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5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专题讲义
目 录
考: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2
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
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3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5
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从近几年高三联考试题大致可以判断关于《红楼梦》的高频考点,在此做简要归纳:
1.人物形象分析
例:甄士隐与贾雨村:考查学生对这两个角色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林黛玉:通过描述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景,考查学生对其性格特点的认识。
2.概念实例应用(多本书核心概念或典型人物综合考查)
例:差序格局:利用《乡土中国》中的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家族关系:通过贾母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考查学生对家族成员间关系的理解。
3.情节理解与分析
例:抄检大观园:考查学生对这一重要情节的理解及其在全书中的作用。
4.主题与艺术特色
例:《红楼梦》的主题:通过对改编话剧《红楼梦》的分析,考查学生对原著主题的把握。
艺术特色:比如对《红楼梦》写实与梦幻结合的艺术特色的理解。
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如何阅读和欣赏《红楼梦》
一、引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以其细腻入微的日常生活描写闻名,更因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丰富的人物塑造而成为经典。本文旨在提供一些阅读《红楼梦》的有效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巨著。文章根据必修教材相关内容整理。
二、阅读策略
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
《红楼梦》的前五回通过“通灵宝玉”的来历,描绘了太虚幻境与荣宁二府,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读懂这部分内容,有助于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抓住情节主线
《红楼梦》的情节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贾府及其相关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二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通过梳理“家门败落”与“人物聚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
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中有近一千个人物,其中几十个主要人物形象鲜活。
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作者对人物性格的细腻描写,有助于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品味日常生活细节
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细节虽小,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如宝玉与黛玉之间的默契眼神、中秋夜宴中的凄凉笛声等,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
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
《红楼梦》不仅反映了贾府的兴衰,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阶层和人物。
了解这些社会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鉴赏语言
曹雪芹在语言运用上独具匠心,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诗词歌赋,都充满了艺术魅力。
品味这些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提高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三、结语
《红楼梦》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作品。通过上述策略,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还能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红楼梦》中每一个角色、每一处细节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1.高中生阅读《红楼梦》的积极意义
增强文化底蕴:《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风俗习惯及伦理道德观念。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计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促进情感教育:通过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学生可以学习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增进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红楼梦》中包含了许多社会批判元素,鼓励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方法
分阶段阅读:鉴于《红楼梦》内容丰富,建议学生分阶段阅读,逐步深入理解。
结合注释与背景介绍:利用各种版本中的注释和背景介绍,帮助理解难词难句及书中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人物关系梳理:制作人物关系图谱,帮助记忆和理解复杂的人物关系。
讨论与分享: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分享活动,通过交流不同观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在“问题解决背景中”读写《红楼梦》相关材料或试题,主要涉及理解材料内容、分析问题、组织答案等步骤。下面将结合部分试题内容,给出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1. 细致阅读与理解
关注关键词:如“差序格局”、“红楼梦”、“人物关系”、“情节需要”等。
把握整体结构:了解材料的大致框架,例如题目要求、提供的背景信息等。
2. 分析与归纳
提炼要点: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
理解深层含义:比如“差序格局”在《红楼梦》中的体现,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
3. 组织答案
清晰表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
举例说明:结合具体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具体实例分析
示例1:差序格局
理解概念:差序格局是指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扩展。
结合材料:《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符合差序格局的特点,以贾母为例,她作为贾府的中心人物,其影响力随着贾府势力的兴衰而变化。
组织答案:
定义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
示例2: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角色: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红楼梦》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他们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
结合材料:甄士隐与贾雨村最初在葫芦庙比邻而居,后来在觉迷渡口相遇,象征着他们从世俗到超脱的人生旅程。
组织答案:
回答试题:“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疯癫 ③超然出世 ④觉迷渡口相遇 ⑤悟道成仙”
示例3:诗歌鉴赏
解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比如《咏菊》中的菊花象征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结合材料:林黛玉的《咏菊》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传达了她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
组织答案:
传达诗意:“本诗的题目是《咏菊》,并且最后写到‘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赞美了菊花高傲的风格。并且颈联写到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的特点,还传达出了林黛玉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
示例4:翻译与文化意象
理解翻译挑战:翻译《红楼梦》中的诗歌需要考虑诗意、诗韵和情节需要。
结合材料:黑山在翻译黛玉和宝玉的诗时,通过调整语言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差距。
组织答案:
回答试题:“《红楼梦》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当我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甚至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结论
通过细致阅读理解材料,结合具体试题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有效地“读写”《红楼梦》相关材料或试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答题质量,也能加深对《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理解。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实则真实可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
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
【答案】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疯癫 ③超然出世 ④觉迷渡口相遇 ⑤悟道成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仔细观察结构图,①揭示甄士隐与贾雨村的关系,由文中“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可知,此处应填写“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所相对的内容是“看他虚无”;“虚无”是甄士隐眼里的贾雨村,故此处应填的是贾雨村眼里的甄士隐,根据文中“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的提示,此处可填写“看他疯癫”。
③表述的是甄士隐的特点,由文中“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可知,此处可填写“超然出世”。
④指向了二者共同经历的相遇,由文中“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可知,此处可填写“觉迷渡口相遇”。
⑤对应的内容是贾雨村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的结局,故此处应填写的是甄士隐的结局,由文中“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可知,此处可填写“悟道成仙”。
2.(2024·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①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②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
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 ③ ,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答案】2.(1)①来分析他们的关系 ②就是典型的差序格局 ③而对《红楼梦》的阅读 (2)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文说到《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并且关系复杂,所以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来分析复杂的人物关系,可填“来分析他们的关系”。
②后文说到“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红楼梦》的人物关系特点符合《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特点,可填“就是典型的差序格局”。
③本语段是说《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特点符合《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的特点,所以说《红楼梦》加深了我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可填“而对《红楼梦》的阅读”。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般用单句来表述,首先确立句子的主干句。
由原文“《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来分析他们的关系,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知,差序格局本质上就是社会关系圈。所以句子的主干为:差序格局是社会关系圈。
由原文“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可知,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中以个人为中心,并且依据的是血缘、地缘等关系,并且是可以自由伸缩的具有一定的差等次序的。
按照“差序格局是……社会关系圈”的格式整合以上信息即可。
3.(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洛伐克女作家黑山说:“我读过很多中国诗歌,但曹雪芹的诗,尤其是女性诗歌首屈一指。然而,翻译这些诗却是最难的,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比如在‘海棠诗社’中,黛玉的诗往往是公认最好的,宝玉的则逊色一些,所以我也需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差距——让黛玉的诗达到拜伦或普希金的水平,而宝玉的就‘一般般’。”
黑山表示:“《红楼梦》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当我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甚至有一种____________的感觉。”
解决了对一般情节和诗的翻译,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红楼梦》中依然存在大量易被遗漏或不易被理解的内容,比如复杂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外文中对于“叔叔”“舅舅”等表述上的差异,“甄士隐”“贾雨村”等带有的“谐音梗”人名背后的隐喻,“宝玉”“黛玉”“宝钗”的名字本身所代表的“物件”及美感在变成“拼音”后的流失,还有大量中国历史文化典故,不一而足……针对这些情况,黑山专门在书后附上了“家谱”和“名词解释”,以辅助阅读。通过以上这些做法,黑山近乎完整地传达了书中所有的“文化意象”,也近乎完美地克服了“不可译性”。
(1)对填入横线中的成语,你认为“如释重负”和“怅然若失”哪个更符合文段情境?为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或网络中的“谐音梗”,古人其实早已常用。请指出下面这首南朝乐府民歌《七日夜女歌(其五)》中谐音“梗”在何处?有何妙用?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做茧,昼夜常悬丝。
(3)黑山认为翻译《红楼梦》中的一些诗歌时“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请以《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为例,简要分析其是如何体现黑山翻译时的三个关注点的。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答案】3.(1)怅然若失。理由:因为前文尽管说翻译《红楼梦》中的诗歌很难,但是作者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怅然若失”体现出的是作者在翻译完毕后的意犹未尽、惆怅失落的感觉,而“如释重负”则是把翻译过程看作一种负担,不符合语境。 (2)“丝”与“思”谐音,以蚕丝比喻情思,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女子缠绵缱绻的情思。 (3)①传达诗意。此诗不仅赞美了菊花高傲的风格,也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的特点,还传达出了林黛玉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②体现诗韵。诗歌四联八句,韵脚整齐,颇具音韵意境之美。③情节需要。“题素怨”“诉秋心”,既表现了黛玉的悲剧气质,也暗示了她后来“眼泪还债”的归宿,暗合情节需要。
【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怅然若失”,意思是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如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根据前文“《红楼梦》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所以翻译《红楼梦》对黑山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所以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应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应选“怅然若失”。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
本诗的意思是桑叶曾经两人依偎缠绵日夜不分离,现在却分离只剩下年复一年的期待。就连吃的蚕都不在结茧,日夜都在吐着蚕丝思念恋人。作者因“蚕不作茧”知其“常悬丝”,以此谐“思”念情人不曾停止。所以“丝”与“思”谐音,以蚕丝比喻情思,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女子缠绵缱绻的情思。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把握能力以及诗歌的鉴赏能力。
①传达诗意。本诗的题目是《咏菊》,并且最后写到“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赞美了菊花高傲的风格。并且颈联写到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的特点,还传达出了林黛玉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
②体现诗韵。本诗是一首律诗,四联八句,并且每一联都押“in”这一韵,韵脚整齐,颇具音韵意境之美。
③情节需要。“题素怨”指的是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诉秋心”指的是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愫。这两句表现了黛玉的悲剧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她最后命运的归宿,即后来“眼泪还债”的归宿,暗合情节需要。
二、作文
1.(2025·广东·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备受期待的古装爱情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The Story of the Stone)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由知名导演胡玫执导,何燕江担任编剧,演员阵容星光熠熠,包括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和黄佳容等领衔主演,以及关晓彤的特别出演。然而,在首映礼上,部分演员对角色的解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张淼怡在饰演林黛玉时,对于角色的理解似乎与原著有所偏差,使用了“离经叛道”等与林黛玉形象不符的形容词。而薛宝钗的饰演者在回答有关角色的问题时,更是令人意外地表达了对角色的误解,认为宝钗的遗憾在于缺少爱情的滋润,这显然与原著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相悖。这种对角色理解的浅薄,不禁让人质疑演员们是否真正深入研究了原著,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角色的内在精神。此外,导演胡玫在面对公众的批评时,展现出的自信甚至非常自以为是的态度,也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莫让浅薄解读,亵渎经典之美
一部《红楼梦》,百年绕心间。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文学魅力和深邃的人生智慧。然而,近期上映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让人不禁深思: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描绘了众多性格鲜明、命运各异的人物形象。林黛玉,她的多愁善感、孤高自许并非“离经叛道”。她对爱情的执着、对自由的向往,是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绽放的一朵绚烂之花。而薛宝钗,端庄稳重、聪明睿智,她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是爱情的滋润,而是一种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人生价值。
然而,电影中的演员们对角色的解读却出现了偏差。张淼怡将林黛玉形容为“离经叛道”,这无疑是对角色的误读。林黛玉的反抗并非是对封建礼教的彻底背离,而是一种在无奈中的挣扎,她的泪水里流淌着对命运的不屈。而薛宝钗的饰演者认为宝钗的遗憾在于缺少爱情的滋润,更是与原著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大相径庭。她的内敛、克制,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演员对角色的浅薄理解,不仅让观众感到失望,也对经典文学作品造成了亵渎。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是对原著的忠实再现和深入挖掘,而不是随意篡改和歪曲。演员们在饰演经典角色之前,应该深入研究原著,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世界和命运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将角色演绎得生动逼真、深入人心。
导演胡玫在面对公众的批评时展现出的自信甚至自以为是的态度,也令人难以接受。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观众的评价是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检验。导演应该虚心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批评。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观众的反馈,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
回顾历史,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对原著的忠实还原和精心打磨。演员们通过深入研究原著,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感受到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而电影《霸王别姬》《活着》等,也都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演绎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我们不能让浅薄的解读和商业化的炒作亵渎了经典之美。无论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都应该以敬畏之心对待经典,共同努力,让经典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永远流传下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题要求学生就古装爱情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演员对角色解读的偏差和公众对此的反响进行思考。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电影作品与原著的忠实性问题,以及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否影响作品的接受度。
首先,考生需要把握到材料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演员在演绎角色时对原著的忠实度以及公众对此的反响。这涉及到对艺术作品创作自由与尊重原著之间的平衡问题。其次,考生需要思考在演绎经典文学作品时,演员和导演应如何把握角色的灵魂和精神,以及在面对公众批评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写作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忠实原著与艺术创新:分析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如何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如何进行合理的艺术创新,以吸引现代观众。
2.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探讨演员在理解和演绎角色时,应如何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如何做到既深刻又全面,以真实地呈现原著作品角色形象。
3.公众反响与社会影响:分析公众对演员和导演在角色解读上的不同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如何影响作品的接受度和评价;探讨讨论公众的批评对演员和导演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改进作品的动力。
4.导演与演员的责任:讨论在面对公众批评时,导演和演员应如何正确对待,何在自信与谦逊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地完成作品,以及他们对于作品质量和艺术价值的责任。
以上角度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两个作为重点阐述,注意论述时要结合材料,最好能够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特点进行分析。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莫让浅薄解读,亵渎经典之美。接着,结合材料,分析《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演员对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解读的误解,并由此指出演员对角色的浅薄理解,不仅让观众感到失望,也对经典文学作品造成了亵渎。演员们在饰演经典角色之前,应该深入研究原著,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世界和命运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将角色演绎得生动逼真、深入人心。然后,针对导演回应观众的态度进行点评,指出导演应该虚心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批评。最后,对比87版《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的成功改编,指出改编经典作品,要忠实原著,,要精心打磨对,演员们通过深入研究原著,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只有尊重原著,忠实原著,才能让经典永流传。
立意:
1.经典与现代:《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演绎与争议。
2.角色的灵魂:《红楼梦》演员解读争议的背后。
3.公众批评与艺术自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引发的思考。
4.艺术与责任:《红楼梦》电影中的导演与演员的角色。
2.(2024·浙江嘉兴·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盼追求和美的人生。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祝福》《哈姆雷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红楼梦》这样的悲剧作品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借悲剧之力,避免悲剧
悲剧,自古以来便是文学与艺术的重要载体,其深邃的内涵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得无数人为之倾倒。悲剧的魅力何在?为何它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因为悲剧之痛,能让我们深入思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
激烈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力量之源。无论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还是曹雪芹创作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他们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面临着无法解脱的困境。这种矛盾冲突,使得我们能够深入其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从而产生共鸣。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悲剧能让人流泪,悲剧的“痛”,能让我们获得深刻的领悟,能净化心灵。在悲剧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引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让我们明白,社会制度优越,才能让每一位百姓获得尊严,才能让每个人拥有获得幸福的可能;也让我们明白,旁观者的冷漠和嘲讽,何尝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旧社会的先觉者,奋力向前,不断探索民族发展之路,建立新中国,终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于是我们坚决拒绝网暴、拒绝冷漠,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为身处暗夜的人带去光亮。悲剧的力量会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让我们获得长久的前进动力。
通过悲剧的洗礼,我们能够摆脱内心的狭隘与偏见,变得更加宽容。这种心灵的净化,使得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时,能够更加从容与坚强。你可见哈姆雷特在曲折的复仇后内心并没有获得解脱?你可见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后,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让无数封建家长震撼并觉醒,他们的悲剧,让很多读过故事的人对世事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悲剧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带给我们痛的领悟,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让我们能深刻认识问题,能够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痛定思痛,悲剧使人冷静,让人从它的字里行间汲取避免悲剧的力量。《美丽新世界》,让人愁肠百结,似乎被书里那个虚拟的未来世界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代表自由意志的最后一丝光明也湮灭在无尽黑暗中。正是这种狠心的不留余地的黑暗以及夸张而扭曲的压迫感,更让人胆战心惊地审视眼下的这个世界,极力避免噩梦成真的诅咒。悲剧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残忍的方式发人深省,提醒我们要以坚决的行动捍卫眼前的美好。
我们在享受喜剧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不要拒绝悲剧的沉重。因为悲剧引起的椎心之痛正是回望与奋发的动力,让我们借悲剧之力,避免悲剧,让世界少一些伤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展现两组相对概念,一组是“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文学世界”),另一组是“和美人生”和“悲剧”。“我们”将两种看似矛盾的认识统一到自我身上,意在提醒学生写作时从自我入手,将对“现实生活”“艺术世界”和“和美人生”“悲剧”这些概念的认识统一在自我这一维度下,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在探究悲剧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对社会生活和自我的认知,从中汲取经验和营养,从而丰富自己获得成长。“悲剧”是戏剧的类型之一,是对过往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展现了人类社会美和丑的斗争经历,表达人类对美永恒的追求。如《祝福》引导我们观察与批判,再如《哈姆雷特》让我们拥有良知与悲悯的情怀。
写作时,如果说写出悲剧的价值(艺术的反应社会生活)是合格的作文,写出悲剧对于人生的价值可以提高一个层次,而好的作文一定要写出悲剧与和美人生的深层关系:悲剧和人生之间可以是目的关系,即需要悲剧作品是为了追求和美人生;可以是条件关系,即阅读悲剧作品才能更好地追求和美人生;可以是对立统一关系,即阅读悲剧与期盼和美人生都是为了寻求真善美。
具体来说:
1.悲剧预示着追求和美的过程是曲折的,悲剧性作品提醒我们要珍视当下的幸福与美好。我们想要追求和美的人生旅途,但并不意味着追求的过程一定是和美的。悲剧性作品以其深刻的描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过程的艰辛,也提醒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与和谐,对生活中的每一刻要充满感激与敬畏。
2.悲剧预示着和美不是人生的常态,悲剧性作品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激发我们面对困境的勇气。悲剧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悲剧性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抗争,说明伴随着对和美的追求,美与丑的斗争是始终存在的。这些作品让我们明白,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与努力。同时也鼓舞我们积淀有益的经验,坚定对和美人生的追求。
3.悲剧预示着和美的内涵是丰富的,悲剧性作品深化我们对人性的理解,给予我们精神熏陶。悲剧性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它让我们看到,在困境与不幸面前,人性既有脆弱与无助,也有坚强与勇敢。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理解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从而更好地加深对和美的认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立意:
1.敬畏悲剧,崇高自我。
2.在悲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3.悲剧有人生,人生无悲剧。
4.以悲剧之光照亮自我。
3.(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北育才学校技学高中部将举行“红楼梦中人”读书节征文活动。你最喜欢《红楼梦》中的哪一人物形象?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释你喜欢的理由。
要求:明确习作对象,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红楼曲变奏:尤三姐的虚实
纵观红楼一曲,封建礼教与无羁浪漫的冲突贯穿始终。哪怕是再灵秀的黛玉,也多少为所谓的“正统观念”所累。而在这种压抑的封建语境下,尤三姐是曹雪芹有意的“宕开一笔”,其独特的生性本淫、泼辣刚烈是灰调礼教下的一抹亮色:虽然快意,然而不雅;虽然不雅,到底快意。因此,她也便成为我在《红楼梦》中最欣赏的角色。
尤三姐来自大观园之外更为广阔和多元的平民社会,因此受到的封建贵族礼教影响也相对较小。
她认为,女人也是可以拿男人来取乐的。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于男女平等的向往,虽然这种声音是扭曲极端的,但我们也可从中感受到在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偏见和对贞洁烈女的变态期待下产生的强烈反抗与不满,或者说,这其实表达的是曹雪芹作为一种先知先觉之人的个人不满,是他对封建正统观念的有意挑战。从这个角度而言,尤三姐的观念看似不可能在那个时代的土壤里发芽,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极具有现实性的、更高层面的真实。
同时,尤三姐的选择看似浪荡不堪,实际上背后有着更为犀利的对于自我境遇的洞明。
这种自我认知与尤二又有明显区别,尤三姐并不认为自己“并无品行”,反说“咱们金玉一般的人”,可见在其心中,女性的珍贵与肉体的贞洁并无干系。总之,尤三姐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解开“灵与肉”的谜团,而是向传统的封建礼教社会展示女性的另一种可能性。
最后是尤三姐之死。如此泼辣刚烈、浓墨重彩的人,死时竟然没有狼狈,没有哭嚎,也没有怨愤:这种轻灵、干净、利落、浪漫的死法当然是曹雪芹的想象。这是他送给尤三姐这样一位不为世俗所容,但活得响亮明快的女性最美丽的结局。“桃花”是她的鲜血,“玉山”是她的躯体,用最美好干净的意象来形容一位世人眼中肮脏的“荡妇”。在这样一种虚化的镜头下,尤三姐之死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审美感受,更是一种对“洁”与“美”的反思。
尤三姐真的在爱情中改变了本性吗?或许没有。“妾以死报此痴情”,尤三姐并不是因为所爱之人对自己的世俗看法悲愤而死,也不是因为醒悟自己过去的荒唐后悔寻死,而是因为自己真心错付、为了自己的痴情无果而死。她始终像一笔浓烈的泼墨,来时快意,去时洒脱。的确,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但坚守自己的性格底色才是尤三姐。
与红楼裙钗相比,尤三姐是一种完全叛离传统的女性形象。她的人性善恶都被夸张和放大,因而对比愈显。在她扭曲的真实、极端的刚烈中,曹雪芹书写的是突破封建礼教的一个音符,是封建社会中女性最真实、最强烈、最宏大的愿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以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为写作契机,设置了“红楼梦中人”读书节征文活动这一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说,《红楼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手法,对人物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他们的特征。特别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他们往往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不要说宝钗、袭人,即使像豪爽单纯的史湘云、道貌岸然的贾政,也不是由单一特征所构成的。
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当明确态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再根据人物的具体事件整理出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对于高中生来说,着重抓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展开写作,是一种比较容易入手的写法。比如喜欢贾宝玉的原因可写他蔑视世俗的功名利禄,痛恨八股文章;尊重女性又同情女性,向往美好事物。喜欢薛宝钗的原因可写她处事淡然,稳重平和,恭顺体谅,圆滑隐忍,深明大义。
立意:
1.喜欢林黛玉的出尘脱俗。
2.喜欢史湘云的单纯直率。
3.喜欢王熙凤的泼辣爽朗与高超执行力。
4.(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在传承中锐意创新
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有着不同的做法。有人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翼然”二字;有人借鉴化用“泻出于两峰之间”中的 “泻”字,并题名为“泻玉”;也有人根据情境独创“沁芳”二字。三种题名皆有不同艺术效果,“翼然”“泻玉”“沁芳”,对优秀传统文化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即创造性地传承。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座大厦,那么“移用”与“化用”的文化就是水泥,是大厦成型的基础,而“独创”的文化则是钢筋,是使大厦永葆活力、处于不倒之境的关键。时代发展如江河奔涌向前,我们既要有“移用”“化用”这类简单直接的文化传承,也要有“独创”这类创造性的传承。在传承中锐意创新,方能稳步前行,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文化要发展,传承是必经之路。“移用”为基,“化用”为翼,中华文化固若金汤。德·斯宾格勒说:“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之基础,国家之根本。假如一个国家缺乏文化的传承,那么民族精神与个体灵魂便会无所依托,便会逐渐走向虚无。正是因为走着文化传承之路,我们才能在《诗经》中感受先秦百姓的生活,才能在《离骚》中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怀,才能在《史记》中了解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若无传承,《醉翁亭记》便无人知晓;若无传承,文化大厦便不复存在。
文化要发展,创新是必备技能。“独创”为魂,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传承是文化的延续,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上海戏剧学院学生边靖婷,与同学一起通过线上平台向大家展示宣传传统京剧戏腔,让戏腔走出剧院,走上网络,为更多人所了解;故宫,不止步于传统的展示,与现代科技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现在故宫已向腾讯平台开放了很多展品,比如《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海错图》……故宫的创新不仅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更是使无数人自发成为传承者。罗兴连曾说:“古老传统文化如果不走向现代生活,那它就永远只是停留在故纸堆中的一堆符号而已。”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在传承中锐意创新,让更多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大厦注入活力。
在传承中锐意创新,不限步于文化领域。在中医药领域,疫情期间,无数医者传承中医药精华,锐意创新,使得中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航天领域,从“神舟”一号到十四号,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空间站开门纳客,如此成就,与一代代航空人“移用”“化用”“独创”技术密不可分……
在现实生活中,在学习方面,我们也需做到在传承中锐意创新。比如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害怕写作,总是觉得难以下笔,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我们缺少传承,极少去阅读经典,难以“移用”“化用”一些语言,更不要提“独创”言语。因此,我们要在传承中锐意创新,先大量阅读与积累,再将知识融会贯通,“独创”属于自己的表达。没有传承,再新的“独创”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独创”,再好的传承也不过是一潭死水。让我们在学习中踏实传承,在传承中锐意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前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为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核心事件是给大观园的亭子匾额题名,“翼然”“泻玉”“沁芳”三个题名的由来,各有其法,各呈其妙。“翼然”是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泻玉”是借鉴化用经典名句,而“沁芳”则是根据亭子周围的环境氛围独创所得,既合“境”又契“情”,情境俱妙。材料并没有对三个名字进行褒贬。
考生审题立意要把思考的重心放在三个亭子的的命名之法上,即“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给匾额题名的例子正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鲜活灵动。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文化之所以灿若星河,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变的艺术手法。“移用”“化用”和“创造”,既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也呈现出艺术方法上的“低级”“中级”到“高级”的进阶层级,当然,这三者之间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考生审题立意,不要在《红楼梦》的相关情节里打转,要注意题目引导语的暗示,“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这就在提醒考生把思维从《红楼梦》给亭子题名的情节方面上升到文化领域,进而延伸到文化以外的广阔天地,比如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思想领域、教育领域……无论哪个领域,“移用”“化用”“独创”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缺一不可。
材料仅是个思考的“引子”,积极联想、拓展思维、深化思考才是关键。另外,题目虽然没有“结合时代背景”之类的思维暗示,但考生也应该赋予其以新时代的意义。
比如,将“移用”“化用”“创造”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思考。能够从别处直接移用过来的技术,我们大可以如鲁迅先生所言“大胆地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必缩头缩脑,畏手畏脚;对于不能直接搬过来的东西,我们则“借鉴化用”:对外来的东西或是继承下来的东西,加以筛选、加工,使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化用”并不简单,也考量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当然,我们要想在科技上取得独立的地位,甚至领先于世界强国,我们就必须超越“移用”“化用”阶段,破除科技“藩篱”,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和经济实力走科技创新之路。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中国的量子卫星技术,中国的桥梁船舶和生物医药技术,正是以“独创”为主终至成功的明证。“移用”“化用”到“独创”,可谓中国科技的发展壮大之路。
具体行文,议论说理要体现出思辨性色彩,要能全面地看待“移用”“化用”“独创”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要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论述要全面深刻,不要在作文中呈现出一种厚此薄彼,或者非此及彼的简单化思维。“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其实就是提醒考生不要泛泛地议论,要有真实的有个性的见解,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应是有“我”之文。
立意:
1.以移用为基,以化用为翼,以独创为魂,中华文化恒久远。
2.移用、化用固然重要,但惟有独创才是发展的根本和灵魂。
3.勇敢地拿来,大胆地鉴别,积极地创新,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4.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要走适合国情的创造性发展之路。
5.成功无法复制,人生有无数种可能,适合自己的才最最好的。
三、古代诗歌阅读
1.(2024·山东菏泽·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其二)①
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②。
【注】①本诗为1194年陆游七十岁奉祠居山阴时作。②据《吕氏春秋·举难》载:“宁戚,春秋时卫人,以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扣牛角而歌。齐桓公以为非常人,召见,拜为上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笔调自然轻松,紧扣题目中的“暖”字,写出了天气的温和怡人,以及睡眠饱足的惬意。
B.颈联中视觉与听觉转至户外,“梅”象征诗人孤高自赏的品性,“雁”暗含了思乡思亲的情感。
C.尾联诗人借宁戚“扣牛角而歌”的典故抒发情感,引发读者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D.诗人截取晚年闲适生活的片段,写得真切细腻,让读者能够从中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
(2)《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而林黛玉却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林黛玉又推荐香菱应该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你认同谁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B (2)示例一:我认同香菱的看法。①写出了日常生活情趣。帘不卷而“留香久”,砚微凹而“聚墨多”,两处细节凸显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②用语浅近却富有韵味。颔联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诗者。③对仗工整,有格律之趣。“留”和“聚”,“久”和“多”,都能体现出严整之美。
示例二:我认同林黛玉的看法。①本诗只写居家的闲适之情,与王维、杜甫、李白等人相比,格局不大,情感不厚重。②过于重视格律技巧,有明显的雕琢痕迹,缺少自然之美。③对于初学诗的人来说,如果陷入陆诗这样“浅近”的误区,就很难写出像王维等人那样的大格局的作品。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思乡思亲”错误,从诗歌内容看,写的就是日常家居的闲适生活,再加上山阴为诗人的家乡,故此句看不出思乡思亲的情感。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及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题干中涉及到香菱和林黛玉两种不同的观点,作答时首先确定自己认同的观点,再结合诗人的作品内容及初学诗的人的情况说明理由。
如果认同香菱的看法,就结合引用的本诗颔联分析。颔联大意是:室中的门帘不卷而留香久,古老的砚台微微凹下而聚墨多。诗句中两处细节描写凸显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诗句浅显易懂,富有韵味,适合初学诗者。诗句中“留”和“聚”,“久”和“多”对仗工整,能体现出严整之美。
如果认同林黛玉的看法,就从内容分析,本诗只写居家的闲适之情,与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春望》、李白的《将近酒》等作品相比,格局不大,情感不厚重。本诗颔联过于重视格律技巧,缺少自然之美。根据题干“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可知,对于初学诗的人来说,如果陷入陆诗这样“浅近”的误区,就很难写出大格局的作品。
2.(23-24高三上·浙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诗从秋夜的新霜落笔,一个“轻”字,表达出悄无声息的氛围,却透出寒冷和萧瑟。
B.白诗写严寒刺骨时,芭蕉折断、荷花歪斜,从侧面衬托出东篱菊的傲霜耐寒。
C.元诗首句赞叹陶渊明屋舍外所种秋菊之多,花开之盛,环境清幽雅致,令人心情愉悦。
D.白诗和元诗都托物言志,盛赞菊花凌寒傲冷的清高坚贞品格。
(2)同样是咏菊,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红楼梦》中林黛玉也“绕篱欹石自沉音”。请简要分析两人“绕篱赏菊”这一行为背后情感的异同。
【答案】2.(1)C (2)相同:两人专注看花,赏菊入迷,都对菊花由衷喜爱,流连忘返。不同:①元稹钟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因此要纵情赏菊。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②林黛玉独自赏菊,借颂扬菊花来抒发自我愁怨,诉说无人理解她像秋菊一般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情怀。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陶渊明”错,“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可见并非陶家,而是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西下,天色已晚,流连忘返。
“绕篱欹石自沉音”意思是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像神魔附体似的,使得黛玉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相同点:都专注看花,赏菊入迷,都对菊花由衷喜爱,流连忘返。
“遍绕篱边日渐斜”意思是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诗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人缘何爱菊,结合后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可知,是因为一年之中,菊花开过之后,再没有别的花开放了,赏花的机会再没有了。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绕篱欹石自沉音”中表现出黛玉对菊花的痴迷,其实与人物多愁善感的情绪有关,借颂扬菊花来抒发自我愁怨,言外之意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诗句表面写的是菊,实际赞扬的是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
结合以上分析可得出不同点,即诗人抒写的感情不同,前者赞扬坚贞品格,后者赞扬坚守自我的人格。
3.(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迪,王维诗友。②接舆: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装狂遁世。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字形象地写出了山色因季节而变的动态;“日”字让流动的水带给人始终如一的守恒之感。
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表现田园隐居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尾联用典,诗人自比楚狂接舆,塑造出完全不同于颔联的狂士形象,以此表现自己与裴迪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D.本诗是一首兼具诗、画、乐五律。风光、人物、歌声,接替呈现,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的“□□□□□,□□□□□)”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选自《红楼梦》“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改动
化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将他人作品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虽然黛玉认为前人的句子更“淡而现成”,但本诗的化用仍有其精妙之处,请你结合诗句分析本诗化用之妙。
【答案】3.(1)C (2)①本诗的“墟里上孤烟”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上”化用“依依”。②本诗借用陶诗情境,暗写“墟里”远离“渡口”,表现居处远离世俗的清幽。③“上”字为诗人灵活使用,用白描手法,写出炊烟缓慢升腾的样子,极具立体感、画面感(立体感)。④“上”虽没有“依依”那样移情于景,但景物中自然融入情感,是一幅无我之境,也能显出淡然之境。
【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自比楚狂接舆”错。“接舆”指裴迪,尾联刻画了裴生的狂士形象,表明诗人由衷的好感和欢迎,扣合诗题中的“赠”字。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首先填出林黛玉告诉香菱的是谁的诗句,是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香菱口中“上孤烟”的“上”字是从陶渊明“依依”两字化用而来。然后分析化用的精妙之处。
本诗“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描写渡口处只剩水面上一轮落日,村里的炊烟正袅袅上升。而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王诗正是借用陶诗情境,暗写“墟里”远离“渡口”,表现居处远离世俗的清幽。
③陶诗“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诗“上”字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上”字为诗人灵活使用,用白描手法,写出炊烟缓慢升腾的样子,极具立体感、画面感(立体感)。
④“依依”是拟人手法,移情于景,是“有我”之境;“上”虽没有“依依”那样移情于景,但景物中自然融入情感,是一幅无我之境,也能显出淡然之境。
四、现代文阅读
1.(2024·广西南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如果就五四以后的立说而言,可以说是的。但其实乾隆时人本就明白,这部小说的实质是写作者自家的,因此鲁迅才说“自传说”之出现实际最早,而肯定确立反在最后。比如书中有二十首诗作,其所引原诗都已发现为富察明义之作,我们考明雪芹与富察氏明义家交往关系密切,彼此相知,非同道听途说之比。又如同时人吴云跋石媪玉的《红楼》剧本,也说《石头记》是“小说之妖也。本事出曹使君家”。如果再往晚一点的时代看,1903年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指明:“写贫贱易,写富贵难。此因发愤著书者,以贫士为多,非过来人不能道也:观《石头记》自明。”可见夏氏是看出了作者雪芹即是亲历者,亦即此书是自叙的道理。两年以后,1905年,王国维始作《红楼梦评论》,其言有云:纵观评此书者之说,约有二种,一谓述他人之事,一谓作者自写其生平也。这也足以说明,在胡适先生考证《红楼》之前的20年,“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并未中断或绝迹。
嘉庆十七年(1812)已有刊本的二知道人所著《红楼梦说梦》早已揭出:“盲左、班、马之书,真事传神也;雪芹之书,虚事传神也。然其意中,自有实事;罪花业果,欲言难言,不得已而托诸空中楼阁耳。”这话已够明白。道光元年(1821)已有刊本的诸联所著《红楼评梦》也说:“凡值宝、黛相逢之际,其万种柔肠,千端苦绪,一一剖心呕血以出之,细等镂尘,明如通犀。若云空中楼阁,吾不信也;即云为人记事,吾亦不信也!”这是何等的真情实话,何等具有说服力的逻辑语言!至于咸同年代撰刊的书,可举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的一则。其言曰:“或谓《红楼梦》为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纳兰)容若也。窃案《饮水》一集,其才十倍宝玉,苟以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而愁语多,与宝玉性情不类。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人乎哉?”他驳“纳兰说”的理由,都切中其病害,难以比附之理最明。
到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于其中郑重指出的则是:“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按:指蔡元培说)遂不立……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源于本土传统,极力反对“写己”之论,此是民初年代之事,至今后继有人,以“虚构”“概括”为理由而批判“自传说”的风潮,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事。鲁迅的看法是,从整体宏观看,小说分明是雪芹自叙——因为他的半生,即与“石头”绝似。说得这样明白确切,岂不足见《红楼梦》更可能是“自叙”而不是“他叙”?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十二层》)
材料二: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在写实的同时,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小说本就是间隔疏离现实人生的一种手段,荒诞、幻化更增强了这种间离效果。《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弛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让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这就往往会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时期就有人认为《红楼梦》为作者自传,但这种学说直到五四之后才确立。
B.富察明义的诗,吴云的跋,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都可作为自传说的证据。
C.有人认为《红楼梦》为纳兰明珠所作,江顺怡的《读红楼梦杂记》对此作了驳斥。
D.蔡元培先生以“虚构”“概括”为理由反对自传说,作者不认同蔡元培这种看法。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需要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否则就缺乏文学性。
B.写实的作品,一般具有厚重、拙朴、超脱等特点,因此与梦幻的作品有所不同。
C.荒诞性与梦幻性是相对于科学性、可知性而言的,它有一种突破现实的美。
D.小说应该追求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不应该涉嫌不敬、溢美、揭隐私、造舆论。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B.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苏轼在写给谢民师的回信中说道:“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D.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4)“新红学”是指五四运动之后胡适等学者进行的《红楼梦》研究,它主要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新红学”范畴的一项是( )
A.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之一,其写下的大量评点式评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有助于我们了解著作原貌。
B.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将真实历史中的曹家和文学作品中的贾家合而为一进行考证,分析了其中的人物及其籍贯问题。
C.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从民族主义情感出发,提出《红楼梦》的立意在于反对满族统治,从而把《红楼梦》解读成一部政治小说。
D.吴宓运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与多”之说,分析《红楼梦》的结构和人物,把对《红楼梦》的认识提升到了哲学层面上。
(5)这两则材料评论《红楼梦》的角度有何不同?分别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答案】1.(1)D (2)C (3)A (4)B (5)①材料一从《红楼梦》作者的角度进行考证,它启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生平,知人论世,还要结合其它相关资料进行研读。②材料二从《红楼梦》艺术特色的角度进行论述,它启示我们,真小说应该像《红楼梦》那样,写实与荒诞化、幻化相结合,现实与梦幻相结合。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以“虚构”“概括”为理由批判自传说的不是蔡元培,而是“索隐派”的后继者,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需要”“否则就缺乏文学性”曲解文意,这只是说梦幻的作品,而此外还有写实的作品。
B.“超脱”,这是梦幻的作品的特点,应该是“执着”。
D.“应该”“不应该”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完全写实的缺陷和加入幻化的好处。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红楼梦》是作者自叙。
A.意为读书要了解作者,知人论世,符合材料一观点。
B.强调写作要反映现实。
C.强调言辞达意的重要性。
D.强调文艺为大众。
BCD均与材料一观点无关。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脂砚斋不是五四运动之后的学者。
C.蔡元培对《红楼梦》立意的解读,不属于“新红学”的范畴。
D.吴宓研究的是《红楼梦》的结构和人物,与“作者和版本”无关。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①材料一“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并未中断或绝迹”“说得这样明白确切,岂不足见《红楼梦》更可能是‘自叙’而不是‘他叙’?”从《红楼梦》作者的角度进行考证,它启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生平,知人论世,还要结合其它相关资料进行研读。
②材料二“《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在写实的同时,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从《红楼梦》艺术特色的角度进行论述,它启示我们,真小说应该像《红楼梦》那样,写实与荒诞化、幻化相结合,现实与梦幻相结合。
2.(2024·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要把它向“一般化”拉挽。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论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的“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
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1.“红学”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2.“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统一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连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学科的第一流学者都有各自的理想事业,所以不会以《红楼梦》为他们的研究目标。
B.无视“红学”的独特性会使研究脱离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
C.周汝昌先生并没有明确否定“红学”对思想艺术的研究,但其中隐藏着否定动机。
D.陈维昭和应必诚围绕周汝昌先生的演讲进行争论,他们坚守着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汝昌先生深入探讨“红学”研究的悲剧性,对已有研究并不讳言或美化,可见他严谨而谦逊。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虽然倡导研究《红楼梦》要回到文学但也绝不会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
C.学者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与学者本身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界定标准。
D.陈维昭先生既能充分分析他人观点,又能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理念,措辞委婉,立场鲜明。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简填
B.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莫里斯
C.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D.当我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当心地慢慢走着,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冰心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余英时事例——举例论证——论证学者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
B.论说余英时“那么看待《红楼梦》”——类比论证——论证同类论红之人也像余英时一样
C.引用周汝昌、应必诚先生观点——引用论证——指出他们对“红学”的认识,为比较二者观点做铺垫
D.关于吃饭和喝水的争论——比喻论证——论证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的争论没有什么价值
(5)为什么说“‘学’不足而‘红’必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2.(1)C (2)C (3)B (4)B (5)①《红楼梦》文化内涵极丰富,需要各个领域的一流学者共同研究。②《红楼梦》文化品位极高,对研究者的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要求很高。③研究《红楼梦》需要以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在多种联系中阐明其思想艺术等。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但其中隐藏着否定动机”曲解文意。由原文“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可知,周汝昌先生是否隐藏着否定动机,并未言明。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学者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与学者本身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错误,由原文“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可知,原文只是说是周汝昌,而不是所有的学者。“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界定标准”属于强加因果。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该段观点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A.是说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愿意接纳和理解来自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信息。
B.是说要善于倾听,并能汲取有效经验作为自己的储备。
C.所谓的辩才是既能将真理转换为语言,又能让人接受。是从说话者的角度来说的。
D.本处强调倾听自己的重要性。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类比论证”错误。本处是说就连余英时都那么看待《红楼梦》,那么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就可推而知了。并没有运用类比论证这种手法。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可知,《红楼梦》文化内涵极丰富,需要各个领域的一流学者共同研究。
由原文“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可知,《红楼梦》文化品位极高,对研究者的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要求很高。
由原文“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可知,研究《红楼梦》需要以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在多种联系中阐明其思想艺术等。
3.(2024·上海闵行·二模)阅读《红楼梦》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节选)
①黛玉上了轿,进了城。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轿子又走了一箭之远便歇了,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
②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贾母说:“请姑娘们。”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
③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
第六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节选)
⑤刘姥姥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辗转找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领了他们去找王熙凤。
⑥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知是何气味,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小丫头们倒了茶来,吃了。就在等待时,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①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欲待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⑦刘姥姥只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个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点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着板儿下炕。至堂屋中间,周瑞家的又和他咕唧了一会子,方蹭到这边屋内。只见门外铜钩上悬着大红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条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的靠背和一个引枕,铺着金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银唾盒。那凤姐家常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⑧凤姐也不抬头,只管拨那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几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搀着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儿,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姥姥了。”凤姐点头。
【注释】①打罗筛面:指古代农村用一种名为“风罗”的器具加工面粉。
(1)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妙处。
(2)第⑦段“衣裙窸窣”四字蕴含丰富的信息,请加以分析。
(3)同样是外貌描写,但第②段对三姐妹的描写侧重长相,第③段对凤姐的描写侧重衣着,请对此加以评析。
(4)请说说选文中还有哪些同中有异的地方(写出两处即可)。
示例:同样是第一次进贾府,黛玉进贾府畅行无阻,刘姥姥进贾府婢膝求人,左等右等。
【答案】3.(1)将钟声与打罗筛面的声音联系起来,用身边的事物来认识陌生事物,符合刘姥姥的身份特征。 (2)衣裙窸窣意味着人很多,可见凤姐的跟班很多,体现凤姐在贾府地位显赫。衣裙窸窣又意味着很安静,表明大家在凤姐面前不敢作声,体现出凤姐的威严。 (3)答案示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因为三姐妹衣着寻常、相同,不足以引起注意,因此只能从长相上认识三姐妹。二是因为凤姐衣着奢华,非常引人瞩目。三是这两段描写采用的是黛玉的视角,黛玉和三姐妹是同龄人,对同龄人的相貌会有更多的关注。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既展现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也折射了观察者的心理,安排巧妙不露痕迹。 (4)答案示例:①林黛玉所见到贾府以冷静、旁观描写为主,刘姥姥见到的贾府的描写中夹杂着很多心理感受描写。②凤姐接待林黛玉与接待刘姥姥的态度迥异。
【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
划线句子是“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 “咯当咯当的响声”和后面“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分析,刘姥姥是乡下农妇,当她听到陌生的钟声时,自然把这没见过的东西发出的声音,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打罗筛面发出的声音。所以,此处将钟声与打罗筛面的声音联系起来,用身边的事物来认识陌生事物,符合刘姥姥的身份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蕴含的丰富内容的能力。
“窸窣”是,拟声词,用于形容轻微细碎之声。此处说“衣裙窸窣”,是说妇人们走路时衣裙因摩擦所发出的细微声响。结合“约有一二十个妇人”分析,“衣裙窸窣”意味着人很多,也就是凤姐的跟班很多,显示了凤姐在贾府地位显赫;同时,“衣裙窸窣”运用反衬手法,以声衬静,用衣裙发出的细微声响反衬这里很安静,大家在凤姐面前不敢作声,体现出凤姐的威严。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同样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但是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当然其原因不同。
第②段对三姐妹的描写侧重长相。文中说“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可见,三姐妹装束相同,衣着上没有特色,不足以引起注意。但是三姐妹长相上却各有特点,如“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再者,此处三姐妹的描写视角在黛玉这里,黛玉和三姐妹是同龄人,对同龄人的相貌会有更多的关注。所以,作者侧重对三姐妹长相上的描写。
第③段对凤姐的描写侧重衣着。文中先说“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然后细描凤姐的穿戴——“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一番衣着描写,尽显凤姐衣着奢华,太引人瞩目了。黛玉与凤姐不是同龄人,自然不太观注凤姐的长相。所以,最后才对凤姐进行外貌描写。
这两段描写采用的是黛玉的视角,对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既展现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也折射了观察者的心理。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内容和手法象的能力。
由“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轿子又走了一箭之远便歇了,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可见,林黛玉所见到贾府以冷静、旁观描写为主;由“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处呢’”可见,刘姥姥见到的贾府的描写中夹杂着很多心理感受描写。
由“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可见,凤姐对黛玉异常热情;由“凤姐也不抬头,只管拨那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可见,凤姐对刘姥姥外热里不热。所以,凤姐接待林黛玉与接待刘姥姥的态度迥异。
4.(23-24高三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西厢记》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闻,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可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泰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的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克”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楼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宝玉、黛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教衔接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专题讲义
目 录
考: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2
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
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3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5
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从近几年高三联考试题大致可以判断关于《红楼梦》的高频考点,在此做简要归纳:
1.人物形象分析
例:甄士隐与贾雨村:考查学生对这两个角色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林黛玉:通过描述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景,考查学生对其性格特点的认识。
2.概念实例应用(多本书核心概念或典型人物综合考查)
例:差序格局:利用《乡土中国》中的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家族关系:通过贾母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考查学生对家族成员间关系的理解。
3.情节理解与分析
例:抄检大观园:考查学生对这一重要情节的理解及其在全书中的作用。
4.主题与艺术特色
例:《红楼梦》的主题:通过对改编话剧《红楼梦》的分析,考查学生对原著主题的把握。
艺术特色:比如对《红楼梦》写实与梦幻结合的艺术特色的理解。
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如何阅读和欣赏《红楼梦》
一、引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以其细腻入微的日常生活描写闻名,更因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丰富的人物塑造而成为经典。本文旨在提供一些阅读《红楼梦》的有效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巨著。文章根据必修教材相关内容整理。
二、阅读策略
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
《红楼梦》的前五回通过“通灵宝玉”的来历,描绘了太虚幻境与荣宁二府,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读懂这部分内容,有助于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抓住情节主线
《红楼梦》的情节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贾府及其相关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二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通过梳理“家门败落”与“人物聚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
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中有近一千个人物,其中几十个主要人物形象鲜活。
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作者对人物性格的细腻描写,有助于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品味日常生活细节
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细节虽小,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如宝玉与黛玉之间的默契眼神、中秋夜宴中的凄凉笛声等,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
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
《红楼梦》不仅反映了贾府的兴衰,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阶层和人物。
了解这些社会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鉴赏语言
曹雪芹在语言运用上独具匠心,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诗词歌赋,都充满了艺术魅力。
品味这些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提高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三、结语
《红楼梦》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作品。通过上述策略,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还能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红楼梦》中每一个角色、每一处细节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1.高中生阅读《红楼梦》的积极意义
增强文化底蕴:《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风俗习惯及伦理道德观念。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计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促进情感教育:通过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学生可以学习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增进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红楼梦》中包含了许多社会批判元素,鼓励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方法
分阶段阅读:鉴于《红楼梦》内容丰富,建议学生分阶段阅读,逐步深入理解。
结合注释与背景介绍:利用各种版本中的注释和背景介绍,帮助理解难词难句及书中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人物关系梳理:制作人物关系图谱,帮助记忆和理解复杂的人物关系。
讨论与分享: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分享活动,通过交流不同观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在“问题解决背景中”读写《红楼梦》相关材料或试题,主要涉及理解材料内容、分析问题、组织答案等步骤。下面将结合部分试题内容,给出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1. 细致阅读与理解
关注关键词:如“差序格局”、“红楼梦”、“人物关系”、“情节需要”等。
把握整体结构:了解材料的大致框架,例如题目要求、提供的背景信息等。
2. 分析与归纳
提炼要点: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
理解深层含义:比如“差序格局”在《红楼梦》中的体现,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
3. 组织答案
清晰表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
举例说明:结合具体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具体实例分析
示例1:差序格局
理解概念:差序格局是指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扩展。
结合材料:《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符合差序格局的特点,以贾母为例,她作为贾府的中心人物,其影响力随着贾府势力的兴衰而变化。
组织答案:
定义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
示例2: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角色: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红楼梦》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他们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
结合材料:甄士隐与贾雨村最初在葫芦庙比邻而居,后来在觉迷渡口相遇,象征着他们从世俗到超脱的人生旅程。
组织答案:
回答试题:“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疯癫 ③超然出世 ④觉迷渡口相遇 ⑤悟道成仙”
示例3:诗歌鉴赏
解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比如《咏菊》中的菊花象征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结合材料:林黛玉的《咏菊》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传达了她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
组织答案:
传达诗意:“本诗的题目是《咏菊》,并且最后写到‘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赞美了菊花高傲的风格。并且颈联写到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的特点,还传达出了林黛玉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
示例4:翻译与文化意象
理解翻译挑战:翻译《红楼梦》中的诗歌需要考虑诗意、诗韵和情节需要。
结合材料:黑山在翻译黛玉和宝玉的诗时,通过调整语言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差距。
组织答案:
回答试题:“《红楼梦》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当我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甚至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结论
通过细致阅读理解材料,结合具体试题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有效地“读写”《红楼梦》相关材料或试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答题质量,也能加深对《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理解。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实则真实可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
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
2.(2024·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①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②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
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 ③ ,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3.(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洛伐克女作家黑山说:“我读过很多中国诗歌,但曹雪芹的诗,尤其是女性诗歌首屈一指。然而,翻译这些诗却是最难的,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比如在‘海棠诗社’中,黛玉的诗往往是公认最好的,宝玉的则逊色一些,所以我也需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差距——让黛玉的诗达到拜伦或普希金的水平,而宝玉的就‘一般般’。”
黑山表示:“《红楼梦》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当我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甚至有一种____________的感觉。”
解决了对一般情节和诗的翻译,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红楼梦》中依然存在大量易被遗漏或不易被理解的内容,比如复杂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外文中对于“叔叔”“舅舅”等表述上的差异,“甄士隐”“贾雨村”等带有的“谐音梗”人名背后的隐喻,“宝玉”“黛玉”“宝钗”的名字本身所代表的“物件”及美感在变成“拼音”后的流失,还有大量中国历史文化典故,不一而足……针对这些情况,黑山专门在书后附上了“家谱”和“名词解释”,以辅助阅读。通过以上这些做法,黑山近乎完整地传达了书中所有的“文化意象”,也近乎完美地克服了“不可译性”。
(1)对填入横线中的成语,你认为“如释重负”和“怅然若失”哪个更符合文段情境?为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或网络中的“谐音梗”,古人其实早已常用。请指出下面这首南朝乐府民歌《七日夜女歌(其五)》中谐音“梗”在何处?有何妙用?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做茧,昼夜常悬丝。
(3)黑山认为翻译《红楼梦》中的一些诗歌时“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请以《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为例,简要分析其是如何体现黑山翻译时的三个关注点的。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二、作文
1.(2025·广东·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备受期待的古装爱情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The Story of the Stone)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由知名导演胡玫执导,何燕江担任编剧,演员阵容星光熠熠,包括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和黄佳容等领衔主演,以及关晓彤的特别出演。然而,在首映礼上,部分演员对角色的解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张淼怡在饰演林黛玉时,对于角色的理解似乎与原著有所偏差,使用了“离经叛道”等与林黛玉形象不符的形容词。而薛宝钗的饰演者在回答有关角色的问题时,更是令人意外地表达了对角色的误解,认为宝钗的遗憾在于缺少爱情的滋润,这显然与原著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相悖。这种对角色理解的浅薄,不禁让人质疑演员们是否真正深入研究了原著,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角色的内在精神。此外,导演胡玫在面对公众的批评时,展现出的自信甚至非常自以为是的态度,也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4·浙江嘉兴·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盼追求和美的人生。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祝福》《哈姆雷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红楼梦》这样的悲剧作品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北育才学校技学高中部将举行“红楼梦中人”读书节征文活动。你最喜欢《红楼梦》中的哪一人物形象?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释你喜欢的理由。
要求:明确习作对象,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古代诗歌阅读
1.(2024·山东菏泽·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其二)①
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②。
【注】①本诗为1194年陆游七十岁奉祠居山阴时作。②据《吕氏春秋·举难》载:“宁戚,春秋时卫人,以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扣牛角而歌。齐桓公以为非常人,召见,拜为上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笔调自然轻松,紧扣题目中的“暖”字,写出了天气的温和怡人,以及睡眠饱足的惬意。
B.颈联中视觉与听觉转至户外,“梅”象征诗人孤高自赏的品性,“雁”暗含了思乡思亲的情感。
C.尾联诗人借宁戚“扣牛角而歌”的典故抒发情感,引发读者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D.诗人截取晚年闲适生活的片段,写得真切细腻,让读者能够从中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
(2)《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而林黛玉却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林黛玉又推荐香菱应该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你认同谁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23-24高三上·浙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诗从秋夜的新霜落笔,一个“轻”字,表达出悄无声息的氛围,却透出寒冷和萧瑟。
B.白诗写严寒刺骨时,芭蕉折断、荷花歪斜,从侧面衬托出东篱菊的傲霜耐寒。
C.元诗首句赞叹陶渊明屋舍外所种秋菊之多,花开之盛,环境清幽雅致,令人心情愉悦。
D.白诗和元诗都托物言志,盛赞菊花凌寒傲冷的清高坚贞品格。
(2)同样是咏菊,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红楼梦》中林黛玉也“绕篱欹石自沉音”。请简要分析两人“绕篱赏菊”这一行为背后情感的异同。
3.(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迪,王维诗友。②接舆: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装狂遁世。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字形象地写出了山色因季节而变的动态;“日”字让流动的水带给人始终如一的守恒之感。
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表现田园隐居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尾联用典,诗人自比楚狂接舆,塑造出完全不同于颔联的狂士形象,以此表现自己与裴迪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D.本诗是一首兼具诗、画、乐五律。风光、人物、歌声,接替呈现,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的“□□□□□,□□□□□)”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选自《红楼梦》“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改动
化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将他人作品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虽然黛玉认为前人的句子更“淡而现成”,但本诗的化用仍有其精妙之处,请你结合诗句分析本诗化用之妙。
四、现代文阅读
1.(2024·广西南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红楼梦》是“自叙传”,是否以胡适为始呢?如果就五四以后的立说而言,可以说是的。但其实乾隆时人本就明白,这部小说的实质是写作者自家的,因此鲁迅才说“自传说”之出现实际最早,而肯定确立反在最后。比如书中有二十首诗作,其所引原诗都已发现为富察明义之作,我们考明雪芹与富察氏明义家交往关系密切,彼此相知,非同道听途说之比。又如同时人吴云跋石媪玉的《红楼》剧本,也说《石头记》是“小说之妖也。本事出曹使君家”。如果再往晚一点的时代看,1903年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指明:“写贫贱易,写富贵难。此因发愤著书者,以贫士为多,非过来人不能道也:观《石头记》自明。”可见夏氏是看出了作者雪芹即是亲历者,亦即此书是自叙的道理。两年以后,1905年,王国维始作《红楼梦评论》,其言有云:纵观评此书者之说,约有二种,一谓述他人之事,一谓作者自写其生平也。这也足以说明,在胡适先生考证《红楼》之前的20年,“自叙传”之说本就存在,并未中断或绝迹。
嘉庆十七年(1812)已有刊本的二知道人所著《红楼梦说梦》早已揭出:“盲左、班、马之书,真事传神也;雪芹之书,虚事传神也。然其意中,自有实事;罪花业果,欲言难言,不得已而托诸空中楼阁耳。”这话已够明白。道光元年(1821)已有刊本的诸联所著《红楼评梦》也说:“凡值宝、黛相逢之际,其万种柔肠,千端苦绪,一一剖心呕血以出之,细等镂尘,明如通犀。若云空中楼阁,吾不信也;即云为人记事,吾亦不信也!”这是何等的真情实话,何等具有说服力的逻辑语言!至于咸同年代撰刊的书,可举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的一则。其言曰:“或谓《红楼梦》为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纳兰)容若也。窃案《饮水》一集,其才十倍宝玉,苟以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而愁语多,与宝玉性情不类。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人乎哉?”他驳“纳兰说”的理由,都切中其病害,难以比附之理最明。
到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于其中郑重指出的则是:“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按:指蔡元培说)遂不立……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源于本土传统,极力反对“写己”之论,此是民初年代之事,至今后继有人,以“虚构”“概括”为理由而批判“自传说”的风潮,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事。鲁迅的看法是,从整体宏观看,小说分明是雪芹自叙——因为他的半生,即与“石头”绝似。说得这样明白确切,岂不足见《红楼梦》更可能是“自叙”而不是“他叙”?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十二层》)
材料二: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在写实的同时,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小说本就是间隔疏离现实人生的一种手段,荒诞、幻化更增强了这种间离效果。《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弛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让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这就往往会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时期就有人认为《红楼梦》为作者自传,但这种学说直到五四之后才确立。
B.富察明义的诗,吴云的跋,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都可作为自传说的证据。
C.有人认为《红楼梦》为纳兰明珠所作,江顺怡的《读红楼梦杂记》对此作了驳斥。
D.蔡元培先生以“虚构”“概括”为理由反对自传说,作者不认同蔡元培这种看法。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需要一些幻化出的生动、神秘、奇异,否则就缺乏文学性。
B.写实的作品,一般具有厚重、拙朴、超脱等特点,因此与梦幻的作品有所不同。
C.荒诞性与梦幻性是相对于科学性、可知性而言的,它有一种突破现实的美。
D.小说应该追求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不应该涉嫌不敬、溢美、揭隐私、造舆论。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B.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苏轼在写给谢民师的回信中说道:“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D.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4)“新红学”是指五四运动之后胡适等学者进行的《红楼梦》研究,它主要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新红学”范畴的一项是( )
A.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之一,其写下的大量评点式评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有助于我们了解著作原貌。
B.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将真实历史中的曹家和文学作品中的贾家合而为一进行考证,分析了其中的人物及其籍贯问题。
C.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从民族主义情感出发,提出《红楼梦》的立意在于反对满族统治,从而把《红楼梦》解读成一部政治小说。
D.吴宓运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与多”之说,分析《红楼梦》的结构和人物,把对《红楼梦》的认识提升到了哲学层面上。
(5)这两则材料评论《红楼梦》的角度有何不同?分别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2.(2024·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要把它向“一般化”拉挽。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论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的“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
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1.“红学”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2.“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统一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连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学科的第一流学者都有各自的理想事业,所以不会以《红楼梦》为他们的研究目标。
B.无视“红学”的独特性会使研究脱离特定的文化底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
C.周汝昌先生并没有明确否定“红学”对思想艺术的研究,但其中隐藏着否定动机。
D.陈维昭和应必诚围绕周汝昌先生的演讲进行争论,他们坚守着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汝昌先生深入探讨“红学”研究的悲剧性,对已有研究并不讳言或美化,可见他严谨而谦逊。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虽然倡导研究《红楼梦》要回到文学但也绝不会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
C.学者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与学者本身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界定标准。
D.陈维昭先生既能充分分析他人观点,又能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理念,措辞委婉,立场鲜明。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简填
B.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莫里斯
C.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D.当我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当心地慢慢走着,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冰心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余英时事例——举例论证——论证学者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
B.论说余英时“那么看待《红楼梦》”——类比论证——论证同类论红之人也像余英时一样
C.引用周汝昌、应必诚先生观点——引用论证——指出他们对“红学”的认识,为比较二者观点做铺垫
D.关于吃饭和喝水的争论——比喻论证——论证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的争论没有什么价值
(5)为什么说“‘学’不足而‘红’必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2024·上海闵行·二模)阅读《红楼梦》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节选)
①黛玉上了轿,进了城。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轿子又走了一箭之远便歇了,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
②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贾母说:“请姑娘们。”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
③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
第六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节选)
⑤刘姥姥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辗转找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领了他们去找王熙凤。
⑥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知是何气味,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小丫头们倒了茶来,吃了。就在等待时,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①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欲待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⑦刘姥姥只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个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点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着板儿下炕。至堂屋中间,周瑞家的又和他咕唧了一会子,方蹭到这边屋内。只见门外铜钩上悬着大红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条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的靠背和一个引枕,铺着金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银唾盒。那凤姐家常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⑧凤姐也不抬头,只管拨那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几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搀着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儿,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姥姥了。”凤姐点头。
【注释】①打罗筛面:指古代农村用一种名为“风罗”的器具加工面粉。
(1)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妙处。
(2)第⑦段“衣裙窸窣”四字蕴含丰富的信息,请加以分析。
(3)同样是外貌描写,但第②段对三姐妹的描写侧重长相,第③段对凤姐的描写侧重衣着,请对此加以评析。
(4)请说说选文中还有哪些同中有异的地方(写出两处即可)。
示例:同样是第一次进贾府,黛玉进贾府畅行无阻,刘姥姥进贾府婢膝求人,左等右等。
4.(23-24高三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西厢记》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闻,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可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泰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的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克”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楼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宝玉、黛玉对话时常引用《西厢记》内容。其中第四十九回引“是儿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就是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
B.《红楼梦》也深受《金瓶梅》影响。写秦可卿棺殓一节,《红楼梦》几乎完全袭用了《金瓶梅》中写李瓶儿之死的文字;《红楼梦》的“色”“空”观念,明显来自《金瓶梅》。
C.《红楼梦》受《庄子》影响也明显。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写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但这些还不是这种影响留下的最大痕迹
D.《红楼梦》也有《离骚》影响的痕迹。在《离骚》中,屈原赏识品质“直”的“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赞赏“鲧”,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西厢记》的内容令宝玉大倒胃口。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由“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可见,曹雪芹认为晴雯的性格和命运近似于“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脂砚斋明确地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
B.《红楼梦》具有鲜明的传统性这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
C.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D.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入关于《红楼梦》与《金瓶梅》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4)《红楼梦》的第一回与《西游记》的第一回场景似曾相识,那就是西游记的开头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分为四大洲部……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一座山,名为花果山。那花果山顶,有一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盖自开辟以来,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知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崩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一石猴。
试就两部名著在中国文化的传统性异同方面说出你的几点认识。
5.(2024·上海松江·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 。根据该理论,“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系。并且,改编最深层内在机制之一的互文性,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强调舞剧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语及意义,从被重复的表述中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是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转化,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
②从审美范畴来看,《红楼梦》在结构庞大的叙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种悲剧的意蕴。原著《好了歌》及《好了歌注》中跛足道人的“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仅是对红楼人物的注解,也是对一切命运抗争的唱叹,这种空白与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舞蹈的身体语言的多义性及长于抒情的另类表义性使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而舞蹈独有的空白则是影视戏曲等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同时,文化语境中的《红楼梦》已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意象,这也构成了它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前提。
③改编类作品的互文性研究中,舞剧被视为“主文本”,原著作为它的“互文本”,从引用、暗示、翻译、戏仿等方面分析考察红楼舞剧与小说《红楼梦》的互文性。
④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但是其价值却是对同中之异的探求,互文性的价值正在于文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舞剧对原著的改编大抵可分为“忠于原著”和“借题发挥”两条泾渭分明的路径,其差异核心就在于“意”和“形”在不同文本之间、不同语境之下产生的关联。红楼舞剧对原著或是如“赋”直书陈事,或是如“比”以物喻志,或是如“兴”文已尽而意有余。哈德罗·布鲁姆认为互文性更侧重于强调两个文本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编是一种具有诠释性质的创作,“文本诠释原则上不可能只被局限为作者意图的东西,或同时代如何理解他的东西。文本不是作者主观性的表现。相反,文本只是诠释者同文本对话中进入真实的存在,而且诠释者的情景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条件。”面对原著文本,改编绝非“复印机”式的复制,实际上,对文本意义的体验与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新的意义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而这也是互文性的过程。红楼舞剧与小说原著的互文性关系可从三种类型来分析。
⑤ 第一种是忠于原著情节的再现式互涉。忠于原著改编要形神兼备,“形”是指改编作品的框架结构、重要情节、中心内容、主要人物诸层面与原著基本一致,在主题上没有根本的变化,观众能自觉地将之与原著联系在一起。
⑥红楼舞剧与原著互涉对话的第二种是“离形得似”式的“得意忘言”。庄子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在这类作品中,“言”的目的在“意”,但“言”本身并非“意”。编导的创作目的不是再现原著的内容情节,也不纠结于原著庞大的结构和复杂的人物关系的舞蹈呈现,其目的在于诠释原著的深层意蕴,既然言不能尽意,就不必拘于所言。
⑦第三种互文性关系是借红楼之事以浇胸中之块垒的随意赋形。对原著情节进行颠覆,而这种颠覆背后是编导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视角的表达。作品是编导表达自我的载体,而原著中的人物被抽象为符号。
材料二:
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常规叙事手法,将章回体小说特色融入剧中,其中不乏一些如“元春省亲”“黛玉葬花”等著名的红楼故事,也有重新解构的“团圆”“花葬”两幕。这样的创新蕴含了编导对生命的思考,是对原著灵魂沟通的结果。这两幕充分展现了青春的盛放与凋零,是用现代审美方式对经典的成功演绎。
【团圆】宝玉在想象中看到十一金钗一起出现在自己眼前。宝玉回头看着这些姐妹,以为一切如旧。而在重重帷幕和珠帘后的阴影里,是宝钗孤独的身影,只有她留在了冰冷悲凉的现实中。
【花葬】十二钗披散长发,身着纯色长裙,手执各自的代表花朵登场,端坐于十二把高背官帽椅上。伴着音乐,十二钗跳起现代舞,她们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不断拉扯、挣扎。最终,一切又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徒留满地花朵和宝玉凝望的背影。
材料三:
观众甲:“团圆”以大团圆乌托邦式想象颠覆了现实,严重违背了《红楼梦》小说主旨,视觉的美消解了深层悲剧美。
观众乙:“花葬”一幕,以椅背象征墓碑,有一种时空上的割裂感。且“花葬”十二钗的现代舞体现了女性的抗争,不符合原著中十二金钗的性格特征。
(1)在材料一第①段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能够依据材料一内容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
A.舞剧是对文学原著赋予新意义的另类阐释。
B.改编即在小说原著的空白处加以舞动画面。
C.舞剧与小说原著的差异越大,改编越成功。
D.对小说原著的认识体验是改编创新的基础。
(3)依据材料一,以下最适合改编为舞剧的文体为( )
A.报告文学 B.诗化小说
C.话剧 D.文学评论
(4)对材料一第④和第⑥段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阐释改编作品不必要忠实于原著。
B.如果删去哈罗德·布鲁姆的话,本段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理由。
C.庄子的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言”本身并非“意”。
D.庄子的话,是证明“言”和“意”关系的必要条件。
(5)对于民族舞剧《红楼梦》中的【团圆】【花葬】两幕,观众接受度不一。借助材料一和你对《红楼梦》的理解,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位观众的发言进行评析。
6.(2024·黑龙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不是“新闻”,实实在在是“旧闻”。张庆善指出,早在2008年《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出版时,就已经由“曹雪芹、高鹗著”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了。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从创作规律而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不可能只写出前八十回就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
在曹雪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直到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依据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所写的序和引言。张庆善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根据都不成立,而且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高鹗也没有时间去写。
对于后四十回,有人认为主要是曹雪芹原稿的散稿,有人认为其中没有曹雪芹一个字。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也不是曹雪芹的原作,因为脂批透露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书中一条也没有出现或完全不符合;现存后四十回的主题、创作观念也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如在曹雪芹的原著,贾家最后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后四十回对人物形象有所扭曲。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认。张庆善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新校本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是对学术的尊重与对读者的负责,是力争恢复历史真面貌,是为程伟元、高鹗正名,这是多年来红学界关于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并不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
(摘编自《张庆善答问〈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为何变为“无名氏》)”
材料二:
2017年11月首届非主流红学论坛,张风波先生的一篇《从出版通例,看〈红楼梦〉出版乱象》,提出了《红楼梦》署名的混乱现象:有署名“曹雪芹著”的,有署名“曹雪芹、高鹗著”的,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的,还有署名“曹雪芹著,程伟元、高鹗整理”的。于是他提出了“作者无法考证的图书,在成为现代出版物时,如何署名”的问题。他举例说:《汉书》是由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四人完成的,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书》,只署名班固。按照出版通例,如果确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主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去理会续书者是谁,整理者是谁,直接标“曹雪芹著”就可以了;如果承认《红楼梦》作者还是无法确知,还是有待考证的话,《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
按照版本学通例,确认一部书的作者,主要依据是正书首页首行(版本术语称“卷端”)的题署。但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卷端一律不题撰人姓名。如严格地按通例执行,《红楼梦》的作者署名,确实就应该付之阙如。古籍中的序跋,也包含有关信息,是判断作者的有效材料。但《红楼梦》所有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的名字,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红楼梦》的序:“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但大家只注意到“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几个字,却忽略了“作者相传不一”另外几个字,而这恰恰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不一”者,不止一个也;恐怕也不止两个,至少在三五个以上。但肯定地,“雪芹曹先生”不在其内。道理很简单:如果“作者相传”之一,就有曹雪芹,再印证以“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程伟元就可作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结论,这个悬案就不必由后人来破解了。所以,“作者相传不一”,就意味着在乾隆五十六年,人们不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同时也意味着《红楼梦》作者探寻的多元性。
(摘编自欧阳健《“后胡适红学”的奇异风景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庆善以创作规律和脂砚斋批语为依据证明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是畸笏叟保存不善致其八十回后的稿子不知所踪。
B.庚辰本中第四十二回回前批内容透露了曹雪芹《红楼梦》中钗黛的人物设定、回目一百二十、批注者先行已阅诸信息。
C.张风波撰文指出,当今《红楼梦》署名现象混乱,但无论哪种署名都提到了曹雪芹,据此,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即可。
D.欧阳健认为依据程甲本《红楼梦》序判定作者时,“作者相传不一”比“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更重要更关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版的署名显示,该出版社已经不认可高鹗是《红楼梦》作者之一的观点。
B.张庆善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程伟元搜寻、高鹗帮助修订整理的,这是基于他认为程、高的序和引言是可靠的这一前提。
C.依据出版通例,虽然《汉书》由四人完成,但中华书局的版本作者只署名班固,这说明已经确定了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
D.张风波是在非主流红学论坛上提出的《红楼梦》署名乱象问题,据此可知,他的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性。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作者以仿词“旧闻”对标“新闻”,用以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由来已久。
B.材料一第一段和材料二第二段都提及了曹雪芹增删修改过《红楼梦》,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C.材料一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旨在证明今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为无名氏的正确性。
D.材料二中,对程伟元的序,作者抓住“不一”二字加以分析,然后亮明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4)材料一的结尾运用了多个“是”字及“正是”“这是”,请简析其作用。
(5)关于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署名问题,张庆善与欧阳健各有怎样的观点?他们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7.(2024·湖北武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从早期PC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
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
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从近期利用问卷星所做的全国调查来看,对于“您阅读和学习《红楼梦》的最大收获”一问,10623份答卷中选择“感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占比66.27%,仅次于“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66.73%,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精神境界的追求,已成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动力和期望之一。
(摘编自李丹丹《新媒体视域下(红楼梦)传播现状及规律》)
材料二:
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不同的互动实践与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义规则,亦形成了不同的意义生成方式。因此,互动可以在修辞维度上加以认识——互动的语言,即是修辞的语言。
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由此决定叙事“前行”的时间结构,如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向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当不同的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逻辑时,用户便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建立特定的时间概念或时间意识。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亚运山水间》,设置了富春江、良渚、西湖、钱塘江四个“探险”板块,用户点击不同的板块,即可触发漂流、迷宫、龙舟和射箭四个不同场景的游戏,从而体验特定场景的游戏内容。不同的选择顺序,形成的是不同的内容呈现顺序和结构,这便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的内容呈现顺序,由此摆脱了文本意义生成所高度依赖的时间逻辑。例如,“良渚”板块主要讲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文化,“西湖”板块注重呈现当下的自然美景——不同的选择顺序,决定了不同的感知模式,亦在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杭州印象。
在界面功能上,融合新闻允许用户长时沉浸、随时切换、及时退出某个场景,并允许用户在悬停时能够在空间场景中任意移动、放缩,比如拖动地图查看某个点位,放大画面查看某处细节等,全面浏览并深度挖掘界面空间中的信息。在《亚运山水间》中,用户进入“富春江”的船只,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由地游览、观赏每一处景观细节。可见,用户通过对悬停时间的处理与支配,改变了叙事进程中的情节展开时长,而探索时间越久意味着用户越有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进入深度阅览状态,进而捕捉到画面中更多的细节,获得更为丰富的新闻信息。
在空间维度,用户通过一定的导航选项或条件选项,可以自由地决定新闻内容的可见性,从而以互动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导航空间形态,或形成不同的虚拟空间图景,以此重组融合新闻的意义结构。换言之,某些内容能否显现并进入意义结构之中,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个性偏好与自主选择。例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中心于2022年负责创建了一个融媒体项目——基于街道壁画地图的交互式时间轴《黑人的命也是命》。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2020年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开枪射杀后,美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反种族主义艺术品。进入作品界面后,用户可以根据艺术品类型、艺术家身份、创作时间、涉及的社会议题等类目对内容进行筛选,还可以点击地图上的作品名称,查看作品的具体信息。这种自主选择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文本的“输出”内容,而且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亦影响了用户的解读方式,如用户对于种族议题的观点和态度。
(摘编自刘涛刘锦鹏《通往数字世界的修辞学: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体系构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改变了文学经典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的融合使《红楼梦》不只以传统小说的方式存在。
B.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能以不同方式影响传播内容,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
C.数字媒介使传统新闻文本封闭、固定的叙事形式变得不固定,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
D.融合新闻允许用户支配悬停时间,对界面信息深入探索,使其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内驱力,但在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对此产生负面影响。
B.体验《亚运山水间》项目时,如果用户点击“西湖”板块,那么他将在体验对应的场景游戏过程中领略杭州自然美景,这样的感知模式将带给他独特的杭州印象。
C.用户在体验《黑人的命也是命》项目时,可以在壁画地图的界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目,查阅相应的内容,这样的新闻呈现将影响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观点形成。
D.材料“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与材料二“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3)结合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媒介的“修辞”作用的一项是( )
A.抖音播放量超1000万的红楼视频合集有一部分涉及仿妆话题,其中一条红楼美妆视频评论就超过10万,这种由媒体营造的精致化生活氛围吸引大众与之同频共振。
B.国产志怪类动画《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在首支预告的动画场景绘制中使用AI技术出图,其中三分之二的背景制作都使用了AI技术。
C.新华社推出的AR作品《天地工程》,允许用户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自由移动、放大或旋转火箭,自主体验火箭发射的过程,使用户对科技强国有切身体会。
D.“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天坛公园主办的天坛赏月直播活动,在展示传播新锐设计产品的同时,融入古建、古乐与中秋之月的互动场景,彰显文化与诗性。
(4)下列图表是关于《红楼梦》相关传播情况的调查。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一及材料一可知图文、视媒、声媒等多渠道传播方式,使经典《红楼梦》的传播变成文化产业链的一环,技术的便利带来了新的传播契机和可能。
B.从表一受众了解《红楼梦》的渠道占比看,占比最高为视频类,说明在当下短平快的整体传播背景下,视频成为人们获取相关知识时最受欢迎的方式。
C.从表二《红楼梦》当下传播现状的满意度来看,近九成的受众表示满意,可见当下的媒介技术是人们可接受的,体现了文学经典传播大众化的趋势。
D.表二中有约一成的受众对传播现状不满意,可见对于经典的传播,从长远来看,新媒体传播方式前景不容乐观,表一“学校课堂”占比低验证了这一点。
(5)两则材料在论及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时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8.(23-24高三下·山东威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即便不考虑《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的成就,仅作为一部有众多的人物、精致的细节、含蓄的情感和复杂的意蕴的长篇小说,要在这一“舶来”的艺术样式——讲究戏剧冲突、时空高度浓缩的闭锁式话剧舞台获得呈现,也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这一原因,百年来的《红楼梦》话剧改编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提取原著情节和人物、与主线关联度较低的情节和人物则被删减或略去的“浓缩式”改编(如顾仲彝的《还泪记》);第二,自原著中截取一组相对完整、独立的情节或人物进行转化的“节选式”改编(如端木蕻良的《王熙凤》);第三,将原著分解为多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剧本的“系列式”改编(如赵清阁的《诗魂冷月》《雪剑鸳鸯》《流水飞花》《禅林归鸟》系列剧)。上述三种改编方式的产生,皆因为《红楼梦》小说内容的广阔繁复与话剧时空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1年推出的喻荣军编剧、曹艳导演的全本话剧《红楼梦》试图用一部剧的篇幅去涵盖原著基本内容的构思是可贵的,但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全本话剧《红楼梦》时长六小时,在戏剧舞台属于“鸿篇巨制”。据编剧喻荣军自述,他对《红楼梦》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命数、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联”,所以“想将自然界中最规律性的春夏秋冬与人世间里无常的喜怒哀乐放在一起去结构剧本”。基于这一认识,全本《红楼梦》采用了以自然四季来串联剧情的方式,因为“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可以是轮回,也可以有变化,但注定是要从春走到冬的,这是世界万物发展的规律,从生走到死,谁也逃脱不了”。这一构思既与中国古典文学以自然景物比譬人生社会的美学传统相契合,同时也吻合于红楼梦“春风秋月总关情”的“四时气象”。
剧作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春夏·风月繁华”,其中包括“春·一群鲜活如蚁的生命”“夏·几桩阳光下的罪恶”两幕;下部为“秋冬·食尽鸟归”,其中又分为“秋·山雨欲来风满楼”“冬·忽喇喇似大厦倾”两幕。春夏秋冬的自然四季,即对应了贾府从鲜花着锦到运终数尽的历程。就各幕标题及实际内容看,剧中较为繁华的场景基本都被安放在了“春”中——该幕头绪繁多,给人以次第展现精华场景的“连台本戏”之感;而到了“夏”,则主要是一种类似《雷雨》的郁热氛围,“几桩阳光下的罪恶”是其内容的主要着力点。相对而言,下部“秋冬”在故事的连贯性上有所改善,剧作头绪单纯,“食尽鸟归”的总标题与其下属各幕的情节内容与场景气氛也较为协调。
客观地说,剧作这样的安排单从情节角度看不无缺憾,这一点我们只需与原著对照即可知晓:在作为“春”的第一幕中,剧作除设置有黛玉进府、宝黛钗初会、送宫花、秦可卿之死、元妃省亲、太虚幻境、二玉共读西厢等发生在小说前二十三回的情节外,还跳跃性插入了原著第三十九至四十一回才出现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及贾母设宴的情节;而在作为“夏”的第二幕中,安排的却是原本发生在原著第三十二回到第三十七回的金钏投井、宝玉挨打、海棠结社等情节,原本出现于第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也被向后“挪移”至第三十七回“海棠结社”的场景中。不得不说,这样的“重组”对于原著人物精微细致的情感和小说浑然天成的结构,都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
然而,从剧作立意的角度看,这样的安排又无可厚非,尤其将黛玉葬花置于海棠结社的场景中并以之作为上下两部的分界点,是相当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设计。原著中“葬花吟”的出现是因为花谢花飞的场景触发了林黛玉的身世之感,属于悲情哀景的和谐交融;而在话剧中,此诗则出现在海棠结社的欢悦场景中,属于乐景对哀情的衬托。在一片恣意欢畅的气氛中,在众人相继吟出“淡极始知花更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等诗句后,音乐骤然萧飒,舞台被分为三个表演区:前景中一边是黛玉缓缓吟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边是宝玉满脸悲戚的倾听与复诵;而背景中,则是绣凳上大观园众女儿的欢乐嬉笑。宝玉对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重复,既是他对黛玉的理解与共鸣,也是其在繁华丰厚中深恐好景不再的忧虑,于无形中契合了鲁迅之“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的论断。
有意味的是,“葬花”场景在最后一幕“冬·忽喇喇似大厦倾”中得到了再现与呼应。这使“葬花”成为笼罩全剧的总体意象,既暗示了大观园众女儿的悲剧命运,也成为生命与美的毁灭的象征。在宝黛共同谱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诔词之后,宝玉脱口而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此时舞台又一次被分成不同的表演区,前景中是宝玉的沉痛哀戚与泣不成声,后景中则是众女儿一边追述良辰美景一边吟诵着自己的判词依次离去。众姐妹每离去一人,舞台上的绣凳即被撤去一个。宝玉撕心裂肺抢夺绣凳试图留住众姐妹留住往昔繁华的情景,成为整部剧作的情感高潮,沉重地撞击着观众的心灵。此后不久,宝玉失玉,在一片凄惶不安的气氛中,宝玉却回忆起“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畅怀乐事,众姐妹花签上的诗句和“开到荼靡花事了”的谶语,再次呼应了“葬花”的主题。
作为贯穿全剧的总体隐喻,四时气象以及派生的“葬花”意象,启迪的是观众对人生局限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一点,正是《红楼梦》超拔于单纯的爱情悲剧、女性悲剧以及贵族家庭衰亡悲剧之处。吕启祥在《作为精神家园的〈红楼梦〉》中指出,“人类历史上,宇宙意志、社会意志永远是一种不可战胜的绝对控制力量,但作为人,真正的人不能没有主体性,必须在同宇宙、社会对抗中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红楼梦》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思考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存在的悲剧性才得以被深刻地感受和表现”。也许,正是因为主创们领会到了《红楼梦》的这一意蕴,话剧《红楼梦》才会被以如此形式得到呈现。
(选自王翠艳《离形得似传神韵,瑕瑜互见剪裁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新创全本话剧改编刍议》,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与话剧都是中国本土的艺术样式,因各自的特点不同,而给改编带来了挑战。
B.话剧很难完整再现《红楼梦》原著内容,编剧只能抓住人与无常命运的关系来构思。
C.全本话剧以自然四季串联剧情,既对应贾府由盛而衰的历程,也契合中国美学传统。
D.全本话剧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突破以往传统的改编形式,更在于它对原著主题的丰厚。
(2)根据材料内容和对《红楼梦》原著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另境的《红楼二尤》集中演绎尤二姐、尤三姐的悲剧人生,属于对《红楼梦》原著的“节选式”改编。
B.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这一情节被前移,与元妃省亲等从不同角度展现贾府的盛世欢乐,丰富了“春”的内容。
C.将《葬花词》《芙蓉女儿诔》中的诗句融合到一个场景,悲悼对象由单一变为群体,这一改编符合原著主题。
D.全本话剧以绣凳的“撤”与“抢”,象征众姐妹青春的逝去及其对命运的抗争,体现对原著的创新设计。
(3)作者认为全本话剧黛玉葬花这一情节的“挪移”极具艺术表现力,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把葬花这一悲情事件置于海棠结社的欢悦场景中,营造了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效果。
B.舞台表演区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呈现,更加凸显了宝黛的情感共鸣及宝玉的深重忧虑。
C.最后一幕中众女儿在追忆美景与吟诵判词中离去,与宝玉吟诵的“葬花”诗句呼应。
D.把“葬花”设为笼罩全剧的总体意象,意在启迪人们对人生局限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4)编剧喻荣军认为:话剧《红楼梦》首先是话剧,然后是《红楼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小说《红楼梦》“抄检大观园”这一情节应安排在全本话剧的“夏”季还是“秋”季?请说明理由。
9.(2024·上海普陀·二模)阅读以下书籍资料,完成各题。
“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主题论坛对话录(节选)
论坛参与者:戏曲史学专家 廖教授
澳大利亚汉学家 M教授
传统戏曲爱好者 杜先生
廖教授发言1:
中国戏曲本身无所谓“现代性”,只能说当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戏曲不是精英的文化形态,其作品自古不入经史子集,不进入圣贤儒统的政治结构,却是渗透到民间文化的角角落落,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情感联系,这是大家喜欢戏曲的很重要的原因。陕西人就爱吼一声秦腔,河南人就爱听豫剧。鲁迅散文《社戏》里的描写是大家都熟悉的,戏曲是社会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一千年,曾经一度停止,现在又开始复活。比如在湖南临武县的小山村,傩戏曾停演三十多年,现在每年都演十几次。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中的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都消失了,中国戏曲却还活着。它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今天,文化多样性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呼声,中国戏曲活着,就让我们有一个与西方文化对照的自己文化的鲜活样本,从而可以感受人类不同文化形态的不同质地。
M教授发言1:
我看过昆曲《红楼梦》《牡丹亭》,它们有一种梦幻般的美,很特别。中国传统戏曲是世界伟大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无论是其音乐、舞蹈、歌唱、服装、姿态、化妆或是舞台展现,都值得被欣赏、被分析。但依我看来,戏剧在社会中的角色同样是个十分有趣的、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我们可以更具体地问:为什么人们会想去写作、表演或是欣赏戏剧?是为了娱乐、教育、道德提升、神明崇拜,还是兼而有之,或是有其他的原因?
您刚谈到中国戏曲正在复活,我希望您这么说是对的,但我不确定能不能这样说。1953年中国人口普查,农村人口占到90%;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各占一半。我听说现在城市的人口比农村人口要多。几年前,《戏剧报》上有一些辩论,传统戏剧是否会灭亡。农村人口变少了,他们热爱的戏曲会衰落。我希望这种文化不会因此而灭亡。
杜先生发言1:
戏曲没有了过去的生长环境,味道就变了。现在农村办红白喜事请人吹喇叭唱戏,热闹就行,不讲究质量。演员也青黄不接,很多都改行了。
M教授发言2:
很多国家的古典戏剧发展都遇到当代文化的挑战。相比之下,中国戏曲的处境可能更艰难一些。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然而关注莎士比亚的人远比关注汤显祖的人多。我当然非常肯定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但是也会好奇,为什么这两位伟大的剧作家的待遇会有如此的差别?
廖教授发言2:
汤显祖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化中的位置是不同的。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戏剧源头,也是正宗的文学源头,今天仍被称作西方尤其是英语文学的鼻祖。讲英语文学当然要从莎士比亚讲起。英语占领了全球,莎士比亚也就受到了最高推崇。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戏曲处在小道、末技的最低位置,不入士大夫法眼,在这样的风气下,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就被认为是“不入流”的。
今天我们谈戏曲的影响力,同样离不开时代风尚的托举。要获得广泛认可,就必须走出既定的小圈子,走进主流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中,比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一下子带起来一批“80后粉丝”,已经成为中国戏曲现代化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
M教授发言3:
我同意廖先生的观点。年轻人是未来的一代,要让他们喜欢戏剧,这一点很重要。但现代化太多,就会丧失传统。青春版《牡丹亭》还是不错的,精华被保留下来了。
廖教授发言3:
现代版的戏曲与原生态戏曲不一样,要怎么权衡?在中西方文化夹杂的形势下,中国戏曲究竟要走向什么方向?现代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多样性,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的传播渠道又给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增加了一些复杂的因素。要找到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让戏曲文化真正传承下去,确实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中国戏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杜先生发言2:
有些跟风的改编戏曲很像西方的歌舞剧,只是披上了戏曲的外衣,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个味儿。最近刚看过廖教授的新书《气韵与格局》,里面有对戏曲核心价值的分析,说得太对了,中国戏曲最有特点的就是这种写意的美。
廖教授发言4:
是啊,这种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完全可以超越时代。
(1)依据“廖教授发言2”能够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
A.汤显祖应该拥有和莎士比亚同样高的历史文化地位。
B.《牡丹亭》走红后,汤显祖已获得更高国际知名度。
C.演员练好基本功,年龄再大都能获得年轻观众青睐。
D.昆曲的影响力并不是完全来自剧种本身的艺术魅力。
(2)聚焦话题“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发展”,以下对发言者态度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廖教授和杜先生不仅满怀期待,还很有信心。
B.M教授和杜先生认为有些创新改编令人忧虑。
C.廖教授和M教授的看法明显不同,针锋相对。
D.杜先生的态度模棱两可,对该话题不想深谈。
(3)观众在评论区留下了对两位教授发言特点的点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廖教授不愧是戏曲史学专家,说起话来就是高屋建瓴、条理清晰!
B.M教授发言很真诚也很得体,农村人口比例这个切入点找得真好!
C.两位教授都喜爱戏曲,语言都特别抒情,M教授的表达更委婉一些。
D.两位教授有时都抛出问题不自己回答,看来是要大家一起想答案啊。
(4)请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为例,向M教授解说中国古代社会“戏曲不入士大夫法眼”的现象。
(5)论坛结束后一般会进行总结、形成报告。请根据对话录(节选),帮助主办方围绕论坛主题,概括发言者的共识及留待未来继续探讨的问题(12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