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2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9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2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9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07 23: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6张PPT)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相同
①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
小一般都______,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非同源染色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且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1)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Ⅱ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
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因为是同一条染色体复制
后分裂形成。
(2)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联
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现象。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①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3)联会和四分体。
①联会: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
的现象。
两两配对
1
2
4
4
8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
作四分体。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③一个四分体=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条染色体=
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 DNA 分子=______条脱氧核苷
酸链。
(4)染色体互换。
①时期:________________。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之间。
③交换对象:等位基因交换。
④结果: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不同,即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
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分裂。
非姐妹
非同源
(1)过程(以二倍体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
着丝粒
精细胞
变形
比较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 卵巢
细胞质
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__________分裂;第一极体
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________ 不变形
结果 1 个精原细胞→4 个精
细胞→变形成为 4 个
精子(成熟配子) 1 个卵原细胞→1 个较大的________
(成熟配子)和 3 个较小的极体(退化
消失,不能受精)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以哺乳动物为例)。
睾丸(的曲细精管)
不均等
变形
卵细胞
(3)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无细胞周期)。
生殖
成熟生殖
一半
自由组合
互换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_______。
4.受精作用。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恒定
受精卵
染色体
染色体
精子
卵细胞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着丝粒 ___________ 分裂
染色体数目 _________,减半 n→2n→n,不减半
核 DNA 数目 4n→2n,减半 __________,减半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染色单体分开
有无同源染色体 ________ ________
考点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DNA 等的变化
1.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不分裂
2n→n
2n→n


2.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
(1)染色体数目变化及原因。
(2)核 DNA 数目变化及原因。
(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原因。
3.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1)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情况(以 AaBb 为例,没有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分析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
性原细胞”。
①一个个体有很多性原细胞,上图各种情况都可以发生,因
此可产生 2n 种配子,n 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②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1 个卵细胞,只能是 1 种。
③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发生以上图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可产生4
个精细胞,这 4 个精细胞“两两相同”,是 2 种。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个精原细胞 2n种 ____种
1个雄性个体 2n种 ____种
1个卵原细胞 2n种 ____种
1个雌性个体 2n种 ____种
(2)具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
和染色体互换)。
2
2n
1
2n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点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 (1)联会形成___________,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可以发生_________;(2)同源
染色体分离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
联会,不分离,无互换
现象
考点三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四分体
互换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点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出现自由组合 ________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_________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4 个精子或 1 个卵细胞和 3
个极体 2 个体细胞或原始生
殖细胞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同 相同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
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_________数目的恒定 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
子代细胞之间保持
______的稳定性
(续表)
不出现
减半
染色体
遗传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分析。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A
B
C
①判断步骤:
②结论: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分裂Ⅰ前期,C 为减数
分裂Ⅱ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A
B
C
①判断步骤:
②结论: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分裂Ⅱ中期,C 为减数
分裂Ⅰ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
A
B
C
D
E
①判断步骤:
②结论: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和 E 为减数分裂Ⅱ后期,
C 和 D 为减数分裂Ⅰ后期。
3.二倍体生物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的曲线变化。
(1)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
①曲线模型。
②判断方法。
(2)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或核 DNA/染色体比值)及染色
体/核 DNA 比值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比较 A→B
(A′→B′) B→C
(B′→C′) C→D
(C′→D′) D→E
(D′→E′)
特点
及其
变化
②相关解读。
比较 A→B
(A′→B′) B→C
(B′→C′) C→D
(C′→D′) D→E
(D′→E′)
对应
时期 ①有丝分裂前
的间期
②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 ①有丝分裂前
期、中期
②减数分裂Ⅰ全
过程和减数分裂
Ⅱ前期、中期 ①有丝分裂
后期
②减数分裂
Ⅱ后期 ①有丝分裂
末期
②减数分裂
Ⅱ末期
(续表)
(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②相关解读。
a.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因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分裂
后期,因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为 0(即 0
4n
0)。
(4)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②相关解读。
a.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数由n对加
倍成为 2n 对,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仍为 n 对。
b.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
子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及生殖细胞、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5)“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模型。
②相关解读。
a.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加倍(2→4);
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恢复(4→2)。
b.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Ⅰ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
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减数分裂Ⅱ后期因着丝粒分裂,染
色体组数目暂时加倍(1→2);减数分裂Ⅱ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
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
4.二倍体生物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柱形图的
比较。
(1)模型图。
(2)相关解读。
①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可能是 0,染色体和 DNA 的含量不
可能是 0。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
的某结构如出现 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②DNA 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一样多;当复制后,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 个 DNA 分子,即 DNA∶染色体为 2∶1,当
着丝粒分裂后又变回 1∶1,但不可能是 1∶2。
【基础测评】
1.易错诊断
(1)经过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
(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
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3)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
会。(
)
(4)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
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
(5)减数分裂Ⅱ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
是同源染色体。(
)
答案:(1)× (2)× (3)× (4)√
(5)√
2.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
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减数分裂Ⅰ
B.含有 24 条染色单体
C.可能产生四种雄配子
D.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 12 条染色体
答案:B
3.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
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
B.4 种和 2 种
D.8 种和 4 种
A.2 种和 2 种
C.2 种和 4 种
答案:B
4.如图为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发生的
某种行为(A/a、B/b、C/c表示相关基因且不考虑其他基因)。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行为发生在减数分裂Ⅰ中期
B.此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该行为实现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精细胞
答案:D
考向 1 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与受精作用
[典例 1](2022 年北京高考)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
不能得出(
)
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
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
解析: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是单倍体,
因此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 正确。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
目与其体细胞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B 错误。蜂王是由受精卵经
过分裂、分化发育成的,其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 正确。蜜蜂的性别决
定方式与果蝇不同,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而果蝇的性
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D 正确。
答案:B
【考向集训】
1.(2023 年广东茂名一中三模)某生物(2N=8)体细胞中部分染
色体及其基因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关于
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和 2
个 A 基因
B.当细胞中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时,该细胞可能是次
级精母细胞
C.当细胞中有 2 条 Y 染色体时,同时会含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
D.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X 染色体和 a 基因的
数量不同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和 2 个 A 基因,减
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含 0 或 2 个 A 基因,A 错误。
当细胞中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时,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
分裂,也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而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
胞,B 正确。当细胞中有 2 条 Y 染色体时,细胞可能在有丝分裂
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若为前者,细胞中含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若为后者,细胞中的 A、B 基因情况有 4 种①2 个 A
基因、2 个 B 基因;②2 个 A 基因,0 个 B 基因;③0 个 A 基因,
2 个 B 基因;④0 个 A 基因、0 个 B 基因,C 错误。在有丝分裂后
期,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和 2 个 a 基因,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细胞中含有的 X 染色体和 a 基因的数量有 4 种情况①0 条 X 染色
体,0 个 a 基因;②2 条 X 染色体,0 个 a 基因;③0 条 X 染色体,
2 个 a 基因;④2 条 X 染色体,2 个 a 基因,D 错误。
答案:B
考向 2 减数分裂图像
[典例 2](2023 年浙江月考)某基因型为 AaXDY 的二倍体雄性
动物(2n=8),1 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 1
个 A 和 1 个 a 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
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1 条 X 染色体和 1 条 Y 染色体
C.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 8 个
D.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
均不相同
解析:图甲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为1∶2,但染
色体数为4,所以图甲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和中期细胞,则甲
时期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A 错误。图
乙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为1∶1,可表示间期或次级
精母细胞的后期和精细胞,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1 条 X 染色体或
1 条 Y 染色体,B 错误。图乙中无染色单体数,C错误。因为初级
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 1 个 A 和 1 个 a 发生互换,
产生了 AXD、aXD、AY、aY 4 种基因型的精细胞,D 正确。
答案:D
【考向集训】
2.(2022 年广东茂名一模)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
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 DNA 数,结果如图甲所
示。图乙、图丙和图丁为精巢中某些细胞分裂示意图的部分染色
体的行为、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a 代表精细胞或卵细胞
B.图甲中 b 可能含有 0 或 1 条 X 染色体
C.图甲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c、d、e、g
D.图甲中能分别代表图乙、图丙和图丁的是 g、f 和 b
解析:图甲中,a 的核 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为 N,是减
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b 的核 DNA 含量为 2N,但染色体数目为N,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 的核 DNA 含量为 2N,染色体
数目为 2N,处于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 的核 DNA 含量
为 2N~4N 之间,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f 的核 DNA 含量为 4N,但染色体数目为 2N,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g 的核 DNA 含量为 4N,染色体数目为
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已分
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丁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分裂,染色单
体变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实验是蝗虫精巢切
片的显微观察,图甲中 a 的核 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为 N,代
表精细胞或精子,A 错误。图甲中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
中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含有 0 条或 1 条 X 染色体,B
正确。图甲中 c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不含同源染
色体,C 错误。图甲中能分别代表图乙和图丙所处时期的是 g、f,
即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代表图丁的为 c,即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D 错误。
答案:B
考向 3 减数分裂异常分析
[典例 3](2022年湖北高考)为了分析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
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 21 号染色体上的 A 基因(A1~A4)进行
PCR 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的原
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
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B.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
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C.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
分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D.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
分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解析: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 21 号染
色体分离异常,A2、A3 所在的染色体可进入同一个卵细胞,A 正
确。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21 号染
色体分离异常,A2、A3 所在的染色体可进入同一个卵细胞,B 正
确。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
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C 正确。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患儿含有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不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
裂 21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D 错误。
答案:D
【考向集训】
3.(2022 年广东联考)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
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如果它们不来自同一个个体,无法确定图②的细胞类型
C.以上细胞中只有 3 个含有同源染色体
D.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因染色
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 AaXb 的细胞,仅一次分裂异常则另外三个
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解析: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
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
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
等分裂的,说明该二倍体生物是雄性的;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
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
膜的缢裂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 正确。如果它们不来自同
一个个体,则无法判断生物的雌雄,那么图②可能是次级精母细
胞或极体,因此无法确定图②的细胞类型,B 正确。含有同源染
色体的细胞是①③④⑤,②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以上细胞中
有 4 个含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一个基因型 AaXbY 的精原细胞,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 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未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会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aXbXb
的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基因型为 YY 的次级精母细胞,则减数第
二次分裂正常进行,产生的四个精子基因型为 AaXb、AaXb、Y、
Y,D 正确。
答案:C
4.(2023 年山东高考)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
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 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
图所示。2 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
进入 2 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
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 4 个子细胞。不考虑其
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
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 5 种可能
B.若卵细胞为 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 EE 或 ee
C.若卵细胞为 E 且第一极体不含 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 4 种
可能
D.若卵细胞不含 E、e 且一个第二极体为 E,则第一极体最多
有 3 种可能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变化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时,说明减数
分裂Ⅰ正常,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Ee,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
因组成为 EE 或 ee 或 Ee(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
换),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
成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 6 种可能,即 E、e(E 或 e 所在的位置
没有交换)、EE、ee、O、Ee(E 或 e 所在的位置随机交换),A错
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说明
是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
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O,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E、e 或 Ee 和 O,B 错误。若卵细胞为 E 且第一极体不含 E,说明
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ee,则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E(次级卵母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e(第一极体减数分裂Ⅱ时 E 或 e 所在
的位置没有交换)、ee、O(第一极体减数分裂Ⅱ时 E 或 e 所在的位
置随机交换),则第二极体基因组成最多有 4 种可能,C 正确。若
卵细胞不含 E、e,则卵细胞基因组成是 O,且一个第二极体为 E,
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个极体为 EE,若发生互换,则第一极体只
能是 Ee,故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EE 和 Ee,D 错误。
答案:C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a 2 0 16
b 2 4 16
c 2 0 0
考向4 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图表分析
[典例4](2022 年广东联考)果蝇(2N=8)的精巢中 a、b、c 三个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四分体个数和染色单体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 细胞可能将要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b 细胞可能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
C.b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与 c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若 c 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间内陷,则 c 细胞中不可能存在等
位基因
解析:a 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可能将要发生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A 正确。b 细胞有四分体,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
该细胞可能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若 c 细胞处于
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这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B、C正确。
c 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若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了非姐
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则 c 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 错
误。
答案:D
【考向集训】
5.(2022 年广东珠海期末)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细胞分裂过
)
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值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bc 段时期 Y=0.5
B.若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
生在 cd 段
C.若进行有丝分裂,在 a 点加入秋水仙素
后仍存在 cd 段
D.若进行减数分裂,bc 段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可能是 1 或 2
解析:图示为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曲线,其中 ab 段
形成的原因是 DNA 的复制;bc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
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粒分裂;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和末期。若进行有丝分裂,bc 段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此时期的 Y=染色体数目/核 DNA 数=0.5,A 正确。若进行减数
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即图中的
在 bc 段,B 错误。若进行有丝分裂,在 a 点加入秋水仙素后可能
抑制 bc 段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影响cd段着丝粒的分裂,C正确。
若进行减数分裂,bc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
期和中期,因此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可能是 1 或 2,D 正确。
答案:B
6.(2023 年河北保定三模) 如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 基因型为
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
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 分子数目。回答下
列问题。
(1)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阶段。由图④知最
终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发生减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
半发生在__________。
(2)由Ⅱ→图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
(3)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
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进行研究。图
⑤是该生物经分裂后产生的某时期的细胞图像。图⑤细胞的名称
为________,与图⑤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
是____________。
解析:(1)图①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对应图
④的Ⅱ阶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2)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图②中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
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Ⅱ→图②表示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该过程中染色体的
主要行为变化是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
体。(3)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根据图②中的 3 号
染色体和 4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图③的基因型应是AB。(4)图
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为均等分裂,该细胞为次级
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 1 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基因型为AaBb
的性原细胞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若发生染色体互换,则产生的
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若发生基因突变(显性突变或隐性突
变),则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bb 或aabb。因此与图⑤
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AAbb、aabb。
答案:(1)Ⅱ 减数第一次分裂
(2)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
(3)AB
(4)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Aabb、AAbb、aabb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________________的各个
时期。
形态、位置、数目
减数分裂
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
(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
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雌性动物排卵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
胞,排出的细胞先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分裂Ⅱ中期,只有在受
精的过程才能继续进行减数分裂Ⅱ,因此在卵巢中看不到完整的
减数分裂。
2.实验流程。
(1)不只观察到一种分裂方式
动物的精巢、卵巢以及植物的花药中的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
又进行减数分裂,故观察到的图像应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两
类,其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情况:N、2N、4N(假设亲代为二倍体)。
原始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
(2)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如同观察有丝分裂一样,由于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
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欲看到全部过程,需通
过移动装片,从不同的视野中找到。
[典例](2020 年江苏高考)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
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 4 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
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图乙细胞中 10 个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丙→
乙→丁
解析: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乙为减数分裂Ⅰ中期,丙为
减数分裂Ⅱ后期,丁为减数分裂Ⅱ末期,A、B 错误,D 错误。
2n=10,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两侧,10条染色
体构成 5 个四分体,C 正确。
答案:C
【举一反三】
(2022 年广东茂名联考)如图是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
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代表不同的细胞
(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和细胞③中可能分别含有 11、10 种形态不同的染
色体
B.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
互换
C.细胞④和⑤中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数目相同,都为细胞①
的一半
D.若细胞①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形成的四个花粉
粒都异常
解析: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②③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和细胞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玉
米为单性花,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
形态数都为 10 种,A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导致细胞②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 错误。细胞④和细胞⑤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目与细胞①中的相同,核 DNA
数目为细胞①中的一半,C 错误。如果①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有
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那么形成的 4 个花粉
粒染色体数为 11 条、11 条、9 条、9 条,4 个花粉粒中染色体数
目都异常,D 正确。
答案: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