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 第1课时 正弦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理解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事实;2.掌握正弦函数意义,能依据正弦函数定义进行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30°和45°与其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获得“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一定时,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这一重要结论,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正弦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由特殊到一般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让学生观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图片,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问题来源于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正弦函数定义,理解当锐角一定时,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固定不变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 加深“直角三角形中,当它的某一锐角固定时,这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个定值”的理解。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思考: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的仰角为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怎么说呢?在Rt△ABC中,∠C=90°,∠A=30°,BC=35 m,求AB.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若要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呢?【教学说明】对所提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结论.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即是否运用“=”这一结论.推进新课知识点1 正弦的定义 已知:∠C=90°,∠A=30°,BC=35 m.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故:AB=2BC=70m.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出水口的高度为 50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为a m 时呢?通过上述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结论】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为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是一个固定值.思考: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A=45°,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提问:该比值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若该三角形边长变为原来的2倍,该比值有变化吗?思考:当∠A为任意一个确定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仍为固定值吗?【归纳结论】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 一个锐角是45°,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是一个固定值.探究:任意画 Rt△ABC 和 Rt△A'B'C',使得∠C =∠C'=90°.∠A=∠A',那么与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在 Rt△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 sin A.提问:你发现了什么?∠A 的正弦 sinA 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注意:“si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写符号sin是没有意义的,表达时有时要省去角的符号“∠” 。正弦的表示:1.sinA 、 sin39 ° 、 sinβ (省去角的符号);2.sin∠DEF、 sin∠1 (不能省去角的符号). 练习:1.在Rt△ABC中,∠C=90°,∠A=60°,求sinA的值.知识点2 运用正弦定义求正弦值的方法例 如图,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回顾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求 sin A 就是要确定∠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求 sin B 就是要确定∠B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练习:2.如图,在Rt△ABC中,∠C=90°,求(1)中的sinA和(2)中的sinA的值.三、随堂演练1.在△ABC中,已知AC=5,BC=4,AB=3.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2.如图,在Rt△ABC中,∠C=90°,sinA=,延长AB到B′,使BB′=AB,延长AC到C′,使CC′=AC,连接B′C′,在△AB′C′中,sinA的值( )A.扩大 B.等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对3.在Rt△ABC中,∠C=90°,sinA=,求sinB.4.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求sinα的值.四、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 正弦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性作业(必做) 习题28.1第一题 求正弦值
鼓励性作业(选择) 习题28.1第二题 第一问
挑战性作业(选择) 练习册
拓展性作业 无
作业反馈记录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教研组长审核签字 年级部审核签字 党支部审核签字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