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5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土中国》(讲义)
目 录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知识导航·思维引航 2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概念与观点 4
考点二 框架与体系 5
考点三 问题与实践 6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7
真题解悟·命题洞见 14
从近年新高考题看,高考对整本书阅读单设试题考查比较少。直接用文本素材考查尽管与“教考一体”趋势相符,但会与试题信息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功能重复,且无法凸显“整本书”的特质。故高考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将会以与原有板块或题型融通考查、渗透考查、隐性考查为主。
从近年高考题看,《乡土中国》 考题只有两种考题形式:第一,考查指向运用,用相关概念、原理、阅读策略去解决阅读写作中的问题;第二,可能与论述类或文学类文本相结合。如可以在文本中设置为“非连续性文段”之一,也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进行勾连。
1.《乡土中国》内容总框架图
2.《乡土中国》重要篇章内容梳理
章节 主要观点 重要概念 行文脉络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熟人社会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从黏着土地、不流动、熟悉三个方面讨论乡土社会的特点。
《文字下乡》 从空间阻隔角度而言,面对面社会不需要文字。 特殊语言 辨析“愚”的问题;讨论文字传情达意的功能;乡土是“面对面的社群”,不需要文字。
《再论文字下乡》 从时间阻隔角度而言,生活定型,不需要文字。 空间阻隔 时间阻隔 从时间角度讨论文字的必要性;从乡土社会的生活特点——定型不变角度讨论文字的不必要性。
《差序格局》 中国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描述中国人私心普遍的毛病;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分析中国社会格局的特点。
《系维着私人 的道德》 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是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道德观念 先比较分析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再以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作为对照,阐述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特点。
3.《乡土中国》重要概念梳理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群体的宪法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求同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教化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考点一 概念与观点
《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了许多相关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及由此产生的观点,是理解全书的关键。概念与观点类考题,正是考查学生对全书的乡土概念理解。
1.下列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A.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可见强调以“己”为中心,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B.意思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C.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体现的是一种公正的精神,与题干表述不符。故选D。
2.在撰写关于《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的小论文时,需要一些论据来解释“时势权力”这一概念,以下选项最适合的是( )
秦始皇采纳李斯“废分封,行郡县”的建议,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父亲贾政听信贾环之言,将宝玉痛打之后,贾母气得大骂贾政。
曹操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招兵买马,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得到群雄的热烈响应。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时势权力:这种权力和横暴权力并不相同,因为它并不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由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并不根据传统的。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A.秦始皇划分天下,是横暴权力;B.明王朝颁布法律,是同意权力;C.贾政痛打宝玉,是长老权力;D.曹操讨伐董卓,是时势权力。故选D。
考点二 框架与体系
《乡土中国》全书,内容多繁杂,但条理有序。对其内容框架体系梳理,既是高中教材要求学生整理的内容,也是考试的设题方向。全书共有十四章内容,彼此独立但又联系紧密。
1.下列文字最可能选自《乡土中国》中的哪一篇?( )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家族》 B.《乡土本色》 C.《文字下乡》 D.《男女有别》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说的是乡土社会的乡土本色,选自《乡土中国》中的第一章《乡土本色》。故选B。
2.根据《乡土中国》一书前五章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即承载着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的个人主义。
D.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通过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作者认为社会结构的差别引发了东西方不同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C.“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即承载着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的个人主义”说法错误,《差序格局》一章中明确说明“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故选C。
考点三 问题与实践
运用《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及观,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属于运用实践范畴。就高考设题而言,用相关概念、原理、阅读策略去解决阅读或写作中的问题,是考题的重要设计方向。
1.下列现象都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的一项是( )
①出远门的人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如果在异地他乡水土不服,总是想家时,就用这泥土泡水喝。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城市建设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汗水。
③农村很多村庄以姓氏命名,例如王家村、庞各庄等,这些姓氏就是世代居于此地的家族的姓氏。
④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表示亲近,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让父亲感到未受排挤的安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乡土中国》中,作者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从泥土里面讨生活,同时也被束缚于土地。传统社会安土重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曾离开这片土地,所以对这片土地非常依恋。由此可见,①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而②是社会发展迅速的表现,不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乡土中国》中,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影响下的乡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构造,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与“熟人”之间关系的亲疏依据某种标准来排列,这就是所谓的“差序”。所以就出现了家族世代居于一处的现象,并以家族的姓氏为这些村庄命名。由此可见,③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乡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构造,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但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更多的是有智慧和专业知识的年轻人。于是尊卑不靠年龄体现,长幼也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由此可见,④不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而是社会发展迅速的表现。
2.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考查的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B项,“公私界线分明”错误。“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不要多管闲事。结合“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分析,“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应的观点应该是“自私”,不是“公私分明”。故选B。
从近年新高考题看,高考对整本书阅读单设试题考查比较少。最有可能的考题设置便是融合语言文字、信息类文本设题。示例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融合《乡土中国》)
1.下列语段中两处□□□□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的典型场景-——“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血缘关系 B.长老统治 C.差序格局 D.团体格局
【答案】C
【答案】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乡土中国》原文: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选文中,贾家鼎盛时期姑表亲、两姨亲等各种亲戚都可以来住;失势时“缩成一小团”,正体现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材料中也有“伸缩能力”“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也是差序格局的特点。所以应该选“差序格局”。故选C。
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________”,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________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________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________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人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法无天鸡犬相闻 相安无事 密切相关
B.无所顾忌鸡犬桑麻 相安无事 休戚相关
C.无法无天鸡犬桑麻 平安无事 密切相关
D.无所顾忌鸡犬相闻 平安无事 休戚相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无法无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虑和惧怕。此处与后面的“无需规律”连用,使用“无法无天”恰当。第二处,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鸡犬桑麻:乡村的安静生活。此处强调的是范围之小,用“鸡犬相闻”恰当。第三处,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此处强调的是双方的关系,用“相安无事”恰当。第四处,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密切相关:彼此间关系亲近。此处强调全世界的经济彼此间关系亲近到成为一体时。故填“密切相关”较合语境。故选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各个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B.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C.在各个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D.有很多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分析文段可知,文本对比的是“现代社会”,不是“西方社会”,排除C、D两项,“在各方面”说法绝对,排除A、C两项。故选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两个错误,一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此处句子的关系应是转折的,“不是……就是”表并列,应将“就是”改为“而是”;据此排除B、C项;第二处错误是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强调“无政府”是一种“秩序”,接下来应强调其“不需规律”,然后是“自动”的。“不需规律”应放在“自动”前面,故可排除A项。故选D。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融合《乡土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材料二: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就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里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耕种活动中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许多人住在一起的必要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相影响,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D.乡土性中国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互相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一“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可知,只有文化样态会受社会结构影响而改变,社会结构不会基于文化样态而做出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过去的工业下乡到现在的文化下乡,农村经历了一个质的转变,这也成为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新维度。
B.材料一认为传统的农工相辅的乡土中国生活方式类似于“牛郎织女”模式,这种模式较少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
C.在乡土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但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
D.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是指老根不常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不流动,住在一处的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是有隔膜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项“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理解有误。根据材料二“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可知,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只是可能有这类情形,并非很常见。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中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强调的是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A项是纯粹的“桃花源”生活情形,据原文“……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可知,“桃花源模式”并不等于真实的“桃花源”,故该项不符合。B项描写香雪拿着换得的铅笔盒走夜路回家的地方,显然不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C项说的是外国人的精神追求,更不能反映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D项,人们选择到乡村住民宿,并在月色下享受生活,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的乡村,其生活环境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的追求对象,所以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
费孝通将乡村发展喻为“三级两跳”,请简要说明“两跳”及其转变特征。
【答案】①“两跳”: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②转变特征: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工业……下乡……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可知: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
②根据“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可知: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答案】①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②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活样式。③要借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④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可知,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
②根据“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可知,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活样式。
③根据“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可知,要借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
④根据“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可知,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从近年高考题,《乡土中国》还没有单独设题。以下是可能命题的方向:
阅读材料,选择填空。
材料①:杨万里《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材料②:“依我的生活经验看,‘唤渠朝餐歇半霎’的主语可能是田夫的母亲。”
材料③《乡土中国》: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被称为“大家庭”。我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家庭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是在数量、在大小上。
1.用《乡土中国》的理论来阐释材料①首联所写场景,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差序格局 B.长老统治 C.孤立隔膜 D.男女有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对经典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D.“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体现“男女有别”。故选D。
2.下列表述与材料①关联度最低的一项是( )
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这种合作不以增加效率为主要目的。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思想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A.“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讲的是劳动分工,与“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有关联。B.“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体现在“插秧”这一耕作活动中。C.说的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了解,体现在插秧活动中彼此熟悉。D.《插秧歌》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与商业活动无关。故选D。
3.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判断,这个由田夫母亲、田夫、田妇、大儿和小儿组成的单位不宜称作 。( )
家庭 B.小家族 C.氏族 D.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概念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结合《乡土中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基本的社群关系就是家庭。乡土社会的家庭也可以称为‘小家族’,它并不是单纯地指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而是扩大范围的社群,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这种家族有生育功能,但不限于生育功能,它还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可知,“家庭”“小家族”“氏族”在此处是相同的,排除ABC。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土中国》(讲义)
目 录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知识导航·思维引航 2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概念与观点 4
考点二 框架与体系 5
考点三 问题与实践 6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6
真题解悟·命题洞见 11
从近年新高考题看,高考对整本书阅读单设试题考查比较少。直接用文本素材考查尽管与“教考一体”趋势相符,但会与试题信息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功能重复,且无法凸显“整本书”的特质。故高考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将会以与原有板块或题型融通考查、渗透考查、隐性考查为主。
从近年高考题看,《乡土中国》 考题只有两种考题形式:第一,考查指向运用,用相关概念、原理、阅读策略去解决阅读写作中的问题;第二,可能与论述类或文学类文本相结合。如可以在文本中设置为“非连续性文段”之一,也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进行勾连。
1.《乡土中国》内容总框架图
2.《乡土中国》重要篇章内容梳理
章节 主要观点 重要概念 行文脉络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熟人社会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从黏着土地、不流动、熟悉三个方面讨论乡土社会的特点。
《文字下乡》 从空间阻隔角度而言,面对面社会不需要文字。 特殊语言 辨析“愚”的问题;讨论文字传情达意的功能;乡土是“面对面的社群”,不需要文字。
《再论文字下乡》 从时间阻隔角度而言,生活定型,不需要文字。 空间阻隔 时间阻隔 从时间角度讨论文字的必要性;从乡土社会的生活特点——定型不变角度讨论文字的不必要性。
《差序格局》 中国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描述中国人私心普遍的毛病;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分析中国社会格局的特点。
《系维着私人 的道德》 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是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道德观念 先比较分析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再以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作为对照,阐述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特点。
3.《乡土中国》重要概念梳理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群体的宪法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求同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教化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考点一 概念与观点
《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了许多相关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及由此产生的观点,是理解全书的关键。概念与观点类考题,正是考查学生对全书的乡土概念理解。
1.下列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2.在撰写关于《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的小论文时,需要一些论据来解释“时势权力”这一概念,以下选项最适合的是( )
秦始皇采纳李斯“废分封,行郡县”的建议,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父亲贾政听信贾环之言,将宝玉痛打之后,贾母气得大骂贾政。
曹操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招兵买马,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得到群雄的热烈响应。
考点二 框架与体系
《乡土中国》全书,内容多繁杂,但条理有序。对其内容框架体系梳理,既是高中教材要求学生整理的内容,也是考试的设题方向。全书共有十四章内容,彼此独立但又联系紧密。
1.下列文字最可能选自《乡土中国》中的哪一篇?( )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家族》 B.《乡土本色》 C.《文字下乡》 D.《男女有别》
2.根据《乡土中国》一书前五章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即承载着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的个人主义。
D.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通过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作者认为社会结构的差别引发了东西方不同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考点三 问题与实践
运用《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及观,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属于运用实践范畴。就高考设题而言,用相关概念、原理、阅读策略去解决阅读或写作中的问题,是考题的重要设计方向。
1.下列现象都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的一项是( )
①出远门的人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如果在异地他乡水土不服,总是想家时,就用这泥土泡水喝。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城市建设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汗水。
③农村很多村庄以姓氏命名,例如王家村、庞各庄等,这些姓氏就是世代居于此地的家族的姓氏。
④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表示亲近,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让父亲感到未受排挤的安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从近年新高考题看,高考对整本书阅读单设试题考查比较少。最有可能的考题设置便是融合语言文字、信息类文本设题。示例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融合《乡土中国》)
1.下列语段中两处□□□□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的典型场景-——“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血缘关系 B.长老统治 C.差序格局 D.团体格局
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________”,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________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________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________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人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法无天鸡犬相闻 相安无事 密切相关
B.无所顾忌鸡犬桑麻 相安无事 休戚相关
C.无法无天鸡犬桑麻 平安无事 密切相关
D.无所顾忌鸡犬相闻 平安无事 休戚相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各个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B.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C.在各个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D.有很多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融合《乡土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材料二: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就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里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耕种活动中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许多人住在一起的必要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相影响,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D.乡土性中国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过去的工业下乡到现在的文化下乡,农村经历了一个质的转变,这也成为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新维度。
B.材料一认为传统的农工相辅的乡土中国生活方式类似于“牛郎织女”模式,这种模式较少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
C.在乡土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但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
D.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是指老根不常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不流动,住在一处的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是有隔膜的。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费孝通将乡村发展喻为“三级两跳”,请简要说明“两跳”及其转变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从近年高考题,《乡土中国》还没有单独设题。以下是可能命题的方向:
阅读材料,选择填空。
材料①:杨万里《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材料②:“依我的生活经验看,‘唤渠朝餐歇半霎’的主语可能是田夫的母亲。”
材料③《乡土中国》: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被称为“大家庭”。我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家庭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是在数量、在大小上。
1.用《乡土中国》的理论来阐释材料①首联所写场景,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差序格局 B.长老统治 C.孤立隔膜 D.男女有别
2.下列表述与材料①关联度最低的一项是( )
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这种合作不以增加效率为主要目的。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
3.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判断,这个由田夫母亲、田夫、田妇、大儿和小儿组成的单位不宜称作 。( )
家庭 B.小家族 C.氏族 D.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