留于是,就离开跟从译文:(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 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凄清,不能够久留,就记下它的情景离开了。译文: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 玄。随从我的人,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 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悲伤使……凄凉使……寒冷
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小石潭的:先写
再写
后写发现小石潭小石潭景物作者的感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发现
小潭 潭中
景物小潭
源流 潭中
气氛 五、合作探究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明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文中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6、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的?小石潭的“奇”(1)潭石奇——异石纷呈?①“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水奇——声悦水澈①“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声悦) ?②“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 ③“不可知其源”。(神秘)(4)潭境奇——清幽凄凉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思考: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地处湖南和广州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柳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bì)痹(bì)”的程度。走进柳宗元:六、精读品析 品读赏析
—品味情感
我从句子____读出了作者___的情感。
淡淡的 ,浓浓的 ,缓缓流淌出的是一首 的古典曲子。喜愁抑郁幽怨一切景语皆情语 浓郁的 、清雅的 ,融汇成一幅 的水墨画。 愁景幽雅深邃 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赏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但后来坐潭上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一乐一悲,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七、拓展延伸
为小石潭写一段
导游词 学习反馈 走近小石潭,这里有___的潭水, ___的潭石, ___的游鱼, ___的溪流,这些都带给作者___的心情;小石潭周围的环境____,这又触发了作者的____之感。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____的结合, ____的结合,
____的结合;在抒情上,主要运用了____的手法—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写景高手,抒情行家。可爱清澈奇特曲折快乐孤凄悲凉远景近景动景静景正侧面描写借景抒情幽深冷寂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巴尔扎克
结束语《小石潭记》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 ⑵俶尔远逝 __________ 2、 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 斗:__________ 蛇:_____________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 ⑷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应: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写其动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6、 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①大约 ②忽然
2、①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②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曲折;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蜿蜒爬行 ③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
3、
(1)从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只见流入潭中的溪水想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地流淌行进可以看出溪水时而现出来,时而被遮住。
(2)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4、①伐竹取道 ②水尤清冽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文章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凄寒、幽怆的气氛,借以抒发了作者在失意苦寂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
6、观鱼时的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与鱼同乐的情趣。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力求排遣郁闷的心情,但又最后无法解脱的深沉痛苦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