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散文阅读专题讲义
目 录
考:2020-2024高考10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北京海淀一模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散文教学内容分析 6
衔:高考试题与高中教材关联概述 7
接:学术论文对高考散文阅读与文化生活审美的启示 8
专题:五年11篇试题汇编 15
2020-2024高考10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北京海淀一模试题分析
卷别 散文文体 作者《篇目》 试题 考点
1 2024新课标Ⅰ卷 徐则臣《放牛记》 1.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2.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1.理解文章主题,分析作者情感态度与成长经历的关联,探讨自然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作用。 2.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叙事手法,评价作品的艺术处理。
2 2024全国甲卷 周蓬桦《霜降夜》 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2.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1.深度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包括主题深化、情感升华等。 2.归纳文章描述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融的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相互映衬,识别并总结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
3 2024北京海淀一模 阿尼苏《梦里潮尔》 1.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1.识别并解析文中关键段落的象征意义,分析人物与特定文化元素(此处为潮尔)的关系及其对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影响。 2.解读文章结尾的深层含义,分析其对全文主旨的强化或转折作用,探讨语言表达的技巧及其对读者情绪的影响。
4 2023全国甲卷 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1.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理解象征与隐喻,分析工业场景与人文情感的融合,探讨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及人与机器和谐共存的主题。 2.分析文本结构与叙述策略,探讨结尾段落对全文主题的深化或拓展,理解对比与转换在文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5 2022新高考Ⅱ卷 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1.“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1.探究标题与内容的深层关系,分析标题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过程与目的地之间哲学思考。 2.细读文本,识别并分析体现童真童趣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些细节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6 2022全国甲卷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比较文学分析,识别不同文体(如报告文学与小说)的特征,分析文体差异如何影响主题表达、叙述视角、情感色彩等。
7 2022全国乙卷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 1.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2.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1.分析作者情感状态的成因,理解心理描写与情境营造,探讨战争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 2.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对比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生活状态,理解集体经验与个体经历的交织。
8 2021新高考Ⅱ卷 废名《放猖》 1.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1.分析重复词语的修辞效果,探讨动词选择对描绘场景动态性、增强节奏感的作用。 2.理解文本创作理念,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情节安排体现儿童视角,展现儿童纯真快乐的世界。
9 2021全国甲卷 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1.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2.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1.文学典故与联想,分析作者借用文学人物加强文本内涵,探讨历史人物与地点的象征意义。 2.关键细节的解读,理解普希金遗言与文本主题的关联,分析作者如何借古喻今,表达对人生、艺术的思考。
10 2020新高考山东卷 于坚《建水记》 1.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2.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1.文化与地方特色分析,理解饮食文化作为地方风土人情的载体,探讨其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2.文本结构分析,识别并分析文本中空间与时间线索的交织,理解双线叙述对构建叙事框架与深化主题的意义。
11 2020全国卷Ⅲ 蒋子龙《记忆里的光》 1.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2.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1.叙事技巧分析,识别叙述的层次与节奏,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情感变化等构建叙事深度。 2.标题与内容的统一性,分析标题象征意义,探讨“光”作为记忆象征如何贯穿全文,影响主题表达与情感走向。
概述:
一、高频考点归纳
1.文本内容与主旨理解:频繁出现于各类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意图及情感态度。
对策:仔细阅读,提炼每段大意,关注首尾段落及转折处,概括主旨。
2.修辞手法与语言风格分析:包括比喻、象征、重复等修辞,以及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对策: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定义与效果,分析其在文中具体应用,注意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特定情感或加深主题。
3.结构与叙述技巧:涉及文章的谋篇布局、线索设置、叙述视角等。
对策:学习常见的叙述模式(如时间顺序、空间变换、双线并行等),分析文本结构如何支撑主题,注意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4.细节分析与作用阐释:关注文本中的具体细节,如人物描写、环境描绘等。
对策:细读文本,标记重要细节,分析其在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推动情节等方面的作用。
5.标题含义与作用:理解标题与文本内容的关系,探讨其象征、隐喻意义。
对策:结合全文,思考标题如何点睛,可能存在的多层含义,及其对读者理解文章的引导作用。
6.文化与社会背景分析:考察文本反映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色等。
对策:积累历史、文化常识,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语境,分析其对内容和主题的影响。
二、答题方法分析
1.审题严谨:首先明确问题类型(如概括、分析、评价等),确保回答不偏离题目要求。
2.结构清晰:答案组织应条理分明,可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概述观点,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
3.证据充分:引用原文细节或具体段落支持论点,增强说服力。
4.术语恰当:使用文学分析的专业术语,如“象征”、“对比”、“第一人称视角”等,体现专业性。
5.批判性思维:在分析中展现独立思考,尝试多角度理解文本,避免表面化回答。
6.练习与反思:通过大量练习,结合参考答案反思自己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逐步提升解题能力。
掌握这些对策和方法,结合对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提高解答散文阅读题的能力。
必修教材散文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 散文文体 作者《篇目》 学习提示
1 必上7单元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 观察角度 情景交融 郁达夫《故都的秋》 朱自清《荷塘月色》 1.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2.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语言艺术。
2 史铁生《我与地坛》 1.(地坛)这样的地方会和“我”发生怎样的关系呢?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2.文中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体会其中的母爱,想想为何作者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3 单元学习任务 1.写一段评点文字。 2.拟写视频拍摄脚本。 3.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 4.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 5.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高考试题与高中教材关联概述
从上述“试题表格”和“教学表格”的内容来看,两者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与情感的关联:
高考试题中的散文阅读材料与教学内容均侧重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人生思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例如,高考题中的《放牛记》、《霜降夜》探讨了自然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作用,而教学内容中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样关注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2.文学手法与技巧的分析:
两者都强调了对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叙事技巧、象征意义等的深入分析。高考题要求学生理解关键句含义、分析作者意图,教学内容则引导学生观察比喻、通感等修辞的使用,品味语言艺术,体现了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共同培养。
3.文本结构与主题的深化:
高考试题中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如《到橘子林去》的标题寓意、《机械的诗》的随笔结构)与教学内容中对文章谋篇布局的探讨(如《我与地坛》节选与全文主旨的关系)相呼应,均旨在提升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和主题提炼的能力。
4.文化与社会背景的理解:
教学内容中的《我与地坛》涉及对生命与亲情的深刻思考,高考题中如《“九一八”致弟弟书》则要求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两者都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理解文本。
5.实践应用与创意表达:
教学内容中的“写一段评点文字”、“拟写视频拍摄脚本”等任务,虽然直接在高考试题中未明确体现,但这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阅读理解转化为创造性表达,间接与高考对综合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相匹配。
综上所述,高考真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共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及文化理解等综合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个性化解读。
学术论文对高考散文阅读与文化生活审美的启示
1.散文创作补充材料(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
众多《无题》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的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
(李斌《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9日)
2.散文与小说文体界定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一模,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试题)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趋势。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些篇近似散文,《白净草原》尤其是这样,都德的《磨坊文札》也如此,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 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的小说则像水。
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在散文化小说作者的眼里,题材无所谓大小,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即使有重大题材,他们也会把它大事化小,散文化的小说不大能容纳过于严肃的、严峻的思想。这一类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性情温和的人,他们不想对这个世界做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拷问和卡夫卡式的阴冷的怀疑。许多严酷的现实,经过散文化的处理,就会失去原有的硬度。鲁迅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是一个孤独、悲愤的斗士,同时又极富柔情。《故乡》《社戏》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如同秋水黄昏。散文化小说是清澈的泉水,它的作用是滋润,不是治疗,这样说,当然是相对的。
散文化的小说不过分地刻画人物。他们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海明威说:“不存在·典型,典型是说谎。"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透过一个人物看出一个时代,这只是评论家分析出来的,小说作者事前是没有想到的。小说作者只是看到一个人,觉得怪有意思,想写写他,就写了,如此而已。散文化小说作者通常不对人进行概括,看过一千个医生,才能写出一个医生,这种创作方法恐怕谁也没有当真实行过。散文化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完气足。
散文化小说的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结构松散。只要比较一下莫泊桑和契诃夫的小说,就可以看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趣。莫泊桑的小说因为看重结构,所以人为的痕迹很重,倒是契诃夫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他超出了结构、于是结构更多样。 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有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白净草原》写了多少事呢?《竹林的故事》写的只是几个孩子对于他们的小天地的感受。阿索林所写的修道院是静静的,声音、颜色、气味,都是静静的。散文化小说往往都有点怀旧的调子,甚至有点隐逸的意味。我不认为这是消极的,他们没有忘记窗外的喧嚣而躁动的尘世。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十分潜心于语言。他们深知,除了语言,小说就不存在。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雅致、精确、平易,他们让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于字里行间自自然然地流出。散文化的小说会给小说的观念带来一点新的变化。
(摘编自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
3.散文是什么?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一模,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中学高三试题)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文学类别,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散文属于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因为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几个文化大国,文学创作都是非常繁盛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都比较平衡;一谈到散文,则不尽如此。有的国家散文创作异常发达,有的国家则比较差。英国是散文大国,这里的散文大家灿若列星;法国次之;而德国则几乎找不出一个专以散文著称的大家。我曾经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散文大国,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我才憬然顿悟: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在“经、史、子、集”中有大量绝妙的散文。无论从质、量上看还是从历史悠久上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对散文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写的往往是身边琐事。《陈情表》《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前赤壁赋》等散文名篇,哪一篇不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既然把散文摆上了这样高、这样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别是中国散文的特点究竟何在呢?有人说,散文的特点就在一个“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什么地方就写到什么地方,率意而行,一片天机,挥洒自如,如天马行空。何等潇洒!何等自如!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长期锻炼修养的基础上经千锤百炼写出来的。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一点费力的痕迹都没有,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劳动,只有作者和会心人了解,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散文和世界散文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摘编自季羡林《散文的真精神》)
4.散文结构补充材料(2024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
中国传统文论相当重视文章的结构,只不过,古典文论家心目中的结构,更多属于谋篇布局、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作法”,例如,金圣叹在评点作品时就特别强调“文法”,并列出了“倒插法”“草蛇灰线法”等等文法范例。
到了现代,人们对文章结构依然认识不足,具体到散文结构上,一般都认为:我国的整个散文创作,尤其是古典散文,在结构上同我国江南园林的布局大体保持着一致的风格,那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人工中求自然”。或者认为散文结构应讲究起、承、转、合,应有一种严谨的结构美。从总体上看,这些论述都是从外在的谋篇布局来把握散文的结构形式的。
正由于许多作家和理论家总是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理解散文的结构,五十年代后散文的结构逐步陷进了程式化和单一化的境地。这一时期散文结构的特点一般是开篇先来一段写景,中间写一件或几件事,以事来喻某一个人,最后是抒发感情,升华哲理。这种线性结构或曰苏州园林式的散文结构,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叙事和抒情散文的常见套路。值得注意的是,当历史进入到新时期以后,仍然有不少散文作家将这种“三段式"奉为典范,而在某些散文研究者那里,它们也仍然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
我并不否认园林式的散文结构自有其美学上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主张艺术审美上应该有所偏爱,但散文结构不能仅仅是一种线性结构。那种认为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都应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事件或物象贯穿其中,而且要按照时间的顺序、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谋篇布局,结构要有头有尾、严谨匀称,连贯完整的要求是科班的,不符合散文的实际的。在我看来,对散文结构的这种要求不仅有悖于散文这种体裁的现代性诉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手脚,抑制了作家自由自在挥洒的激情。
现代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除了显在结构外,在文本的字面底下,还深藏着超越具体的叙述顺序和表层文字的潜在结构。借鉴这一观点,散文的结构其实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除了“披上大衫”,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欣赏荷花和联想起江南采莲风俗的表层结构外,近期有学者指出,此文还有一个从“颇不宁静”到“寻找宁静”、从“暂时宁静”到“再复不宁静”的潜在心理结构。又如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与其说作者是在寻找“家”,不如说她是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是对历史的忏悔和反思,当然也是在寻找理想和精神的归宿地。这样,只有几百字的一篇短小散文,却具有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还乡”的抽象哲学意蕴。
应当看到,散文结构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开放性系统,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用狭隘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散文创作,只在某种线条单一的表层结构上下功矢,只能是固步自封。实际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的主体的解放、心灵模式的深化、艺术思维的多元化,散文的结构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态势,涌现出诸多超越“线性结构”的辐射结构,表现出多蕴藉、趋丰富的特点。例如心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结构,都通过暗示开拓了散文的结构空间。尤其是寓言结构,在当今作家的笔下增添了超现实的现代意味,极具发展前景。
总之,散文结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和作家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潜在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应看到:结构的类型和表现形态往往是多种多样且变化交错着的。好的散文一般是以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同时包含其他结构方式。这种以不同的结构方式互为宾主、互为补充、交相渗透的组织方法,使散文较好地避开了单线条的平铺直叙,形成了多层次、复合式的结构方式。这当然是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散文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摘编自《论散文结构》)
5.散文如何读与写?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三试题,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试题,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高三试题,2024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零诊”试题,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教育联盟高三试题)
散文须有学,就是要有学养。所谓学养,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养与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综合,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整体气质,一种非常自然的能够传递生命信息的书卷气。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好的散文,应当以知识为核心,闪烁着知性的光辉,流露出作家的学养等,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应该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古人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蕴含着知识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中国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是因为它们的作者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今天的散文创作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同样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相应的学养。
散文须有识,就是要有见识。“识”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学未必有识,但有识必先有学。学是识的前提和基础,识是学的升华和结晶。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散文的高度。唐代刘晏总结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文艺观,强调“士”要先培养自己的胸怀、器识,培养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从事文艺创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强调了文章的价值,认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表现了当时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的那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代散文传统,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是“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表达一种价值、一种追求,或者表达对某种价值的希冀和愿望,这不就是文学的责任吗?《论语》的“仁义礼智信”,《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韩愈的“不平则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这些都是“道”,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有大胸襟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有大境界。
散文须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怀。有情的散文才有温度,“情感”是散文的基底和内核。没有情感的散文是冷冰冰的,不能给人以温暖。中国散文素有伟大的抒情传统。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我国古人没有情感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很多散文实际上起到了情感教育作用。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以情动人的上品。清代张潮表示:“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散文是“情感的试金石”。作者有没有情感、情怀,从他的散文中一望而知。散文必须有情,但不能过度抒情,不加节制的抒情逾越了散文的边界,必将招致读者的反感。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我努力向这个标准靠拢,但深知自己学养不足、见识不深、功力不够,只能通过多读经典、不断学习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纵观当下的散文创作,这一问题也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也许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看来所有的人写散文,都不得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既然我们自己的散文传统这样深厚,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接受呢?我认为二三十年来散文不发达,原因之一,可能是对于传统重视不够。”我相信,不管散文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它的这些基本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学、识、情,这个本不能丢。这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广大读者之所以依然爱散文,爱的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
(摘编自徐可《散文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6.散文情感补充材料(2024届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三试题)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
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的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用这三个字来表达。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乎也没有人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者号啕大哭吧。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如“柳”和“留”就是典型的一种,于是也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将情感呈现为表象的东西,空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宋人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
一般说来,情感具有家族相似性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被我们贴上了“喜怒哀乐愁”的标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表达出的有限的感情往往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罢了,我们能抓住的所谓的情感,不过是它与人相同的部分,又是被定义好的一面,而且必须是言语能够加以表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而且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比如人的悲伤高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什么事情悲伤高兴才具有了道德的判断。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是作为审美的情感,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善良可以造就一个诚实的人,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对于道德是有所要求的,没有什么豁免权,但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肯定首先不会是在道德上论上下、比高低。进入作品和在作品中完成的情感首先都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感,原则上要经得起任何人去体验它,因此它是有组织的、可以塑造出来的具体化的情感,或者说是理性化的情感。理论上说情感都是可以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的写作实践中,情感又确实是有适于被作家表现和不适于表现的。而且如果说散文家的写作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对于谁来说都很困难,因为这首先要求他必须绝对坦诚和坦率。如果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这既在理论上说不通,又在实际中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个作家能找到一种能够进入审美的情感,并有能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文字中,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
(摘编自王冰《散文的情感》选自《散文的传统》)
拓展阅读推荐:张怡微《散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专题:五年11篇试题汇编
一、(2024·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二、(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6.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7.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三、(2024·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梦里潮尔
①2022年7月,阿古拉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车带着阿爸和额吉去大姨家。我们从国道下到一条窄路,驶过白音查干湖,越过双合尔山,穿过阿古拉镇,路过几座村庄,走进扎拉吐村。
②大姨夫是民间艺人,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强项是拉高低音四胡,没想到他最拿手的竟然是潮尔琴。潮尔琴看似简易,榆木做琴杆,藤条做琴弓,马尾做琴弦(两根)和弓弦,琴码的舒气孔中斜插一把蒙古刀。大姨夫说,制琴工艺比以前大大提升了,但是会拉琴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接着他即兴表演了一段潮尔,人声和琴声和鸣,讲述着古老的莽古斯故事,蒙古刀似乎也翻飞起来,开始斩妖除魔。我问大姨夫:“您不用看谱子吗?”大姨夫说:“我看不懂。”我疑惑不已。大姨夫就问我:“是先有的音乐还是先有的琴?是先有的琴还是先有的谱子?”他这一问,不仅让我感到惊讶,更是消除了我以往对乐器偏狭的理解。我的心无法平静,却又无比平静。
③难怪我对潮尔琴声如此敏感,却又不曾刻意寻找。我本可以去看更多演出,去搜集更多光碟,但我似乎是在等待生命里的一场场相逢。原来在我还不知道潮尔为何物时,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
④我快要出生前额吉还在下地干活,在额吉的肚子里我已经倾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舀水的哗哗声、风吹的呜呜声、牛群的哞哞声,民歌的……马头琴的……还有摇篮曲的咿呀声。三岁那年,我模糊记得,额吉的摇篮曲大多没有歌词,随口吟唱的是低沉而温柔的旋律。西日嘎村的夜一片漆黑,听大人讲,即使有星月的夜晚,也只能看到丘陵的轮廓,而没有灯光的村庄已经变成黑夜的一部分,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这时,是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额吉本不会唱歌,但于我而言,她的声音是世上最柔美的旋律,也是我对其他声音产生感受的来源。我坚信,每个声音都有各自的使命。
⑤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唱科尔沁民歌,每一首民歌里都有故事,有的哀婉动人,有的可歌可泣。我并不十分懂得歌词的意义,只觉得好听,便不知疲倦地大唱。那时西日嘎村经常停电,学校安排晚自习,在教室里拼桌点蜡烛写作业。回家路上,那看不见的白杨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那轮廓清晰的山像个巨大的怪兽。我害怕极了,开始大声唱起科尔沁民歌,唱着唱着,我忘了歌词,便学着额吉的样子自编自唱。我用自己的声音掩盖外界的声音,直到翻墙进院,听到小黑狗的汪汪声,心才逐渐安稳。进屋,我一边听收音机里的歌声,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饭菜,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此时从窗外传来各种声音。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⑥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额吉领着我寻找一头走丢的灰牛犊。烈日下,我们沿着小土路绕过毕勒古泰山,一直往南走到铜矿。额吉向路人打听灰牛犊,却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返回的路上,夕阳缓缓下沉,走到毕勒古泰山脚时,想到不知所终的灰牛犊,我有些怏怏。额吉可能是为了鼓励我,让我唱学过的民歌。我把灰牛犊编进歌词里,额吉也跟着唱起来。这时,从傍晚的暮色中,传来一阵熟悉、低沉,有穿透力的哞哞声。这是灰牛犊在回应我们,它尽管淘气,跑丢了一个下午,却仍在努力地寻找家园。而我和额吉的歌声,对它来说,就是家的召唤。
⑦也是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趁额吉午睡偷偷溜出来,去村外的河边玩耍。我玩得忘乎所以,全然没有察觉到天上已经布满乌云,直到大颗大颗的雨滴打在身上,才突然感到恐慌。河水正在上涨,眼前是厚实的雨帘,脚下的泥水似乎就要把我吸进去。我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站在荒野上大声哭喊。就在这时,我听到了额吉的呼唤。她的声音透着急切,却不尖利刺耳,依旧是那种低沉的长音。额吉一遍遍地叫着我的名字。我寻着声音,冲破雨帘,跑进了额吉的怀里。回到家,看到我还怔怔着,额吉就抱着我,轻轻地摇着,用温柔的声音唱:“米尼呼(我的儿子)快回来,米尼呼快回来……”我慢慢恢复了正常。那时,我只知道声音的重要性,却不知背后更深的含义。
⑧而我心里第一次产生被家乡召唤的感觉,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家搬到了巴镇。一次,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看乌兰牧骑演出,台上一个穿华丽蒙古袍的男人,手握一把我从未见过的琴,边拉边说斩妖除魔的莽古斯故事。老师说:“这是潮尔琴,它的出现早于马头琴,现在主要用于给莽古斯故事伴奏。”那低沉而浑厚的琴声,几乎瞬间把我带回到了西日嘎。那里有原野的风声和雨声、小黑狗的汪汪声、灰牛犊的哞哞声,还有额吉的摇篮曲,至于华丽蒙古袍男人讲的故事,全然没有记住。那年我十二岁,还不太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感觉过往年月里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这一刻汇集到那支琴弦上,汇成一条沉闷而悠远的长河,流进我的心里
⑨潮尔是乐器,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潮尔又不是乐器,是阿古拉草原和西日嘎草原,以及整个科尔沁草原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根草、每一条水流、每一个生灵。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小时候让我舒心的,长大后让我安心的,是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当这些声音在我心里与潮尔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时,我拥有的不光是感动和震撼,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感到我是在风浪里静静流淌着的河,静静地仰望天空,静静地触摸大地,静静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会让我有种撞见自己的感觉——那是我梦里的潮尔。
(取材于阿尼苏的同名散文)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 隐匿:隐藏
B.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幽幽:幽怨
C.我有些怏怏 怏怏:不悦
D.看到我还怔怔着 怔怔:呆愣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用“驶过”“越过”“穿过”“路过”串联行程,连带而出的名字体现了它们于“我”的熟悉与亲切。
B.作者被大姨夫熟练演奏潮尔的情景所吸引,也从他发出的一连串反问中得到了关于音乐、关于潮尔的启发。
C.第⑤段中“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孩童战胜了恐惧的情态
D.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沉闷而悠远”,写出了声音的低沉、厚重、悠长,也体现了“我”难以言明的复杂情绪。
10.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四、(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13.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4.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五、(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17.“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8.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六、(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
(过家鼎等译)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小说:人物形象】20.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21.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七、(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打着寒战。
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年9月
2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我”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空话”,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3.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24.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八、(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2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26.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27.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8.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九、(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廷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2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
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30.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31.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十、(2020·新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水记[注](之四)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字、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衡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散文阅读专题讲义
目 录
考:2020-2024高考10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北京海淀一模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散文教学内容分析 6
衔:高考试题与高中教材关联概述 7
接:学术论文对高考散文阅读与文化生活审美的启示 8
专题:五年11篇试题汇编 15
2020-2024高考10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北京海淀一模试题分析
卷别 散文文体 作者《篇目》 试题 考点
1 2024新课标Ⅰ卷 徐则臣《放牛记》 1.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2.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1.理解文章主题,分析作者情感态度与成长经历的关联,探讨自然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作用。 2.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叙事手法,评价作品的艺术处理。
2 2024全国甲卷 周蓬桦《霜降夜》 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2.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1.深度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包括主题深化、情感升华等。 2.归纳文章描述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融的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相互映衬,识别并总结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
3 2024北京海淀一模 阿尼苏《梦里潮尔》 1.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1.识别并解析文中关键段落的象征意义,分析人物与特定文化元素(此处为潮尔)的关系及其对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影响。 2.解读文章结尾的深层含义,分析其对全文主旨的强化或转折作用,探讨语言表达的技巧及其对读者情绪的影响。
4 2023全国甲卷 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1.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理解象征与隐喻,分析工业场景与人文情感的融合,探讨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及人与机器和谐共存的主题。 2.分析文本结构与叙述策略,探讨结尾段落对全文主题的深化或拓展,理解对比与转换在文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5 2022新高考Ⅱ卷 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1.“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1.探究标题与内容的深层关系,分析标题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过程与目的地之间哲学思考。 2.细读文本,识别并分析体现童真童趣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些细节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6 2022全国甲卷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比较文学分析,识别不同文体(如报告文学与小说)的特征,分析文体差异如何影响主题表达、叙述视角、情感色彩等。
7 2022全国乙卷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 1.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2.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1.分析作者情感状态的成因,理解心理描写与情境营造,探讨战争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 2.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对比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生活状态,理解集体经验与个体经历的交织。
8 2021新高考Ⅱ卷 废名《放猖》 1.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1.分析重复词语的修辞效果,探讨动词选择对描绘场景动态性、增强节奏感的作用。 2.理解文本创作理念,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情节安排体现儿童视角,展现儿童纯真快乐的世界。
9 2021全国甲卷 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1.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2.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1.文学典故与联想,分析作者借用文学人物加强文本内涵,探讨历史人物与地点的象征意义。 2.关键细节的解读,理解普希金遗言与文本主题的关联,分析作者如何借古喻今,表达对人生、艺术的思考。
10 2020新高考山东卷 于坚《建水记》 1.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2.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1.文化与地方特色分析,理解饮食文化作为地方风土人情的载体,探讨其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2.文本结构分析,识别并分析文本中空间与时间线索的交织,理解双线叙述对构建叙事框架与深化主题的意义。
11 2020全国卷Ⅲ 蒋子龙《记忆里的光》 1.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2.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1.叙事技巧分析,识别叙述的层次与节奏,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情感变化等构建叙事深度。 2.标题与内容的统一性,分析标题象征意义,探讨“光”作为记忆象征如何贯穿全文,影响主题表达与情感走向。
概述:
一、高频考点归纳
1.文本内容与主旨理解:频繁出现于各类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意图及情感态度。
对策:仔细阅读,提炼每段大意,关注首尾段落及转折处,概括主旨。
2.修辞手法与语言风格分析:包括比喻、象征、重复等修辞,以及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对策: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定义与效果,分析其在文中具体应用,注意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特定情感或加深主题。
3.结构与叙述技巧:涉及文章的谋篇布局、线索设置、叙述视角等。
对策:学习常见的叙述模式(如时间顺序、空间变换、双线并行等),分析文本结构如何支撑主题,注意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4.细节分析与作用阐释:关注文本中的具体细节,如人物描写、环境描绘等。
对策:细读文本,标记重要细节,分析其在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推动情节等方面的作用。
5.标题含义与作用:理解标题与文本内容的关系,探讨其象征、隐喻意义。
对策:结合全文,思考标题如何点睛,可能存在的多层含义,及其对读者理解文章的引导作用。
6.文化与社会背景分析:考察文本反映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色等。
对策:积累历史、文化常识,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语境,分析其对内容和主题的影响。
二、答题方法分析
1.审题严谨:首先明确问题类型(如概括、分析、评价等),确保回答不偏离题目要求。
2.结构清晰:答案组织应条理分明,可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概述观点,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
3.证据充分:引用原文细节或具体段落支持论点,增强说服力。
4.术语恰当:使用文学分析的专业术语,如“象征”、“对比”、“第一人称视角”等,体现专业性。
5.批判性思维:在分析中展现独立思考,尝试多角度理解文本,避免表面化回答。
6.练习与反思:通过大量练习,结合参考答案反思自己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逐步提升解题能力。
掌握这些对策和方法,结合对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提高解答散文阅读题的能力。
必修教材散文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 散文文体 作者《篇目》 学习提示
1 必上7单元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 观察角度 情景交融 郁达夫《故都的秋》 朱自清《荷塘月色》 1.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2.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语言艺术。
2 史铁生《我与地坛》 1.(地坛)这样的地方会和“我”发生怎样的关系呢?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2.文中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体会其中的母爱,想想为何作者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3 单元学习任务 1.写一段评点文字。 2.拟写视频拍摄脚本。 3.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 4.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 5.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高考试题与高中教材关联概述
从上述“试题表格”和“教学表格”的内容来看,两者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与情感的关联:
高考试题中的散文阅读材料与教学内容均侧重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人生思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例如,高考题中的《放牛记》、《霜降夜》探讨了自然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作用,而教学内容中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样关注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2.文学手法与技巧的分析:
两者都强调了对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叙事技巧、象征意义等的深入分析。高考题要求学生理解关键句含义、分析作者意图,教学内容则引导学生观察比喻、通感等修辞的使用,品味语言艺术,体现了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共同培养。
3.文本结构与主题的深化:
高考试题中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如《到橘子林去》的标题寓意、《机械的诗》的随笔结构)与教学内容中对文章谋篇布局的探讨(如《我与地坛》节选与全文主旨的关系)相呼应,均旨在提升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和主题提炼的能力。
4.文化与社会背景的理解:
教学内容中的《我与地坛》涉及对生命与亲情的深刻思考,高考题中如《“九一八”致弟弟书》则要求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两者都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理解文本。
5.实践应用与创意表达:
教学内容中的“写一段评点文字”、“拟写视频拍摄脚本”等任务,虽然直接在高考试题中未明确体现,但这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阅读理解转化为创造性表达,间接与高考对综合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相匹配。
综上所述,高考真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共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及文化理解等综合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个性化解读。
学术论文对高考散文阅读与文化生活审美的启示
1.散文创作补充材料(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
众多《无题》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的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
(李斌《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9日)
2.散文与小说文体界定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一模,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试题)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趋势。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些篇近似散文,《白净草原》尤其是这样,都德的《磨坊文札》也如此,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 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的小说则像水。
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在散文化小说作者的眼里,题材无所谓大小,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即使有重大题材,他们也会把它大事化小,散文化的小说不大能容纳过于严肃的、严峻的思想。这一类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性情温和的人,他们不想对这个世界做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拷问和卡夫卡式的阴冷的怀疑。许多严酷的现实,经过散文化的处理,就会失去原有的硬度。鲁迅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是一个孤独、悲愤的斗士,同时又极富柔情。《故乡》《社戏》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如同秋水黄昏。散文化小说是清澈的泉水,它的作用是滋润,不是治疗,这样说,当然是相对的。
散文化的小说不过分地刻画人物。他们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海明威说:“不存在·典型,典型是说谎。"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透过一个人物看出一个时代,这只是评论家分析出来的,小说作者事前是没有想到的。小说作者只是看到一个人,觉得怪有意思,想写写他,就写了,如此而已。散文化小说作者通常不对人进行概括,看过一千个医生,才能写出一个医生,这种创作方法恐怕谁也没有当真实行过。散文化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完气足。
散文化小说的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结构松散。只要比较一下莫泊桑和契诃夫的小说,就可以看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趣。莫泊桑的小说因为看重结构,所以人为的痕迹很重,倒是契诃夫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他超出了结构、于是结构更多样。 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有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白净草原》写了多少事呢?《竹林的故事》写的只是几个孩子对于他们的小天地的感受。阿索林所写的修道院是静静的,声音、颜色、气味,都是静静的。散文化小说往往都有点怀旧的调子,甚至有点隐逸的意味。我不认为这是消极的,他们没有忘记窗外的喧嚣而躁动的尘世。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十分潜心于语言。他们深知,除了语言,小说就不存在。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雅致、精确、平易,他们让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于字里行间自自然然地流出。散文化的小说会给小说的观念带来一点新的变化。
(摘编自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
3.散文是什么?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一模,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中学高三试题)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文学类别,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散文属于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因为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几个文化大国,文学创作都是非常繁盛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都比较平衡;一谈到散文,则不尽如此。有的国家散文创作异常发达,有的国家则比较差。英国是散文大国,这里的散文大家灿若列星;法国次之;而德国则几乎找不出一个专以散文著称的大家。我曾经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散文大国,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我才憬然顿悟: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在“经、史、子、集”中有大量绝妙的散文。无论从质、量上看还是从历史悠久上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对散文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写的往往是身边琐事。《陈情表》《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前赤壁赋》等散文名篇,哪一篇不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既然把散文摆上了这样高、这样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别是中国散文的特点究竟何在呢?有人说,散文的特点就在一个“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什么地方就写到什么地方,率意而行,一片天机,挥洒自如,如天马行空。何等潇洒!何等自如!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长期锻炼修养的基础上经千锤百炼写出来的。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一点费力的痕迹都没有,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劳动,只有作者和会心人了解,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散文和世界散文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摘编自季羡林《散文的真精神》)
4.散文结构补充材料(2024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
中国传统文论相当重视文章的结构,只不过,古典文论家心目中的结构,更多属于谋篇布局、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作法”,例如,金圣叹在评点作品时就特别强调“文法”,并列出了“倒插法”“草蛇灰线法”等等文法范例。
到了现代,人们对文章结构依然认识不足,具体到散文结构上,一般都认为:我国的整个散文创作,尤其是古典散文,在结构上同我国江南园林的布局大体保持着一致的风格,那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人工中求自然”。或者认为散文结构应讲究起、承、转、合,应有一种严谨的结构美。从总体上看,这些论述都是从外在的谋篇布局来把握散文的结构形式的。
正由于许多作家和理论家总是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理解散文的结构,五十年代后散文的结构逐步陷进了程式化和单一化的境地。这一时期散文结构的特点一般是开篇先来一段写景,中间写一件或几件事,以事来喻某一个人,最后是抒发感情,升华哲理。这种线性结构或曰苏州园林式的散文结构,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叙事和抒情散文的常见套路。值得注意的是,当历史进入到新时期以后,仍然有不少散文作家将这种“三段式"奉为典范,而在某些散文研究者那里,它们也仍然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
我并不否认园林式的散文结构自有其美学上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主张艺术审美上应该有所偏爱,但散文结构不能仅仅是一种线性结构。那种认为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都应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事件或物象贯穿其中,而且要按照时间的顺序、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谋篇布局,结构要有头有尾、严谨匀称,连贯完整的要求是科班的,不符合散文的实际的。在我看来,对散文结构的这种要求不仅有悖于散文这种体裁的现代性诉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手脚,抑制了作家自由自在挥洒的激情。
现代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除了显在结构外,在文本的字面底下,还深藏着超越具体的叙述顺序和表层文字的潜在结构。借鉴这一观点,散文的结构其实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除了“披上大衫”,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欣赏荷花和联想起江南采莲风俗的表层结构外,近期有学者指出,此文还有一个从“颇不宁静”到“寻找宁静”、从“暂时宁静”到“再复不宁静”的潜在心理结构。又如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与其说作者是在寻找“家”,不如说她是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是对历史的忏悔和反思,当然也是在寻找理想和精神的归宿地。这样,只有几百字的一篇短小散文,却具有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还乡”的抽象哲学意蕴。
应当看到,散文结构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开放性系统,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用狭隘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散文创作,只在某种线条单一的表层结构上下功矢,只能是固步自封。实际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的主体的解放、心灵模式的深化、艺术思维的多元化,散文的结构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态势,涌现出诸多超越“线性结构”的辐射结构,表现出多蕴藉、趋丰富的特点。例如心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结构,都通过暗示开拓了散文的结构空间。尤其是寓言结构,在当今作家的笔下增添了超现实的现代意味,极具发展前景。
总之,散文结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和作家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潜在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应看到:结构的类型和表现形态往往是多种多样且变化交错着的。好的散文一般是以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同时包含其他结构方式。这种以不同的结构方式互为宾主、互为补充、交相渗透的组织方法,使散文较好地避开了单线条的平铺直叙,形成了多层次、复合式的结构方式。这当然是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散文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摘编自《论散文结构》)
5.散文如何读与写?补充材料(2024届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三试题,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试题,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高三试题,2024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零诊”试题,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教育联盟高三试题)
散文须有学,就是要有学养。所谓学养,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养与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综合,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整体气质,一种非常自然的能够传递生命信息的书卷气。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好的散文,应当以知识为核心,闪烁着知性的光辉,流露出作家的学养等,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应该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古人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蕴含着知识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中国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是因为它们的作者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今天的散文创作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同样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相应的学养。
散文须有识,就是要有见识。“识”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学未必有识,但有识必先有学。学是识的前提和基础,识是学的升华和结晶。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散文的高度。唐代刘晏总结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文艺观,强调“士”要先培养自己的胸怀、器识,培养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从事文艺创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强调了文章的价值,认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表现了当时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的那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代散文传统,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是“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表达一种价值、一种追求,或者表达对某种价值的希冀和愿望,这不就是文学的责任吗?《论语》的“仁义礼智信”,《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韩愈的“不平则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这些都是“道”,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有大胸襟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有大境界。
散文须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怀。有情的散文才有温度,“情感”是散文的基底和内核。没有情感的散文是冷冰冰的,不能给人以温暖。中国散文素有伟大的抒情传统。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我国古人没有情感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很多散文实际上起到了情感教育作用。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以情动人的上品。清代张潮表示:“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散文是“情感的试金石”。作者有没有情感、情怀,从他的散文中一望而知。散文必须有情,但不能过度抒情,不加节制的抒情逾越了散文的边界,必将招致读者的反感。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我努力向这个标准靠拢,但深知自己学养不足、见识不深、功力不够,只能通过多读经典、不断学习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纵观当下的散文创作,这一问题也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也许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看来所有的人写散文,都不得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既然我们自己的散文传统这样深厚,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接受呢?我认为二三十年来散文不发达,原因之一,可能是对于传统重视不够。”我相信,不管散文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它的这些基本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学、识、情,这个本不能丢。这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广大读者之所以依然爱散文,爱的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
(摘编自徐可《散文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6.散文情感补充材料(2024届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三试题)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
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的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用这三个字来表达。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乎也没有人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者号啕大哭吧。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如“柳”和“留”就是典型的一种,于是也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将情感呈现为表象的东西,空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宋人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
一般说来,情感具有家族相似性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被我们贴上了“喜怒哀乐愁”的标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表达出的有限的感情往往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罢了,我们能抓住的所谓的情感,不过是它与人相同的部分,又是被定义好的一面,而且必须是言语能够加以表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而且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比如人的悲伤高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什么事情悲伤高兴才具有了道德的判断。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是作为审美的情感,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善良可以造就一个诚实的人,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对于道德是有所要求的,没有什么豁免权,但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肯定首先不会是在道德上论上下、比高低。进入作品和在作品中完成的情感首先都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感,原则上要经得起任何人去体验它,因此它是有组织的、可以塑造出来的具体化的情感,或者说是理性化的情感。理论上说情感都是可以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的写作实践中,情感又确实是有适于被作家表现和不适于表现的。而且如果说散文家的写作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对于谁来说都很困难,因为这首先要求他必须绝对坦诚和坦率。如果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这既在理论上说不通,又在实际中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个作家能找到一种能够进入审美的情感,并有能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文字中,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
(摘编自王冰《散文的情感》选自《散文的传统》)
拓展阅读推荐:张怡微《散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专题:五年11篇试题汇编
一、(2024·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
1.B 2.C
3.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4.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那样不合群的性格”错误。原文信息是“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结合第一段分析,是“我”自己想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不想站在他们(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选项曲解文意。
C.“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错误。原文信息是“大雨天……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可见并非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选项强加因果逻辑,“可见”的内容也是无中生有。
D.“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错误。原文信息是“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可见所谓的乱坟岗在“我”眼里、心里是美好的,并非刻意营造阴森怪异的环境,这里适合放牛,并引出“我”的读书乐趣。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C.“先抑后扬”错误。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内容的回忆,段落开头就点明“我”的激动,没有“抑”。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等方面思考,调动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
从表层看:文章详细描述了放牛的过程,包括训练牛、放牛的日常、与同伴的互动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放牛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作者通过描述放牛的经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视。放牛不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实现少年英雄梦的途径。
从深层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放牛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等,这些情感表达说明了放牛对作者的重要性。
结合文章内容(表层)和作者情感(深层),总结出放牛给作者带来的自由、放松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得这段经历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的原因。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本试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
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
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就这么自由地放自己的牛,过自己的少年生活,是对少年经历的真实呈现;
从作者流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
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
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类型即回忆性散文出发来思考的。同学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教材中也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在文中,作者已经或隐或显地说明了回忆中“放牛的意义”,就是“规整”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机会”,上学、干农活、成为套车驾辕的“老把式”,无非都是“规整”的生活,只有放牛,才是从规整生活里暂时逃离,无拘无束地进入自己的自在“小宇宙”;再结合全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就算现在”“当然后来我就知道了”等表述,我们其实可以读出来,作者的叙述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放牛往事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
这些意义体现于作者议论抒情的文句中,比如: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意味着人生需要阅历,经历让人成长。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启示我们人生要有梦想、要有个性化的追求,追求自然本真,不要模式化生活,痛苦和快乐是相伴而生的。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释放天性,自在生活,团结友爱。
“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启示我们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感悟人生哲理。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启示我们要热爱并亲近大自然,让青春自由、放松。
二、(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6.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7.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5.B
6.①面对生活的困境,有人经不起打击而败退,有人则迎难而上,开始了新生;②虽然前行艰难,但也要凭借坚韧和勇气勇敢踏上征程,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③此句表达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乌乡人的赞美。
7.①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渗透着独特的生命感受:文章开头描写了乌乡清晨的霜景,草叶上的霜、萧条的桦树、寒星的隐逝、农家炊烟等细节,写出了霜降节气中自然的变化;通过写作者感受到风中对的含义,闻得到风中独特的味道,写出了生命的独特感受。②人与自然的互动:作者与农户们在院子里攀谈、品尝当地食物,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作者还写了霜降夜的景物变化与感受到的寒意,写了房东阿姨送毯子,谈论过冬的准备等细节,展现了乌乡人对节气的重视以及应对节气的方法,写出人与节气之间密切的关联。③情感的共鸣:作者在霜降夜中感受到乌乡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特别是最后看到房东阿姨的小儿子离乡远行,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节气之间联系的体验。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错,“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此句运用比喻,把听乌乡人讲述过往经历触发的灵感比作“阵雨”,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没有对外在景致的描写。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句话是作者在乌乡小住之后的人生感悟。
“霜降”代表着生活中的困境;“植物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结束,象征着那些经不起打击而被击败的人和事物;“一些事物到来”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代表着经受住打击的人或事物迎来新生,开始新生活;
“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泥泞”代表前路坎坷不易,而“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象征着前行的艰辛和不易,但也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前行的坚韧和勇气,正如房东阿姨的小儿子,毅然背起行囊离家远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
此句表达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乌乡人的赞美。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渗透着独特的生命感受:文章描写了乌乡清晨的霜景,草叶上的霜、被霜打蔫的花、枝条萧条的桦树、悄悄隐逝的寒星、农家屋顶的炊烟,这些自然景观都带有霜降节气的特色;贯穿其中的还有作者的细腻感受,如乌乡白露过后感受到的寒意,“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还有乌乡风中特别的味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人与自然的互动:作者描写了霜降夜与农户们在院子里攀谈、品尝当地食物,“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食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此外,作者还写了霜降夜的景物变化与感受到的寒意,“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写了房东阿姨送毯子,“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还写了谈论过冬的准备等细节,“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展现了乌乡人对节气的重视以及应对节气的方法,写出人与节气之间密切的关联。
情感的共鸣:作者在霜降夜中感受到乌乡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特别是最后看到房东阿姨的小儿子离乡远行,“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节气之间联系的体验。
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文章生动地抒写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深刻体验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节气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2024·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梦里潮尔
①2022年7月,阿古拉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车带着阿爸和额吉去大姨家。我们从国道下到一条窄路,驶过白音查干湖,越过双合尔山,穿过阿古拉镇,路过几座村庄,走进扎拉吐村。
②大姨夫是民间艺人,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强项是拉高低音四胡,没想到他最拿手的竟然是潮尔琴。潮尔琴看似简易,榆木做琴杆,藤条做琴弓,马尾做琴弦(两根)和弓弦,琴码的舒气孔中斜插一把蒙古刀。大姨夫说,制琴工艺比以前大大提升了,但是会拉琴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接着他即兴表演了一段潮尔,人声和琴声和鸣,讲述着古老的莽古斯故事,蒙古刀似乎也翻飞起来,开始斩妖除魔。我问大姨夫:“您不用看谱子吗?”大姨夫说:“我看不懂。”我疑惑不已。大姨夫就问我:“是先有的音乐还是先有的琴?是先有的琴还是先有的谱子?”他这一问,不仅让我感到惊讶,更是消除了我以往对乐器偏狭的理解。我的心无法平静,却又无比平静。
③难怪我对潮尔琴声如此敏感,却又不曾刻意寻找。我本可以去看更多演出,去搜集更多光碟,但我似乎是在等待生命里的一场场相逢。原来在我还不知道潮尔为何物时,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
④我快要出生前额吉还在下地干活,在额吉的肚子里我已经倾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舀水的哗哗声、风吹的呜呜声、牛群的哞哞声,民歌的……马头琴的……还有摇篮曲的咿呀声。三岁那年,我模糊记得,额吉的摇篮曲大多没有歌词,随口吟唱的是低沉而温柔的旋律。西日嘎村的夜一片漆黑,听大人讲,即使有星月的夜晚,也只能看到丘陵的轮廓,而没有灯光的村庄已经变成黑夜的一部分,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这时,是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额吉本不会唱歌,但于我而言,她的声音是世上最柔美的旋律,也是我对其他声音产生感受的来源。我坚信,每个声音都有各自的使命。
⑤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唱科尔沁民歌,每一首民歌里都有故事,有的哀婉动人,有的可歌可泣。我并不十分懂得歌词的意义,只觉得好听,便不知疲倦地大唱。那时西日嘎村经常停电,学校安排晚自习,在教室里拼桌点蜡烛写作业。回家路上,那看不见的白杨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那轮廓清晰的山像个巨大的怪兽。我害怕极了,开始大声唱起科尔沁民歌,唱着唱着,我忘了歌词,便学着额吉的样子自编自唱。我用自己的声音掩盖外界的声音,直到翻墙进院,听到小黑狗的汪汪声,心才逐渐安稳。进屋,我一边听收音机里的歌声,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饭菜,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此时从窗外传来各种声音。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⑥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额吉领着我寻找一头走丢的灰牛犊。烈日下,我们沿着小土路绕过毕勒古泰山,一直往南走到铜矿。额吉向路人打听灰牛犊,却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返回的路上,夕阳缓缓下沉,走到毕勒古泰山脚时,想到不知所终的灰牛犊,我有些怏怏。额吉可能是为了鼓励我,让我唱学过的民歌。我把灰牛犊编进歌词里,额吉也跟着唱起来。这时,从傍晚的暮色中,传来一阵熟悉、低沉,有穿透力的哞哞声。这是灰牛犊在回应我们,它尽管淘气,跑丢了一个下午,却仍在努力地寻找家园。而我和额吉的歌声,对它来说,就是家的召唤。
⑦也是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趁额吉午睡偷偷溜出来,去村外的河边玩耍。我玩得忘乎所以,全然没有察觉到天上已经布满乌云,直到大颗大颗的雨滴打在身上,才突然感到恐慌。河水正在上涨,眼前是厚实的雨帘,脚下的泥水似乎就要把我吸进去。我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站在荒野上大声哭喊。就在这时,我听到了额吉的呼唤。她的声音透着急切,却不尖利刺耳,依旧是那种低沉的长音。额吉一遍遍地叫着我的名字。我寻着声音,冲破雨帘,跑进了额吉的怀里。回到家,看到我还怔怔着,额吉就抱着我,轻轻地摇着,用温柔的声音唱:“米尼呼(我的儿子)快回来,米尼呼快回来……”我慢慢恢复了正常。那时,我只知道声音的重要性,却不知背后更深的含义。
⑧而我心里第一次产生被家乡召唤的感觉,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家搬到了巴镇。一次,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看乌兰牧骑演出,台上一个穿华丽蒙古袍的男人,手握一把我从未见过的琴,边拉边说斩妖除魔的莽古斯故事。老师说:“这是潮尔琴,它的出现早于马头琴,现在主要用于给莽古斯故事伴奏。”那低沉而浑厚的琴声,几乎瞬间把我带回到了西日嘎。那里有原野的风声和雨声、小黑狗的汪汪声、灰牛犊的哞哞声,还有额吉的摇篮曲,至于华丽蒙古袍男人讲的故事,全然没有记住。那年我十二岁,还不太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感觉过往年月里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这一刻汇集到那支琴弦上,汇成一条沉闷而悠远的长河,流进我的心里
⑨潮尔是乐器,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潮尔又不是乐器,是阿古拉草原和西日嘎草原,以及整个科尔沁草原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根草、每一条水流、每一个生灵。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小时候让我舒心的,长大后让我安心的,是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当这些声音在我心里与潮尔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时,我拥有的不光是感动和震撼,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感到我是在风浪里静静流淌着的河,静静地仰望天空,静静地触摸大地,静静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会让我有种撞见自己的感觉——那是我梦里的潮尔。
(取材于阿尼苏的同名散文)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 隐匿:隐藏
B.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幽幽:幽怨
C.我有些怏怏 怏怏:不悦
D.看到我还怔怔着 怔怔:呆愣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用“驶过”“越过”“穿过”“路过”串联行程,连带而出的名字体现了它们于“我”的熟悉与亲切。
B.作者被大姨夫熟练演奏潮尔的情景所吸引,也从他发出的一连串反问中得到了关于音乐、关于潮尔的启发。
C.第⑤段中“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孩童战胜了恐惧的情态
D.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沉闷而悠远”,写出了声音的低沉、厚重、悠长,也体现了“我”难以言明的复杂情绪。
10.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答案】
8.B 9.C
10.①幼时额吉吟唱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奠定了我感受和认识声音的基础。
②小学时唱的科尔沁民歌及听到的各种声音;帮助我驱散夜晚归家途中的恐惧,认识到所有声音中都有故事。
③我和额吉唱的民歌和灰牛犊的哞哞声;认识到声音的召唤和回应作用。
④我在村外玩耍时遇暴雨找不到回家的路,额吉的呼唤声;抚慰了我的情绪,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 11.内涵:“我”的生命历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我”全身心地感受科尔沁草原中来自亲人、自然和一切生灵的声音时(或“当我与草原全身心地相融时”),这些声音就像音乐潮尔一样使“我”舒心和安心,生命呈现出宁静丰盈的状态。
效果: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升华了文章主旨。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幽幽:幽怨”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可知,这里的“幽幽”是指低沉而哀婉。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C.“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孩童战胜了恐惧的情态”理解错误,本句没有喻体,“仿佛”不是比喻词,所以没有运用比喻手法,另外,此时,内心的恐惧感还在,是想通过大口吃菜战胜恐惧。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在原文第③段最后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根据下文内容分析可知,潮尔“先一步与我”相逢,是指各种声音对我的影响。
根据原文第④段“三岁那年,我模糊记得,额吉的摇篮曲大多没有歌词,随口吟唱的是低沉而温柔的旋律”可知,潮尔“先一步与我”相逢的是幼时额吉吟唱的摇篮曲;根据“是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可知,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额吉本不会唱歌,但于我而言,她的声音是世上最柔美的旋律,也是我对其他声音产生感受的来源。我坚信,每个声音都有各自的使命”,额吉的摇篮曲也奠定了我感受和认识声音的基础。
根据原文第⑤段“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唱科尔沁民歌,每一首民歌里都有故事,有的哀婉动人,有的可歌可泣”“回家路上,那看不见的白杨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此时从窗外传来各种声音。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可知,潮尔“先一步与我”相逢的是小学时唱的科尔沁民歌及小时候我听到的各种声音;“我害怕极了,开始大声唱起科尔沁民歌,唱着唱着,我忘了歌词,便学着额吉的样子自编自唱。”“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声音帮助我驱散夜晚归家途中的恐惧,同时我也认识到所有声音中都有故事。
根据原文第⑥段“我把灰牛犊编进歌词里,额吉也跟着唱起来。这时,从傍晚的暮色中,传来一阵熟悉、低沉,有穿透力的哞哞声。这是灰牛犊在回应我们,它尽管淘气,跑丢了一个下午,却仍在努力地寻找家园”可知,潮尔“先一步与我”相逢的是我和额吉唱的民歌和灰牛犊的哞哞声;“而我和额吉的歌声,对它来说,就是家的召唤”,通过我和额吉用歌声把灰牛犊召回,使我认识到声音的召唤和回应作用。
根据原文第⑦段“河水正在上涨,眼前是厚实的雨帘,脚下的泥水似乎就要把我吸进去。我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站在荒野上大声哭喊。就在这时,我听到了额吉的呼唤。她的声音透着急切,却不尖利刺耳,依旧是那种低沉的长音。额吉一遍遍地叫着我的名字。我寻着声音,冲破雨帘,跑进了额吉的怀里”可知,潮尔“先一步与我”相逢的是我在村外玩耍时遇暴雨找不到回家的路,额吉的呼唤声;“回到家,看到我还怔怔着,额吉就抱着我,轻轻地摇着,用温柔的声音唱:‘米尼呼(我的儿子)快回来,米尼呼快回来……’我慢慢恢复了正常。那时,我只知道声音的重要性,却不知背后更深的含义”额吉温柔的声音抚慰了我的情绪,使我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本题包含两问,一是分析句子的内涵,一是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首先分析句子的内涵:这个句子在原文最后一段,所以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句子中的“风浪里”是指“我”的生命历程中遇到的很多困难,根据前文对额吉声音对我的抚慰,自然声音给我的故事,灰牛犊对我的声音的回应可知,后文“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是指当“我”遇到困难时,“我”能全身心地感受科尔沁草原中来自亲人、自然和一切生灵的声音时(或“当我与草原全身心地相融时”),这些声音就像音乐潮尔一样使“我”舒心和安心,生命呈现出宁静丰盈的状态,才能够使我静静流淌,静静地仰望天空,静静地触摸大地,静静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从而战胜困难。
然后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我感到我是在风浪里静静流淌着的河”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遇到困难时,声音给他的鼓舞,四个“静静”表达了声音让我遇到事情不慌乱,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声音的情感及感激之情,含蓄地升华了文章主旨。
四、(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13.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4.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2.C
13.(1)工人的雄姿、自如的神情、内心的诗意与“机械的诗”相互映衬;(2)“机械的诗”需要工人的激发,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14.(1)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2)通过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机械的诗”的内涵,深化了主题;(3)由旅途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 “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由文中可知,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是说人们对写诗材料的选择太狭窄,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刻板化,好像一定要写风花雪月才是诗,这些材料被用得太多以至于成了陈词滥调,而不是说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形象的能力。
文章由新宁铁路上车过潭江的见闻出发,从不同角度写“机械的诗”。文章不仅写了轮船过江时的机械美,还分析了机械为何是有诗意的。文章写“机械的诗”时,不是只写机械,还写工人的神态、精神等。二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根据文中“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种诗情。我仿佛读了--首真的诗”“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可知,如果工人劳作时神情沮丧,作者是不会感动的,正是因为工人劳作时神情昂首自如,内心也充满了诗意,有力的”,工人的劳动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精神状态也越好,所以二者是相互映衬的关系。工人劳作时的神情、精神状态与“机械的诗”是相互映衬的。
第二方面,作者在写工人时,除了写他们精神面貌,也写他们客观上的劳作,尤其是他们对机械的管理和操作,这也是文章反复写到的,如 “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作者在写机械的诗意时,反复强调工人的操作和管理,在工人的操作下,机械的创造力才能发挥,而工人掌握机械的力量,为人类创造价值。机械要为人所用,并为人类创造价值,这是机械具有诗意的根源,而工人的操作则是机械具有诗意的条件。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
首先,文章主要部分是写旅途的所见所感,尤其是在车过潭江的过程中,机械所体现出来的诗意。但是,旅途的见闻是带有偶然性的,作者将场景转换到上海的日常生活,描述工人建造房屋这一常见的劳作场景,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是带有普遍性的,而不仅仅是旅途中偶然才能见到的。
其次,作者在写上海建筑工地时,将“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这一主题具体化了,如“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打桩的过程,以及机械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进一步说明人们喜悦的感情就是诗的感情,揭示了机械的创造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最后,除了从结构和内容方面思考之外,还应该从文章的艺术风格着眼。题干指出这是一篇随笔,同时,文章的副标题也是“旅途随笔之一”。这篇文章最后一部分跳转到上海的生活见闻,看似脱离了旅途的范围,实际上是由旅途所见所感引出来的,,因此并不显得突兀,而是充分发挥了随笔灵活自由的文体特点。
五、(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17.“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8.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答案】
15.C 16.A
17.①结构上:“到橘子林去”是全文的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感。②感情上:“到橘子林去”的路上,“我”和小岫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终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18.①第6段对街道的景物描写,如“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真是好看”语言接近孩童的用语。②第10段修马蹄的场面描写和对马的心理的猜测,是借助儿童的视角展开的,富有想象力。③第10段,小岫看到修马蹄后,“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想法。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
A.“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错,结合“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分析,选项表述绝对,还因为“好兴致”。
B.“出游兴致变高了”错,“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可见并非出游兴致变高了,而是出游路上的遇见引发我感触良多。
D.“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错,没有失落,结合“‘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分析,并非失落,而是小孩子的注意力转变,心思不在橘子林了。结合“我心里笑了”分析“我”不仅不失落,反而倍感欣慰,为孩子的成长——“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
B.“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错,无论“一定”还是“大概”“也许”都是“我”作为父亲对孩子心思的猜测而已,并非难以琢磨,从中反而可见“我”是能“读”懂小孩子心理的。
C.“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错,本文以“我”(第一人称)为写作的视角,本文的节奏是由“我”来掌控,写“我”眼见耳听心感。
D.“借助小孩子的视角”错误,全文从“我”的角度叙述、描写,应是“我”的视角。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标题意蕴和结构思路的能力。
结合“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分析,结构上:“到橘子林去”是全文的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感,先是交待孩子要去橘子林,然后写一路所见的街道上的人,以及自然美景,后来重点写两人看赶车人钉马蹄的事情。
由“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