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专题讲义
目 录
考: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2
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
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5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6
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高考语文对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高频考点或关联点,常见举例如下几个方面:
1. 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 乡土社会的“土气”特质,包括对土地的依赖、不流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性。
- “差序格局”的概念,即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度与道德观念的伸缩性。
2. 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
-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特别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的是熟习和信任,而非契约和法律。
- 熟人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代社会(陌生人社会)的区别,如信任基础、社会秩序维持机制的不同。
3. 城镇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启示:
- 探讨城镇化背景下,《乡土中国》提供的有关社会建设、社区和谐等方面的启示。
- 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4. 文化记忆与乡愁:
-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如何保留乡村记忆,留住乡愁,避免传统文化的丧失。
通过对这些考点的理解,考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乡土中国》的核心内容,还能将书中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相结合,深化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的认识。
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高中生而言是一项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挑战。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更是培养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工具。以下是针对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几点建议:
1. 明确阅读目的
首先,明确自己为何要阅读《乡土中国》。是否希望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与文化?还是想要学习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抑或是为了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找答案?明确目的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阅读。
2. 掌握阅读策略
- 粗读与细读相结合:先浏览书籍的序言、后记和目录,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再逐章阅读,注意重要概念和材料,最后观照全篇,把握作者观点和论述逻辑。
- 关注核心概念:如“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等,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含义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 理解研究思路:注意作者如何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现象,形成概念,再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解释。
3. 提升批判性思维
阅读时不仅要关注作者提出的观点,还要思考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可以试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4. 结合现实案例
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相结合,思考《乡土中国》中的理论如何解释当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城镇化背景下,乡土社会的传统特征如何影响现代社会。
5. 拓展阅读
除了《乡土中国》,还可以阅读费孝通的其他作品,如《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
6. 实践调研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研。选择一个具体角度,如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等,进行调查访问,并撰写研究报告,以此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高考中发挥出色。《乡土中国》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
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乡土中国》的学习要求与整本书阅读试题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深层次的理解与批判性思维。以下是结合两项内容的综合分析:
教材要求与试题的对接
教材要求学生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掌握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关注核心概念与作者研究思路,这与试题中考察学生对书中关键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不谋而合。例如,试题要求学生解释“差序格局”等概念,并分析其在当代城镇化过程中的影响,教材则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来把握乡土社会的特性及其变迁。
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试题中多次提到“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等概念,教材也强调了抓住这些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学生不仅要能够定义这些术语,还需要能够将它们应用于分析当代社会问题,比如在城镇化背景下,乡土社会的传统特征如何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当代社会问题的探讨
教材鼓励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思考《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理论对解决现今农村问题的意义。这与试题中让学生思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留住乡愁、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遥相呼应。通过此类问题的探讨,学生可以加深对乡土社会变迁的认识,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
教材提出了阅读学术著作的具体步骤,如先“粗”后“细”的阅读策略、关注概念间的联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试题则通过提问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探讨。
综合运用与创新思考
无论是教材还是试题,都强调了学生在理解《乡土中国》的基础上,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与创新思考。例如,教材布置的任务要求学生调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并撰写报告,这与试题中考察学生如何利用书中理论解释现实社会现象的做法一致,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与高考真题的设计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对《乡土中国》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以下结合实际的例题进行简要说明,期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中国》的教材内容及高考相关题目。
一、确立学习目标
例题:(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请给出2条阅读理由。
学习目标:了解《乡土中国》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兴趣。
二、采取“粗”读与“细”读结合的方法
例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学习方法:先粗读,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再细读,掌握具体做法。
三、关注核心概念及其联系
例题:(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礼俗社会、文字下乡、男女有别、礼治、家族等。
学习方法:通过绘制概念图,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四、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
例题:(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呼吸
学习方法:分析作者如何从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普遍规律,体会其研究方法。
五、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例题:(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学习方法:对于难懂的章节,反复阅读,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
六、理论联系实际
例题:(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
学习方法:联系城镇化背景,思考《乡土中国》对当前社会的启示。
七、拓展阅读,拓宽视野
例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学习方法:阅读相关社会学理论书籍,加深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八、保持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
例题:(2017·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学习方法:思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一、整本书阅读
【考法1直接考查或迁移到相关话题的材料阅读简答题中进行对比考查】
1.(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请给出2条阅读理由。
【答案】
示例1:我们阅读《乡土中国》的理由有二。首先,《乡土中国》介绍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中很多特征并不会随城镇化而消退。如“离不开泥土”是中国人民不变的乡土气息,“差序格局”“家族社群”在今天仍有影响。其次,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自身行为的了解和认识,并可以从中获取情感认同和共鸣。
示例2:我们阅读《乡土中国》的理由有二。首先,《乡土中国》中熟人社会,邻里互助等例证给我们城镇化社区建设提供了启示,有助于社会和谐,人与人关系和睦。其次,《乡土中国》中安土重迁、乡土性等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乡土情结,思考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增强民族认同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题目要求给出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阅读《乡土中国》的2条理由,作答时要注意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从《乡土中国》的内容、思想理论,以及当代城镇化发展得到的启示方面解答。阐述时要运用书中的专门用语,如差序格局、文字下乡、男女有别、礼治、家族等。
比如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个人是这一网络的中心,不同的关系形成了人们相差的待人处事之法,人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道德也成为依附于人伦而存在的价值标准,道德成为根据“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和约束也就难以发生作用。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私人道德与私人情感在影响着法律的执行与实施,这不可避免的是由于“圈子社会”在中国社会的依旧存在所导致的影响。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自身行为的了解和认识,并可以从中获取情感认同和共鸣。
又如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世代聚族而居,人与人之间相互熟习而信任。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的流动与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乡土社会逐渐由一个熟人社会转向一个生人社会,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在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的是熟习和信任,而在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依靠的则是契约和法律。阅读《乡土中国》能够帮助思考如何让传统社会中的这种熟习和信任与现代社会中的契约与法律精神在完美结合,共同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考法2作者书中原文考查】
(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2.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
2.A 3.C 4.B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因此选项说法错误。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原文所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不是乡土社会,而是法理社会。
D.“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需选择。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和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
A.“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
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是说因为“熟悉”。
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意思与选项恰恰相反。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有“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原则,更不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普遍联系。
故选B。
【考法3不同作者类似话题考查】
(2017·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5.C 6.C 7.B
【解析】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由本句可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并非唯一措施;“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此,说“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太绝对;也是误将必要条件关系当作充分条件关系,违背原文逻辑。
B项,“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此句显然是说要保留那些真正值得保留的乡村记忆,但并没有说“乡村记忆……必须完好保存下来”。题干悖谬文意。
D项,“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可知,“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公共设施要和“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配套。题干与此句句意先去甚远,亦属悖谬文意。
故选C。
6.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知,既未见“举例”,更未见“甄选的标准”何在。故题干“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于文无据,属子虚乌有。
故选C。
7.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项,“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表述错误。依原文意,“呵护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确乎是“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的重要的客观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况且,“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的事,是极具个体特、多因性、主观性的。因而,绝不能把条件与其结果倒过来,武断地说“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说法太绝对,也可说是将必要条件关系当作充分条件关系,其误不难见出。
故选B。
【考法4相同作者相关话题考查】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9.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1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11.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1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8.B 9.C 10.B 11.①这些加引号的词所标示的是调查者一些不当的调查行为。②从反向强调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要尊重被调查者。 12.①材料―谈到“客观”时有一句话,即“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强调的是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材料二强调“客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③材料一是对领导干部应坚持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二者针对性不同,材料一是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而言,材料二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
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
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C.“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与“敲诈”“斗智”“拷问”搭配的是“绝不能”“绝不会”“不是”等否定意味强烈的词语,而这些加引号的词语也形象地点出了调查者颐指气使、与被调查者相对立的行为表现,实际上是从反面强调了科学的社会调查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态度。
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中“客观”只出现了一次,即“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结合上下文可判断,这里的“客观”是指不加个人偏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材料二谈到“客观”时,带有―种警惕的意味,针对的是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以“客观”为名,让自己的调查超然于被调查者的利益之上,无法真正与被调查者结成共同体的关系,对被调查者的尊重,其实并不影响调查的“客观”。两则材料谈到“客观”是有不同的针对对象和适应情境的。
具体来说,从调查的方法来看,结合材料一“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分析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结合材料二“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
从调查主体来看,材料一“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表明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的;材料二“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表明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考法5乡土题材小说考查】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1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15.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16.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3.D 14.C
15.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16.①“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的使用可以看出,社戏的演出时间,演出时的热闹场景,演出的程序、打赏、点戏等都跟往年一样。表明这样的社戏每年都有,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②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乡土社会,是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③文章暗示了即将发生战争的背景,“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暗示了会长的吝啬”错,原文“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撑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这里的“被迫”是表现会长的谦让,不能体现其吝啬。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错,由原文“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可知,景物描写烘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快乐、疲倦和意犹未尽。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如“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通过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
“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通过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
侧面烘托:
如“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通过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体现其仪式感;
“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通过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
“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通过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首先找出带有这些短语或词语的句子,如“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出公份子演戏六天”是往年惯例;一有戏吕家坪镇上各种做买卖的就都来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演出“打加官”是固定剧目;要人点了戏后要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正角上场后的包封是由办会预备好的。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表明像这样的社戏是每年都有的,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节日般的快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又表明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这是封闭的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暗示着这里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
文中有“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年年固定演出的社戏有可能被战争打断,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也可能被战争打破,“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考法6乡土题材散文考查】
(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像土地、阳光、露珠、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
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挂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父亲跟我一块儿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一起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
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声音是浑圆的,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 深奥:深邃神秘
B.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 吐诉:吐露、倾诉
C.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 峻拔:尖而细
D.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 融和:和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父亲摸透了笙管的特点,当他吹笙时,笙就好像与他融为了一体。
B.硬木制作的管子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
C.作者屡屡将音乐的记忆融于黄昏的情境中叙写,有效传达出苍凉的感受。
D.作者用“雁群飞过冬天”形象而生动地喻指了音乐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19.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包含了哪些涵义。
【答案】
17.C 18.B
19.①作者因偶然听到父亲吹箫,初步地感受到音乐对于生命的意义。
②作者学习吹笙时对不同乐器在音乐上的特点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③“自乐班”的演奏使作者的理解延伸到音乐背后的社会和人生。
④作者成年后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声响也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20.①文中写到的都是吹奏乐器,它们的演奏都有赖于呼吸的控制。
②音乐是接通心灵和遥远世界的通道,是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③心灵的吐诉如同呼吸要有节奏,节奏能把内心情感调动起来。
④技巧熟练的演奏会紧贴曲调的命脉,使音调像呼吸一样自然。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峻拔,本意是高而陡;此处根据“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可见,不是指声音尖细,而是指声音陡起陡落,高亢。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强加因果,原文说“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并没有说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高低强弱难以控制。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写自己听父亲吹箫,感受到“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还引发出“我”对自己创作诗歌的思考。
第四到七段写父亲的笙与“我”学习吹笙时的感受,“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了解到不同乐器有不同的特点。
第八段写作者对自乐班的感受,“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不但感受到音乐,而且感受到音乐背后的人生与社会。
第九段写成年后回想童年的驼铃声,感到那也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作者对音乐的感悟从乐曲延伸到现实,更加广阔、深沉。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
标题名为“心灵的呼吸”,从内容上来说,因为文章写的是作者对吹奏乐器的感受,吹奏乐器需要控制呼吸,故而有“呼吸”一词。
而乐器吹奏出的声音则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呼吸不仅仅是气息的控制,也是心灵的舒放,故而称之为“心灵的呼吸”。
作者感触到“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这些充分说明,音乐是人倾吐心灵的方式,通过呼吸控制的吹奏乐器,便让心灵随着音乐自然呼吸,让人能够感受世间美好,超脱现实烦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专题讲义
目 录
考: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2
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
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5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6
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高考语文对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高频考点或关联点,常见举例如下几个方面:
1. 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 乡土社会的“土气”特质,包括对土地的依赖、不流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性。
- “差序格局”的概念,即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度与道德观念的伸缩性。
2. 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
-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特别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的是熟习和信任,而非契约和法律。
- 熟人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代社会(陌生人社会)的区别,如信任基础、社会秩序维持机制的不同。
3. 城镇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启示:
- 探讨城镇化背景下,《乡土中国》提供的有关社会建设、社区和谐等方面的启示。
- 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4. 文化记忆与乡愁:
-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如何保留乡村记忆,留住乡愁,避免传统文化的丧失。
通过对这些考点的理解,考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乡土中国》的核心内容,还能将书中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相结合,深化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的认识。
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高中生而言是一项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挑战。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更是培养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工具。以下是针对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几点建议:
1. 明确阅读目的
首先,明确自己为何要阅读《乡土中国》。是否希望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与文化?还是想要学习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抑或是为了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找答案?明确目的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阅读。
2. 掌握阅读策略
- 粗读与细读相结合:先浏览书籍的序言、后记和目录,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再逐章阅读,注意重要概念和材料,最后观照全篇,把握作者观点和论述逻辑。
- 关注核心概念:如“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等,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含义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 理解研究思路:注意作者如何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现象,形成概念,再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解释。
3. 提升批判性思维
阅读时不仅要关注作者提出的观点,还要思考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可以试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4. 结合现实案例
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相结合,思考《乡土中国》中的理论如何解释当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城镇化背景下,乡土社会的传统特征如何影响现代社会。
5. 拓展阅读
除了《乡土中国》,还可以阅读费孝通的其他作品,如《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
6. 实践调研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研。选择一个具体角度,如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等,进行调查访问,并撰写研究报告,以此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高考中发挥出色。《乡土中国》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
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乡土中国》的学习要求与整本书阅读试题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深层次的理解与批判性思维。以下是结合两项内容的综合分析:
教材要求与试题的对接
教材要求学生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掌握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关注核心概念与作者研究思路,这与试题中考察学生对书中关键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不谋而合。例如,试题要求学生解释“差序格局”等概念,并分析其在当代城镇化过程中的影响,教材则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来把握乡土社会的特性及其变迁。
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试题中多次提到“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等概念,教材也强调了抓住这些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学生不仅要能够定义这些术语,还需要能够将它们应用于分析当代社会问题,比如在城镇化背景下,乡土社会的传统特征如何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当代社会问题的探讨
教材鼓励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思考《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理论对解决现今农村问题的意义。这与试题中让学生思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留住乡愁、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遥相呼应。通过此类问题的探讨,学生可以加深对乡土社会变迁的认识,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
教材提出了阅读学术著作的具体步骤,如先“粗”后“细”的阅读策略、关注概念间的联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试题则通过提问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探讨。
综合运用与创新思考
无论是教材还是试题,都强调了学生在理解《乡土中国》的基础上,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与创新思考。例如,教材布置的任务要求学生调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并撰写报告,这与试题中考察学生如何利用书中理论解释现实社会现象的做法一致,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与高考真题的设计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对《乡土中国》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以下结合实际的例题进行简要说明,期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中国》的教材内容及高考相关题目。
一、确立学习目标
例题:(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请给出2条阅读理由。
学习目标:了解《乡土中国》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兴趣。
二、采取“粗”读与“细”读结合的方法
例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学习方法:先粗读,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再细读,掌握具体做法。
三、关注核心概念及其联系
例题:(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礼俗社会、文字下乡、男女有别、礼治、家族等。
学习方法:通过绘制概念图,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四、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
例题:(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呼吸
学习方法:分析作者如何从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普遍规律,体会其研究方法。
五、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例题:(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学习方法:对于难懂的章节,反复阅读,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
六、理论联系实际
例题:(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
学习方法:联系城镇化背景,思考《乡土中国》对当前社会的启示。
七、拓展阅读,拓宽视野
例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学习方法:阅读相关社会学理论书籍,加深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八、保持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
例题:(2017·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学习方法:思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一、整本书阅读
【考法1直接考查或迁移到相关话题的材料阅读简答题中进行对比考查】
1.(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阅读《乡土中国》有哪些作用?请给出2条阅读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
【考法2作者书中原文考查】
(2013·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2.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考法3不同作者类似话题考查】
(2017·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考法4相同作者相关话题考查】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9.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1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11.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1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考法5乡土题材小说考查】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1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15.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16.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考法6乡土题材散文考查】
(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像土地、阳光、露珠、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
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挂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父亲跟我一块儿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一起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
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声音是浑圆的,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 深奥:深邃神秘
B.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 吐诉:吐露、倾诉
C.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 峻拔:尖而细
D.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 融和:和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父亲摸透了笙管的特点,当他吹笙时,笙就好像与他融为了一体。
B.硬木制作的管子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
C.作者屡屡将音乐的记忆融于黄昏的情境中叙写,有效传达出苍凉的感受。
D.作者用“雁群飞过冬天”形象而生动地喻指了音乐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19.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包含了哪些涵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