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 图文对应关系(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4讲 图文对应关系(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5: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04讲
图文对应关系
2025年
信息类文本阅读模块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04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考点考情分析】
考点方向 细分考向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图文对应关系 (回归新题型) 考向1: 图文转换 2024 选择题:2024 新课标Ⅱ卷 本讲内容属于创新内容部分,说明高考逐渐回归信息类文本的本源,强调因文设题,重视信息筛选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要顺应高考趋势,注意加强图文关系的训练。
2024 简答题:2024全国甲卷 考向2: 表文转换 2024 选择题:2024九省联考
2025年备考策略
1.了解图表类型,提升读图能力
图表类型多样,读图的方式和方法均有所侧重。我们必须要对各种图表类型有一个整体认识,分析不同图表的命题特点,掌握图表的标题、比例、数据、附注等信息,从而提升读图解题能力。
2.明确图表实质,综合分析信息
图文对应关系本质上就是信息筛选整合。在2024年高考命题新趋势中,出现综合性考查特点。以2024年全国甲卷第5题为例,这道题既像“图文转换题”,又像“补写句子题”。既考查了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对文本中“示意图”的读图能力;再加上题干中给出的“工程实例”,又含有信息类文本阅读“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断”的考查。一道题含四个考点,考查综合性明显增强。
2025年备考策略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图文对应关系题的图表类型多样,主要有柱形图、曲线图、饼状图,重点分析极值,不同时间、不同事物的对比及变化趋势等。而表格呈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们需要组合训练不同的类型题,从题中找到命题规律。
总之, 图文对应关系题的命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考查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不同图表的特点,注意分析命题形式与其他题型的潜在联系,通过组合训练的形式,不断提升答题应试能力,从容应对2025年高考。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考点知识思维导图
二级考点 细分考向 题型 题干表述
图文对应关系 考向1: 图文转换 选择题 简答题 (2024 新课标Ⅱ,T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2024 全国甲卷,T5)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考向2: 表文转换 选择题 (2024九省联考,T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图文对应关系题主要包含图文转换类和表文转换类两种类型,2021年之前均在语言
文字运用题中考查,自2021年天津卷之后,便结合非连续性文本考查,考查形式更
加灵活。
【主要考法分析】
设误类型 阐释 辨误方法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解释或使用某一概念时,故意弄错对象, 或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等进行了调换或混淆。 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尤其要仔细比对选项句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以偏概全 指选项有意把原文中对某类事物某一部分的判断 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 以特殊代普遍。 注意比对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起修饰与限定作用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如“所有、全部、都、一些、极少、部分、极其、格外、略微、偶尔、非常等”是否一致。
张冠李戴 指命题者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或者将甲的观点(或行为状态)说成乙的观点 (或行为状态)。 注意判断选项的主语、宾语与原文相关句子 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设误类型 阐释 辨误方法
无中生有 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看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混淆时态 主要指混淆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事情(“已然”), 把已发生的事情判断为未发生的事情;或在概率上,把可能发生的事情(“或然”)判断为必定发生的事情(“必然”),把必定发生的事情判断为可能发生的事情。 注意比对选项与原文中一些表时间、推测、结果等的关键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 将要、尚未、之前、之后、必定、必将、可能、估计、 未必、成功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设误类型 阐释 辨误方法
混淆关系 选项将原文中的句间逻辑关系进行了改变。如将 并列转换成转折,将递进转换成并列,将条件转换 成结果,将因果中的“果”与“因”颠倒,将充分(必要)条件转换成必要(充分)条件,等等。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条件关系不当。 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注意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或者分析因果关系是否 颠倒。遇到涉及条件关系的选项时,注意分析选项是否将充分(必要)条件转换成必要(充分)条件。
混淆是非 即混淆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特 别要注意含有作者观点的语句,关注否定词语 如“没有、没、无、拒绝、禁止等”。
指代有误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中一些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范围、类别、程度等方面设误。 根据原文语境,确定指代词指代的内容,然后比 对选项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四种常见图表】
(一)表格。这类图表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考生在阅读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能够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并结合相关题目准确作答。
(二)曲线图。曲线图一般以横、纵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考生需要根据这种结构变化关系,弄清所表达的内容。
(三)饼状图。饼状图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出来,考生在读图答题时要按照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
(四)柱状图。柱状图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考生需要认真理解题意,搞清关系,然后准确把握规律,解决问题。
【常见命题方式】
(一)考查框架图,用框架图的方式梳理文本的内容,重点考查事件的流程、文章的重点内容及文章的结构等,重点关注对读环节缺失、内容解读错误及文章思路概括错误等。
(二)考查统计图表,主要有柱形图、曲线图、饼状图,重点分析极值,不同时间、不同事物的对比及变化趋势等。
【图表理解归纳“四看清”】
(一)看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有的标题直接反映了或核心,或实质,或主要的问题。
(二)看清比例。比例是坐标轴横向、纵向刻度尺比例。
(三)看清数据。数据是图表的主干,看数据时不仅要纵看还要横看。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弄清是最大(多)还是最小(少),是呈快速上升还是快速下降趋势,是呈放缓上升还是放缓下降趋势,是呈波浪式增长还是起伏式增长趋势,等等。
(四)看清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体现的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是图表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有时对全面把握图表的中心内容、揭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图文转换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点题型,在高考中考查频率极高。图文转换的“图”主要有图画、图表、图标三种,其中“图画”包括照片(人物、风景等)、漫画、宣传画、邮票图形等,“图表”包括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图标”包括示意图、徽标等。根据以上三种“图”的考查意图及答题思路,本讲内容在图文转换和表文转换的基础上,按“数据分析类转换”“结构把握类转换”和“图片解读类转换”三类考法进行讲解。
【整体解读技巧】
【图文、表文转换思维导图】
【考法一:数据分析类转换】
数据分析类转换题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表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情况或变化发展的规律。此类题,一般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或者谈看法、提建议等。
数据分析类转换题常考的图表有以下四种类型。
类型 信息点
柱状图 ①表头和图例;②柱体代表的数据;③不同颜色柱体数据的比较;④柱体与坐标的关系
统计表 ①表头内容;②纵栏与横栏的栏目;③表格中数字的极值;
④邻近栏目数字的比较;⑤表中数字的变动情况
饼状图 ①表头与图例;②不同扇面表示所占百分比;
③组成整体各扇面之间的数字与对比
曲线图 ①表头和图例;②纵横坐标的内容、意义;③曲线的走向、极值、拐点;④不同曲线的交叉对比;⑤曲线的波折度和平滑度
【考法一:数据分析类转换】

【考法一:数据分析类转换】
明星
榜样
【对应练习】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样类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要求:不能出现数字。
【考法一:数据分析类转换】
【参考答案】
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
②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
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
④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任选其二即可)
【解析】此图表反映的内容是某初中学校学生“喜欢的榜样类型”,其中以父母、师长、同学为榜样的人数最多,之后依次是影视明星、英模劳模、科学家、政商界精英,另外有将近15%的学生没有榜样。根据以上信息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切入表达建议。
积极的角度:第一,抓住图表内容的重点信息——以“父母、师长、同学”为榜样的人数占比最多,这些榜样都是学生身边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人,以这些人为榜样目标更明确,同时能够增进感情,促进关系的和谐,因此要给出支持建议;第二,以“英模劳模”为榜样的人数占比位居第三,英模劳模的事迹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因此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学生向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学习。
消极的角度:第一,以影视明星为榜样的学生人数占比较多,要注意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做出正面的积极引导;第二,将近15%的学生没有榜样,说明学校的榜样教育工作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关注这些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建议要言简意赅,“不能出现数字”的要求不能忽视。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结构把握类转换题采用结构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要注意箭头方向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达出来。结构关系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横向联系,也可能是纵向联系。
题型一 流程图
框架流程图是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达出来。这类题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够突出考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比较新颖的题目,符合新课标精神。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对应练习】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参考答案】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进一步修订。
【解析】流程图有“方框与文字”“线条及关联”两类基本元素。先看“方框与文字”元素。“方框与文字”分为四个层次级别,从上到下分别为环境分析、自我分析,个人定位、发展目标,操作策略,评估反馈。转换成文字时不能没有这些文字内容,缺少了其中一个都会被扣分。四个层次级别内容可选择四个分句,同一层次级别的两个内容,如第一、二层次级别的,就用并列语句的方式表示。再看“线条及关联”元素,线条方向将层次级别顺序规定好了,表述时按照从“环境分析、自我分析”开始逐一向下展开介绍,不能从下面的“评估反馈”写起,更不能从中间的“操作策略”开始。“环境分析、自我分析,个人定位、发展目标,操作策略,评估反馈”为一个基本流程,完成了“评估反馈”后,如果不满意或教师要再进一步发展,可从“环境分析、自我分析”起,开始第二个流程。这个返回箭头表示改进完善。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题型二 方位图
方位图一般指用平面的方式展现空间的布置和安排的图形。
【对应练习】下面是我国古代四合院的简图,请简要概括其建筑布局。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120个字。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参考答案】我国古代四合院中南北向的倒座房、垂花门、北房、后罩房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倒座房中建宅门,前后均有影壁;在垂花门和北房之间是东西向对称的东西厢房;北房两侧是南北向对称的耳房;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有抄手游廊连接。
【解析】首先明确对象,由题干可知,这是“我国古代四合院的简图”,要求“简要概括其建筑布局”。然后把握主体建筑结构,从图上来看,按照由南到北的顺序主要由倒座房、垂花门、北房、后罩房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接着分析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方位关系,要注意方位名词的使用,如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从图上来看,倒座房部分建有宅门,前后有影壁,在垂花门和北房之间有东西对称的厢房,在北房的两边是对称的耳房,北房、东西厢房以及垂花门之间有抄手游廊连接。考生按照顺序简述即可。
【考法二:结构把握类转换】
路线图、方位图答题要点小结
1.方位图注意说明对象所处方位或位置,路线图注意起点所在位置
2.看清楚参照物
3.用准方位词
方位名词:东南西北、前后左右
表方位的动词:傍、依、靠、倚、近、望、接、邻..顺着、沿着、前行、直行、左拐、右拐、左转、右转表方位的介宾短语:向东/南/西/北4.条理清楚
方位图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路线图按行经路线介绍5.一般使用说明性语言(题干要求描述除外)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图片能直观、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描述图片内容、揭示图片的内涵,渐渐成为高考中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内容。而所选的图片题材,常蕴含着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观。这样,该类题型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考生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判断。
题型一 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解答徽标类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因为在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徽标类解题思路
1.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行业特点→象征义、寓意)。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只要求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图画所给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当然,如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那就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生动描绘
5.要认真观察图画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器。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一):解读构图要素
1.学会观察:整体——局部
先整体把握构图由什么要素构成【图形;字母;颜色(题干可能说明)文字(注意变形文字);画面形态是动态还是静态,像什么】,再紧扣徽标主题或应用领域(题干提示)理解单个的构图要素。
2.学会表述:按照由总到分,先主后次,内一外(背景一主体),上一下,左一右,图形叠加的顺序说明个体要素。
答题格式:“该图由xx、xx.….组成”或“构图要素有“xx、xx.….”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二):构图要素+图形寓意
1.学会联想:
①从徽标主题或应用领域(题干提示)、图形、字母、
字)、颜色(题干可能说明)五个方面展开合理联想,思考单个要素或局部图形的象征义、隐喻义、双关义等。
②紧扣徽标主题和局部图形寓意,推导出整个图徽的寓意。
2.学会表述:
先分说,后总结;先描述,后总结
XX代表(比喻、象征)……,整个图形表示……。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题型二 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①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可以没有);②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可以没有);③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①描述(说明)漫画内容;②解释漫画寓意;③给漫画拟写标题;④综合考查(拟写公益广告语或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对应练习】 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从以上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描述画面的内容,不超过100个字。
(2)看完漫画,关于公平,你有了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两幅漫画分条陈述。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参考答案】(1)若选择漫画一:主考官为了力求公平,让猴子、大象、鱼等不同的动物接受统一考试:爬上身后的大树。猴子和鸟一脸喜悦,企鹅、大象等动物却是惊讶万分、愁眉苦脸。
若选择漫画二:左图三个身高不一的人站在同等高度的箱子上,隔着屏障观看比赛(表演),结果身高矮的人什么也看不见;右图高个子的箱子给了矮个子后,三个人均可以看到前方的比赛(表演)。
(2)①忽略差异的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②公平要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
③让每个个体都能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公平。
【解析】第(1)题,描述画面时要注意审读画面中的所有关键要素。
第(2)题,需要在第(1)题审读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挖掘漫画中隐含的信息,进一步提炼画面的寓意,思考“公平”的内涵。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一):画面描述
描述画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在描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2.抓住特征描述。抓住能反映画面意义的特征描述,清楚漫画的内容3.客观描述画面。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扩展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要依题干要求描述画面,如题目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就应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注意细节、变形、夸张处,介绍要完整(画面主体、文字提示)。4.注意描述的顺序。描述要有条理性,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主体到背景等。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一动作一神态”这样的顺序进往说明,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二):揭示寓意
解题要领:
1.读画面 (1)看标题 (2)看主体(夸张、变形、细节) (3)看文字提示
2.析寓意
(1)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把握漫画两大主题(一是劝诫、揭露、讽刺,二是歌颂、赞美)看所给漫画主题属于哪一类。
(2)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3)联系现实。由物及人,以小见大,由“个”及“类”(由个别现象到一类现象),由实及虚(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
(4)表达要简洁明了,含意要囊括所有画面,不丢三落四;不“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等)进行思考。用词要讲究,常用词语(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五议警示子室反映了;赞扬了、歌颂了…)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三):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解题要领: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2.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从呼吁主体命名、从两者的关系、从寓意角度)
3.注意标题的要求(观点鲜明、醒目,新颖生动;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4.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
5.运用修辞(双关、谐音、比喻、反语、反问等)、借用标点(问号、引号等)、引用化用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四):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的基本特点:以道理倡导人 公益广告是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应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醒规劝为辅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平等的交流,以情感打动人,以创意吸引人。
拟写公益广告原则:多用修辞,语言简洁,易于记诵。
解题要领: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要求:有针对性、观点鲜明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题型三 图片类
图片包括摄影、书法、绘画或手工等艺术作品。画面内容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在解读其内容时一定要做到合情合理,不可偏激。
常见的命题角度:
1. 描述画面内容。
2. 分析评价图片的宣传效果或设计创意
3. 结合名著阅读考查(画面表现的人物、情节、喜欢的理由)
4. 摄影作品解读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图片类解题思路
第一步:读。
1.画面中有哪些人物(或动物)形象以及形象的具体动作、形体、表情等。
(形象+特点)(注意题干提示)
2.画面中显示了怎样的环境(背景)。
3.画面中其他的细节,如文字说明。
第二步:想。分析画面整体特点,联想作者的创作意图(图片的主题)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图片类解题思路
第三步:描
1.先“描”形象的身份、动作、表情等,后述形象的精神风貌,进而揭示图片的主题。(具体——抽象)环境(背景)元素融于对形象的描绘中。
2.方法:
①一般用恰当的形容词描绘形象的表情、精神状态和环境特点;
②一般用恰当的动词细致刻画形象的动作;
③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的形体特点、精神风貌,语言力求生动。
④语言力求简明,注意字数要求。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一):分析评价题
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先选择图片,之后针对选择的图片内容进行描述,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和看法。
命题角度(二):名著考查题
在这个命题角度中,出题人一般会设置课内名著(如:红楼梦)进行综合考查。我们在组织答案时,答案内容可以从画面的意境氛围、人物形象特点、情节揭示的主题等角度阐释。
游”词云图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题型四 词云图转换
词云图是一种用来展现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表达,通过文字、色彩、图形的搭配,产生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传达有价值的信息。
【对应练习】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
游”词云图
【考法三:图片解读类转换】
(1)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
(2)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反映的情况,为天津旅游写一段80字左右的宣传推介短文。
【参考答案】 (1)(示例)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2)(示例)天津作为华北大都市,融合了北方文化的粗犷质朴和燕赵文化的刚烈热情,这是天津城市性格的主调。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还有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特色美食等着您来品尝。
【解析】(1)本题实质就是图文转换题,但相比以前的题目更为复杂,也更有深度。首先,将两图认真比较,不难看出2006年的高频词汇为海河、蓟县、风景、景区、门票、公交、市区等;而2016年的高频词汇则为文化、休闲、民俗、特色、相声、都市、历史、故居等。其次,概括各自倾向的领域及特点。很明显,前者倾向于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参观与欣赏;而后者更关注城市文化与民俗特色,注重文化体验。
(2)审清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要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为天津旅游作宣传推介。观察2016年度词云图,可以从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小吃)入手宣传。
04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高考真题分析】
图文对应关系类试题属于回归类创新题,之前主要出现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在2022年后逐渐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在2024年九省联考、2024年新高考Ⅱ卷、2024年全国甲卷中均有出现,考查方式更为灵活,之前考查频率可能逐渐上升。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试题的三种常见考法和必备知识。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新课标Ⅱ,T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B
【高考真题分析】
【答案】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图表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画线句首先阐述了“船箭分离”的过程:“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而图解中,②展现的是第三级火箭一开始的全貌,④则体现了“弹出”的过程,故②④应位于最前面。
然后,作者进一步介绍了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的“鹰号(登月舱)”的样貌特点“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接下来,则是“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的过程。而观察图解,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①中哥伦比亚号方向与④有明显不同,体现了“转身”的过程,⑥中两者接触则体现了“对接成功”的过程,所以紧接着是①⑥。
【高考真题分析】
【答案】B
【解析】最后,材料描述了宇航员们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的过程。图解中,③体现了合体后的“哥伦比亚”与“鹰”离开火箭的过程,到⑤时,它们已成为单独的飞行体。因此最后是③⑤。
所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②④①⑥③⑤。
故选B。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九省联考,T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I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
B.文化I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
C.文化II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
D.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
D
【高考真题分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D.“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错,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文化Ⅱ存续期内气温偏冷,而从时间上看,此时是公元前1000年以内,材料二“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可见此时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完成,因此人们维持生计的方式应该是农牧兼有,选项所说“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说法错误。
故选D。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全国甲卷,T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全国甲卷,T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全国甲卷,T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
【高考真题分析】
(2024 全国甲卷,T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摘编自周乾《故宫建筑细探》)
【高考真题分析】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检索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整合文中信息和内容要点、概括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等能力。
【试题5】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 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 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 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高考真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检索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整合文中信息和内容要点、概括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等能力。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判断推理、图文转换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试题以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程实例为题面,要求学生在理解“偷梁换柱”全过程,尤其是原柱、“假柱”、新柱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补写空缺内容。
题干中“具体过程如下”可对应材料第三段的“其基本做法为……”。
第①处,“被安装在……附近”,对应材料的“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或第四段“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附近”与“旁边”意思相近,故填“原柱”。
【高考真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检索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整合文中信息和内容要点、概括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等能力。
【试题解析】
第②处,“以便用……代替”,对应“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或第四段“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假柱”只是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真正用于替换的应该是“新柱”,故填“新柱”。
第③处,“最后再把……拆除”,对应“最后将‘假柱’移去”,“假柱”的引号不能删除,因为表示特定称谓,故填“‘假柱’”。
【高考真题分析】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