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穷人》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穷人》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7 19: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穷人
小学六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以及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他们在艰难处境下做出抉择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品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践行善良和爱心。(难点)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运用此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4、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重点)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人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呢?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穷人》这篇课文,看看在贫困的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展现善良和爱心的。
作者介绍
列夫 托尔斯泰(1828 - 1910)。他是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但他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十多年,其作品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
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
写作背景
《穷人》的写作背景处于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生活奢靡且道德堕落,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民不聊生。但尽管生活困苦,劳动人民依然保持着善良、淳朴、高尚的道德品质。托尔斯泰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穷人》这篇文章,以赞扬像桑娜和渔夫这样的穷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
识字学词
自由朗读课文,请大家注意每个字的准确发音,读准发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圈起来,读通句子。
我会读
汹(xiōng)
涌(yǒng)
澎(péng)
湃(pài)
熄(xī)
掀(xiān)
困(kùn)
唉(āi)
淋(lín)
嘿(hēi)
词语解释
呼啸(hū xiào),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文中形容海风的猛烈。
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轰鸣(hōng míng),发出轰隆轰隆的大声,如 “波涛轰鸣”“机器轰鸣”,文中形容波涛的声音很大。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沉思(chén sī),深思。
抱怨(bào yuàn),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
词语解释
倾听(qīng tīng),细心地听取。
探望(tàn wàng),看(试图发现情况);看望(多指远道)。
照顾(zhào gù),考虑(到);注意(到);照料;特别关注,加以优待。
阴冷(yīn lěng),光线险暗,气温清冷;阴沉冷漠。
宁静(níng jìng),(环境、心情)安静。
蜷缩(quán suō),身躯蜷曲紧缩。
精读课文
请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桑娜一家生活状况的段落。思考“桑娜一家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面临哪些困难?”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精读课文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分析:从 “补一张破帆” 能看出他们的贫穷,帆都是破的,还需要补了继续使用。“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这一环境描写,暗示了打渔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与屋内 “温暖而舒适” 形成对比,这种舒适是桑娜辛勤操持的结果,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掩盖他们生活的贫困本质。
精读课文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分析:“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表明孩子众多,孩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睡着,暗示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太多条件去改善孩子们的居住环境,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精读课文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分析:“清早驾着小船出海” 反映出渔夫工作的辛苦和危险,天不亮就要出海打渔,而且大海环境恶劣,随时可能遭遇危险,这体现了他们一家生活来源的不稳定,进一步说明了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
精读课文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分析:“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描绘出夫妻二人辛苦劳作的状态,然而即便如此,“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表明他们的劳动所得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精读课文
感受穷人的生活困境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分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生活的艰苦,没有基本的衣物保障,食物也非常单一,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家庭的极度贫困。
精读课文
请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桑娜和渔夫的段落。思考“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分析桑娜和渔夫的品质
精读课文
桑娜的人物形象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桑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从早到晚地干活,不仅要照顾五个孩子,还要操持家务,可见她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
勤劳能干
精读课文
桑娜的人物形象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分析: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桑娜的善良和同情心。她看到邻居的孩子无人照顾,本能地就将孩子抱回了家,“心跳得很厉害” 表明她在做这件事时的紧张和不安,因为她知道自己家庭的贫困,但 “非这样做不可” 又显示出她内心深处的善良是不可抑制的,这种善良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哪怕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仍然想要帮助他人。
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精读课文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分析:这里通过对桑娜的神态描写 “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和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她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她出于善良抱回了孩子;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丈夫的反应,毕竟家庭已经很贫困,多一张嘴就多一份负担。但即使可能会被丈夫责怪甚至挨打,她也觉得自己做得对,这进一步体现了她的善良和无私。她的忐忑不安不仅仅是因为担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因为她不想让丈夫为难,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让丈夫不高兴。
善良、深爱丈夫
桑娜的人物形象
精读课文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分析:他说 “嗯,是个问题!” 承认了家庭面临的困难,但紧接着说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表明他和桑娜一样善良,虽然知道家庭困难,但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
善良正值
渔夫的人物形象
精读课文
分析:渔夫终年奔波劳碌,挑起了养活一家七口的重担。在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没有被压垮,依然坚持着出海打鱼,为家庭的生计努力。当面对收养孩子后可能会更加艰苦的生活时,他说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体现了他的坚毅和乐观,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困难。
坚毅乐观
渔夫的人物形象
精读课文
分析: “嗯,你看怎么办?”渔夫在得知桑娜的做法后,没有责怪她,而是与她一起商量如何抚养孩子。他尊重妻子的决定,也理解妻子的善良,这种对妻子的尊重体现了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尊重妻子
渔夫的人物形象
精读课文
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桑娜
渔夫
善良正直
坚毅乐观
尊重妻子
勤劳能干
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深爱丈夫
写作手法
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找出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段落,思考“心理描写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写作手法
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这段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地刻画了桑娜的形象。从她的忐忑不安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人。她担心丈夫的反应,因为她深知家庭的贫困,再收养两个孩子会让家庭负担更重,但她还是把孩子抱回了家。这种矛盾的心理正体现了她善良的本质,即使可能面临丈夫的打骂,她也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突出了她的善良无私、富有同情心。
写作手法
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她的这种心理活动为后面渔夫回来后的情节做了铺垫。读者会好奇渔夫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一家将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从而推动故事继续发展。
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写作手法
找出课文中的对话描写段落,思考“对话描写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是如何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对话描写的技巧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渔夫说。‘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桑娜问。‘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从渔夫和桑娜关于天气和打鱼情况的对话开始,让读者了解到他们生活的艰辛。这种对话为后面面临收养孩子的抉择埋下伏笔。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写作手法
对话描写的技巧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渔夫说。‘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桑娜问。‘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渔夫的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 表现出他的直率,毫不掩饰自己打鱼失败的沮丧。
揭示人物性格
写作手法
对话描写的技巧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 缝缝补补…… 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桑娜的 “我可替你担心呢!” 体现出她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忧,展现了她作为妻子的温柔和体贴。
揭示人物性格
写作手法
对话描写的技巧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桑娜告知渔夫邻居西蒙的死讯后,他们之间关于孩子的对话直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情节从对贫困生活的描述转向对是否收养孩子这一矛盾冲突的展现。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拓展延伸
现实中的穷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穷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拓展延伸
现实中的穷人
在一些偏远山区,存在很多贫困家庭。例如在我国西部某些山区,有些家庭居住在简陋的土坯房中,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可能仅仅是几亩薄田的收成或者偶尔打一些零工的收入。有些家庭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孩子们缺乏足够的衣物和学习用品。
拓展延伸
现实中的穷人
城市和乡村有许多孤寡老人。他们可能由于子女去世或者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等原因独自生活。这些老人身体可能不好,行动不便,生活比较困难。比如有些老人每天只能简单地做一点饭菜,缺乏营养,生病时也没有人照顾,而且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缺少陪伴。
拓展延伸
现实中的穷人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捐款
捐物
志愿服务
拓展延伸
善良与爱心的力量
“善良和爱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善良和爱心?”
善良和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它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自己的善良和爱心。
课堂小结
《穷人》讲述了桑娜和渔夫的故事。他们生活困苦,住破旧小屋,靠打渔为生。邻居西蒙死后,桑娜出于善良,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渔夫回来后,尽管面临生活的重压,依然决定收养孩子。
文章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烘托出他们生活的艰难。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出桑娜的矛盾与善良、渔夫的果断与担当。这对贫穷的夫妇,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仍坚守善良的本性,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救助他人,让读者感受到穷人内心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
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字写三遍,词语抄两遍。
2、仿照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写一篇关于善良和爱心的短文。
3、收集一些关于善良和爱心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并交流感受。
课程结束
小学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