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时分秒能力提升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我们1秒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
A.跑1千米 B.眨一下眼睛
C.做10道口算题 D.踢10个毽子
2.最有可能1分钟完成的事是( )。
A.跳绳72个 B.写300个字
C.读一首七言古诗 D.吃一顿饭
3.四名同学在同一段路上跑步,小红用了105秒,小朵用了90秒,小琪用了2分钟,小丽用了1分35秒,( )跑得最快。
A.小红 B.小朵 C.小琪 D.小丽
4.小明去姥姥家路上用了40分钟,9:10到姥姥家,小明的出发时间是( )。
A.7:30 B.8:30 C.9:50 D.9:30
5.明明从泉州出发去厦门,如图是他购买的火车票,计划行驶29分钟到达,火车( )到达厦门北。
A.20:20 B.20:33 C.20:29 D.20:48
6.如果学校第一节的下课时间是上午9:05,然后是大课间活动时间,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上午9:40,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有( )。
A.25分钟 B.35分钟 C.45分钟 D.50分钟
二、填空题
7.李叔叔1时45分出门,2时35分到达单位,李叔叔路上用了( )分钟。
8.钟面上跑得最快的是( )针,它从数字“11”走到数字“3”,经过的时间是( )。
9.小刚8:15做完作业,小云比他提前了25分钟做完,那么小云做完作业的时间是( )。
10.我每天早上6时25分开始运动,7时做完休息,做运动的时间一共是( )分。
11.陈老师要从武汉到上海出差,乘车信息如图。他上午7:05到达洪山广场地铁站,这时刚好有一列开往火车站方向的地铁到达,他( )能到达火车站,之后需要乘坐( )小时( )分钟的高铁。
12.学校的元旦晚会原计划晚上6:30开始,现在要推迟15分钟开始,晚会实际开始时间是晚上( ),晚会在晚上8:00结束,一共开了( )时( )分。
三、判断题
13.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秒。( )
14.钟面上秒针走60小格,同样的时间分针走1小格。( )
15.做1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40秒,小军用了50秒,小军做得比小明快。( )
16.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走一圈。( )
17.3时=190分。( )
四、解答题
18.一辆客车上午9时从罗田开往武汉,经过了2小时15分后到达武汉,客车到达武汉是什么时间?
19.李丽的爸爸要从北京到青岛出差,买好了上午10:50的火车票。爸爸从家里到火车站要25分钟,爸爸最晚什么时候要从家里出发?
20.请你根据作息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
7:40 到校
7:50——8:10 早操
8:20——9:00 第一节课
9:10——9:50 第二节课
10:00——10:05 眼保健操
10:05——10:45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
(1)上午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10:02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3)请你根据上课时间的规律,在作息时间表中填出第四节课的时间。
21.小明上午7:30到校,11:30离校;下午2:00到校,4:30离校。小明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22.星期天,丽丽在家里写作业,她刚写了5分钟,便听见家里的钟响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钟响了一下,又过一会儿她又听见钟响了一下,又过一会儿,钟响2下时,丽丽的作业完成了。丽丽是在什么时刻开始写作业的?(钟几时响几下,半时响一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B B A B
1.B
【分析】1秒钟是一瞬间的事情,时间极短,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事情,即可解答。
【详解】A.跑一千米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不符合题意。
B.眨眼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1秒可以做完的事情是眨一下眼睛,符合题意;
C.做10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不符合题意。
D.踢10个毽子踢的快需要几十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事情,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跳绳72个大约需要1分钟;写300个字大约需要15分钟;读一首七言古诗大约需要30秒;吃一顿饭大约需要15分钟。
【详解】有分析可知:最有可能1分钟完成的事是跳绳72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对1分钟时间长度的感知水平。
3.B
【分析】比较四名同学所用的时间,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据此解答。
【详解】2分=120秒
1分35秒=95秒
90秒<95秒<105秒<120秒
四名同学在同一段路上跑步,小红用了105秒,小朵用了90秒,小琪用了2分钟,小丽用了1分35秒,小朵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秒之间的换算和应用。
4.B
【分析】用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即可求出出发时间。
【详解】9时10分钟-40分钟=8时30分,小明去姥姥家路上用了40分钟,9:10到姥姥家,小明的出发时间是8:3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5.A
【分析】火车开车的时间是19:51,在路上行驶29分钟,从19:51开始经过9分钟是20:00,再经过20分钟是20:20,由此即可得到火车到达厦门北的时间。
【详解】19:51+29分钟=20:20
火车20:20到达厦门北。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6.B
【分析】第一节的下课时间是大课间开始时间,第二节的上课时间是大课间结束时间,用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减去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即可。
【详解】9:40-9:05=35(分钟)
所以,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有35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大课间开始时间,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大课间结束时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50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2时35分-1时45分=50(分钟)
李叔叔路上用了50分钟。
8. 秒 20秒/20s
【分析】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则时针跑得最慢,秒针跑得最快。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它从数字“11”走到数字“3”,走了4大格,经过了20秒。
【详解】钟面上跑得最快的是秒针,它从数字“11”走到数字“3”,经过的时间是20秒。
9.7:50
【分析】根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用小刚做完作业的时刻减去25分钟,即可求出小云做完作业的时刻。
【详解】8:15-25分钟=7:50
小云做完作业的时间是7:50。
10.35
【分析】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得到的就是做运动的时间,代入数据计算。
【详解】7时-6时25分=35(分)
所以做运动的时间一共是35分。
11. 7:30/7时30分 3 30
【分析】地铁发车时间+地铁到达火车站需要的时间=到达火车站的时间,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列式计算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和题图可得:
7:05+25分钟=7:30
11:30-8:00=3小时30分钟
陈老师要从武汉到上海出差,乘车信息如图。他上午7:05到达洪山广场地铁站,这时刚好有一列开往火车站方向的地铁到达,他7:30能到达火车站,之后需要乘坐3小时30分钟的高铁。
12. 6:45 1 15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用原计划开始时刻加推迟的时间,求出实际开始的时刻。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用晚会结束时间减实际开始的时刻,求出晚会开了多长时间。
【详解】6:30+15分钟=6:45
8:00-6:45=1时15分
晚会实际开始时间是晚上6:45,晚会在晚上8:00结束,一共开了1时15分。
13.×
【分析】直接根据日与小时,时与秒之间的进率作出判断。
【详解】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3600秒;
故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秒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14.√
【分析】钟面上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秒钟,分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60秒=1分,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秒针走60小格的时间是60秒,即同样的时间分针走1小格。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15.×
【分析】谁用的时间最少,则谁就做得最快,因此直接比较40秒和50秒的大小即可,依此比较并判断。
【详解】40秒<50秒,即小明做得最快;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应熟练掌握。
16.×
【分析】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此时秒针正好走一圈,即60秒。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走了一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此时秒针走了5圈。据此判断。
【详解】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走5圈。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钟面上指针的认识,关键是明确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
17.×
【分析】把3小时换算为分钟,用3乘进率60,即可解题。
【详解】3时=180分,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1时=60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1时15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9时加2小时15分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9时+2小时15分=11时15分
答:客车到达武汉是11时15分。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10:25
【分析】火车开出的时刻减去从家到火车站需要的时间即可得解。
【详解】10时50分-25分=10时25分,即为10:25
答:爸爸最晚要在10:25从家里出发才不误火车。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的实际运用。
20.(1)40分钟
(2)做眼保健操
(3)10:55——11:35
【分析】(1)用第一节课下课时间减去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求出第一节课时长;
(2)根据作息时间表可知,10:02在10:00——10:05这个时间段,此时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
(3)用第二节课上课时间减去第一节课下课时间,求出课间时长。用第三节课下课时间加上课间时长,求出第四节课上课时间。再用第四节课上课时间加上第一节课时长,求出第四节课下课时间。
【详解】(1)9时-8时20分=40(分钟)
答:上午第一节课用了40分钟。
(2)10:02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
(3)9时10分-9时=10(分钟)
10时45分+10分钟=10时55分
10时55分+40分钟=11时35分
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
7:40 到校
7:50——8:10 早操
8:20——9:00 第一节课
9:10——9:50 第二节课
10:00——10:05 眼保健操
10:05——10:45 第三节课
10:55——11:35 第四节课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数量关系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21.6小时30分钟
【分析】先用上午离校的时间减去上午到校的时间计算出上午在校的时间;
然后用下午离校的时间减去下午到校的时间计算出下午在校的时间;
最后用上午在校的时间加下午在校的时间即可。
【详解】11时30分-7时30分=4小时
4时30分-2时=2小时30分钟
4小时+2小时30分钟=6小时30分钟
答:小明一天在校时间为6小时30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2时25分
【分析】根据钟表知识可知,钟表半点敲1下,整点时几点敲几下,连续3个一下,只有可能是12时半、1时、1时半。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钟几时响几下,半时响一下,
所以丽丽听到的第一次钟声是12时30分,这时丽丽已经写了5分钟了,所以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是12时25分。
答:丽丽是在12时25分开始写作业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和日期的推算,关键确定第一次钟声的几时几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