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2章 神经调节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1、2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考点一 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
结构 位置 功能
脑 大脑 位于颅腔内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
__________,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
动的_______________,其中有语言、
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脑干背侧,大脑
的后下方 它能协调运动,维持__________
大脑皮层
最高级中枢
身体平衡
结构 位置 功能
脑 下丘
脑 位于大脑腹面 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体温调节
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____________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 位于大脑的下方,小
脑的前方,下部与脊
髓连接 是连接______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脊髓 位于椎管内,上端与
脑干相连,下抵腰椎 是脑与____________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续表)
生物节律
脊髓
躯干、内脏
(2)外周神经系统。
①组成。
躯干和四肢
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12
脊神经
②自主神经系统。
意识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
_________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相反
b.组成及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_________的。
状态 优势 表现
兴奋
状态 _____________
活动占优势 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瞳孔扩张,血管
收缩,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
安静
状态 _____________
活动占优势 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瞳孔收缩,促进
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
c.意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细胞体
树突
(1)神经元。
①神经元包括 b________、a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 c 轴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接受信息并
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
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②神经纤维与神经。
髓鞘
神经纤维
a.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
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_,构成神经纤维。
b.神经:许多__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
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神经元
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
(2)神经胶质细胞。
①分布:广泛分布于________之间。
②数量:神经元数量的 10~50 倍。
③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参与构成神经纤
维表面的髓鞘。
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①概念:在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
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
反射弧
②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构基础:____________。
④条件:完整的___________;适宜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
均适宜)。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
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效应器
肌肉或
腺体
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
胞动物才有反射。
(2)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只有条件反射的
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
下丘脑、脊髓等。
(3)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刺激强度越大产生的动
作电位峰值就越大。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
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反射活动。刺激强度再增加,动作电位的
峰值也基本不变。
(4)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
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
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是反射。
(5)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
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6)误认为所有的反射弧都有中间神经元,最简单的反射弧是
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
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刺激类型 具体的非条件刺激引起的
反应 ______刺激(光、声音等)引起的
反应
数量 有限的 几乎是______的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比较。
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
的反射
条件
无限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神经中枢 _____________以下的神
经中枢 经过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
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
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
动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动物
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续表)
大脑皮层
预见性、灵活
性和适应性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
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吃
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
色变、听见铃声走进教室等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
立的,条件反射须不断用__________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
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
(续表)
非条件
(2)条件反射的建立、维持和消退。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非条件刺激
大脑皮层
复杂环境
【基础测评】
1.易错诊断
(1)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
)
(2)自主神经系统由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组成,它们的活动不
受意识支配。(
)
(3)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
产生感觉。(
)
(4)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
相同。(
)
(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
同的反应。(
)
答案:(1)√ (2)× (3)× (4)×
(5)√
2. 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B.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维持
身体平衡有关
D.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
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答案:C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1)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3.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
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
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
D.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像汽车的油门
答案:D
4.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 B 处所示的结构为感受器
B.若刺激 C 处,兴奋传导至 A、B 两处所需时间相同
C.若刺激 C 处,引起肌肉收缩,则发生了膝跳反射
D.大脑皮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
答案:D
考向 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组成细胞
[典例 1](2021 年浙江 6 月选考)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解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
树突,少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A 错误。一般神经元
的长的轴突外周包有髓鞘,短的树突外周不包有髓鞘,B 错误。
由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式不同可知,同一个神经
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并非都相同,C 错误。运动神经元产生
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D 正确。
答案:D
【考向集训】
1.(2022 年安徽联考)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外周神经系统不含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D.支配血管、内脏和腺体的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 正确。脑
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B 正确。外周神经系
统含有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C 错误。支配
血管、内脏和腺体的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正
确。
答案:C
2.(2023 年广东部分学校联考)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
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有关神经系
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脑神经中没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里的神经全是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可促进血管收缩、胃肠蠕动
D.轴突呈纤维状,外套髓鞘构成神经
解析:脑神经、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 错误。
人体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
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里的神经全是传出神经,B 正确。
交感神经可促进血管收缩、抑制胃肠蠕动,C 错误。轴突呈纤维
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
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D 错误。
答案:B
考向 2 反射弧及其结构异常分析
[典例 2](2021 年湖北高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
育的基本单元。神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
刺激、传递神经信号、对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
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
元。
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
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 A 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 是
中间神经元,C 是运动神经元。由 A、B 和 C 神经元组成的神经
环路中,A 的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 C 对吞咽运动的
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 A、B 和 D 神经元形成的反
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吞咽运动________(填
“增强”“减弱”或“不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
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由 A、B 和 D 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信号处理方
式为去兴奋,其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 A、B 和 D 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去兴奋对 A
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________。
(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________(填“能”或“不
能”)推断 B 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
的活动增强。
解析:(1)据分析可知,在食物缺乏条件下,D 神经元对 A 神
经元的去兴奋作用加强,使 A 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C 神经元的
抑制作用减小,从而使吞咽运动被抑制而减少。在食物充足条件
下,D 神经元对 A 神经元的去兴奋作用减弱,使 A 神经元的兴奋
性增强,C 神经元的去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吞咽活动增强。
(2)据图可知,由 A、B 和 C 神经元形成的吞咽运动增强或者减弱时,
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去兴奋实际上属于一种反馈调节,A 神经元
的活动对 B 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使 C 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同时也
使 D 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进而使 A 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从而
使吞咽运动向相反方向进行。(3)由 A、B 和 D 神经元形成的反馈
神经环路中,最终使 A 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也就是去兴奋对 A
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抑制。(4)据分析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
A 神经元对 B 神经元抑制作用增强,B 神经元活动减弱,在食物
缺乏条件下,A 神经元对 B 神经元抑制作用弱,B 神经元活动增
强,因此可以推断 B 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
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
答案:(1) 减弱 增强
(2)A 神经元的活动对 B 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使 D 神经元的兴
奋性降低,进而使 A 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
(3)抑制
(4)能
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 A 为感受器,B 为传入神经,
C 为神经中枢,D 为传出神经,E 为效应器。
【考向集训】
3.(2022 年广东江门四模)针刺手指,人会快速抬手避开,并有
刺疼感,如图①~⑤表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神经元可接受和释放神经递质
B.刺疼感先于抬手动作发生
C.电刺激④处会引起抬手并产生疼痛感
D.完成此抬手动作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解析: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有神经节,③为神经中枢,
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③处神经元是该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
其细胞体的细胞膜构成了突触后膜,能接受神经递质,同时也能释放
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A 正确。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传
导路径长于抬手反射的反射弧,故往往是先发生抬手动作,后形成痛
觉,B 错误。电击④处,由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
而不能倒过来传递,故不能产生痛觉,④所支配的肌肉产生兴奋而发
生收缩,电击④处由于信息未经过神经中枢的处理,故不能产生逃避
针刺的反射,即不能发生规律性应答,C 错误。抬手动作的完成是一
个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层参与即可完成,D 错误。
答案:A
4.(2020 年浙江月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解析: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不位于脊髓中,A 错误。膝跳反射
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是骨骼肌细胞,B 错误。运动神经元的树突、
胞体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C 正确。膝跳反射是二元
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D 错误。
答案:C
考向 3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典例 3](2022 年辽宁大连二模)为研究“苦”与“甜”背后的
神经调控机制,科研人员训练小鼠学会通过到不同端口饮水来
“报告”它们所尝到的物质是甜味还是苦味,并进行了如下两组
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一 光激活实验鼠表达 Calb2 的
神经元(Calb2+) 小鼠到与甜味对应的端口
饮水
光激活实验鼠表达 Sst 的神
经元(Sst+) 小鼠到与苦味对应的端口
饮水
实验二 用白喉毒素去除实验鼠的
Calb2+ 小鼠变得不再偏好甜水,但
对苦的厌恶不受影响
用白喉毒素去除实验鼠的
Sst+ 小鼠变得不再厌恶苦水,但
对甜的偏好不受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本能地“偏好”甜食、“厌恶”苦食,这属于非条件
反射
B.光激活 Calb2+等同于实验鼠尝到了苦味的物质
C.用白喉毒素去除相关的神经元,利用了“减法原理”
D.Calb2+和 Sst+分别是传导“甜”和“苦”的特异性神
经元
解析:小鼠本能地“偏好”甜食、“厌恶”苦食,不需要大
脑皮层的参与,这属于非条件反射,A 正确。光激活 Calb2+小鼠
表现为到与甜味对应的端口饮水,据此可知,光激活 Calb2+等同
于实验鼠尝到了甜味的物质,B 错误。用白喉毒素去除相关的神
经元,利用了“减法原理”,从而探究相关神经元的作用,C 正
确。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当相应的神经元去除后,小鼠原有的偏
好消失,据此可推测,Calb2+和 Sst+分别是传导“甜”和“苦”
的特异性神经元,D 正确。
答案:B
反射类型的分析与判断
【考向集训】
5.(2022 年山东日照一模)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
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
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
限的
B.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
强化
C.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
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
D.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
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因此,非
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过程中习得的,
因此其数量几乎是无限的,A 正确。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
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否则会消退,如响铃的同时
给狗喂食,等条件反射建立后,还需要将喂食的非条件刺激与条
件刺激(响铃)结合起来进行强化,B 正确。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
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其丧失过程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
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信号的过程,C 错误。条件反射是后天学
习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
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
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例如望梅止渴,D 正确。
答案:C
6.(2022 年云南模拟)下列关于膝跳反射与谈梅生津(谈及梅子
就会分泌唾液)反射活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均仅需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B.两个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分别在骨髓和下丘脑
C.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
肌肉
D.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
于后者
解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一个神经元不能完成,最简单
的反射弧也需要两个神经元组成,A 错误。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
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
谈梅生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
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
在大脑皮层,B 错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
支配的肌肉,谈梅生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
支配的腺体(唾液腺),C 错误。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是通过
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
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应答反
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D 正确。
答案: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