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第2章 第1、2、3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7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第2章 第1、2、3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7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07 23: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1、2、3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
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命题趋势
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6.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1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7.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8.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和物质基础的特殊性;通过对蛋白质和核酸的学习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科学思维:使用求同归纳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体现归纳、抽象和概括的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学习,形成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
4.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关注无机盐、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关注营养与健康 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少数结合细胞代谢、稳态调节,考查水、无机盐的作用;与细胞结构、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相结合,考查相关知识点,以及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探究植物生长必需无机盐的作用
[考情分析]
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生物体与无机自然界的关系。

元素种类
元素含量
无机自然界
②原因: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从___________中获取的。
(2)元素种类和存在形式。
H
N、P、S、K、Ca、Mg
Fe、Mn、B、Zn、Mo、Cu
化合物
速记:O(洋)、P(人)、C(探)、H(亲)、N(单)、S(留)、Ca(盖)、
Mg(美)、K(家)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盐
蛋白质
核酸
考点二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1.细胞中的水。
细胞结构
化学反应
液体环境
(1)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2)水的特性。
极性
氢键
流动
比热容
①水分子是________分子,是良好的溶剂。
②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
具有________性。
③水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改变。
(3)自由水、结合水与细胞代谢及抗逆性的关系。
生理功能 举例
无机盐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
多①________的成分 Mg 是构成②_________的元素;Fe
是构成③__________的元素;P 是组
成④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细胞中的无机盐。
(1)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
(2)生理作用。
离子
化合物
叶绿素
血红素
细胞膜、细胞核
生理功能 举例
无机盐对于⑤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 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⑥______________等,因此,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多喝⑦__________;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⑧________等症状
(续表)
维持细胞
肌肉酸痛、无力
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淡盐水
抽搐
生理功能 举例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⑨______
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内存在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中和人体代谢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的代谢物质
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⑩_______,维持细胞的 ___________ 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续表)
酸碱
渗透压
正常形态
平衡
(3)常考无机盐功能归纳整合。
考点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细胞中的糖类。
主要的能源物质、生物体结构成分
(1)糖类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由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
C、H、O
(3)糖类的种类。
乳糖
纤维素
淀粉
糖原
葡萄糖
二糖
多糖
淀粉、纤维素
(1)单糖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而二糖、多糖必须经消化水
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
(2)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但
是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
2.细胞中的脂质。
C、H、O
P、N
(1)元素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有些脂质还含有_______。
(2)特点。


脂溶性
①相对于糖类,脂质分子________含量低,______的含量高。
②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_________
_________。
有机溶剂
(3)脂质的分类和功能。
细胞器膜
细胞膜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H、O
脂肪酸
甘油
储能
保温
缓冲
减压
P
细胞膜
生殖细胞
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4)细胞中糖类与脂质的关系。
脂肪
引起供能不足
大量
(2)适当补充 I ,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基础测评】
1.易错诊断
)
)
(1)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3)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
(4)纤维素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
)
(5)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少,产
生的能量多。(
)
答案:(1)× (2)√ (3)× (4)×
(5)×
组别 培养液
类别 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mg·L-1)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NH4)2SO4
甲组 完全
培养液 25 000 150 250 134
乙组 缺钾
培养液 0 150 250 134
2.“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
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
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的配方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
误的是(
)
A.因变量为叶片边缘是否出现枯黄色
B.该实验不能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C.乙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缺钾会导致植物出现“焦边”现象
D.可以增加一组二次对照实验,即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
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答案:C
3.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水通过氢键与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相结合而
失去流动性
B.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
要生理指标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
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
的水盐平衡
答案:A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糖、脂的摄入提出“控量”的建议,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摄入过多可大量转化成脂肪
B.人体很难消化纤维素所以要避免摄入
C.性激素能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可口服
D.适量摄入糖、脂同时合理运动利于健康
答案:B
考向 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典例 1](2021 年天津高考)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
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
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
C.藻类的 ATP 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
D.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
解析:P 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大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A 错
误。藻类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而磷脂分子含有 P,因
此 P 是构成藻类细胞膜的必要元素,B 正确。ATP 含有 C、H、O、
N、P 五种元素,而淀粉属于糖类,只有 C、H、O 三种元素,不
含有 P,C 错误。生态系统的磷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
间完成的,D 错误。
答案:B
【考向集训】
1.(2023 年山东德州一中期末)下图甲是人体细胞中化合物含
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 A、B 化合物依次是 H2O、蛋
白质
B.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活细胞的元素含量,则 a、b、c 依次是
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 a,说明生物界与非生
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 A 化合物是
蛋白质
解析: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
因此若 1 表示细胞鲜重,则 A、B 化合物依次是 H2O 和蛋白质,
A 正确。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其次是 C、H,因此
图 2 表示活细胞的元素含量,则 a、b、c 依次是 O、C、H,B 正
确。生物界有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
的,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 错误。细胞干重中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因此如果图 1 表示完全脱水后化合
物含量,则 A 化合物是蛋白质,D 正确。
答案:C
考向 2 考查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及其实验分析
[典例 2](2022 年全国甲卷)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
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
B.人体内 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C.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
解析:钙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 正确。细胞膜具
有选择透过性,人体内 Ca2+可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
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 错误。维生素 D 可以促
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 D 有利于肠道对钙的吸
收,C正确。Ca2+可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D正确。
答案:B
验证某种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
(1)实验设计。
①对照组:
②实验组:
(2)实验成功关键点。
①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
况应一致等。
②实验组用只缺 X 的培养液,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不能用
蒸馏水作对照。
③实验组加入 X 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
增强说服力。
【考向集训】
2.(2023 年福建百校联盟联测)威尔逊氏症是铜在体内积累而
导致的疾病。铜在人体内肝、肾、大脑等处过度积累,最终导致
肝、肾衰竭,甚至大脑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量元素,但积累过多时会对身
体造成伤害
B.人体内 Cu2+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渗
透压
C.细胞中的结合水既能结合和溶解 Cu2+,又在 Cu2+的运输中
发挥重要作用
D.威尔逊氏症患者可能出现行动迟缓等症状,可使用排铜药
物治疗
解析:铜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微量元素,A 错误。人体内
Cu2+均以离子形式存在,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B错误。细
胞中的自由水既能结合和溶解Cu2+ ,又在Cu2+的运输中发挥重要
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不能作为溶剂,也不能参与物
质的运输,C 错误。铜在人体内肝、肾、大脑等处过度积累,最
终导致肝、肾衰竭,甚至大脑损伤,所以威尔逊氏症患者可能出
现行动迟缓等症状,可使用排铜药物治疗,D 正确。
答案:D
考向 3 考查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典例 3](2022 年湖北高考)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
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
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
C.可作为维生素 D 等物质的溶剂
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解析:自由水是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故水是酶促反应的环
境,A 正确。血液中的缓冲对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溶解在水中
才能形成缓冲体系,B 正确。维生素 D 属于脂质,脂质通常不溶
于水,C 错误。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故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
生物氧化过程,D 正确。
答案:C
【考向集训】
3.(2022 年广东梅州二模)在我国南方,芥菜等蔬菜在霜冻后食
用品质更佳。研究发现,植物在低温时将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
萄糖,产生抗逆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抗逆反应体现了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B.该变化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
C.该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增强、酶活性升高
D.该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
解析:低温下芥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
升高,冰点降低,该现象为芥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A
正确。低温下芥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
细胞液不易结冰,B 正确。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减弱、酶
活性降低,C 错误。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
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故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
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 正确。
答案:C
4.(2023 年辽宁农村重点高中作校三模)研究发现,波叶海菜花
种子需储藏于湿润、4~10 ℃的环境下才能萌发,若晾干保存则种
子不能萌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含量的变化会影响波叶海菜花种子的萌发
B.种子晾干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使有机物消耗殆尽
C.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会下降,种类会增加
D.湿润环境下保存种子,应注意抑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
解析:自由水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水平,据此推测,
自由水含量的变化会影响波叶海菜花种子的萌发,A 正确。种子
晾干不能萌发的原因是自由水含量下降,细胞代谢缓慢,因而种
子不能萌发,而不是细胞呼吸使有机物消耗殆尽导致的,B 错误。
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过程中对有机物的消耗会引起有
机物含量下降,但有机物的种类会增加,C 正确。湿润环境下保
存种子,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抑制微
生物的细胞呼吸,D 正确。
答案:B
考向 4 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辨析
[典例 4](2020 年山东等级考改编)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
蔗糖经膜蛋白 SUT 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
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
系培育了 SUT 表达水平高的品系 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
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B.曲线甲不能表示品系 F 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第 15~18 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
维素的合成
D.提高 SUT 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解析: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 错误。品系 F 的
纤维细胞SUT表达水平高,蔗糖经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
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曲
线甲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最先升高,之后降低,说明曲线甲表
示品系 F 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 错误。曲线乙表示普通棉花
品系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推测第 15~18 天为纤维细胞的加厚
期,此时期蔗糖被大量水解,所以第 15~18 天曲线乙下降,C 正
确。由题图可知,品系 F 纤维细胞的加厚期在第 9~12 天,普通
棉花品系纤维细胞的加厚期在第 15~18 天,提高 SUT 的表达水
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D 错误。
答案:C
高考常考的“糖”
(1)还原糖与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乳糖、麦芽糖,非还原糖包括蔗糖、多糖等。
(2)RNA、DNA、ATP 中的糖依次为核糖、脱氧核糖、核糖。
(3)植物细胞壁中的糖:纤维素。
(4)细胞膜中的糖:糖蛋白、糖脂。
(5)病毒中的糖:RNA 病毒含核糖,DNA 病毒含脱氧核糖。
(6)血浆中的糖(葡萄糖):血糖浓度为 3.9~6.1 mmol·L-1,高于
8.9 mmol·L-1 可导致尿糖。
多糖的“水解”与“氧化分解”
多糖和二糖水解的终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
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
是 CO2 和 H2O。
变化 种子类型
非油料作物种子(如小麦) 油料作物种子(如大豆)
种子形成时 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 糖类→脂肪
种子萌发时 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糖类
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质的变化
种子形成时,光合作用产物的输入导致其干重增加。种子萌
发时,吸收水分导致其鲜重增加,非油料作物的种子由于只进行
细胞呼吸导致干重减少,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有所增加(是
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增加了氧元素),然后再减少。
【考向集训】
5.(2023 年广东模拟)研究发现脂肪的过度堆积会使脂肪组织
中维生素 D 的浓度降低且活性减弱。低浓度的维生素 D 会导致脂
肪组织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
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 D 缺乏者
的高胰岛素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维生素 D 和 PTH 都属于蛋白质类物质
B.维生素 D 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
C.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 D 缺乏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D.低浓度的维生素 D 水平可能会引起肥胖
解析:维生素 D 是固醇类物质,A 错误。低浓度的维生素 D
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 PTH 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
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 D 的浓度和活性与
肥胖程度呈负相关,因此,低浓度的维生素 D 水平可能会引起肥
胖,B、D 正确。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 D 缺乏者的高胰岛素发
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故维生素 D 缺乏可能会引起糖尿
病,C 正确。
答案:A
组别 总胆固醇/
(mmol·L-1) 甘油三酯/
(mmol·L-1) 血糖/
(mmol·L-1) 胰岛素/
(mmol·L-1)
ND 组 1.56 0.63 5.58 10.02
HFD 组 2.59 1.65 7.28 15.11
6.(2022 年天津高考)为研究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及糖脂代谢
的关系,进行如下试验。
(1)建立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将2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2组,
分别饲喂高脂饲料(HFD 组)和普通饲料(ND 组)16 周。
①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与 ND 组相比,HFD 组________________偏高,说明脂代谢
紊乱,其他数据说明糖代谢紊乱,提示造模成功。
②检测粪便中 4 种典型细菌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HFD 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____________(填
“增加”或“减少”)。
(2)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另取 20 只大鼠,喂以含
______________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建立肠道无菌大
鼠模型。分别收集(1)试验结束时 HFD组和ND组粪便,制备成粪
菌液,分别移植到无菌大鼠体内,建立移植 HFD 肠菌组和移植
ND 肠菌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
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
(mmol·L-1) 甘油三酯/
(mmol·L-1) 血糖/
(mmol·L-1) 胰岛素/
(mmol·L-1)
移植 ND
肠菌组 1.86 0.96 6.48 11.54
移植 HFD
肠菌组 2.21 1.28 6.94 13.68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显示两
组均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组间差异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
可__________(填“加剧”或“缓解”)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
谢紊乱。
(3)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缓解糖脂代谢紊乱,请说明可以
采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类,固醇类包括胆固
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属于脂类,与ND
组相比,HFD 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
②据图可知,与ND组相比,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
含量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含量增加。(2)抗生素主要是通
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而产生抗菌作用,因此
要想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需喂以含抗生素的饮用水杀灭肠道
中原有细菌。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
影响,自变量为移植的肠道菌群(移植 ND 肠菌组和移植 HFD 肠菌
组),因变量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据表
格可知,与移植 ND 肠菌组相比,移植 HFD 肠菌组中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均较高,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
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3)据题意可知,
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
乱,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减少,
因此可以通过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
含量来缓解糖脂代谢紊乱。
答案:(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减少
(2)抗生素 移植的肠道菌群 加剧
(3)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
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
(1)原理。
①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 Cu(OH)2 中的
砖红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
_________沉淀。
(2)检测步骤。
2.脂肪的检测。
苏丹Ⅲ
(1)检测原理:脂肪+__________染液―→橘黄色。
(2)检测步骤。
染色要求:染色时间不宜过短(染色不充分,脂肪颗粒染色过
浅,不宜观察),也不宜过长(时间过长,样品中的脂肪可能溶解,
洗浮色时被洗掉,且会使细胞其他部位着色,观察不到被染色的
脂肪)。
3.蛋白质的检测。
双缩脲
(1)检测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试剂→紫色。
(2)检测步骤。
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四不同”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1) 0 0.1 0.2 0.3 0.4 0.5
[典例](2022 年重庆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
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
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 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 0.4 mg/mL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
越浅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
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 错误。吸光值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与样
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试剂的用量均有关,B 错误。由表格内容
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
则其葡萄糖含量小于 0.4 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 0.3~0.4 mg/mL,
C 错误。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砖红色沉淀(氧化
亚铜)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的溶液中游离的 Cu2+越少,则蓝色
越浅,D 正确。
答案:D
【举一反三】
(2023 年贵州黔东南三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是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
特定颜色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梨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至 50~65 ℃将出现砖红
色沉淀
B.向鸡蛋清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样液呈现紫色
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 NaOH 和 CuSO4 组成,且使用
方法也相同
D.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橘黄色颗粒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两者在水浴加热的条件
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由于梨匀浆中含有还原糖,故与斐林试剂
混合,水浴加热至 50~65 ℃将出现砖红色沉淀,A 正确。鸡蛋清
稀释液中富含蛋白质,向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样液呈现
紫色,B 正确。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 NaOH 和 CuSO4 组成,
但两者浓度不同,其中斐林试剂乙液为 0.05 g/mL CuSO4 溶液,双
缩脲试剂 B 为 0.01 g/mL CuSO4 溶液;两者的使用方法不一样,
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
鉴定材料加入 A 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 B 液,C 错误。苏丹Ⅲ
可用于检测脂肪,花生子叶临时切片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
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 正确。
答案: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