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一轮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3讲 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一轮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5: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第03讲
2025
古诗文阅读模块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以今度古,危机智慧
——必修上《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一轮复习
目录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复习目标
1.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
2.梳理课文叙述的事件前后的史实,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3.拓展领悟“春秋笔法”,思考历史记录背后的思想观念。
4.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领会不同史传文本的不同特点。
历史的表里
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刘邦仅凭一文一武两个助手,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当我们读到这样传奇的故事,总忍不住要追问一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是历史的真相还是作者的杜撰?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历史事件的表与里
“危机”呈现
烛之武:①秦晋围郑;②年纪大;③夜缒而出
刘邦:①生命之危;②内部管理不善;③称王之梦将破灭
1.烛之武面对的危机是什么?
2.刘邦面对的危机是什么?
《鸿门宴》与《烛之武退秦师》两篇文章都体现了说话的艺术,请综合分析刘邦和烛之武在说话技巧上的相同点。
相同点:①都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到有的放矢;②都注重内在的逻辑分析,能够循循善诱;③注重引用事实,增强说服力。 ④说话态度诚恳
序号 最喜欢的话语 运用的技巧 表达效果
1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对比论证 摆事实,说服力强
2 曰:“秦、晋围郑...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论证 对比论证 增强说服力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假设论证 对比论证 增强说服力
4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阙秦以利晋 举例论证 增强说服力
指出烛之武的话语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表达效果。
欲扬先抑,态度谦卑
分析利害,攻破心理
借助史实,离间关系



烛之武论辩技巧总结:
序号 刘邦的言行 涉及的技巧 有何作用
1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解释原因 示弱认输,满足项羽的骄横心理
2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 态度谦恭有礼,摆事实 满足项羽自大的心理 ,不卑不亢
3 “为之奈何?”“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让别人帮他找借口、找理由 显现虽无大智谋却知人善任,自私自利又道貌岸然的性格
4 “君安与项伯有故?”“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称呼上尊重、拉拢 心机深沉、随机应变、巧舌如簧
析刘邦之语言,分析说话技巧
善用情义,态度诚恳
引用事实,说服力强
滴水不漏,论说有力



刘邦说话技巧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与《鸿门宴》的说话智慧
1.让步示弱,以退为进
2.换位分析,抓住对方心理
3.转化矛盾,分化离间
烛之武坦承“秦晋围郑,郑知亡矣”;刘邦三个“不敢”,处处称“臣”,尊项羽为将军……
烛之武抓住“益”字,站在秦穆公立场权衡轻重,剖析利弊;樊哙抓住项羽尚勇、尚义特点,道德谴责,置项王于“不义”,使项王犹豫不肯行动……
烛之武将秦郑矛盾转化为秦晋矛盾,刘邦将与项羽的矛盾转化为告密者与之的矛盾……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 。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作《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 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这里的“传”不是传记,而是解释经典的著作。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事件前因:历史恩怨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烛之武退秦师》
事件经过:四组对话
佚之狐对话郑伯
烛之武对话郑伯
烛之武对话秦伯
子犯对话晋侯
《烛之武退秦师》
急:秦晋围郑,国家非常的危急,形式非常紧张
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师必退”
急:烛之武由于个人原因推辞
缓:郑伯说了晓以礼义,烛之武答应出使
急:烛之武“夜缒而出,置于死地的谈话策略
缓:秦伯乐,乃还
急:子犯请求击之
缓:晋侯一段话却出乎意料地结束了这次攻打
四组对话都是“君与臣”之间的交流,使故事一波三折。
事件后续:历史影响
秦表面上代郑设防,一方面控制郑国,一方面对付晋国。两年后,在蹇叔和百里奚都反对的情况,秦穆公出兵攻郑,郑国人弦高智退秦师,然后,用计骗秦国大将孟明视,并在晋襄公大将先轸的帮助下大败秦军于崤山。孟明视回到秦国后,秦穆公义赦孟明视等三将,孟明视立志报答秦穆公。三年后,孟明视进兵前烧战船,在崤山击败晋军,得以报仇,后秦穆公称霸西戎。
《烛之武退秦师》
亡郑
无利,有小害
对秦
舍郑
无害,有小利
对秦
亡郑
将有大害
对秦
分析利弊,层层深入
(表面)
(深入)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君的
事件前因:历史恩怨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前206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了皇帝的印玺和符节投降刘邦。有人劝沛公说:“秦地比天下富足十倍,地势好。如今听说章邯投降了项羽,项羽就给了雍王的封号,称王于关中,现在即将来到关中就国,你沛公恐怕不能占有这个地方了。应赶快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然后逐渐征集关中兵,加强实力,抵抗诸侯。”沛公赞成他的计策,照着做了。
十一月间,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入关,而关门闭着。听说沛公已经平定关中,大怒,派黥布等攻破了函谷关。十二月间,就到了戏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王发怒,要攻打沛公,派人告密,打算以此求得封赏。
《鸿门宴》
事件经过:时间线索,具体事件
宴前(幕后活动):
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宴中(明争暗斗):
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宴后(脱身除患):
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鸿门宴》
总结: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萦,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事件后续:楚汉争霸
刘邦乘着夏侯婴的车子逃跑后,项羽对刘邦并不猜忌了,但项羽的谋士范增却独具慧眼,看出将来刘邦必将是和项羽争天下的人,所以在未经项羽许可的情况下私下令季布、龙且率军追赶刘邦。刘邦无奈之下躲在一口枯井中躲过了这次项羽军的追击。但季布、龙且二将再一次追赶到刘邦时,被刘邦的老婆吕氏家族援军截住营救了。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
项羽事迹:
项羽起兵会稽——北上救赵——巨鹿之战——破关入咸——鸿门宴——
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
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活动二:文本研读,品味微言大义
韩非子《说难》中认为,游说的真正困难在于所要游说的对象的主观好恶,即“知所说之心”,而说服的结果也不仅是成功一种。失败者,往往轻则不被信任,重则一命呜呼。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通过一人之力,使得秦军退兵,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独一无二的胆识,更因其非凡卓越的语言表达。
(一)耐人深味的语气词
诵读比较一:“也"能不能去掉
(1)改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2)原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诵读比较二:“也”能不能添上
(1)改文: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原文: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诵读比较三: 语气词能否互换
(1)改文: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许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矣。
(2)原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语气助词是汉语的一个词类,用于句首、句中或者句末,表达判断、疑问、陈述、感叹的等语气。
明确:
第一处在劝说起始阶段,烛之武以事实引发秦伯思考,传达"明知其难而为之,窃以为不可"的潜台词,语气缓和谨慎,十分稳妥。第二处的语气不必过于谨慎。前面于秦无益的理由说完,秦伯已经开始被说动,烛之武可以略微放开手脚大胆一些;又因为对秦伯以利相许,果断的结句更能表现"理所当然"的自信,有利于感染秦伯,所以烛之武此处不用"也"更能表现语气的坚决、肯定。第三处先用"矣"表现为秦伯可惜的态度,和秦伯拉近情感距离;再用"也"较为客观地陈述事实,让秦伯回忆往事,自己看清晋侯为人。该感叹时就感叹,该缓和时就缓和,才能有效实现表达目标,语气拿捏十分谨慎、十分恰当。
(二)充满玄机的“错位”语言
文章开头,在著者的陈述中,用的是“晋侯、秦伯围郑”。 而烛之武对“围郑”事件所作的主观陈述,却用的是“秦,晋围郑”一语。对于同一事件,烛之武的说法为何与左公的记述出现差异?这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笔?
参考:这是烛之武有意的“错位”。郑国当初没有“礼遇”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后来又“贰于楚”,所以晋文公出兵伐之。因此,左公记述的“晋侯、秦伯围郑”是对事实的反映,体现了“围郑”行动的主导是晋侯;而烛之武说“秦、晋围郑”,是把秦伯作为“围郑”行动的主导。烛之武用这样一个错位表达,是有考量的:一要能表现出对秦伯的敬重,把“秦伯”排在前面;二要能对秦伯作些暗示或提醒,于是故意“转嫁”怨恨于秦伯。位次的变化关乎谁是主谋、郑国老百姓的“亡国恨”记在谁的头上。烛之武以此提醒秦伯:郑国与秦无仇无恨,您为何要做这“不义之战”的领头人?晋文公是否在借刀杀人?
(二)充满玄机的“错位”语言
(三)缜密严谨的逻辑性语言
1.假设论证和归谬推理
假设前提: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益
秦国攻打郑国,必须越过晋国,战线拉长,劳民伤财; 灭掉郑国,获益最大的是距离郑国最近的晋国,其东边疆域变大,而并不是您秦国。因而灭郑是错误的决定。
2.对比论证
(1)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益处。( 从“越国以鄙远”到“君之薄也”)
(2)不灭郑国对秦国有益处。( 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
(三)缜密严谨的逻辑性语言
3.引申论证、溯源推理
(1)况且秦王曾给予晋文公恩惠,晋文公承诺: 他顺利回国成王时一定给予秦王您焦、瑕两座城池。(引申论证)(2)晋文公刚回国不仅没按诺言给予您秦王焦、瑕两座城池,更是“朝济而夕设版”。( 3) 结论: 晋文公过河拆桥,言而无信。
(4) 为什么晋文公会过河拆桥、言而无信 究其根本,在于晋文公野心大,永不满足; 城府很深,善于蒙人。(溯源推理)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春秋》。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品读下列句子,从中读出了哪些丰富的含义?
(四)辞约意丰的文本语言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3.“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矣 。”
“春秋笔法”,是指“一字含褒贬”的史传笔法。在《鸿门宴》一文中,作者对刘邦其人其事的叙写,巧妙的使用的了这种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刘邦的态度评价,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活动三:联读拓展,领悟“春秋笔法”
进攻路线图
《鸿门宴》座位图
活动三:联读拓展,领悟“春秋笔法”
语句一:君安与项伯有故
当张良出主意“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时,刘邦随即就问道:“君安与项伯有故 ”危急时刻,刘邦本来关注的是退敌之策,但一听张良提到“项伯”,立刻就改变了关注的对象。这一句话,表露的是刘邦当时的第一反应,将刘邦机警、狡诈的性格很传神地写了出来——对所有的人,哪怕是自己的近臣,他都心存戒备,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刘邦的这一表现,恰与项羽的胸无城府,爱慕虚荣,为了“面子”竟然将亲己的“曹无伤”和盘托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活动三:联读拓展,领悟“春秋笔法”
语句二: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呼,就是喊,在这里有“召”、“唤”的意思,带有随意性,缺少礼貌、尊重的意味。“君为我呼入”,译为“你给我把他叫进来”。一个“呼”字,写出刘邦言语的粗俗,同时也体现出刘邦答应见项伯完全是权宜之计。第二个分句“吾得兄事之”,“得”多解作“必须”,其实解释为“可以”。“必须”可理解为:①情感上的必要,强调内心的强烈愿望;②事理上的必要,强调不可选择性。“可以”也能理解为:能够,强调措施上的主动性。在这里,对项伯“兄事之”,绝非出于刘邦内心的强烈愿望,而且在刘邦眼里,此事也并非到了不可选择的地步。因此,把“得”理解为“可以”,就能突出“兄事之”的虚伪,从而把刘邦在大难临头时那种能屈能伸、虚与委蛇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更充分
活动三:联读拓展,领悟“春秋笔法”
语句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诛:《说文》,讨也。“诛”解释为“杀”的时候,一般指杀死有罪之人。这里的“诛”,就是先问罪,然后执行斩刑。那么,该给曹无伤问个什么罪呢 按理说该问“通敌”罪,但这样就把刘邦自己的图谋给坐实了。可以推测,此时,该是问曹无伤“离间”罪,如此就既除掉了内奸,又“维护”了与项羽的“团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就更能让人看清楚刘邦老奸巨猾的特点。
  再说“杀”字。杀:《说文》,戮也。本义是杀死。在“诛”后再用一个“杀”字,不但强调了处置结果的确切性,而且“诛”、“杀”连用,还从语气上表现出刘邦对曹无伤深恶痛绝、必杀之而后快的心理。
五篇选文的语言特色。
篇目 语言特色
《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烛之武退秦师》
《鸿门宴》
语录体,言简意赅
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
善于寓言、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
文约意丰,辞婉义骋
精炼生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辩题一
正方:烛之武凭一己之力劝退秦军可能是真的。
反方:烛之武凭一己之力劝退秦军不可能是真的。
正方:刘邦凭借一文一武两个助手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可能是真的。
反方:刘邦凭借一文一武两个助手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不可能是真的。
辩题二
关于辩题一
在先秦时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还没有如后世封建社会那么鲜明,个体登上政治舞台张扬自我、倾尽才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像曹刿、烛之武、弦高,包括后世的张仪,苏秦等有才华者在乱世中完全可能大放异彩。当然,秦穆公的退兵绝不仅仅是因为烛之武的口才好,而是因为烛之武抓住了秦晋两国的利害关系来大做文章,正好切中了秦穆公的要害。正所谓“春秋无义战”,因利可出兵,自然也可能因利而退兵。作者为了凸显烛之武的形象,也为了明确地剖析秦晋的关系,故而对历史事件做了艺术加工,个别细节禁不住推敲也是正常的。
关于辩题二
项羽的败亡原因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分析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当时项羽所采用的错误策略以及项羽的人格缺陷方面。鸿门宴上项羽纵虎归山的原因亦可归结为这两个方面:一方面项羽没有必杀刘邦的理由,在他眼中刘邦和他实力相差悬殊,还不构成威胁;另一方面,项羽也考虑到杀了刘邦可能在各路诸侯军中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项羽为人重感情、讲义气,吃软不吃硬,刘邦一味地伏低做小,项羽的杀心便渐渐消去了。至于项伯告密后的安然无恙、刘邦的宴会脱逃,固然有其不合常理之处,但也是司马迁为了烘托人物、制造矛盾冲突而进行的艺术创作罢了。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秦伯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失其所与,不知
“说”通“悦”,高兴
“共”通“供”,供应
“知”通“智”,明智
通假字
文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一般尊称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动词→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形容词→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
越国以鄙远(远地,指郑国)
共其乏困(缺少的物资)
文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虚词
以:1.以其无礼于晋
2. 亡郑以陪邻
于:1.以其无礼于晋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失其所与,不知
4.吾其还也
以:1.因为,表原因
2.连词,来
于:1.对,表对象
2.对,表对象
且:1.连词,而且
2.连词,况且
其:1.代词,它郑国
2.代词,这件事
3.自己的
4.副词,还是
文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句 式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文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通假字
文言知识:《鸿门宴》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鸿门宴》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鸿门宴》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鸿门宴》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文言知识:《鸿门宴》
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判断句
文言知识:《鸿门宴》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1、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古代的礼节
文言知识:《鸿门宴》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公众号栏目一:今日新闻速递
1.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请以晋国或郑国记者的身分,择一立场报导此事件,必须拟定新闻标题。文长限250-300字。
2.认真阅读《鸿门宴》一文中“宴会”一段,请以楚军、汉军或第三国现场新闻记者身分,报导此则新闻。必须拟定新闻标题。文长限250-300字。
二者可选其一
1.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在公众号栏目“灞陵时事热评”就烛之武的说话艺术进行点评。
2.樊哙乃一介莽夫乎?——在“灞陵时事热评”栏目点评鸿门宴上樊哙的语言技巧。
3.“鸿门宴”沛公之黠智——嘉宾连连看。(嘉宾:本班历史老师、
心理老师)
公众号栏目二:灞陵时事热评
请栏目二的各位新闻编辑就两大事件商讨议题(不少于三个)
现场讨论会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 锐气)
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向秦穆公传递信息:郑国对战争后果清楚,不存在任何侥幸,瓦解秦穆公的戒备心理。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郑无益)
拉近了彼此距离,激活了对方对话的兴致。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飞地难治,“越国以鄙远”,交通不便利,信息不通畅,跨国殖民难度很高。“亡郑以陪邻”,等于“邻之厚君之薄也”
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
害”:舍郑无害)烛之武的意思是与秦结盟,结盟的意义在于给了秦国制衡晋国的力量,给了让秦国踏入中原的一个跳板。
第四步:以史为例,挑拨秦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朝济而夕
设版焉”:晋行无信)这是揭了晋文公的老底,也是对秦穆公当头棒喝:与不知感恩、出尔反尔之辈合作,怎么能相信“越国以鄙远”的许诺。历史分析其实就是对于人性的分析,戳到了秦穆公的痛处。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夫晋,何厌之有”:西扩无厌)
晋国“何厌之有”的特点太明显,扩张是迟早的事。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仅过了三年,公元前627年,秦晋就发生了崤之战,验证了烛之武的论断。
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
疑问:事件的起因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不是应该从自我辩解说起吗?
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
一个小国在大国之间周旋,夹缝里求生存,本就得四面讨好。“无礼于晋”、“贰于楚”不过是秦晋想灭郑的借口罢了。烛之武眼光犀利,看透了这场危机的核心是什么,因而迎刃而上。
这里的要害是什么?——“益”。
——可见谈判要抓住核心问题。
简要概括烛之武的话?
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
围郑之利弊可知也:
亡郑无益,舍郑无害;晋行无信,西扩无厌。灭郑无益于今而有损于后,窃为君图之当舍郑矣!
烛之武说退秦师,还运用了摆事实、离间、站在对方立场、假言推理……
烛之武对秦君语气称呼非常恭敬,舒缓了对方的防备心理,短短的一百二十五个字的说辞,烛之武用了八个“君”字,处处彰显对秦王的尊重和为秦所思;烛之武开口便向秦王示弱,再加上烛之武年龄偏大,文中自言“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以及“夜缒而出”,都彰显了烛之武给人一种老态龙钟和无能的外在表象,这种外在表象给说理对象的是一种安全感,也极易引起对方的良好情绪。
张良:“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樊哙:“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樊哙乃一介莽夫乎?
委婉谦敬
诚惶诚恐
语调语气???
樊哙:义正辞严,话中有话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潜台词:要是你杀了沛公,我会以命相拼。
当项羽问:“壮士,能复饮乎”时,他巧妙地接过话头,引申开去,由能否再喝酒转到怕不怕死的问题上,明是说自己不怕再喝酒,实则是暗示:他们一伙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汉,如果逼急了,他们也会来个鱼死网破的。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潜台词:你杀了沛公,你就是和秦王一样残暴的人——不仁。
如果你效法秦王,天下人必然背叛你。对于亲手灭掉强秦的项羽来说,这一旁敲侧击无异于当头棒喝,使他不能不心存顾虑。
樊哙:义正辞严,话中有话
3.“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3.潜台词:你要是杀了沛公,就违背了怀王与诸将之约——不信
4.潜台词:你杀沛公,就是重蹈亡秦覆辙——不智
樊哙:义正辞严,话中有话
若杀沛公,则不仁、不信、不智,樊哙成功说服了项羽,有勇有谋的他让项羽连连称赏、赐酒、赐生彘肩、赐座。”
通过高超的说话艺术,烛之武达到了瓦解秦晋联盟、使秦伯主动撤军,并与秦结盟的目的;樊哙、刘邦等人达到了鸿门宴上全身而退的目的。
咂摸咀嚼品语言
辞约文丰意深远
请栏目的新闻编辑商议“人物志”要采访的两大事件的新闻当事人,并列出采访提纲。
公众号栏目:霸上人物志
1.外交大咖烛之武
2.口述历史:楚军老兵眼中的西楚霸王
3.专访留侯张良:我与沛公的漫长故事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甲】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①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 ”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殽厄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②,发兵遮秦兵于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节选自《史记·秦本纪》)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宋·吕祖谦《左氏博议》)【注】①秦缪公( —前621),也作秦穆公。②衰绖(cuī dié):古代丧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B.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C.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D.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子,中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春秋》称楚国国君为“楚子”也是这个意思。
C.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孤王”。也用于对一方之长的称谓,如袁绍任冀州牧曾给公孙瓒写信说“孤与足下”。
D.贾人,古代一般指商人,如《琵琶行》中“委身为贾人妇”。 古时也指官府掌管采购物品的人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穆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烛之武审时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郑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了郑国。
C.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年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并大破秦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5.《烛之武退秦师》、《史记·秦本纪》节选文字、《左氏博议》节选文字都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但叙述的详略和方式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
1.答案:D解析:“军行”是“军队出发”的意思,句意完整,其后断句,排除A、B两项;根据前文“臣子与往”可知,“前往”的主语是“臣子”,因而“迟还”的也是“臣子”,而不是“臣”,故“迟还”前断句,排除C项。
2.答案:B解析:“楚子”的“子”是爵位,不是“对男子的尊称”。
3.答案:D解析:D项,“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错误。当时晋文公已死,是太子阻击并大破秦军。
4.(1)答案: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
(2)答案:(秦穆公)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5.《烛之武退秦师》详细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全过程,侧重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其外交辞令的再现。《史记·秦本纪》节选文字简要叙述烛之武劝退秦师最主要的一句话及秦师罢兵的情况。《左氏博议》节选文字中退秦之事,只是作为论证的材料(论据)。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