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忆读书》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忆读书》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16 11:44:36

文档简介

相关课外阅读
作者链接
冰心 (1900~1999),享年99岁,原籍福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其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清丽”、“典雅”、凝练流畅的特点,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背景链接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提示——留意篇末所署的时日
1989年9月8日清晨
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课文相关小说
《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节为七十回本。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原本共120回,但后40回失传。现今学界普遍认为通行本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不知为何人所作。但民间普遍认为为高鹗所作,另有一说为高鹗、程伟元二人合作著续。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考认为是无名氏续,高鹗、程伟元整理。
《精忠说岳》,中国清代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20卷80回。作者钱彩、金丰,生卒年代均不详。 此书成书前就有不少写岳飞故事的小说流传,一种是脱离正史的虚构,一种是一一对照正史的复述。《精忠说岳全传》虚实兼而有之,它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汲取了过去岳传中的精华,其成就和影响都超过了前两种小说,这也是它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岳飞是一个不顾个人安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有胆有识的军事统帅,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广收各地起义的绿林好汉,训练了一支纪律森严、武艺高强的队伍,为民族的兴亡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精忠说岳全传》实际上描写的是在岳飞率领之下的人民抗战,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写岳飞的书的明显区别和主要特点。但作者在小说中对岳飞形象赋予过多的封建伦理色彩,为要表现他的忠孝仁义,有时竟违背常情。另外,将岳飞与秦桧的矛盾说成是前世冤孽所致,忽视了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小说粗线条描写多,常用口语,情节描写也多有重复,明显地保留着民间话本的痕迹。
附 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培根(共29张PPT)
冰 心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青年时期的照片
世纪老人
—冰心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儿童文学家。主要著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小桔灯》、《笑》等。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写作背景
认读词语
宴会 催促 凯旋 宗教
气愤 地煞 崇拜 亲戚
啼哭 衰老 消遣 烦琐
笸箩 着力 酷爱 堆砌
cuī
zōng
chóng
suǒ
zhuó

pǒluo
qiǎn

yàn
fèn

shuāi
shà
qi
kǎi
yǐ gāng xǔ
不能自已 天 罡 栩栩如生
理解,从词义开始。
1.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2.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3.好像失去了什么。
4.指兴盛和灭亡。
5.没有一点趣味。
6.没有病而发出的声音。
7.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一知半解
怒发冲冠
若有所失
兴亡盛衰
索然无味
无病而呻
不能自已
连连看:找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三国演义》 小仲马
《聊斋志异》 吴承恩
《水浒传》 蒲松龄
《红楼梦》 施耐庵
《茶花女》 曹雪芹
《西游记》 李易安
《满江红》 罗贯中
《声声慢》 岳飞
1、冰心在文中写了许多读书
感受,你能否找出几句
四人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2、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最能
表达冰心的读书感受?
明确:
1、因为酷爱古典诗词,领悟了诗中的各种情绪,丰富了情感体验。
2、因为接触了翻译作品,又使她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3、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4、从读书中我还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主题)
……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回忆幼时读书经历,体现“读书好,多读书。”
叙述八十多岁养病时的读书经历, 侧重谈“读好书”。
总结,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1)
第三部分:(12-13)
第四部分:(14-15)
线索:作者的记忆
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线索
作者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为什么?
作者喜欢读《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
《茶花女遗事》、 《红楼梦》
作者不喜读《精忠说岳》 、《荡寇志》 、《封神榜》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烦琐。
挑书的标准
的情节
的人物形象
的语言
的感情
精 彩
栩栩如生
质朴浅显
真 实
对书的选择
读好书
富有真情
质朴浅显
冰心的文章语言上具有 的特点
冰心的读书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有选择,然后广泛涉猎,要有恒心。
结合文中有关句子,说说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当时,冰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第3段,含泪 神态描写 心情
明确:写出了对故事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无奈
不舍
买书(只要……就) 自己的看法(议论) 少年时代
热爱读书,
喜爱思考,
有着自己(的)感悟
……的孩子
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的书(?)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茶花女遗事》
《红楼梦》
《修身》课本以外的书
冰心的感受(读书的作用)
听:津津有味 读:一知半解
哭:人物的命运
可以读到精彩的故事
有助于写作
开阔了“我”的眼界,
了解了外国的人情世故。
尝到了兴亡盛衰滋味,加深了“我”对生活、对历史的认识。
让“我”懂得了做人处事“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多读书
读书好
总结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回忆了她从七岁到十二三岁读书的经历,介绍了自己一生读书的体会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你觉得自己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了吗?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史美尔斯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考门斯基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冰心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重点语段训练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36 天罡72 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得我11 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1、文章第一段“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细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作者因为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杨寇志》强多了。
(1)、结合课文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在这段话中,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3、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1、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2、(1)、“凑成”在这里是“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之意,“写满”在此有“凑满”意,连用这三个词的含义均在强调指出:虽然《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人物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但因为作者要凑满一百零八将(即将梁山泊大小头领一百零八将说成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降临凡世),因此就不可能将每个人物都写得像林冲等十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那样有性情气质、个性鲜明了。(2)、作者对《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评价:①《水浒传》的人物描写极其生动;②《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虽不能说人人有其性情气质、个性鲜明,但其中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确实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③人物鲜活、情节感人的《水浒传》比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好得多。3、明确: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的感情。1.忆读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谜语导入新课:
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谜底: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二、走进作者:
冰心 (1900~1999),享年99岁,原籍福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其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清丽”、“典雅”、凝练流畅的特点,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背景链接
提示——留意篇末所署的时日
1989年9月8日清晨
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pǒ 不能读成puǒ 天罡gāng 地煞 shà 怒发冲冠guān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津津有味
2、解释词语:
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⑶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
中抹去。
风花雪月: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五、合作探究: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2、提问:本文重点写的是哪个内容?(读书好)
学生小组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
——① 读书可以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 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六、精读品析:
1、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大家共同议论。
2、冰心奶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对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七、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1、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请各位同学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交流,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呢?
学生分析自己读书现状,制订读书计划(当堂在日记本上写出自己本学期的读书计划,200字以内)。
3、课下搜集、摘抄岳飞的《满江红》一词以及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并任选其一背诵。(早读抽查)
附 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培根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中心内容 记叙顺序
多读书
读书好 时间顺序
读好书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名家的读书生活后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叙述的脉络;到深入研读文本,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以及读书的种种好处;到学生自己谈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收获,整个过程顺理成章。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  ) 消遣(  ) 天罡(  ) 朦胧(  )(  )
2.本文选自(《冰心选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3.释词:
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⑶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
中抹去。
风花雪月:
4.作者渐渐明白要看什么样的书?用文中原句回答。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



6.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你读了哪些书?请作简单的介绍。
1.略 2.《冰心选集》、谢婉莹 3.略 4.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5.⑴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⑵尽量多读一些书。⑶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