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梯度训练系列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45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2. 1783年法国蒙格菲尔发明了载人热气球,成功在空中飞行半小时。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尔发明了飞艇,如图所示,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吊舱、主气囊、副气囊和推进装置组成。主气囊内充满密度比空气小的氦气,副气囊体积不变,内部空气量可调节。主副气囊协同工作,控制飞艇的升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飞艇在上升阶段,吉法尔认为吊舱处于运动状态,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副气囊 C.主气囊 D.推进装置
3. 如图所示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关系 B.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和压力关系 D.物质的密度与其组成物体质量的关系
4.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从斜坡上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5. 以下受力分析情况正确的是( )
6. 小南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所挂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 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0s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 B.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
C.相遇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0m 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
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M的右边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一小部分。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9.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10.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11.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1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0~4秒,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千帕图象
13.A、B是两个材料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如图所示,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情况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F2>F3
②丙中桌面受到的总压强最大
③三种情况中A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A乙=fA丙>fA甲
④三种情况中B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B乙<fB甲<fB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水从S管口流出 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15.如图所示,金属小球放在a处,然后沿粗糙导轨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不计空气对其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b点时受三个力的作用
B.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速度为零
C.若小球到达d点的瞬间所有外力消失,则球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换用质量稍大的同种球来做实验,球到达b点的速度会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34分)
16.(6分)如题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 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17.(6分)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冲向宇宙,6.5h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1)点火后,搭载神舟十五号飞船的火箭加速上升,使火箭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为 (填“空气”或“燃气”)。
(2)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飞行,此时飞船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8.(4分)南京长江大桥全长8.29km,江面的正桥长1570m,一列长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min,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火车通过全桥需________min时间。
19.(4分)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 ;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 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
20.(4分)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细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液体将 (选填“向左流动”、“向右流动”或“不流动”)。液体静止时,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21.(6分)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F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6s时,物体处于 (选填“匀速”、“变速”或“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N。
22.(4分)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图甲),总重为515N,图乙是其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滑翔机通过液压泵将油在内、外油囊间来回转移,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潜的目的。
(1)该滑翔机的工作原理是改变 (选填“浮力”或“自身重力”)大小以达到上浮和下潜。
(2)当外油囊中无油时,滑翔机排开水的体积为0.0495m3,已知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当外油囊中油的体积为0.0005m3时,该滑翔机刚好处于600m的深度。通过计算可知,此时该滑翔机处于 (填“下沉”“悬浮”或“上浮”)状态。(忽略海水压强对油和滑翔机外壳体积的影响)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2分)
23.(6分)某同学学习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做了如下实验:将同种材质且体积相等、质量都为500g的A、B两个木块,放在两块不同的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实验中保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1)图甲中A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B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2)对比甲、乙两个实验,可得长木板甲表面粗糙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长木板乙表面粗糙程度。
(3)为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还需要设置实验丙与实验甲进行对照,仅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你该如何设计实验丙? 。
24.(8分)小明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
第27题图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泳池里,人下蹲时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增大。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根据实验步骤d和________(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根据实验步骤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映了物体的沉与浮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________g/cm3(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5.(8分)茂茂同学想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底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p=__________。
(2)实验时茂茂发现注射器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茂茂同学选用图乙中B注射器进行实验测量,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如果想继续实验,则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
(4)提出一条能提高此方法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建议: 。
四、计算题(26题6分,27题6分,28题7分,总计19分)
26.(6分)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一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m,质量为120kg,已知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g取10N/kg)
(1)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
(2)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多少?
(3)月地距离约为3.84×105km,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镜,地面工作人员向该平面镜发射一束激光,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激光传播的速度均为3×108m/s)
27.(6分)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__ __。
(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
(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v0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28.(7分)如图所示,边长为1d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不吸水),木块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不可伸长的悬绳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容器底面积为0.04m2,容器中水足够多,容器底有一阀门K。
求:
(1)木块的重力;
(2)打开阀门让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水对木块底面产生的压强;
(3)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绳断前的瞬间相比改变了多少?
2024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分析】压力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不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解答】解:A、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不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故C正确;
D、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只根据压力无法判定压强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及压力的方向,要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基础题。
2. 【答案】A
【解析】【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吊舱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吊舱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以副气囊为参照物,吊舱和副气囊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主气囊为参照物,吊舱和主气囊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推进装置为参照物,吊舱和推进装置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答案】B
【解析】解:A、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故A错误。
B、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
C、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和压力成反比,故该图象不能反应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故C错误。
D、密度与质量无关,随质量的增加,密度不变,而图中密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4. 【答案】B
5. 【答案】A
【解析】A
6. 【答案】B
【解析】B【详解】
A.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所挂物体的重力的和,不等于自行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7.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4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为倾斜直线),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150m,则乙的运动速度为:v乙=S总/t总=150m/40s=3.75m/s,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开始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两人相向而行,不是同地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分析】(1)木板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受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由接触面积的变化,再利用压强公式p=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
【解答】解:(1)木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而木板的重力大小不变,所以这一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由于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2)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增大的。
9. 【答案】B
【解析】B 解析:由于是同一个物体,所以两次浮力都等于重力,即F甲=F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物<ρ乙。故而选B
10.【答案】C
【解析】C
11.【答案】C
【解析】C
解析:
A、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水的密度一定,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木块所受浮力不变;故A正确;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处于上浮过程中,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故B正确;
C、因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木块浸没时水的深度大于木块漂浮时水的深度,则根据p=ρ水gh可知,木块浸没时水对烧杯底的压强较大;故C错误;
D、木块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则根据漂浮条件可得:F浮=G木;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可得:ρ水gV排=ρ木gV木,
12.【答案】B
【解析】B 解析:流体压强的规律是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A管内的流速最快压强最小,所以对应曲线3,故而B正确。
13.【答案】B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分析三个力的大小;
(2)根据p=分析桌面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3)(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图示分析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摩擦力、推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①对整体分析,整体的重力相同,与桌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整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F2=F3,故①错误;
②根据图示可知,S1>S2>S3,而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总的重力相等,压力相同,所以由p=可得,丙中桌面受到的总压强最大,故②正确;
③图甲中,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图乙中,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总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相同,则fA乙>fA甲;对于丙图:对整体分析,整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B的总重力,此时的推力等于桌面对B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桌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的A对B的摩擦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B对A的摩擦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推力F3等于地面对B的摩擦力,即fA丙=F3;综上所述:fA乙=fA丙>fA甲,故③正确;
④对于乙,B与A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为0;对于甲: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对于丙,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之和,接触面相同,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故fB乙<fB甲<fB丙,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14.【答案】C
【解析】C
15.【答案】A
【解析】A
二、填空题
16.【答案】静止;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透明塑料软管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根据连通器原理的特点可知,当水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故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故答案为:静止;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
【点评】记住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能在具体的模型中辨认出连通器,还要记住连通器的特点。
17.【答案】(1)燃气;(2)非平衡力;(3)静止。
【解析】【解答】解:(1)发射时火箭向相反的方向喷射高温燃气,即火箭对高温燃气有一个向后的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前的力的作用,使得火箭上升,故使火箭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
(2)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飞行,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此时飞船受非平衡力;
(3)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五号飞船相对空间站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燃气;(2)非平衡力;(3)静止。
18.【答案】14 10。
【解析】14 10。
19.【答案】【答案】摩擦力(摩擦) 大气压(大气压强、大气压力)
【解析】【答案】摩擦力(摩擦) 大气压(大气压强、大气压力)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气压强,难度较小。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小吸盘内空气被挤出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鞋对地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达到防滑的效果。www.21-cn-jy.
20.【答案】向右流动; 5:7
【解析】【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2)打开阀门后,两容器中的液面会相平,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根据图中的条件求出两液面的高度,进而根据公式p=ρgh求出压强之比。
【解答】解:(1)由图可知,若将阀门K打开后,AB构成连通器,
因为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且此时左边容器中的液面较高,
所以,若将阀门K打开,液体将向右流动直至A中液面与B中液面相平;
(2)根据题中的插图可知,打开阀门后,两容器中的液面会相平,A液面下降2cm,变为hA=5cm,B液面上升2cm,变为hB=7cm,
则A、B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为:向右流动;5:7。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连通器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两液面的高度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4;静止;3
【解析】【解答】解:由图丙可知,在2~3s内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拉力为4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由图丙可知,当t=4s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4N;
当t=6s时,由图丙可知,物体的速度为0,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拉力为3N,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3N。
故答案为:4;静止;3。
22.【答案】(1)浮力;(2)悬浮。
【解析】【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1)阅读材料,结合图乙进行解答;
(2)求出滑翔机的体积,结合图丙得出海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滑翔机受到的浮力,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此时该滑翔机所处的状态;
【解答】解:(1)由材料知,该滑翔机通过液压泵将油在内、外油囊间来回转移,使得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则该滑翔机的工作原理是改变浮力大小以达到上浮和下潜。
(2)由图丙知,当该滑翔机刚好处600米的深度时,ρ海水=1030kg/m3,水下滑翔机此时的体积为:V=0.0495m3+0.0005m3=0.05m3,
水下滑翔机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海水vg=1030kg/m3×0.05m3×10N/kg=515N,等于自身重力515N,所以,此时该滑翔机所处的状态是悬浮。
答:(1)浮力;(2)悬浮。
三、探究题
23.【答案】(1)D;(2)小于;(3)将B叠放在A的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与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比较。
【解析】【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故选:D;
(2)对比甲、乙两个实验,两物体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相同,而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故得出长木板甲表面粗糙程度小于长木板乙表面粗糙程度;
(3)为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故操作是:将B叠放在A的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与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比较。
故答案为:(1)D;(2)小于;(3)将B叠放在A的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与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比较。
24.【答案】(1)e (2)错误 人下蹲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合理即可) (3)1.13
【解析】(1)e (2)错误 人下蹲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合理即可) (3)1.13
25.【答案】(1);(2)偏小;(3)A;(4)在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
【解析】【分析】(1)根据p=计算大气压强;
(2)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里面气体有一定的压强,会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积S不变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3)压力的大小跟活塞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大气压强一定时,面积越小,压力会越小,所以应选择较小的注射器。
(4)减小漏气可以提高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
【解答】解;(1)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2)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3)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的注射器,故选A。
(4)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注射器漏气的主要原因是活塞的密闭性,所以可以采用在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故答案为:(1);(2)偏小;(3)A;(4)在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
【点评】本题为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考查大气压的计算和误差分析等知识。
四、计算题
26.【答案】(1)200N;(2)1.2kg;(3)经过2.56s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
【解析】【解答】解:(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地=mg=120kg×10N/kg=1200N,
因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
所以,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G月=G地=×1200N=200N;
(2)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
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G地′=6G月′=6×2N=12N,
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m′===1.2kg。
(3)由v=可知,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镜的时间:=1.28s,
则航天员能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为:t′=2t=2×1.28s=2.56s。
答:(1)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是200N;
(2)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1.2kg;
(3)经过2.56s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
27.【答案】(1)越小 (2)(2)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 p===1800帕
(3)如答图所示。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强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由p=得,当压力保持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3)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不断变小,当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只保留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下落阶段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速度不断增大。]
故答案为 (1)越小 (2)(2)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 p===1800帕
(3)如答图所示。
28.【答案】(1)木块的重力为7.5N;
(2)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水对木块底面产生的压强为350Pa;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00Pa。
【解析】【分析】(1)由于木块漂浮,可得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力,知道木块总体积的露出水面,可求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与木块体积的关系,再利用F浮=ρ水V排g=G木=ρ木V木g求木块的密度,根据质量公式计算木块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计算木块的重力;
(2)当细绳断裂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加上拉力等于木块重力,即F浮′+F最大=G木,据此计算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计算公式求出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进一步计算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此时水对木块底面产生的压强;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浮力增加4N,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开水体积增加值;而ΔV排=S容Δh,据此求水面上升高度,再利用p=ρgh求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1)木块漂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F浮=G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V排g,木块的重力为:G木=ρ木V木g,
则:ρ水V排g=ρ木V木g,
木块总体积的 露出水面,所以V排=V木,
木块的密度为:ρ木=ρ水=×1×103kg/m3=0.75×103kg/m3;
木块的质量:m=ρ木V=0.75×103kg/m3×0.1m×0.1m×0.1m=0.75kg,
木块的重力:G=mg=0.75kg×10N/kg=7.5N;
(2)当细绳断裂时,F浮′+F最大=G木,
则F浮′=G木﹣F最大=7.5N﹣4N=3.5N:
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3.5×10﹣4m3,
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3.5×10﹣2m,
此时水对木块底面产生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3.5×10﹣2m=350Pa;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浮力变为7.5N,浮力的增加量:ΔF浮=7.5N﹣3.5N=4N,
排开水体积增加:ΔV排===4×10﹣4m3,
水面上升:Δh===0.01m,
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Δp=ρ水gΔh=1×103kg/m3×10N/kg×0.01m=100Pa。
答:(1)木块的重力为7.5N;
(2)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水对木块底面产生的压强为350Pa;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00Pa。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了受力分析,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属于难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