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 长征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 长征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7 09: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又将迎来她的生日。班级将以
“走进时光里的英雄,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策划一次国庆专题系列活动。欢迎每一位同学参与!
单元任务
精读课文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单元任务——
走进时光里的英雄
传承红色文化
诵长征诗歌,传长征精神
唱英雄赞歌,寻英雄之光
迎开国大典,做优秀解说
听英雄故事,敬伟大战士
读灯火故事,惜幸福生活
七律·长征
任务一
理总文脉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 / 不怕 / 远征难,
万水 / 千山 / 只等闲。
五岭 / 逶迤 / 腾细浪,
乌蒙 / 磅礴 / 走泥丸。
金沙 / 水拍 / 云崖暖,
大渡 / 桥横 / 铁索寒。
更喜 / 岷山 / 千里雪,
三军 / 过后 / 尽开颜。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诗有八行,每句七个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xián
wán
hán
yán
韵脚:an
逶 迤 磅 礴 云 崖 岷山
wēi yí
páng bó
mín








suǒ
这两个字的横画较多,不要多写或漏写,还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同。
下半部分是“糸”,不要误写成“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颔联大意: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颈联大意: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尾联大意: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本诗是围绕哪句话写呢?
总领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翻越
五岭
把诗歌中描写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补充完整。
越过
乌蒙山
巧夺
金沙江
横渡
大渡河
喜踏
岷山
总分结构
任务二
读“远征难”
你从哪里体会到“难”?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
乌蒙
岷山
五岭
逶迤
形容山脉蜿蜒曲折、连绵不断
五岭山脉绵延 7000 多里,红军走了 90 多天才翻越它,你说难不难?
乌蒙
磅礴
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
乌蒙山石头多,怪石嶙峋,陡峭险峻,其平均海拔 2000 多米,最高峰 4200 米。红军要翻越它,你说难不难?
岷山
千里雪
上千里都是皑皑白雪
岷山上千里都是白雪皑皑、大雪纷飞、冰天冻地,为了翻越它,红军损失了 2000 多人。你说难不难?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
大渡河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金沙江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这飞溅的雾水,像冒出的蒸汽,所以会让人有“暖”的感觉。
大渡河
大渡河上凌空高悬的铁索,下面是汹涌的河水,让人寒意阵阵。大渡河上的桥是由 13 根铁索构成的,没有桥面,所以让人害怕。
红军只翻越了五岭、乌蒙、岷山吗?
红军只渡过了金沙江和大渡河吗?
数字长征
长征,红军日平均行军 37 千米,攀越 20余座山峰,其中 5 座终年积雪;渡过 24 条河流,穿越 1.52 万平方千米草地。长征,红军转战十几个省区,占领过大小 62 个城市,通过 6 个少数民族地区。长征,几乎平均每两天就有 1 次遭遇战,长征途中红军始终处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期间共发生 380 余次重要战役。平均每行进 300 米,就有 1 名战士牺牲。
那为什么诗里只写了这些呢?
五岭
乌蒙山
岷山
千山
金沙江
大渡河
万水
远征难


由点及面
任务三
品“只等闲”
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只等闲”?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险峻的山,在红军战士看来不过是腾跃细小的波浪、和脚下滚动的小泥球一样。充分地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
正因为有着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所以“红军不怕远征难”!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暖”:一是写红军因江水汹涌澎湃,水石相击,水雾蒸腾而产生的江水沸腾的感觉。
②“暖”:二是表现红军因征服了金沙江天险万众欢腾、高呼胜利的热烈情景。
①“寒”:一是烘托出大渡河铁索桥凌空高悬,令人心寒的艰险之状。
②“寒”:二是渲染红军
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惊险而激烈的战斗气氛。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不但不怕,反而更喜!
回扣首联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令人欣喜。
尽开颜
写三军的欢笑,红军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令人欣喜。
师:没有装备、征程漫漫、敌人疯狂,多少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可这一切的难在红军眼里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事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
师:这么长、这么高,又有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乱炸,想要翻越该有多难!
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难呀!可在红军的眼里又算什么?想到这难忘的一幕一幕,想到英勇的红军战士,只有一句诗回荡在诗人的脑海中,这就是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诗人回想起那欢快的场面,喜悦之情溢满胸怀,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
师: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铺就了胜利之桥,诗人回想起那悲壮的场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一“暖”一“寒”,一“喜”—“悲”,真难呀!可在红军的眼里又算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山陡路滑,红军战士踩着冰面艰难前行,有的滑倒后再也没有起来,但红军战士依然奋勇前进,这正是——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任务四
悟革命情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表现出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结合阅读链接,感受革命精神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伟人毛泽东写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大柏地》,探究这首词与《七律·长征》共同的革命精神。
菩萨蛮 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当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趣味导入
背景资料:1929年,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1933年毛泽东重经大柏地,写下了这首词。

趣味导入
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小练笔: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传承长征精神?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当代青少年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方法提示:
◎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现状。
◎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回答。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
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及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向为了航天事业不断奋斗、百折不挠的科学家学习。勇敢面对困难,百折不挠,乐观面对学习、生活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