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古诗文精练-七年级【迎击2025中考】
文言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广西省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 言句子的能力;第 3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是无信 / 是进亦忧,退亦忧 . .
B.太丘舍去 / 屋舍俨然 . .
C.相委而去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
D.下车引之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
2.对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1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 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 ”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 ”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胜, 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C.“怒 ”与“惭 ”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 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论 语
(上海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题考查的是和作品相关的文学及文化常识;第 2题测试的是对文本内容、 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 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2
1.【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家经典。 2.【甲】文与【乙】文第 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 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
诫 子 书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停顿的划分;第 2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 第 3 题考查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 4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 主旨的理解与分析;第 5 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和行文思路的把握及综合运用。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吾欲汝曹① 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 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 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 ,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 效之。杜季良④ 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 , 父丧致客,数郡
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
.
成尚类鹜者也⑦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 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 也。
(选自《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3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 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 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正。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 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 戒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 ) (2)意与日去 ( ) . .
(3)乐人之乐( ) (4)数郡毕至 ( )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4.“静 ”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中学到了哪些。
狼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含义的 掌握;第 3 题考查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 4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
4
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 ) (2)一狼洞其中 ( ) .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 .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5
河中石兽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含义的 掌握;第 3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材料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第 4 题考查的是用现 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 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 难②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 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 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 ,佯败走, 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 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6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 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竟不可得(竟然) B.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 . .
C. 佯败走(假装) D. 而绝其粮道(截断)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介词,在) B. 如其言(代词,他的)
. .
C. 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 D. 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 .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 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不可“据理臆断 ” 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 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只有老河兵综 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 ”的故事。赵 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 果被秦军大败。
D. 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 ”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 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 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陋 室 铭
(山西省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测试的是对文言字词读音的掌握;第 2 题测试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 掌握;第 3 题测试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 4 题测试的是对文章 内容、作者情感、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第 5 题测试的是和作品相关的文学及 文化常识。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可以调素琴 (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谈笑有鸿儒 ( )
.
3.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选 。
译文:
(2)无案牍之劳形 ( ) .
(2)有仙则名 ( )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与“无丝竹之乱耳 ”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 物言志 ”。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 ”的。 5.完善作者小档案。
姓 名
字 梦得
朝 代 唐朝
主要经历 ①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②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
作 品 《陋室铭》
卖 油 翁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主旨 的理解与分析;第 3 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手法及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 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乙】
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 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 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 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 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 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入谷 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 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柄短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 虎扑至,侧
9
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 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 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 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 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 (庖丁)“解牛 ”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 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 ”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 践中领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无他,但手熟尔 ( ) .
(2)尔安敢轻吾射 ( ) .
(3)老翁手一柄短斧 ( ) .
(4)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 ( ) .
2. 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了怎样的教益?
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孙权劝学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停顿的正确
10
划分;第 3 题考查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 4 题考查的是对文本、 材料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 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 · 汤问》,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及鲁肃过寻阳( ) (2)未穷青之技( )
. .
2.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 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
古诗词
天净沙 秋思
(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测试的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 2 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 主旨的理解。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A.《渔家傲 ·秋思》围绕“异 ”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 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 然。
C.《天净沙 ·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 ”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 ”有何不同。
12
游山西村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考点分析】
第 1 题考查测试的是对诗词内容和作者情感倾向的掌握;第 2 题考查的是对 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的赏析。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C
答题思路:回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需要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 来判断实词的含义。选项 A 中“则是(判断词)无信 ”,“是(指示代词,这样) 进亦忧,退亦忧 ” ; 选项 B 中“太丘舍(舍弃)去 ”,“屋舍(房屋、住宅)俨 然 ”; 选项 C 中“相委而去(离开)”,“登斯楼也,则有去(离开)国怀乡 ”;选 项 D 中“下车引(拉,牵拉)之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延长)凄异 ”。 所 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是 C 项。
2. C
答题思路:文言文句子在翻译时要抓住关键的得分点,主要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和特殊句式。本句中的重点词语是过(超过)、舍(舍弃)、去(离开)、乃(才); 本句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朋友 ”,还要注意字字落实。答案选 C 项。
3. B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文中父亲的朋友失信又失 礼,还不自省,反而怒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 ” 之气,他以“入门不顾 ”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也是给“友人 ”一 个教训。所以C 项中“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胜 ”是错误的。
1
论 语
1. 为学 儒
答题思路:这道题考了两个内容,一个是课文的题目,这是历年来的常设考点, 需要花时间背诵积累。另一个考查的是文化常识。《论语》是儒家经典,儒家之 学亦称儒学、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的,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术流派,也 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这道考题注重基础,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第一空: ②
第二空:(1)思学结合 (2)学与思的关系 (3)坚持不懈 (4)持之以恒(四 选一即可)
答题思路:这道题需对【甲】、【乙】选文的内容、主旨有准确的理解,并加以 比较分析,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首先是比较【甲】文和【乙】文的相同 点,题干提示两文“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 ”,【乙】文的第①段讲的是学 与思的关系,思学要紧密结合;【乙】文的第②段孔子以“为山 ”和“平地 ”为 喻,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劝人自强不息,因此答案为第②段。其次比较的是 两文的不同点,找出【乙】文比【甲】文多谈了什么内容。只要认真读读【乙】 文,就能回答其不同点。但要注意的是,答题时语言概括要准确,如概括成“学 与思 ”,“学习需要思考 ”,没有体现两者的关系或不全面,都会扣分。
诫 子 书
1.申/父母之戒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 该有停顿,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 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 意限断一处,句意为: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故断句为:申/父母之戒。
2. (1)使……增长 (2)离开 (3)以……为乐 (4)全,都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 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句(1)意为:所以不学习 就无法增长才干。广:使……增长。句(2)意为:意志随岁月而流逝。去:离
2
开。句(3)意为: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乐:以……为乐。句(4)意 为:数郡都来。毕:全,都。
3. (1)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2)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 望子孙效仿他)。
答题思路: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翻译时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注意字字落实,做好留、替、调、补、删。
句(1)中的重点词有:以,凭借;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品 德。句意为: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句(2)中的重点词有:常,常常、时常;为,替;是以,这是……的原因; 效,效法、效仿。句意为: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 (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即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 夫。“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选项不安静就不 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 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 以及其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答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甲文内容,从“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可知,只有“静 ”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是修身的途径;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中 可知,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是学习的方法。因此,要学有 所成,必须让自己“静 ”下来,“静 ”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其对 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5.【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的“静 ”与“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的“躁 ”对比,鲜明突出地论证了 “静 ”对治学 修身的重要性。又运用“ 比喻论证 ”,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 ”比作“枯 枝落叶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需要珍惜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 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龙伯高的敦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
3
和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成为谦虚的人与学 习杜季良不成功可能成为纨绔子弟作对比,具体直观、突出有力地论证了做人要 厚道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答题思路: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甲】文内 容,从“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中 可知,作者把“夫学须静 ”和“淫慢险躁 ”作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强调 了“静 ”对治学修身的重要作用;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可知,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 ”比作“枯枝 落叶 ”,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需要珍惜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 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结合【乙】文内容,从“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 约节俭,廉公有威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中 可知,列举龙伯高和杜季良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从“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 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 反类狗者也 ”中可知,把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成为谦虚的人与学习杜季良不成 功可能成为纨绔子弟作对比,属于对比论证,具体突出了做人要厚道谨慎,不随 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狼
1.(1)回头看 (2) 打洞
答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词语,还要注意词性活用现象。句(1)意为:(他)回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句(2)意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这里名词作动词,打洞。
2.C
答题思路:回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需要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 来判断虚词的含义。A 句中“ 以(用)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因为)臣卑鄙 ”; B 句中“其一犬坐于(在)前 ”,“皆以美于(比)徐公 ”;C 句中“而(但是)两 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但是)不能通其意 ”;D 句中“屠乃奔倚其(柴草堆) 下 ”,“安陵君其(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许寡人 ”。因此,加点词的意义 和用法相同的是 C 项。
4
3.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答题思路:本句中的重点词语是黠(狡猾)、 而(可是)、顷刻(一会儿)、变诈 (作假、欺骗)、几何(多少)。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反问句式,字字落实, 做好留、替、调、补、删。
4.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 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答题思路:这道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写了屠户遇狼、惧狼、 避狼、毙狼的经过,细致地刻画了屠户由惧狼到奋起毙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 户的机智和勇敢。文末“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这句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旨,表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 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所以我们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分别得到启示:①像狼一样的 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 定能取得胜利。
河中石兽
1.A
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断。选项 A 意为:最后没能找到。所以“竟 ”意为“终了,最后 ”。
2.C
答题思路:本题的四个加点字“于 ”“其 ”“以 ”“而 ”都是文言虚词,所以本题 考查的是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虚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 下文内容来考虑。 选项 A 中,“于 ”作为介词,往往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范围、对象、方面等,视情况可译为“在 ”,该句译为“外门倒塌在河中 ”。选项 B 中,“其 ”作为代词,可译为“他 ”“他的 ”“那 ”“那个 ”“这 ”“这些 ”,
根据上下文,该句译为“ (人们)依照他的说法 ”。选项 C 中,“ 以 ”做动词,
解释为“认为 ”,该句译为“(赵括)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 ”。我们学过的 《口技》一文中,“ 以为妙绝 ”的“ 以 ”就解释为“认为 ”。选项 D 中,“而 ” 是连词,联系上下文,赵括和赵奢的想法不同,因此,此处“而 ”解释为“但是 ”, 表转折。所以虚词的学习要立足课本,重在理解和积累各个虚词的用法。
5
3.B
答题思路:甲文中,根据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动作和语言可以发现,寺僧“以 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 ”,可见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动 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讲学家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 上,渐沉渐深耳 ”,因此他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却忽视了水流运动 的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综合起 来考虑,做出了正确推断。
4.(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 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答题思路:文言文句子在翻译时要抓住关键的得分点,主要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和特殊句式。第 1 句的重点词语有是(这)、非(不是)、为(被),第 2 句的重 点词语是使(假使)、将(名词用作动词,使……为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 字字落实,并注意词性活用的现象。
陋 室 铭
1.(1)tiáo (2)dú
答案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字词的读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文言文的 朗读,尤其是要掌握生僻字、多音字的读音。
2.(1)大 (2)有名,出名
答案思路: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言实词的日常积累,尤其是具有特殊用法的 实词,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名 ”就属于词类活用, 译为“有名,出名 ”,名词用作动词。
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答案思路:文言文句子在翻译时要抓住关键的得分点,主要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和特殊句式。句(1)的关键字是斯(这)、惟(只)、馨(德行美好);句(2) 的关键字是上(爬上)、入(映入)。在翻译的过程中,落实关键字的含义后, 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6
4.A
答案思路:首先看清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表述有误的一项。A 选项中“可以调素 琴 ”是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弹奏古琴,借“素琴 ”表达自己向往悠然自得的 恬淡生活,是作者自我精神愉悦、兴致高雅的体现;“无丝竹之乱耳 ”中的“丝 竹 ”则暗指官场上聚会、酬宴时嘈杂的音乐。
5.刘禹锡 示例:《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答案思路:这道题是对和作品相关的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考查。,在日常的学习中, 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并学会按作者、按朝代、按类别等进行梳理。
卖 油 翁
1. (1)只 (2)轻视 (3)手持,手拿 (4)竟然
答案思路: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同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进行判断。比如 本题中“但 ”为古今异义词,今义有表转折的意思;古义是指“只,不过 ”。“手 ” 是名词作动词,译为“手持,手拿 ”。
2. 示例 1——卖油翁:高超的技艺“无他,惟手熟尔 ”(或高超的技艺,没有其 他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猎虎翁:“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或 身怀绝技的人能够折服天生神巧的人,天生神巧的人不敢经过身怀绝技人的家 门)。
示例 2——卖油翁:只有反复实践,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境界 (或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才可熟能生巧)。猎虎翁:高超的本领、深厚的功夫需要 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获得。
示例 3——卖油翁: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含蓄内敛。猎虎翁:不管是练就精湛 高深的技艺功夫,还是要获得成功,都须有坚毅的心志。
答案思路:解答这类题,需要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 阅读感受,因此应该先熟悉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基本态度 及其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可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分析两位老人的形象,也可从 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等方面分析作答。
3. 示例 1——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
7
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 2——描写细致传神。作用:【甲】文“睨之 ”“但微颔之 ”的细节将人物轻 蔑自负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连用“置 ”等一系列动词描述酌油过程,将娴 熟技艺和自若的神情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来)。【乙】文用“搏 ”“扑 ”“跃 ”和“奋 臂 ”“屹立 ” 等一系列动词描述杀虎的惊险情景,将虎之凶猛与翁之武艺高强栩 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示例 3——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 ”,而卖油翁“但微颔 之 ”,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 咯作嗽 ”,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 简陋,把虎唤醒等描写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 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示例4——运用映衬(衬托)。作用:【甲】文两人身份、神态、对话构成映衬关 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生动,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满趣味。【乙】文“近城 有虎暴,伤猎户数人 ”与老翁深厚的功夫互相映衬,本领之高低优劣显而易见。 答案思路:文言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 大、情景交融等。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有:都运用了对比,都是借事说 理,都对人物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等。任选一个解答可。
孙权劝学
1.(1)等到 (2)未尽,即指没有学完
答题思路: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同时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比 如(1)中的“及 ”是古今异义词,“等到 ”,这句话意为“等到鲁肃经过寻阳 ”。
(2)“穷 ”是“穷尽 ”,这句话意为“(薛谭)没有学完秦青的唱歌技巧 ”。
2. D
答题思路: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 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句法来划分停顿。划分停顿时 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该句的意思是:(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 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故停顿应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
8
云。
3.(1)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 再说要回家。
答题思路: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 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句(1)中的关键 字是“但(只) ”“涉猎(粗略地浏览) ”“见(了解) ”;句(2)中的关键字是“乃 (于是) ”“谢(道歉) ”“反(同“返 ”) ”“归(回家,回去) ”。在文言文翻译 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
4.两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 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 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 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答题思路:从两文内容来看,孙权和秦青两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规劝吕蒙 和薛谭,但又有所不同。孙权采用的是现身说法的方法,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 导吕蒙,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而【乙】文 中,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 一个是以理服人,一个是以事实说服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古诗词
天净沙 秋思
1.C
答题思路:在回答本题时,要对诗歌的字词句、内容主旨、写作手法都有一定的 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C 项表述错误,《天净沙 ·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 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烘托作用,渲染了衰败、荒凉之感,更好地表
9
现出游子“断肠 ”之悲。
2.《渔家傲 ·秋思》表达的“秋思 ”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想要建功立业 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 ·秋思》表达的“秋思 ”是 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答题思路:解答这类题目时,先要通读全词,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 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作者的情感,
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比较分析这两首词曲的思想感情, 从《渔家傲 ·秋思》中的“家万里 ”“归无计 ”“将军白发征夫泪 ”可知,作者表 达的“秋思 ”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从《天净沙 ·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 ” 可知,作者表达的“秋思 ”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游山西村
1.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答题思路:《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因积极 支持抗金北伐,遭到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罢官免职。只好回归故里——浙江 绍兴,该诗即在故乡所作。在故乡,诗人感受到农家的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民 俗,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照诈伪的官场,作者对家乡纯朴的自然生活产生了
无限的欣慰之情。因此,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足 ”,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的赏析。首先要理解诗句和字词的 含义,“足 ”是足够,丰盛的意思,“足鸡豚 ”,即鸡豚足,是指农家准备了丰盛 的菜肴。一个“足 ”字,表达了农家尽其所有,盛情款待,待客情意十分深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