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4:52: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描述了三个传统节日中人们过节时的情景,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古诗的方法,了解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魅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者分析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与传统文化有关。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从二年级的"传统节日"到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五、六年级的"汉字之美"和"民风民俗",编者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的增长,编排一系列涉及传统节日、建筑、书画、文字、民俗的文本,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传统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与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建筑的精巧,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调动学生以往的经验,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学习目标确定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语言运用: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思维能力:能想象节日情景,感受节日气氛,体悟作者情感。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了解节日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难点】1.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古诗,并能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2.学习收集资料,了解重阳节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探究兴趣。能自主了解并记录传统节日与习俗。
学习评价设计
《古诗三首》选自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除本课古诗外,依次编排《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搜集传统节日资料,交流节日风俗习惯,并依据每课学习完成后活动提示,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从而感受身边优秀传统文化,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得以运用,围绕一个传统文化把过节过程写清楚,多种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活动成果,将学习、传承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在学生心田。第九课《古诗三首》承接了本单元教学及综合性活动的引领、启发重任。由三首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即《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人们过节、清明节、重阳节时的相应情景,启迪学生搜集过节时间及习俗活动,并浸润诗文,感受不同节日气氛,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诗人情感,拉近与诗人、文本对话距离,恰当语气语调反复诵读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究文化内涵的学习欲望及拓展积累习惯。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回顾学法,导入课题教师活动11.复习古诗,学法回顾。(1)课件出示《元日》《清明》,我们一起来背一背。(2)上节课,我们总结了学习古诗的三步法,谁来说一说?2.导入新课,板书题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诗的题目,指导书写“兄”。3.读诗题,解题意。(1)指名读诗题,读了诗题,你了解到了什么?(2)“忆”有回想、想念、记得的意思,在这里“忆”的字义是什么?(想念)(3)补充资料。(课件出示王维简介)学生活动1学生背诵前两首诗。并回忆学习方法。生读第三首诗课题。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回顾学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实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环节二: 借助学法,合作学诗教师活动21.合作学诗,课件出示提示。借助学法,先自学,再交流古诗大意;然后想象画面;最后抓住关键词和课前了解的背景,说一说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2.交流所学。(1)汇报诗意。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最后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关键词:“异乡”指他乡;“佳节”指节日;“遥知”指远远地知道)(2)体会诗情。①抓住“独”“异”,体会诗人在他乡举目无亲的孤独。②抓住“佳节”,想象重阳节的热闹景象,与“独”“异”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倍”字道出了诗人在节日之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③抓住“兄弟”与“一人”的反差,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3.想象感悟:请你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学生交流。学生活动2生读诗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通过关键词体会诗情。想象画面并交流画面。活动意图说明: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由读到悟,在读的过程中,解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环节三: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教师活动31.课件出示古诗三首,比较异同。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的活动3学生交流反馈。预设:相同之处是都描写了传统节日的景象;不同之处是表达的情感不同,第一首是喜悦,第二首是悲伤,第三首是孤独。活动意图说明:此环节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三首古诗的异同,加深了他们对古诗主题的理解。通过拓展延伸,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环节四: 拓展延伸教师活动4(1)就像王维一样,从古至今有许多客居他乡的游子将他们漂泊在外、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入诗中。课件出示相关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绝句二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学的活动4生自由读,体会诗人感情。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出示不同诗人思乡念友的名篇,加深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1.背诵三首古诗,并默写《清明》2.制作有关三首诗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授《元日》《清明》这两首诗的时候,引导学生学古诗,提炼方法。一是读通读顺,借助注释或与同学交流,了解古诗大意。二是展开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三是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学法的提炼,由扶到放,学生自主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更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