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蝴蝶的家》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8《蝴蝶的家》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7 21: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蝴蝶的家》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 “避、撼” 等 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关心自然、关爱生命。
学习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朗读、批注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与美好,懂得关爱弱小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学习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将关爱生命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生命的美好。
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蝴蝶的美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一段美丽的视频,视频中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是多么的美丽啊!那么,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蝴蝶的家的课文 ——《蝴蝶的家》。(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谈谈对蝴蝶的了解。
师:同学们,你们对蝴蝶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说一说?
生 1:蝴蝶很美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花纹。
生 2: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生 3: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查字典解决。
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读一读?(出示生字词:躲避、震撼、喧嚷、家雀儿、炊烟、屋檐)
生:躲避、震撼、喧嚷……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全班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下雨天为蝴蝶担心,不断地寻找蝴蝶的家,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
(2)引导学生理解 “常想” 一词的含义。
师:“常想” 是什么意思?
生:“常想” 的意思是经常想,说明作者一直在为蝴蝶担心。
(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会为蝴蝶担心呢?
生:因为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而蝴蝶很弱小,作者不知道它们在哪里躲避风雨。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了寻找蝴蝶的家,都想到了哪些地方?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了寻找蝴蝶的家,都想到了哪些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作者为了寻找蝴蝶的家,都想到了哪些地方?
生 1:作者想到了麦田里、松林里、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桥下、树叶下面。
生 2:作者还想到了人家的屋宇里、麦田里的暖室里。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寻找蝴蝶家的过程中的心情。
师:在寻找蝴蝶家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1:作者的心情很着急,因为他很担心蝴蝶。
生 2:作者的心情很失望,因为他没有找到蝴蝶的家。
(4)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呢?
生:因为作者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蝴蝶的家,他觉得蝴蝶可能没有家,所以感到很失望。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生:“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这样的。’”
师: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祝福和希望。
(2)引导学生理解 “一定是这样的” 这句话的含义。
师:“一定是这样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相信蝴蝶一定有一个美丽而香甜的家,只是他还没有找到。
(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会相信蝴蝶一定有一个美丽而香甜的家呢?
生:因为作者看到蝴蝶在雨后又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所以作者相信蝴蝶一定有一个美丽而香甜的家。
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七自然段。
生:“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牵挂和期待。
(2)引导学生理解 “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这句话的含义。
师:“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非常想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如果有人能告诉他,他就不会再为蝴蝶担心了。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情感变化。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生 1:作者一开始为蝴蝶担心,因为下大雨的时候,他不知道蝴蝶在哪里躲避风雨。
生 2:作者为了寻找蝴蝶的家,找了很多地方,但都没有找到,他感到很失望。
生 3:最后,作者听到一个女孩的话,相信蝴蝶一定有一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他对蝴蝶充满了祝福和希望,但还是牵挂和期待着能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师:从作者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蝴蝶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对蝴蝶充满了关爱之情。
师:作者为什么会对蝴蝶有这么深的关爱之情呢?
生 1:因为蝴蝶很弱小,在大自然中面临着很多危险,作者同情它们。
生 2: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所有的生命,所以对蝴蝶也格外关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师:同学们,蝴蝶虽然很弱小,但它们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生 1: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
生 2: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
师:说得非常好。生命是宝贵的,无论是强大的生命还是弱小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关爱和保护。让我们像作者一样,用一颗爱心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生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关爱生命的经历或感受。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关爱过弱小生命的经历呢?或者你有没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
小组 1:我们小组的同学有的曾经救助过受伤的小鸟,有的给流浪猫喂食,大家都觉得关爱弱小生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小组 2:我们小组的同学认为,关爱生命不仅要在行动上体现,还要在心里真正尊重每一个生命。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篇关于关爱生命的短文,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来写。
五、教学反思
《蝴蝶的家》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课文,通过作者对蝴蝶的家的寻找,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蝴蝶飞舞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读课文环节,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精读课文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总结全文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关爱生命的经历或感受,让学生将关爱生命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变化时,还可以更加深入一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素材,让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