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6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8: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北临易水。海拔1105米,上有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五个山峰。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狼牙山。1941年抗日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本侵略者在此英勇战斗。主峰棋盘陀上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狼牙山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历史背景
沈重(1915——1986) 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作者简介
日寇
绷紧
崎岖
抡胳膊
全神贯注
攀登
坠落
山涧
手榴弹
悬崖绝壁
雹子
屹立
眺望
热血沸腾
guàn
fèi
斩钉截铁
kòu
bēng
lūn
zhuì
qí qū
jiàn
liú
báo

tiào
我会读
















我会写

kòu
日寇


晋察冀


大批


副班长

liú
手榴弹

lūn
抡圈

guàn
全神贯注


棋盘

xuán
悬崖

fèi
热血沸腾

jiàn
山涧

báo
雹子


叽里呱啦


屹立

yuè
喜悦


坚强不屈
他很蛮横(hèng),在村里横(héng)行霸道。

横行霸道
蛮横
héng
hèng
多音字
寇(敌寇)
冠(冠军)
冀(希冀)
翼(鸟翼)
榴(石榴)
溜(溜走)
悬(悬挂)
息(休息)
形近字
险要---
险峻
进犯---
侵犯
沉着---
镇静
掩护---
保护
近义词:
撤退---
前进
屹立---
矗立
崎岖---
平坦
坠落---
升起
反义词:
全神贯注
眺望
屹立
崎岖
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从高处远望。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词语解释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第一部分(第1节):1941年秋,日寇进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节):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利用险要地形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节):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节):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节):五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段落划分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形势。“集中兵力” “大举进犯”表明敌人兵力强大,来势凶猛,与后文六班只有五位战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五壮士的勇敢无畏。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zhuó)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有计划”“大批”说明我军战士英勇机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班长机智勇敢,指挥若定。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副班长大吼一声,发泄对日寇的满腔愤怒。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抡”动作描写,说明战士十分痛恨敌人。
这句话采用了生动的神态描写,逼真地刻画出两位英雄的形象。
人物 描写方法 看出或感受到了什么?
马宝玉 沉着(神态) 班长的冷静
葛振林 大吼一声(动作) 副班长对敌人的憎恨
宋学义 抡一个圈(动作) 宋学义把对敌人的憎恨全部化为力量扔向敌人
胡德林 胡福才 “绷、全神贯注”(神态);“瞄准、射击” (动作) 他们战斗时专注的样子。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
体会到马宝玉说话时的语气和坚定的态度。

感受到班长在生死抉择面前坚决果断。
热血沸腾
体会到战士们对班长所做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这仅仅是把敌人引上绝路吗?
不是,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五陀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悬崖峭壁,山势险峻。东西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 用石头砸!”
“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形象地再现了班长马宝玉的坚决果断,以及英勇善战的特点,也突出了形势的紧急和严峻。“砸”字则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深恶痛绝。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密集、迅猛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想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纵身跳下”“昂首挺胸”写出了战士们跳崖时的无畏和悲壮,表现出他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同学们说一说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句话中的“这声音”指的是什么?
“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忠诚。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略)
诱敌上山(详)
引上绝路(略)
顶峰歼敌(详)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忠于党和人民
英勇跳崖(详)
板书设计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主旨
他lūn( )圆了胳膊,使出浑身的力气,把一颗 shǒu liú dàn( )扔下了xuán yá( )。

手榴弹
悬崖
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满( )怒火 全神( )注
横七( )八 悬崖( )壁
斩钉( )铁 气( )山河
居高( )下 昂首( )胸
壮烈( )迈 坚强不( )










三.读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主要是对马宝云神态、动作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仇恨敌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