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5: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
2025
古诗文阅读模块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考点综述】理解文史常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015新课标卷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对这类实词掌握的数量和程度,不仅决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古代文史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1.文言实词与文化常识结合型。
(2023新高考Ⅱ卷11T)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答案】B
B项文化常识错误。“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
C项“片善”中的“片”是形容词,微小的意思。李靖答太宗所言“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意思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里在的“片”是“很小,很短”的意思,做形容词,如“片刻”。“片甲不留”中的“片”,指一片盔甲,代指士兵。“片甲不留”指一片铠甲也不留,形容全军覆没。这里的“片”是量词,用于计量平而扁的物体。比如“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中的“片羽”,是一片羽毛之意。二者意思不同,正确。ACD属于文言实词比较分析题型。
(2022全国乙卷11T)下列对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
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答案】A【解析】A项不同,前者读sì为“让……吃”的意思,后者读shí,为“吃”的意思;B项均为“放逐,流放”之意。C项不同,前者为否定副词“不”,后者为动词“倒下”;D项不同,前者为形容词为动用法,“为……悲伤”,后者为形容词,悲伤,悲苦。
2.课内外文言实词比较分析型。
(2022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时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靡使有余”与“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中的“余”字含义不同。
B.“以其仁而有德也”与“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C.“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中的“老”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第二个“老”字含义相同。
D.“论而供秩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答案】D【解析】D项,前者是句末语气词(虚词),后者是疑问代词“哪里”;A项,前者是“残余”的意思,后者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B项,前者是连词(虚词)“因为”的意思,后者是介词(虚词)“用”的意思;C项,都是名词“老人”的意思。
3.课内外文言实词与虚词比较分析型。
备考策略
1、2023、2024高考文言实词(词语)这一题型,淡化了文化常识,可以说是民心所向。题目难度降低,重在基础知识考察,靠的是厚积薄发。平时训练题目不必太偏太难。
2.回教材细落实。新高考大方向开始重视教材。教考结合,题目与教材有一定程度衔接。随着部编新教材的全面普及与推进,新高考将迎来“新教材新高考”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高考。2025届新高考地区课本文言文复习以新教材为本,课本文言文知识点一定要绵密推进。常读课下注释,熟悉课本上的文史常识。
3、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试题,积累更多课外的文史常识,并检验自己掌握的文史常识的准确性。
4.多阅读重能力。文言文阅读基本功培养在于平时的阅读积累。同时对文言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化常识等知识点,在记忆的基础是要学会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本题是综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所考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区分多义词的语境意思。如果题目出得难一点,可能还会考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意思,甚至会考有区别于词典解释的临时意义。例: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二是与所考词语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与成语中的相同词语意思比较、与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某某处词义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变化等。例: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三是命题人的“解说”是否合乎原文语境,包括与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关联,有没有过度解读或偏狭理解等。例: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例:2023年新课标Ⅰ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角度一:考查词语的用法,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有所关联。
A项中“围”在选文中指被围困,是被动用法;“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是被选拔,也是被动用法,所以选项判定是正确的。
角度二:考查多义词的语境义,与课文中的语句放在一起比较。
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回顾,是新课标卷的重要趋势。而且不限于高中教材,甚至涉及初中教材。如A项“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自初中教材《孟子》三章,B项“不可以不劝爱人”是选自高中教材《兼爱》。
角度三:考查思维能力,要真的读懂文本才能判定。
C项“具臣”,词典释义是“备位充数之臣”,但是选项说的是“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如果没有语境分析的能力,即使背了词典,也照样做不出来。
角度四:考查词义的历史演变,重视古今词义比较。
D项“诬说”,不仅考了文中意思,还把它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做了比较,“诬说”在文中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现在是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两者并不一样。
角度五:考查古文化常识,要有大量的积累和对文意的理解才能判断。
2021年新高考Ⅰ卷: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不仅考察了古文化常识,还定位到原文解释。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考点导图】
文言人物传记中常见官职名一览表 政务 丞相 尚书令 守 尹 中书令
知府 通判 知州 州同 知县 县丞
经历 行人 典宝 都事 主簿 检校
侍郎 侍中 郎中 典籍官 税课大使 从事
谏官 光禄大夫 给事中 拾遗 司谏/过 正言
人事监察 史部尚书 都察院御史 巡抚 御使大夫 监御史
司法 廷尉 推官 吏目 巡检 大理寺少卿
教育 教授 训导 教谕 太子太傅 学官
武官 史 太尉 越骑校尉 车骑大将军 行军总管
兵马指挥 总镇 参将 游击 都司 都督
参军 经略使 节度使 刺史 城门校尉 节度使
文言人物传记中常见官场词汇一览表 有司 蠲juān 诸生
下车 答策 中人
视事 振恤 仆射
听事 国子监 大学士
起家 行伍 御史
讳嫌 知 谮zèn
疏 典 诬
顿首 主 中
谥号 薨hōng 卒官
文言传记中 词汇一览表 节日 计时 特指 礼俗 器物 少数民族
元日 纪年 干支纪年 天干 江 宗庙 堞dié 戎
上元 地支 河 社稷 陴pí 狄
社日 年次纪年 关 封禅 缗mín 夷
寒食 年号纪年 山 祭祀 罄qìng 蛮
清明 生肖纪年 阴阳 尊卑 夜漏
端午 纪月 四时纪年 休沐
七夕 纪日 干支纪年 祠
中秋 特定纪年
重阳 纪时 地支纪年
冬至 五更
除夕
特殊称谓 百姓称谓 职业称谓 朋友称谓 年龄称谓
布衣 庖páo(厨师) 贫贱之交 布衣之交 垂髫tiáo(幼年)
黔首 师 金兰之交 忘年交 豆蔻(女孩13、14)
黎民 优伶(旧时称戏曲演员) 刎颈之交 忘形交 束发(男孩15)
生民 患难之交 车笠交 弱冠(男子20)
庶民 莫逆之交 君子交 而立(30)
黎庶 竹马之交 神交 不惑(40)
苍生 知命(50)
黎元 花甲(60)古稀(70) 氓 耄耋mào dié(80) 白衣 期颐(100)
文言传记中常见与皇上相关的词汇一览表 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现在也指公元纪年) 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庙号 幸(旧时指帝王到达某地)
践祚(即位、登基) 制诰(皇帝的诏令)
登基(帝王即位) 诏(皇帝颁发的命令)
封禅(shàn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
践极(即位) 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
归国 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项目 内容 科别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 (府、县)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 (省城) 京城贡院 (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校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查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生
中者名称 生员(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杏榜 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明清科举简表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设错类型】
1.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混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其对应名第,迷惑考生。
2.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部门或官职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
3.打乱典籍对应搭配
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区分。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设错类型】
4.弄错祭祀等级标准
考查祭祀仪礼时,弄错天子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或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张冠李戴。
6.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
7.混淆官职任免词语
将涉及官职任免的文言词汇混淆,如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
从命题方式看,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和词语的考查,并不主张“死记硬背”,因为考题放在文本中考查,而不是单独命制,加点的词语与前后文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在课内古代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紧扣语境,合理推断。
  1.关联教材推断
揣摩文言文中文化常识和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语句呈现的相关背景、句意等来判断。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11-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可联系教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进行印证。2023年新高考Ⅱ卷11-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可联系教材《燕歌行》中“寒声一夜传刁斗”和书中注释。
  2.巧于归类联想
  由一点展开相似或相反的相关联想。比如记科举制度这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联想到汉代实行察举征辟制,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明朝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像这样把与科举制相关的知识归纳整理,方便记忆。
  3.剖析词语推断
  做此类题目,可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正误。如“黜陟”解释为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可知,“黜”应指降职,联系“陟罚臧否”一词可知,“陟”应指升职。
词语解说题常见错误类型——表述错误
这种错误现象在历年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同时需要靠知识积累来应对。表述错误往往直接改变加点词语的含义,或是在补充说明的部分设置误区。如果考生基础扎实、文史常识积累丰富且较为全面,那么在解决这类题时往往得心应手;如果基础较为薄弱,则很难选出错误选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例:2023年全国乙卷
A 选项: 穷,困窘,窘急②。“穷冬烈风” (《送东阳马生月序》)中的“穷”是“终端,终极”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A选项表述错误。
词语解说题常见错误类型——鱼目混珠
这是一种在历年考题中很常见的设置陷阱的方法,出题人在解说词语时,往往用同类或相似事物代替词语正确释义中的一个或几个事物。
例:2019年全国Ⅲ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 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 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C选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
词语解说题常见错误类型——形近替换
形近替换是文化常识题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陷阱设置。出题人会利用词汇的古今异义或者一词多义等特点来设置陷阱,一般有两种典型做法,第一种是以今义带入古义,即用现代汉语思维去解释古代汉语词汇;第二种是想当然地做出一些论断,往往忽略了其内涵和文化背景。这种错误选项似是而非,难以分辨,考生在审题时应注意结合原文,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应注重重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
例:2019年全国Ⅱ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匀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B选项“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表述与之不符,故错误。选项后半部分“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则属于迷惑成分,因为商汤、周武王、孙武三人都符合这一陈述,考生在做出判断时应多加注意,切勿主次不分。
词语解说题常见错误类型——混淆感彩
混淆感彩是文化常识题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陷阱设置。混淆感彩具体体现为将中性义与褒义、贬义进行互换。这种改变往往是不易察觉的,考生在作答时应子细审题,必要时还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例:2018全国Ⅰ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
A.“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在古代,“践阼”和“登基”往往是指经正常程序登上帝位,属于中性词语;而通过武力或威逼夺权的行为,不能被以以忠孝为核心的传统道德观念接受,所以在描述这种行为时,古人往往会用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来记载,比如“篡位”“僭位”等。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一、字形推断法
二、邻字推断法
三、结构推断法
四、语法推断法
五、联想推断法
六、语境推断法
七、通假推断法
文言实词推断法
眄庭柯以怡颜。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方其系燕太子父子以组。
小箱子
丝带,绳索
随便看看
方法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注: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典例示范
从“刂(刀)、弓、矛、戈、斤、殳shū”者与 有关。
从“马、牛、羊、豕shǐ、犭、 鸟、虫”者与 有关。
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 有关。
禾——
皿——
宀——
贝——
纟——
王——
歹——
月——
目——
动物
人的行为
五谷
金钱
死亡
器具
丝麻

房舍


兵器
2.熟记常见部首
示——
酉——
心——
祭祀

情感
方法二:邻字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
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典例示范
“谦”与“冲”同义,均为“谦虚”。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排比、对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
方法三:结构推断法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蒙故业,因遗策。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典例示范

沿袭
败逃者,逃亡的人
选拔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
方法四:语法推断法
典例示范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六王毕,四海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名作动,登记
形作名,坚固的地势
数作动,统一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其家甚智其子。
裴矩(人名)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形作动,说坏话
名作状,当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名作动,照
2.课堂小练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2020年浙江卷)
译为:
学者:求学的人
惟古之求:只追求古文  
联系:古之学者必有师
惟弈秋之为听
典例示范
联系教材: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方法五:联想推断法
联想成语: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方法五:联想推断法
势拔五岳掩赤城
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吾亦望汝副其心
出类拔萃:超过,胜过
严惩不贷:贷即宽恕
日薄西山:靠近
名副其实:符合
典例示范
古代汉语中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理解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把理解代入语境中,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应为正确,这就是常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
方法六:语境推断法
辨析下面一组加点字的实词义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典例示范
解析: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就应该想一下它是否借用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
方法七:通假推断法
典例示范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赢粮而景从。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通“影”,像影子一样
通“背”,违背
通“胸”
通“早”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虚词推断方法
18个重点虚词分类:
一级虚词:以、而、之、其、为、于
二级虚词:乃、所、且、因、则、者
三级虚词:乎、何、也、与、若、焉
区分易混虚词用法:而、以、其、与、之
一、语法推断法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定) 主 + [状] + 谓 + (定) 宾
名、代
动、形
名、代
小试牛刀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送孟浩然之广陵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顷之,烟炎张天
动词后做代词
地点之前作动词,去
主谓之间取独
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助词,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
时间副词之后,助词
二、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相当于:“于此”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相当于“之”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疑问句中作疑问代词: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陈述句句尾:语气助词
小试牛刀
1、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
(1)乃设九宾礼于廷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 况于将相乎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6)长于臣
(7)赵尝五战于秦


对于



同、跟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而”都表修饰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都是“趁着”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思”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乎”“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句末语气助词,表推测,译为:吗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在句中,名词之前做介词,同“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形容词之后,做词尾。译为:……的样子
小试牛刀
四、看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命令语气,译为:一定
下面“也”字的用法: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表判断语气,不译
2、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表疑问语气,译为:呢?
3、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表感叹语气,译为:啊
小试牛刀
五、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状语后置句作介词,译为:比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句,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 (《左传·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译为:凭借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省略句,“与”在代词前,译为:和、跟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被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2024高考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A
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对应句段】: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
B.正确。即,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
【对应句段】:关、张、赵云,……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
【对应句段】: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
C.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D.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对应句段】: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
(2024高考题)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cuàn]”的“迨”字意思相同。
C
A.正确。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
【对应句段】:上壮而许之。
B.正确。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句意: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我有一个亲哥哥。
【对应句段】:陵事亲孝,与士信
【对应句段】:彼之不死
C.错误。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他之所以没有死节。/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D.正确。都是“等到”。句意: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
【对应句段】: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
考题分析
从2024年高考题看“文言词语题”
看题干
看选项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题干看,该题考查“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相关内容解说,说明可以对词语进行多方面的解说,不一定围囿在语义的考查。词语题是个框,各种内容都可以往里装。
从考查的词语看,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化常识专有词汇。重点是文言实词。
从选材范围看,可以是“原文本词语”、“教材(含初高中)课文句子中词语”。考题体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
考题分析
从2024年高考题看“文言词语题”
词语题
考查的
三大项
考词语意义:对加点词语及课文中词语进行
含义确认及比较。
考词语用法:对加点词语及课文中词语进行
语法功能运用的确认及比较,
包括词语的活用(含使动、意
动)、词语在句式中功能(含
被动、倒装)
考文化词汇:加点词语及课文中词语是文化
常识词汇,确认该词语的相关
文化常识解读是否正确。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10道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降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答案:C
【解析】前者译为“成为赵国的屏障”;后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为“被(受)蒙蔽”之意,表示被动。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伐魏”与“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将”字的含义不同。
B.“魏王闻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两句中的“之”字的含义不同。
C.“告之曰”与“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两句中的“告”字的含义相同。
D.“子为寡人谋”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句中的“为”字的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告诉”的意思,后者是“告慰”的意思。A项,前者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后者是“大将军”的意思。B项,前者是代词,代指“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二者都是介词“替,给”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闻之”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B.“夜见孟尝君”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两句中的“夜”字含义不同。
C.“秦且攻魏”与“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两句中的“且”字含义相同。
D.“孟尝君之赵”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将要”的意思,后面懂得动作“攻”即将发生;后者是“将近”的意思,后面跟表示时间的名词。A项,前者是“听说”的意思,后者是“听见”的意思;B项,前者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在夜里”,后者是“夜晚”的意思;D项,二者含义都是动词“到”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得闻乎”意思是能讲给我听听吗?“闻”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余”,即赵王。
B.“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中的“兵”是军队的意思,与《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中的“兵”含义相同。
C.“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与“而青于蓝”(《劝学》)两句中的“于”用法和意义相同。
D.“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中的“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与《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军队”的意思,后者是“兵器”“武器”的意思。C项正确,符合结构“形容词+介词(于)”,“于”表示比较。D项,前者是“……的原因”的意思,后者意思是“是用来的……”。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愿子之行也”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愿”字含义相同。
B.“歃盟”的意思是歃血为盟,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
C.“许诺”的意思是“同意,应允”,与《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中的“许诺”含义相同。
D.“岁不熟”的意思是年成不丰熟。“熟”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
答案:A
【解析】A项,前者是动词“希望”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愿望”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尚未许也”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两句中的“尚”字含义相同。
B.“臣效便计于王”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两句中的“效”字含义相同。
C.“王不用臣之忠计”与“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两句中的“用”字含义不同。
D.“魏王折节割地”中的“折节”意思是魏王主动改变志节、降低身份、降下身段,投秦之所好,以求秦退兵。
答案:B
【解析】A项,二者都是副词,意思都是“仍然”,表示动作行为仍在继续。B项,前者是“贡献、进献”的意思,后者是“效果、功效”的意思;C项,前者是“使用、采纳”的意思,后者是“被任用”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名文,食客数千人,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皆招致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B.“寡人愿子之行也!”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C.“文愿借兵以救魏”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D.“燕王尚未许也”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两句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答案:C【解析】B项,二者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之行”本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加“之”后就变成这个句子的宾语了。“松柏后凋”也本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加“之”后就变成这个句子的宾语了。C项,前者是目的连词,连结两个动词,译为“来”;后者是介词,表示原因,后面跟名词,译为“因为”“由于”。D项,前者是动词“答应”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期望”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效便计于王”与“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B.“文请行矣”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的“行”字含义相同。
C.“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D.“秦必去矣”与“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必”字含义不同。
答案:
B【解析】B项,前者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行为”的意思。A项,前者是介词“对、向”的意思,后者是介词“比”的意思。C项,二者都是“恐怕”的意思,表示推测。D项,前者是副词“一定”的意思,后者是假设连词“倘偌,假如”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国之半与秦”与“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B.“秦必去矣”与“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两句中的“去”字含义不同。
C.“秦已去魏”与“已矣乎!”(《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已”字含义相同。
D.“魏王悉韩、魏之兵”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副词“已经”或“……之后”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停止”“算了吧”的意思。A项,二者都是动词“给予”的意思。B项,前者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引申为“撤军”。后者是“相距、距离”的意思。D项,前者做动词,根据语境翻译为“率领所有的”,后者是副词,全部,全都的意思。
实践练习
以2022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改编的10道“词语题”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国之利也”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利”字含义不同。
B.“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两句中的“而”字含义相同。
C.“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与“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D.“燕不救魏”与“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两句中的“不”字含义不同。
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连词,连结动词“出”和“望”,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所以这里“而”表示顺承,翻译为“就”。后者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翻译为“可是”。A项,前者是名词“利益”“好处”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快、迅猛”的意思。C项,二者都表示假设关系,翻译为“即使”。D项,前者是否定副词,暗示前后句为否定的假设关系。后者通“否”,根据语境,翻译为“不从师”。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