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错题突破营》(120分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错题突破营》(120分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09 09: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八上科学《错题突破营》第四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
1. 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西瓜果实膨大 C.瓜蔓生长 D.气孔的水分蒸发
2.在乡村振兴中,人们常常采用建造塑料大棚的方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大棚既让农作物“保暖”,又让农作物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
B.农作物能不断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且运输到其他器官,其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C.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适当提高白天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3. 甲、乙两地都出产同一品种的苹果。在果树生长期间,两地光照条件和管理措施相同,但昼夜温度有一定差异(如表)。经测定,乙地苹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甲地,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两地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 B.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
C.甲地夜间温度高,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多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
4.某植物暗处理后,将一叶片主脉切断(如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对以上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是该实验的变量 B.A处制造了有机物,B处没有
C.叶片的A与B形成一组对照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
5.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
A.摘去几片叶子 B.用吹风机吹 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
6. 科研人员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枇杷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测定了坏果率不超过60%的时期内果实呼吸强度(用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表示),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降低温度能减弱枇杷果实的呼吸作用
C.2~4℃最有利于延长枇杷果实的贮藏期 D.10~12℃条件下枇杷果实的贮藏期最短
7.农业生产中,人们采取的相关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合理密植——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8. 某同学为研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部分要对上下两面都遮光
B.乙装置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
C.丙装置中倒水的目的是为了排气,让气体进入试管
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9. 如图表示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0﹣a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B.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都为零
C.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D.在a~b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10.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如图是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应先将该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B.叶片①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
C.叶片②经酒精脱色、碘酒染色后不变蓝 D.叶片①银边和叶片②照光后无淀粉的原因相同
11.在我国的南方。农民为防止大雨将未晒干的水稻拢成堆并盖上塑料膜,一段时间,将手插入谷堆,会感到烫手主要原因是( )
A.潮湿的种子有蒸腾作用 B.缺乏氧气,种子无法呼吸
C.种子的光合作用储存了许多热量 D.潮湿的种子呼吸作用强产生的热量很多
1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关,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3.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如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14.下列对有关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曲线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表示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
B.分析图乙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引起了b、c两点的差异
C.分析图乙a、c点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丙12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因部分气孔关闭而减弱
15.一粒玉米种子,从播种开始到一个生命周期结束,种子或植物体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的质量(干重)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玉米的一个生命周期内表示种子萌发阶段干重变化的是( )
A.ab段 B.bc段a C.cd段 D.de段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36分)
16.(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4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因为处于该环境中的植物会释放大量的   气体;
(3)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会出现小水珠,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17.(10分)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紧,并用凡士
林密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在的   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   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   ,表面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18.(2分)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  。(填字母)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H2O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F.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19.(4分)我国政府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除了陆地植物固碳外,海洋也是重要的固碳之地,如图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方式。
(1)自然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断地溶解到海水中。研究表明,海水温度越低,单位体积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_季。
(2)植物固碳:近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这些碳元素随着植物残体沉积到海底。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   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  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化学肥料和农家肥中,我们应多选择使用   。
21.(4分)植物生长与无机盐、光照、温度等因素有关。如图所示是某植物在恒温25℃时每小时氧气释放量(或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植物茎秆软弱,容易倒伏。下列化肥中能改善该植株生长情况的是    。
A.尿素[CO(NH2)2] B.碳酸钾(K2CO3)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硝酸铵(NH4NO3)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环境温度改为30℃,则图中Q点会向    (填“左”或“右”)移。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8分)
22.(6分)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根据这一原理,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实验步骤和结果如图2所示。
(1)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请从植物生命活动角度分析甲组BTB水溶液颜色呈现蓝绿色的原因:   。
(2)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探究这个问题,该小组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另取一支试管丙,   ,在光照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    ,则证明光照不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3.(6分)小周对“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实验改进,以绿萝作为实验材料,选择7W的LED白光灯管作为光源。实验中选择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盘架作为主体装置,将此盘架和圆形透明亚克力板结合,将LED灯管固定于盘架上方,形成如图所示装置。选择长势良好且一致的绿萝叶片,利用打孔器制备直径为1cm的叶圆片若干,之后利用注射器对叶圆片进行抽真空处理。将等量叶圆片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再将三个烧杯分别置于不同层面的亚克力板上。经30分钟后得到下表所示实验数据。
光强 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 所有叶圆片上浮时间
高 2min56s 11min25s
中 6min51s 14min51s
低 11min37s 24min09s
(1)该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若想要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以怎样改进?(写出需要调整的量和需要控制的量即可)    。
24.(10分)科学证明:在黑暗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某科研小组为验证这一结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去掉叶柄并用石蜡封口),平均分成4组,实验处理如表所示。一段时间后,脱色后用碘液检测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处理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N2 叶片浸泡在蒸馏水中通入O2 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环境 黑暗 黑暗 黑暗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1)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2)实验后叶片一般用  (试剂)进行脱色处理,再用碘液处理。
(3 )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可以说明:细胞只有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作用产生能量,才能完成淀粉的合成。如果适当地提高组1的温度,请你推测:该叶片中合成的淀粉含量将会   。
(4)组1与组4构成的对照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  。
25.(6分)某兴趣小组参观植物工厂时,发现不同植物在补光时会用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光的颜色是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实验步骤】①称取三份200克生长旺盛不带土的佛甲草,分别放入3个透明的塑料袋内,通入体积和CO2浓度均相同的人体呼出气体,袋内各放置了一个氧气传感器并密封(如图甲)。置于室温为22℃的不同暗室中;②三个装置分别用200瓦的LED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保持45厘米的距离照射5小时,每隔1小时记录读数,将测得的数据制成如图乙的曲线。
【评价反思】
(1)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体积分数变化快慢(选填“CO2”或“O2”);
(2)分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偏大,从光源或环境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26题5分,27题6分,总计11分)
26.(5分)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28℃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所表示的含义是    。
(2)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1h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mg。
(3)若温度由28℃升高到29℃,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
27.(6分)为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测定了: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甲:温度为15℃时,光照强度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乙。
(温馨提醒:本题CO2释放量是指植物呼吸作用1小时释放的CO2质量:CO2吸收量是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小时所需原料的CO2的质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CO2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    点时绘制。
(2)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据甲图分析得知:白天最理想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CO2总质量用m1,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质量用m2表示,那么关于图甲中两条曲线交点P的意义,可用m1、m2,表示的关系式是    。
2024八上科学《错题突破营》第四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因此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2. 【答案】B
【解析】【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的强弱与温度等有关,夜间适当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以减少蔬菜的呼吸作用。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解答】解:A、塑料大棚既让农作物“保暖”,又让农作物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可提高产量,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错误。
C、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C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合理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 【答案】C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出能量。
【解答】解:A、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两地白天温度相同,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正确。
B、甲地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正确。
C、甲地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比乙地旺盛,消耗有机物,因此甲地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少,错误。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正确。
故选:C。
4.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断主脉后会导致A部分缺少水分,B部分有水分,水分是该实验的变量,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A错误。
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由题干“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可知B处制造了有机物A处没有,B错误。
C、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切断主脉后会导致A部分缺少水分,B部分有水分,故叶片的A与B形成一组对照,C正确。
D、A与B部位都有光,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阳光,D错误。
故选:C。
5. 【答案】B
【解析】【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则蒸腾作用越弱。“摘去几片叶子”、“放入冷藏室”、“放在阴暗处”都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不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而用吹风机吹,可使温度升高、空气流动加快,因此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
故选:B。
6. 【答案】D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解答】解:A、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
B、温度低枇杷果实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所以降低温度能延长枇杷果实的贮藏期,B正确;
C、2~4℃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弱,最有利于延长枇杷果实的贮藏期,C正确;
D、据图中曲线图可见:18~20℃条件下枇杷果实的贮藏期最短,D错误。
故选:D。
【点评】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中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
7.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植物体就会因缺水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A正确。
B、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B正确。
C、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C错误。
D、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
故选:C。
8. 【答案】D
【解析】【分析】甲装置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装置。
乙装置是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
丙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丁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装置。
【解答】解:A.该实验是以“光”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因此要对叶片的上下两面都进行遮光,使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A正确。
B.在光下,该装置中的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形成的,B正确。
C.丙装置所示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消耗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时倒水的目的是为了将瓶内的气体排入试管,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是解题的关键。
9. 【答案】B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从0﹣a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A正确;
B、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呼吸作用强度不为零,B错误;
C、从曲线中看出,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
D、从曲线中看出,在a~b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光合作用强度相同,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B、叶片①见光与遮光部分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B正确。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片②因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经酒精脱色、碘酒染色后不变蓝,C正确。
D、叶片①银边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叶片②因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叶片①银边和叶片②照光后无淀粉的原因不同,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分析】刚收获的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的热量。
【解答】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水稻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将手插入谷堆中感到烫手。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由图可知,植物细胞正处于吸水状态,所以,③植物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根毛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①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分析】由图可知:该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的实验装置,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淀粉遇碘变蓝;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进行解答。
【解答】解:A、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48h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以破除原有淀粉的干扰,A正确。
BC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A中有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叶片A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淀粉,变蓝,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有淀粉不变蓝,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解:A、图中0﹣﹣﹣6点,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氧浓度下降,6﹣﹣﹣18点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浓度增加,可见图甲可表示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A正确。
B、分析图乙可知,b、c两点之间的变量有两个,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所以无法进行比较。B错误。
C、根据乙图分析,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
D、图丙曲线可以表示某些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12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植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的供应减少,因此此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D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对玉米种子整个生命周期(萌发→生长→衰老)进行动态分析可知:在萌发初期,由于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经呼吸释放能量,以供生长之用而使干重减少;长出叶后,当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积累使干重增加;衰老期果实和种子的成熟使干重减少。可见图中ab 表示种子萌发阶段干重变化。
故选:A。
二、填空题
16.【答案】(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乙;(2)黑暗; 二氧化碳(3)气孔。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甲图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不含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有二氧化碳,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乙装置唯一不同的量是二氧化碳,因此该组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罩内壁上。
故答案为:(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乙;(2)黑暗; 二氧化碳(3)气孔。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对照实验的特点。
17.【答案】(1)黑暗;光合; (2)浑浊;二氧化碳; (3)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鉴于此特性,我们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解:(1)实验前要将装置放到黑暗的环境中,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消耗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的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因为没有光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浑浊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缘故。
(3)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故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
故答案为:(1)黑暗;光合; (2)浑浊;二氧化碳;(3)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
【点评】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答案】C F
【解析】【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叶脉内有导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把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叶片上半部分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叶片的a部(上部)a和b部(下部)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说明b部(下部)的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叶片的a部(上部)因为没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故选:C F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9.【答案】(1)冬 (2)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气体的溶解性、光合作用的条件、化学式中元素质量的计算。解析:(1)由题意可知,温度越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越大,故冬季海水温度低,单位体积海水能溶解的二氧化碳最多。(2)随着海水深度增加,光照强度不断减弱,到达一定深度后,由于光照强度太弱,该深度环境中基本不存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答案为(1)冬 (2)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
20.【答案】钾;氮;农家肥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分析解答.
【解答】解: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乏时的症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的症状: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因此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氮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化学肥料和农家肥中,我们应多选择使用农家肥。
故答案为:钾;氮;农家肥
【点评】记住各类无机盐的作用及其缺乏症是解答的关键。
21.【答案】(1)B (2)右
【解析】【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1、植物需要量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图中曲线PQ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QW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a点表示最大呼吸作用速率;Q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b点表示最大光合作用速率。
【解答】解:(1)植物茎秆软弱,容易倒伏是缺乏钾肥的现象,故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环境温度改为30℃,则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Q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光合作用减慢,因此Q点会向右移。
故答案为:(1)B (2)右
三、探究题
22.【答案】(1)甲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
(2)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黄色
【解析】【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甲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乙黑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使BTB水溶液变为黄色,因此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2)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为回应这一质疑,应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和甲形成对照试验。实验方案是:取一支相同的试管丙,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黄色,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
(1)甲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
(2)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黄色
23.【答案】(1)叶圆片上浮时间
(2)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3)控制烧杯与灯的距离相等,多次调整灯的颜色
【解析】【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光照强度越强,叶圆片上浮的时间约短,因此该实验通过测定叶圆片上浮时间,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使叶圆片上浮的主要原因,由表格可知,光照强度越强,叶圆片上浮的时间越短,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3)若想要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应设置以光的颜色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改进为:控制烧杯与灯的距离相等,多次调整灯的颜色。
故答案为:(1)叶圆片上浮时间
(2)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3)控制烧杯与灯的距离相等,多次调整灯的颜色
24.【答案】(1)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2)酒精(3)呼吸;增多
(4)黑暗条件下,蔗糖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实验后叶片一般用酒精(试剂)进行脱色处理,再用碘液处理。
(3)组1和组2的变量是气体种类不一样,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而氧气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而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说明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会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能够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由此可以推测:细胞只有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才能完成淀粉的合成。如果适当地提高温度,可以加快细胞的呼吸作用,因此产生的能量就史多,所以产生的淀粉增多。
(4)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叶片消耗了淀粉。组1与组4相比,单一变量为组4用石蜡封闭的叶片,因此外界物质无法进入叶片。因为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所以两组叶片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产生淀粉组1中产生的淀粉是由外界进入的蔗糖转化而形成的。所以该对照实验的结论:黑暗条件下,蔗糖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
故答案为:(1)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2)酒精(3)呼吸;增多
(4)黑暗条件下,蔗糖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25.【答案】(1)O2 (2)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红光和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相同,且强于绿光
(3)绿光光源不纯(或环境有微弱光;或环境有漏光;或环境温度变化了,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数据分析。解析:(1)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由题意可知,实验装置内放置了氧气传感器,可得该实验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快慢。]
故答案为(1)O2 (2)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红光和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相同,且强于绿光
(3)绿光光源不纯(或环境有微弱光;或环境有漏光;或环境温度变化了,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
四、综合题
26.【答案】(1)b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2)7; (3)下。
【解析】【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分析】图乙中,a点光照强度是0,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解答】解:(1)图乙是28℃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所表示的含义是b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2)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时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是3毫克。叶在28℃光照1小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候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毫克。因此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2+2+3=7(毫克)。
(3)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9℃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3毫克,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表明29℃时的呼吸作用比28℃时的呼吸作用强,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若温度由28℃升高到29℃,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下方。
故答案为:(1)b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2)7; (3)下。
27.【答案】(1)f。(2)26℃(25﹣﹣27℃之间)。(3)m1=2m2。
【解析】【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1)光照强度为f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很高,到达g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f点时绘制。
(2)由甲图可知温度为26°C(或25--27℃之间)左右时光照下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黑暗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高。
(3)图甲P点表示CO2的吸收量=CO2的释放量;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用m1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质量用m2表示,CO2吸收量=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CO2总质量﹣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质量=CO2释放量=m2,光合作用消耗的CO2=CO2吸收量+CO2释放量,即m1=2m2。
故答案为:(1)f。(2)26℃(25--27℃之间)。(3)m1=2m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